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 苏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提升单元综合提升一、杂交过程中基因型的纯化1若选育的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出现此性状的个体可稳定遗传。2若选育的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获得此品种则需连续自交,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比例如下表(以Aa为例): 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第一代,若以Aa为第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第二代,则上述所有比例式中的n都应取值为n1。对于n的取值,可取为自交次数。当n无限大时,纯合子概率接近100%,这也是自花受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状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 (上海高考改编)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 A1/8
2、 B7/8 C7/16 D9/16答案:B二、用集合论的方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当两种遗传病(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用图解法来计算患病概率。首先根据题意求出患一种病的概率(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再根据乘法定理计算: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只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只患一种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只患乙病概率;患病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正常概率(1患甲病概率)(1患乙病概率)或1患病概率。 如图所示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已知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B4号是杂合
3、子的概率为5/6C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5号与一个乙病基因携带者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是9/16方法导入:对于本题中选项B求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和选项D求男孩患病的概率,如果顺着思路直接求结果非常复杂。若采用逆向思维法,求杂合子的概率时先求出纯合子的概率,则会使问题简单很多,如求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先求出男孩不患病的概率,然后用1减去所求出的概率即可。解析:由题干信息及遗传系谱图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对于甲病,1号为携带者,2号正常;对于乙病,1号和2号均为携带者。1号、2号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因
4、此,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1/3)(1/2)5/6;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5号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5号的丈夫的基因型为AaXBY,那么5号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不患甲病的概率为3/4;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2,则男孩患病概率为1正常1(3/4)(1/2)5/8。答案:D 三、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1在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捷、常规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2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1)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育种。(2)要求快速育种,则运用单倍体育
5、种。(3)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4)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3杂交育种选育的时间是从F2代开始,原因是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选育后是否连续自交取决于所选优良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2010山东寿光一中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思路分析:不理解图示中过程表示的含义而出错,特
6、别是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表示多倍体育种。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和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但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后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过程是多倍体育种过程,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表示的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1)图A、B显示的分别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a、b、c分别是“杂交、自交、再自交再选择”的过程;
7、d、e、f、g分别是“杂交、减数分裂、花药离体培养、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所阐述的过程是“减数分裂”。(3)方法A的F2中符合要求类型的基因型为aaBB,占表现型为无芒、抗病类型(aaB_)的比例为1/3;方法B由于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其无芒、抗病类型全是纯合子,占全部幼苗的比例就是占全部配子类型的比例,即1/4。单倍体育种的突出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鉴定抗病植株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用相应的病原体去感染,然后观察现象。答案:(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2)花药离体培养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减数分裂(或
8、e)(3)1/31/4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病原体感染特色专题放送获取信息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法(一)对新情境应变能力弱,不能有效捕获题干的有效信息。【存在问题】实力加心态等于高考成功,高考既是打心理仗又是打知识仗。考生在碰到自己熟悉的问题时,自我调节的意识不强,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就容易激动,掉以轻心,从而在解题时丢三落四,考虑不严谨、细致和周到;对于立意独特、题材新颖的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材料题,则束手无策,不能通过审题寻求解题突破口,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方法不能发生正迁移。【案例导析】【例】 (2009天津卷,7)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
9、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血血 型型红细胞表面红细胞表面A抗原抗原抗原决定基因抗原决定基因A有有(显性显性)O无无(隐性隐性)据图表回答问题:(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_(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会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_。母婴血型不合_(一
10、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2的溶血症状较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_,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2溶血加重。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_。(3)若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_。错因分析:第(1)小题中考生通过遗传系谱图获取相关的遗传信息,但考生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考虑不周全,只考虑了位于X染色体的情况,没有考虑位于Y染色体的情况。反映出考生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不足。第(2)小题中学生出现误答或错答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有效地从题干及图表中获取相关的信息;不能通过审题寻求解题突破口,理
11、论与实际脱节,知识方法不能发生正迁移。解析:本题以新生儿溶血症为素材,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考查遗传与免疫有关的知识。对遗传原理的考查需要考生从系谱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和推理。(1)假设IA在X染色体上,则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A只在Y染色体上;则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与题意不符,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1为A型血,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胎儿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母婴血型不合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2的溶血症状较1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母体会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从而使2溶血症加重。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
12、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3)若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IAi。答案:(1)常若IA在X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A在Y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2)胎儿红细胞表面A抗原不一定记忆细胞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3)IAi【解决方案之高考现场】新情境题目的“四步走”策略:1读题,提取信息。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外显的又有隐含的,要仔细分析。有时从要回答的问题入手再读题,直接提取有效信息。2审题,处理信息,明白题意。明白题意就是弄清题干中告诉你什么,要你
13、回答什么。 3知识定位,把握信息和知识的联系。知识定位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无头无绪,一筹莫展。4答题,表达信息。决定你要回答什么,如何回答。进行语言的组织,准确表达。【解决方案之复习指南】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要想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就得使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命题者增大试题难度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其主要途径是设法对考生的解题过程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以尽量降低考生正确答题的几率。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讲,考生解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环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而命题者要想增加试题的难度,就必然要在这些环节上来设置障碍。高考试题的背景通常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甚至有些试题情境是考生没有遇到过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从题干给出的文字、曲线图、表格数据、操作流程图解信息中获取答题的关键信息,排除无效信息,正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1)善于观察自然与社会现象,关注周围的各种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感性知识。(2)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观察、广搜集、会整理、善运用。(3)注重综合训练,强化获取信息的能力训练捕捉信息、筛选信息、把握信息与知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