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87373228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修订情况修订情况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刚解放:刚解放:主要参考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主要参考苏联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规范 19591959年年, , 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草案草案),),未颁布。未颁布。19641964年年, , 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草案草案),),未颁布。未颁布。19741974年年, , TJ 11-74 TJ 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范( (试行试行)()(简称简称7474规范规范),),原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2、。原国家建委批准颁布。19781978年年, , TJ 11-78 TJ 11-78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范( (简称简称7878规范规范), ), 国家建委批准颁布。国家建委批准颁布。19891989年年, GBJ 11-89, GBJ 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简简称称 8989规范规范), ), 建设部批准颁布建设部批准颁布, 1990, 1990年开始实年开始实施施, ,并于并于19931993年作局部修订。年作局部修订。20012001年年, GB 50011-2001,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

3、规范 ( (简称简称20012001规范规范), ), 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于发布。于20082008年年5 5 12 12汶川地震后作了局部修汶川地震后作了局部修订订, , 成为成为GB 50011-2001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2008( 2008版本版本) ) 。20102010年年, GB 50011-2010,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沿革沿革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修订概况修订概况增加章节增加章节 大跨度屋盖结构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10.2) 地下建筑

4、结构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第第14章,附录章,附录N)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 钢支撑钢支撑- -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钢框架-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核心筒结构( (附录附录G) ) 多层工业厂房结构多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的抗震设计要求(附录附录H)局部条文修订局部条文修订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增加章节增加章节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 (1) (1) 大跨空间结构大跨空间结构:跨度大于等于:跨度大于等于120m、悬挑长度大于悬挑长度大于40m或单向长度大于或单向长度大于30

5、0m的刚性大跨钢屋盖结构。的刚性大跨钢屋盖结构。 (2) 应按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应按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 多向输入多向输入:沿空间结构底部三向同时输入:沿空间结构底部三向同时输入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峰值或反应谱峰值)(加速度峰值或反应谱峰值) 水平主向:水平次向:竖向水平主向:水平次向:竖向 = 1.00:0.85:0.65 多点输入多点输入: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输入各独: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输入各独立基础或支承结构的地震反应谱峰值或加速度时程峰值和频谱立基础或支承结构的地震反应谱峰值或加速度时程峰值和频谱特征不同,估计可能造成的扭转反应。特

6、征不同,估计可能造成的扭转反应。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5)第第14章和附录章和附录N: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单建式地下建筑单建式地下建筑 地下通道地下通道 地下空间综合体等地下空间综合体等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6)4 4条原则条原则 对选定的性能目标进行对选定的性能目标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论证 性能目标应具有性能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性能设计的性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 不同性能目标的不同性能目标的抗震计算要求抗震计算要求推荐方法推荐方法 抗震性能设计的参考方法(附录抗

7、震性能设计的参考方法(附录M)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明确规定对抗震明确规定对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进行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综合分析和论证 当建筑结构采用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抗震性能设计时,应根据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类型和不规则性、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目标提出提出技术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的综合分析和论证综合分析和论证。 性能目标应合适性能目标应合适8建筑抗震设计规

8、范修订情况 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实际需要和和可能可能,具有,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 性能目标应具有明确的性能目标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针对性:可选定针对:可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局部部位位或或关键部位关键部位、结构的、结构的关键部件关键部件、重要构件、重要构件、次要次要构件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的性能目标性能目标。 灵活性灵活性:整体结构的不同部位可具有不同的性:整体结构的不同部位可具有不同的性能目标。能目标。9建

9、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3.10)针对楼梯间作为针对楼梯间作为“抗震安全岛抗震安全岛”的要求,可以提出确保大震下的要求,可以提出确保大震下能具有安全避难通道的具体目标和性能要求;能具有安全避难通道的具体目标和性能要求; 针对特别不规则、复杂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对抗侧力结构的针对特别不规则、复杂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对抗侧力结构的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标,提高其整体或关键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标,提高其整体或关键部位的抗震安全性;部位的抗震安全性; 地震时需要连续工作的机电设施,其相关部位的层间位移需满地震时需要连续工作的机电设施,其

10、相关部位的层间位移需满足规定层间位移限值的专门要求;足规定层间位移限值的专门要求; 针对水平转换构件,为确保大震下自身及相关构件的安全而提针对水平转换构件,为确保大震下自身及相关构件的安全而提出大震下的性能目标出大震下的性能目标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地震动水准地震动水准;性能目标;具体指标(承载力、变形);性能目标;具体指标(承载力、变形)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内容和要求l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可选用抗震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可选用抗震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震的

11、地震作用。l 对对处于发震断裂带两侧处于发震断裂带两侧10km以内的结构以内的结构,应计入近场影响,若,应计入近场影响,若地震动参数未计入近场影响,地震动参数未计入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以外宜乘以增大系数外宜乘以增大系数1.25。l 对对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50年的结构年的结构,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做适当调整。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做适当调整。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70年年: 取取1.151.2;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取年:取1.31.4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地震

12、地震水准水准 性能性能1特殊设防目标特殊设防目标 性能性能2重要设防目标重要设防目标 性能性能3 性能性能4(略高于(略高于基本基本 设防目标设防目标)多遇烈多遇烈度地震度地震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基本烈基本烈度地震度地震 完好,完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检修后继续使用检修后继续使用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简单修复后继简单修复后继续使用续使用 轻微至中等破轻微至中等破坏,变形坏,变形 罕遇烈罕遇烈度地震度地震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检修后继续使用检修后继续使用 轻微至中等破坏,轻微至中等破坏,修复后继续使用修复后继续使用 加固后继续使加固后继续使用用 接近严重

13、破坏,接近严重破坏,大修后继续使大修后继续使用用 抗震性能设计的抗震性能设计的性能目标(性能目标(设防目标设防目标) 不同地震动水准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结构的下结构的预期损伤状态或使用功能预期损伤状态或使用功能(性能目性能目标标)。应高于一般情况的)。应高于一般情况的设防目标设防目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直观表述直观表述性能性能1:结构构件在:结构构件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性能性能2:结构构件在:结构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基基本完好,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可能

14、屈本完好,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可能屈服;服;性能性能3: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已已有轻微塑性变形,在预期的有轻微塑性变形,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下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性能性能4:结构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可:结构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可能屈服,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接近严能屈服,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接近严重破坏。结构的总体承载力略高于非性能设计的情重破坏。结构的总体承载力略高于非性能设计的情况。况。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高层建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15、程(高层建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GJ3-2010)新增新增内容(比抗规更容易理解)内容(比抗规更容易理解)性能目标性能目标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具体指标具体指标 抗震承载力指标;抗震承载力指标; 结构变形能力指标;结构变形能力指标; 或同时或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具体指标。的具体指标。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在在预期的不同的地震动水准下预期的不同的地震动水准下对结构不同部位的水平、对结构不同部位的水平、竖向构件竖向构件承载力承载力的要求(不发生的要求(不发生脆性剪切破

16、坏脆性剪切破坏、形成塑性、形成塑性铰、达到屈服值或保持弹性);铰、达到屈服值或保持弹性); 相应的构件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当构件的承。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从抗震能力的等能量原理从抗震能力的等能量原理,当承载力提高一倍时,延性当承载力提高一倍时,延性要求减少一半,构造所对应的抗震等级大致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减少一半,构造所对应的抗震等级大致可按降低一度的规定采用规定采用。延性的细部构造,对混凝土构件主要指箍筋、边。延性的细部构造,对混凝土构件主要指

17、箍筋、边缘构件和轴压比等构造,不包括影响正截面承载力的纵向受缘构件和轴压比等构造,不包括影响正截面承载力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构造要求;对钢结构构件主要指长细比、板件宽厚力钢筋的构造要求;对钢结构构件主要指长细比、板件宽厚比、加劲肋等构造。比、加劲肋等构造。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考虑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结构设计计考虑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结构设计计算算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传递途径;楼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传递途径;楼盖在地震中是否基本上能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盖在地震中是否基本上能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状

18、态。弹性分析弹性分析可采用线性方法;可采用线性方法; 弹塑性分析弹塑性分析可根据结构性能目标预期进入弹塑性状态可根据结构性能目标预期进入弹塑性状态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增加阻尼的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增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结构构构构件在件在不同性能目不同性能目标的的抗震抗震计算算要求要求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 可对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模型可对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模型有适当的简化有适当的简化,但二,但二者

19、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者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 应计入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应计入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 应依据构件的实际截面、配筋等计算实际承载力;应依据构件的实际截面、配筋等计算实际承载力; 可通过与理想弹塑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可通过与理想弹塑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可能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的程度。发现构件可能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的程度。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抗震承载力设计抗震承载力设计. 结构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结构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承承载力参考指标载力参考指标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

20、情况 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指标承载力参考指标示例示例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 罕遇地震罕遇地震 性能性能1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完好,完好,承载力按承载力按抗震等级调整地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震效应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承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等力按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性能性能2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承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等力按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

21、值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有轻微塑性变形,有轻微塑性变形,承载力按极限值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复核 性能性能3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承载承载力按标准值力按标准值复核复核 有明显塑性变形,有明显塑性变形,承载力达到极限承载力达到极限值后降低少于值后降低少于5% 性能性能4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轻轻中等破坏,中等破坏,承载力按极限值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复核 不严重破坏,承不严重破坏,承载力达到极限值载力达到极限值后降低少于后降低少于10% 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1)设防烈度下设防烈度下结构构件承载力结构构件承载力

22、按考虑地震效应调整按考虑地震效应调整的的设计值复设计值复核核时,应采用对应于抗震等级而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时,应采用对应于抗震等级而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应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 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式中式中 设防烈度地震动设防烈度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 按非抗震性能设计考虑抗震等级的按非抗震性能设计考虑抗震等级的地震效应调整系数地震效应调整系数; 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或消能减震结构附 加的阻尼影响。加的阻尼影响。 l 设计值复核设计值

23、复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材料分项系数、,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材料分项系数、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l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1 的抗震承载力要求。的抗震承载力要求。 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 减震影响;减震影响; 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加 的阻尼影响。的阻尼影响。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24、 (2 2)结构构件承载力按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的设计值复核)结构构件承载力按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的设计值复核时时, ,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l 设计值复核设计值复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材料分项系数、,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材料分项系数、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不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不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l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2 的要求;的要求; 罕遇烈度地震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1 的要求。的要求。23建筑抗震

25、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影响; 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阻尼影响;阻尼影响; 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承载力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承载力。 (3)结构构件承载力按)结构构件承载力按标准值标准值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l 标准值复核标准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

26、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和内力调整系数,材料强度取标准值。和内力调整系数,材料强度取标准值。l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3 的要求。的要求。 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I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隔震结构包含水平向减震影响;影响; 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考虑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结构附加的阻尼影响加的阻尼影响; 按材料最小极限强度值计算的承载力;钢材强度可取最按材料最小极限强度值计算的承载力;钢材强度可取最小极限值,钢筋强度可取屈服强度的小极限值,钢筋强度可取屈服强度

27、的1.25倍,混凝土强度可取立倍,混凝土强度可取立方强度的方强度的0.88倍。倍。 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4)结构构件按结构构件按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按下式验算:l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极限值复核极限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和内力调整系数,材料强度取最小极限值。整系数和内力调整系数,材料强度取最小极限值。其中,钢材强度其中,钢材强度 的最的最 小极限值小极限值fu约为钢材

28、屈服强度约为钢材屈服强度的的1.351.5倍;钢筋强度倍;钢筋强度 取钢筋取钢筋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fy的的1.25倍;倍;混凝土强度取立方强度的混凝土强度取立方强度的0.88 倍倍 。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4 的要求;的要求; 罕遇烈度地震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作用下满足性能满足性能 3 和性能和性能 4 的要求的要求 。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抗震变形验算抗震变形验算I .不同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不同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 罕遇地震罕遇地震 性能性能1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

29、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完好,完好,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2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 塑性变形不大于塑性变形不大于2倍弹性位移限值倍弹性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3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变形不大于变形不大于2倍弹性位移限倍弹性位移限值值 塑性变形约塑性变形约45倍倍弹性位移限值弹性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4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轻轻中等破坏

30、,中等破坏,变形小于变形小于3倍弹性位移限值倍弹性位移限值 不严重破坏不严重破坏变形不大于变形不大于0.9倍倍塑性变形限值塑性变形限值 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层间位移参考指标示例示例 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计算,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可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计算,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可扣除整体弯曲变形。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 变形计算变形计算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结构构件结构构件细部构造细部构造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抗震

31、等级,可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抗震等级,可按下表的示例选用;结构中同一部位的不同构件,可区分竖按下表的示例选用;结构中同一部位的不同构件,可区分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按各自最低的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抗震构向构件和水平构件,按各自最低的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抗震构造等级选用。造等级选用。抗震性能设计的构造要求抗震性能设计的构造要求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构造的抗震等级构造的抗震等级 性能性能1 1 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采用,但不得低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采用,但不得低于于6 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 性能性能2 2 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采用,当构件的可按非性能设计

32、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采用,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二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二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度采用;均不得低于度采用;均不得低于6 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 性能性能3 3 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且不低于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且不低于6 6度采用,度采用,否则仍按非性能设计的规定采用否则仍按非性能设计的规定采用 性能性能4 4 仍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仍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 结构构件对应于结构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不同性能要求的

33、的构造抗震等级构造抗震等级示例示例 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隔震3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局部条文修订和补充局部条文修订和补充3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原原场场地地类类别别类类场场地地(坚坚硬硬土土或或岩岩石石场场地地)中中的的硬硬质质岩岩石石场场地地(Vs800m/s)明明确确为为 类类场场地地。规规范范中中允允许许降低降低1度采取抗震措施的规定只适用于度采取抗震措施的规定只适用于 类场地类场地。(7)等效剪等效剪切波速切波速 (m/s)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00550803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1)场地土液化判别的)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深度范围为地面下为地面下20 m。(2

34、)判别公式:)判别公式:液化判别标准灌入锤击数临界值液化判别标准灌入锤击数临界值 原公式:原公式: 现公式:现公式:(3)增加了软弱粘性土层()增加了软弱粘性土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地震震陷)地震震陷 判别方判别方 法。法。调整了调整了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别公式,并增补了,并增补了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及相应的处理对策。(8)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1) 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原规定原规定: 修订为修订为: (2) 对大跨空间钢结构的对大跨空间钢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

35、,除可按简化方法,除可按简化方法计算外,还可按计算外,还可按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竖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竖向地震影。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响系数取0.65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设计特征周期可按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设计特征周期可按第一第一组组采用(采用(远震中距时,竖向反应谱明显小于水平反应谱远震中距时,竖向反应谱明显小于水平反应谱),),阻尼比取阻尼比取0.02。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反应谱)的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反应谱)的阻尼调整系数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和形状参数,补充完善了,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补充了竖向地

36、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9)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补充了补充了8 8度(度(0.30g0.30g)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的最大适用高度及最大适用高度及6 6度和度和7 7度(度(0.10g0.10g)区、高度小于)区、高度小于24m24m、不设抗震墙的、不设抗震墙的板柱板柱-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10)(10) (1) 8.5度(度(0.30g)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最大适用高度; (2) 6度和度和7.5度(度(0.10g)区、高度小于)区、高度小于24m、不设抗震墙的板柱不设抗震墙的板柱-框架结构

37、的相关规定。框架结构的相关规定。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修改了修改了框架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以及与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有关的框架原则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结构楼梯框架结构楼梯间间的设计规定。的设计规定。(11) (1) 框架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 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底部总剪力的15%。 (2) 设置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框架部分的地,框架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取按震

38、作用效应,取按框架模型框架模型与按与按框架框架-剪力墙模型剪力墙模型两种计算结果的两种计算结果的较大值较大值。3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3) 强柱弱梁调整强柱弱梁调整原规定原规定:一级框架结构和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时尚应符合度时尚应符合修改修改:框架结构和框架结构和9度时的框架度时的框架尚应符合尚应符合 :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实配增大系数,一级: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实配增大系数,一级取取1.2;一级取;一级取1.1;一级取;一级取1.05。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4) 强剪弱弯调整强剪弱弯调整原规定原规定:9度抗震设计的结构和度抗震设计的结构和一级框架结构一级框架结构尚应尚应符合符合修改修

39、改:框架结构和框架结构和9度时的框架度时的框架尚应符合尚应符合 :柱剪力实配增大系数,一级取:柱剪力实配增大系数,一级取1.15;一级取;一级取1.1;一级取一级取1.05。 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5) 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规定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规定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楼梯休息板的横梁和楼梯边梁不宜直接楼梯休息板的横梁和楼梯边梁不宜直接支承在框架柱上,支承楼梯的框架柱应考支承在框架柱上,支承楼梯的框架柱应考虑休息板的约束和可能引起的短柱;虑休息板的约束和可能引起的短柱; 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39

4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取消了取消了内框架房屋内框架房屋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12)(12) 内框架房屋已很少使用,抗震性能较差。内框架房屋已很少使用,抗震性能较差。修改了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墙房屋的结构的结构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楼梯间的构造要求构造要求等规定。等规定。 4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

41、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13) 1)6度区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度区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当降低:当降低: 24m 变为变为 21m; 8层层 改为改为 7层层 2)补充了)补充了7度(度(0.15g)和)和8度(度(0.30g)的高)的高度和层数。度和层数。 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 6,7度:度:18m 15m; 8度:度:15m 11m; 9度:度:11m 9m4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修改了底部框架修改了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 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修改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抗剪承载力

42、验算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 增加了增加了底框房屋采用混凝土小砌块底框房屋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的约束砌体抗的约束砌体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内容震承载力验算的内容 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 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楼梯间构造要求楼梯间构造要求 顶层横墙和外墙设通长钢筋、钢筋混凝顶层横墙和外墙设通长钢筋、钢筋混凝土带或钢筋砖带;土带或钢筋砖带; 支承大梁与圈梁拉结,支承长度不小于支承大梁与圈梁拉结,支承长度不小于500mm; 梯段与平台板梁应可靠连接;梯段与平台板梁应可靠连接; 突出屋面的楼梯间

43、,构造柱应延伸到顶。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延伸到顶。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补充了补充了底部框架底部框架- -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的过渡层要求、上部为的过渡层要求、上部为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相关要求、底框部分框架柱的专门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相关要求、底框部分框架柱的专门要求等规定要求等规定(14)过渡层过渡层要求要求墙体轴线与下部框架梁、混凝土墙轴线对齐;墙体轴线与下部框架梁、混凝土墙轴线对齐;过渡层构造柱设置要求;过渡层构造柱设置要求;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要求;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要求;窗台标高处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窗台标高处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窗洞、门洞处设构造柱;窗洞、门洞处设构

44、造柱;上、下墙不对齐时应设转换梁。上、下墙不对齐时应设转换梁。框架柱框架柱:截面尺寸、轴压比、纵筋、箍筋等的要求:截面尺寸、轴压比、纵筋、箍筋等的要求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补充了补充了7度(度(0.15g)和)和8度(度(0.30g)钢结构房屋最)钢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大适用高度,修改了钢结构,修改了钢结构阻尼比取值阻尼比取值、承载力抗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震调整系数、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分析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分析等相关规等相关规定,增加了关于定,增加了关于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规定,并补的规定,并补充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充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15)阻尼比取值

45、阻尼比取值: H 50m 0.04 50m H 200m 0.03 H 200m 0.02 罕遇地震分析罕遇地震分析 0.0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强度破坏强度破坏 0.75; 屈曲破坏屈曲破坏 0.80 (原原0.750.9)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分为四级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分为四级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的范围、补充完善了、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单层钢结构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结构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16)不

46、进行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抗震验算的范围抗震验算的范围抗震验算的范围原原原原: 7 7 7 7度度度度、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10m10m10m10m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可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可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可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可不进行横向及纵向

47、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造措施。造措施。造措施。现:现:现:现: 7 7 7 7度度度度、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场地,柱高不超过10m10m10m10m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且结构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7 7 7 7度度度度、类场地和类场地和类场地和类场地和8 8 8 8度度度度、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可,可

48、,可,可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措施。措施。措施。 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修订了修订了大跨空旷房屋砖柱大跨空旷房屋砖柱的适用范围、增的适用范围、增加加7度(度(0.15g)时)时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柱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柱的的构造要求构造要求(17)(17)大跨空旷房屋砖柱大跨空旷房屋砖柱的的不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8、9度时的大厅;度时的大厅;大厅内设有跳台;大厅内设有跳台;7度时大厅跨度大于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2m

49、或柱顶高度大于或柱顶高度大于6m;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或柱顶高度大于8m。4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调整了整了隔震和消能隔震和消能减减震房屋的适用范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改了,修改了水水平向平向减减震系震系数数的定的定义及相及相应的的计算和算和构构造要求造要求,以及,以及消能部件性能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要求等等规定定(18)l 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 原规范:隔震层设置在原规范:隔震层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 现规范:隔震层设置在现规范:隔震层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一层柱顶)、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一层柱顶

50、)、大地盘与上部塔楼之间大地盘与上部塔楼之间l 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水平向减震系数水平向减震系数 = = 隔震结构最大水平剪力隔震结构最大水平剪力/ /非隔震结构最非隔震结构最 大水平剪力大水平剪力 计算计算: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 构造构造:隔震结构的隔震措施;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连接:隔震结构的隔震措施;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连接l 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黏滞流体消能器;速度相关型:黏滞流体消能器;速度相关型 消能器消能器4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增加了增加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楼

51、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构造要求,补充了,补充了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要求(19)l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 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的混凝土构造柱,并采用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的混凝土构造柱,并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l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 在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68度时不宜超过度时不宜超过0.5m,9度时应锚固。度时应锚固。4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谢谢 谢!谢!5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