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浓浓粽香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综合实践浓浓粽香情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端 午午粽子香,香厨房;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处处端阳,处处吉祥!简简 介介 端午,另有端阳、端节、端五、重五、五月节、端午,另有端阳、端节、端五、重五、五月节、女儿节、浴兰节等说中称呼,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女儿节、浴兰节等说中称呼,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据学者研究证明,端午节俗最迟在春传统节日之一。据学者研究证明,端午节俗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存在,迄今已有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存在,迄今已有2000200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历史。 久
2、远的历史,醇厚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民族意蕴,久远的历史,醇厚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民族意蕴,使得端午节的文化影响跨越了地域条件和民族文化的使得端午节的文化影响跨越了地域条件和民族文化的种种差异,被东亚许多国家地区广为接受。例如,韩种种差异,被东亚许多国家地区广为接受。例如,韩国的国的“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便是来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便是来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名称由来名称由来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
3、,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传出国外
4、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名称由来名称由来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起起 源源 端午节起源于何时端午节起源
5、于何时长期以来众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关于端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流传甚广的一、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二、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二、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三、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三、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
6、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节非因屈原考)。四、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四、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端午”始源又一说)。始源又一说)。1 1 1 1、纪念屈原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屈原说 屈原屈原屈原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
7、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
8、元前278278278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说屈
9、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10、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
11、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发展成棕子。发展成棕子。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喝雄黄酒的风俗
12、;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13、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以此死。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
14、曹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元23-220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就此传为神话。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
15、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娥江。 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 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
16、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恶日禁忌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夏至说 提出夏至说的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
17、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赛龙舟赛龙舟 这项为了纪念这项为了纪念屈原而进行的一项屈原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已经逐渐从民活动已经逐渐从民间习俗演变成具有间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了有技活动,形成了有章法、有规范的体章法、有规范的体育文化,并蔓延到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地区。吃粽子吃粽子
18、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烤熟,称“筒粽筒粽”。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
19、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全国有着不同的粽子,端午节粽叶飘全国有着不同的粽子,端午节粽叶飘香,粽子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感情。香,粽子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感情。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多以红枣、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多以红枣、豆沙为馅。豆沙为馅。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不大,外形别致,除鲜个头不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
20、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江西粽子江西粽子多以尖三角形,有腊肉、蜜枣、绿豆等风多以尖三角形,有腊肉、蜜枣、绿豆等风味。味。福建粽子福建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内外。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种粽子。(拉美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种粽子。(拉美 缅甸缅甸 越南)越南)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
21、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避五毒避五毒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异的习
22、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此习惯。五毒:蛇、蝎、壁 虎、蜈蚣、蜘蛛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
23、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戴香包 戴香包,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现在香包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小孩们到了端午那天,带上自己的生肖保护兽及喜欢的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踏百草、斗百草:踏百草、斗百草:“青枝满地花狼青枝满地花狼藉,只是子孙斗草来藉,只是子孙斗草来”。这句南宋。这句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诗句充分展现了著名诗人范成大的诗句充分展现了斗百草的特征。踏百草是指野外踏斗百草的特征。踏百草是指野外踏青,这个习俗在北方更为常见。青,这个习俗在北方更为常见。回娘家:也叫回娘
24、家:也叫“躲端午躲端午”。节。节日期间,已嫁之女必须回家吃日期间,已嫁之女必须回家吃粽子,而未嫁的少女则要打扮粽子,而未嫁的少女则要打扮的漂漂亮亮,还要带上石榴花。的漂漂亮亮,还要带上石榴花。暗含对她们能够传宗接代,多暗含对她们能够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美好祝福。子多福的美好祝福。群群婴婴斗斗草草图图从端午节申遗失败看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从端午节申遗失败看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 20052005年,在所谓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中,联合国教年,在所谓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正式确定韩国将领端午祭为科文组织最终正式确定韩国将领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形遗产著作
25、”,中国落败。而紧随其后的孔子、中医、地,中国落败。而紧随其后的孔子、中医、地动仪等等一系列的遗产纷纷被韩国列为被申遗的对象。如动仪等等一系列的遗产纷纷被韩国列为被申遗的对象。如果说端午节之争得失败是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及韩国,果说端午节之争得失败是由于我们的准备工作不及韩国,那之后对上面所提到的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该产生警觉了。那之后对上面所提到的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该产生警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渐渐流失,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了严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渐渐流失,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了严重的缺失。因此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的缺失。因此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处境的缘由: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处境的缘由: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外来文化(洋节)的冲击外来文化(洋节)的冲击薄弱的节日消费市场意识薄弱的节日消费市场意识脱离现代文化背景脱离现代文化背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祝同学们端午节愉快!祝同学们端午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