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87224615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6.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通论-第一、二讲国学概述(武汉大学)(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n n教材:曹胜高编着:国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n n按本课程讲义是在郭齐勇教授讲义和国学通论教材的基础上糅合、扩展、补充而成。2 2简单参考书目(一)简单参考书目(一)n n钱穆:钱穆:国学概论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97年。年。n n章太炎:章太炎:国学概论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997年。年。n n马一浮: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泰和宜山会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998年。年。n n郭齐勇: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儒学之精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

2、版社,20092009年。年。n n郭齐勇:郭齐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6年。年。n n郭齐勇主编: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北京:人民出版社,版社,20052005年。年。3 3简单参考书目(二)简单参考书目(二) n n入门书籍n n朱维焕:国学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 n刘兆佑等着:国学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 n杜松柏着:国学治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4n n提纲n n一、何谓“国学”?n n二、国学的形成与演进。n n三、近现代学者的国学观。n n四、国学的价值何在,

3、为何要研究国学?n n五、对“国学热”的思考。5 5一 何谓“国学”?怎样理解“国学”?6 6 司马光书法司马光书法7 7 宋人宋人孝经孝经图卷局部图卷局部8 8宋宋宋宋本本本本朱朱朱朱熹熹熹熹大大大大学学学学章章章章句句句句9 9山山山山东东东东息息息息陬陬陬陬孔孔孔孔子子子子作作作作春春春春秋秋秋秋处处处处1010苏苏苏苏州州州州拙拙拙拙政政政政园园园园1111台北孔庙祭孔仪式台北孔庙祭孔仪式台北孔庙祭孔仪式台北孔庙祭孔仪式 1212n n“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以来所固有的学术,以及研究中国传统的典籍、学术与文化的学问。邓实国学讲习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n n同时,关于“国学”

4、这个概念,有五点内容需要强调。1313(1)首先,国学的内容包含广泛。中华各民族从古代到今天的蒙学读物、习俗、礼仪、语言、文字、天学、地学、农学、医学、工艺、建筑、数学与数术方伎、音乐、歌舞、戏剧、绘画、书法、思想、心理、信念等都包括在内。另外,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如佛学传到中国后逐渐演变成为中国佛学或汉传佛教。1414(2)其次,传统以来关于国学内部的分类。1515 六艺分类法。六艺分类法。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将天下道术分将天下道术分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类。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类。汉书汉书艺艺文志文志分为六艺九种(易、诗、书、礼、乐、春分为六

5、艺九种(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与诸子十家等,并以诸秋、论语、孝经、小学)与诸子十家等,并以诸子为六艺之子为六艺之“支与流裔支与流裔”。 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 隋书隋书经籍志经籍志分分经、史、子、经、史、子、集四部集四部。 或义理、考据、辞章或义理、考据、辞章(清人姚鼐的说法)(清人姚鼐的说法)、经、经世之学世之学等等诸路向诸路向。1616(3)再次,国学的重心和主导在于“经学”。经学是国学中的重中之重。n n经史子集四部,以经为首。因为古人以经为“常道”,同时,汉武以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学成为显学,经学的作用也就居于首位。n n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 。1717

6、 汉书汉书武武帝记帝记:“孝武初立,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家,表章六经。遂畴咨经。遂畴咨海内,举其海内,举其俊茂,与之俊茂,与之立功。立功。”1818 (4)国学(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与儒学(Confucianism)、国学与汉学(Sinology)的关系。1919 国学与儒学n n儒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n n儒学渗透到全社会上下,适应、调节着社会经济儒学渗透到全社会上下,适应、调节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指引人们的生活,落实在政治制度、社的发展并指引人们的生活,落实在政治制度、社会风习、教育过程以及私人修养与性情陶

7、冶之中,会风习、教育过程以及私人修养与性情陶冶之中,是中国乃至东亚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是中国乃至东亚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结晶,是朝野多数方式、情感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结晶,是朝野多数人的信念信仰,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人的信念信仰,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极具极具民间性与民间性与草根性。草根性。2020儒儒儒儒学学学学在在在在传传传传统统统统中中中中国国国国社社社社会会会会具具具具有有有有民民民民间间间间性性性性与与与与草草草草根根根根性性性性2121 国学与汉学国学与汉学 n n所谓汉学,又叫中国学,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所谓汉学,又叫中国学

8、,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之文化学术的通称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之文化学术的通称。n n郭齐勇教授:郭齐勇教授:“尊重、借鉴海外汉学家与汉学的尊重、借鉴海外汉学家与汉学的研究成果,但要注意,那主要是外国人的游戏,研究成果,但要注意,那主要是外国人的游戏,多为饾饤枝节,没有内在精魂。外国人视汉学多为饾饤枝节,没有内在精魂。外国人视汉学(中国学)为纯客观对象,而本国人对国学自然(中国学)为纯客观对象,而本国人对国学自然地投入主观情感,怀抱温情与敬意的心态,而且地投入主观情感,怀抱温情与敬意的心态,而且身体力行身体力行。”2222费费费费正正正正清清清清( J J J Jo o o

9、 oh h h hn n n n K K K Ki i i in n n ng g g g F F F Fa a a ai i i ir r r rb b b ba a a an n n nk k k k )教教教教授授授授2323(5 5)国学含有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国学含有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 国学不仅仅指传统学术,尤其指其中所蕴国学不仅仅指传统学术,尤其指其中所蕴含含的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 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 近代许多学者认为,近代许多学者认为,学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学

10、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保文化学术来救国家民族保文化学术来救国家民族 2424二国学的形成和演进2525n n“国学”在古代指国立学校,主要是指小学和大学。2626n n朱熹大学章句序:“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2727朱子像朱子像朱子像朱子像2828n n朱子小学原序:“今其全书虽不可见,而杂出于传记者亦多。

11、今颇搜辑以为此书,授之童蒙,资其讲习,庶几有补于风化之万一云耳。”2929n n因此,从上古到古代,国学主要指国家设立的各类学习、学术机构,意在培养人才。那时的“国学”尚不指代学术。3030n n至于在学术方面(作为学术的国学),上古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但到了孔子的时代有很多已经无可考证。孔子的学术工作在于删诗书,定礼乐,序易春秋,而成就六经或六艺这一学术典范。3131n n礼记王制记当时国家教育机构所教科目:“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3232n n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于是孔子“追迹三代之礼,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12、编次其事”,所以“书传、礼记自孔氏”。又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还记录孔子晚年治易、修春秋之事。3333n n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要篇中记录孔子晚年治易的情况谓“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口袋)”。3434孔子修孔子修孔子修孔子修诗诗诗诗书书书书3535n n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将上古学术“略而弗论,论其可知者,自孔子始。然于中国学术具最大权威者凡二:一曰孔子,一曰六经。孔子者,中国学术上人格最高之标准,而六经则中国学术史上著述最高之标准也。自孔子以来二千四百年,学者言孔子必及六经,治六经者亦必及孔子。则六经之内容,及孔子与六经之关

13、系,终不可不一先论也”。3636n n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六艺者,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3737 先秦诸子之学的出现3838n n先秦诸子之学的出现,历代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现举出两种说法。3939 历史社会学的解读历史社会学的解读 (1 1)刘歆诸子出王官说(刘歆诸子出王官说(国学通论国学通论页页2 / “2 / “六经皆史六经皆史”)。)。 (2 2)胡适民生疾苦说。)胡适民生疾苦说。 思想本身的嬗变:思想本身的嬗变: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道术分裂道术分裂”说。(说。(“道术

14、将为天下裂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多得一察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焉以自好”,由经递变为子),由经递变为子)4040先秦诸子之学的主张4141n n道家:老子、庄子道家:老子、庄子n n自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n n无为: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n n“自然与无为自然与无为”的涵义都很微妙深远。的涵义都很微妙深远。 4242n n墨家:墨子兼爱、尚同、短丧、明鬼。n n名家:惠施、公孙龙白马非马。n n法家:法(慎到)、术(申不害)、势(商鞅

15、)韩非集大成4343 汉至清代国学的演进汉至清代国学的演进 一代有一代之国学思潮与风格一代有一代之国学思潮与风格 4444n n两汉:经学今古文学派;史学。n n魏晋南北朝:玄学(新道家);书法。n n隋唐:佛学;道教;唐诗。n n宋元:理学(新儒家);词曲。n n明:心学(新儒家);小说。n n清:训诂音韵学。4545n n汉初黄老之术兴盛,汉武以后,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n n经今古文学。4646鲁壁鲁壁4747汉熹平石经汉熹平石经先秦郭店楚简先秦郭店楚简4848 今古文经学的发展今古文经学的发展n n西汉文景之际确立齐鲁韩三家西汉文景之际确立齐鲁韩三家诗诗之博士学均之博士学均为今文,至武

16、帝立五经七为今文,至武帝立五经七博士博士,今文经成为官学。,今文经成为官学。今文出身的官员成为政权主体。今文出身的官员成为政权主体。n n古文经学在汉末开始崛起。刘歆主张设立古文经学在汉末开始崛起。刘歆主张设立左氏左氏春秋春秋为官学,后辅助王莽推行古法,东汉为官学,后辅助王莽推行古法,东汉光武光武帝帝排设排设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为博士,到章帝为博士,到章帝白虎通议白虎通议颁行,标志着古文经学跻身显学之列。颁行,标志着古文经学跻身显学之列。4949 今古文的差别今古文的差别n n对孔子的评价:今文学尊孔子是为后世制法的素对孔子的评价:今文学尊孔子是为后世制法的素王;古文学认为孔子是先师。王;古文学认

17、为孔子是先师。n n对六经的看法:今文家认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对六经的看法:今文家认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古文家认为六经是古代史料。古文家认为六经是古代史料。n n对现存的五经:今文家认为汉代五经均为全本;对现存的五经:今文家认为汉代五经均为全本;古文家认为是秦火残余,其传述多不可靠。古文家认为是秦火残余,其传述多不可靠。 5050 今古文学的衰落与复活今古文学的衰落与复活n n初由郑玄王肃融会或混淆今古文初由郑玄王肃融会或混淆今古文“家法家法”,经魏,经魏晋的扰乱,到隋唐变成晋的扰乱,到隋唐变成“注疏之学注疏之学”,再到宋明,再到宋明成为成为“理学理学”,延至晚清,由于社会思想的趋势,延至晚清

18、,由于社会思想的趋势,今文学得以复活。今文学得以复活。 5151两汉史学两汉史学司马迁与司马迁与史记史记n n汉书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传谓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变,成一家之言”。班固与班固与汉书汉书n n汉书叙传汉书叙传谓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 5252新道家(玄学)新道家(玄学)新道家(玄学)新道家(玄学)n n汉魏之际,天下动荡,政治污恶,风气浮薄萎靡,士人用世之志日淡,无常之感日深,于是深究三玄之学,而形成为新道家(玄学)思潮。5353n n世说新语雅量篇:”郗太尉

19、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5454雪雪雪雪夜夜夜夜访访访访戴戴戴戴图图图图5555王羲之与魏晋书法王羲之与魏晋书法5656兰亭碑兰亭碑5757南北朝隋唐佛教南北朝隋唐佛教n n僧肇与肇论。n n大乘起信论。n n中土大乘佛教:般若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唯识宗等。5858唐诗与宋词唐诗与宋词5959宋明理学(新儒学)宋明理学(新儒学)n n宋: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等。n n明:王阳明等。6060n n

20、程颢:程颢:“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贴出来。”(程氏外书程氏外书)n n程颢谓程颢谓“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与点也之意”,又谓又谓“周茂叔窗前草不除,问之,周茂叔窗前草不除,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云:与自家意思一般。” 61616262清代训诂、音韵之学6363三、近现代学者的国学观6464 中国近现代精通国学的学者、大师有: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征、吕思勉、

21、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 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等。 6565近代国学学者的国学观举隅 章太炎的章太炎的“国故国故”学:以国学为史学学:以国学为史学 胡适的胡适的“国故国故”学:科学整理国故学:科学整理国故 马一浮的国学观:国学是成德之教马一浮的国学观:国学是成德之教 6666章章太太炎炎的的“国国故故”学学:以以国国学学为为史史学学 6767n n章太炎以“国故”一词概括传统学术,并将之分为语言学、文字学、诸子学三种。n

22、n作为古文经学家,太炎继承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说法,并以“国故”为史学,以经学为史学。6868n n“孔氏之说,本以历史为宗。”n n“仲尼,良史也。谈、迁嗣之。孔子殁,名实足以抗者,汉之刘歆也。 6969n n钱穆、余英时等认为,章太炎目经为史、目孔子为史家,一方面试图以革命派的反孔教立场与康有为对抗,另一方面则在思想上逐渐取消经典的神圣性,通过史学立场,章太炎贬抑孔子的地位以及学术成就、诋毁孔子的道德人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批孔”的先河。7070胡适的胡适的“科学整理国故科学整理国故”说说n n虽然在学派上胡适与章太炎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两者在国学观上的相承性。胡适承接章太炎以国

23、学为史学、国故的思路,进一步将传统学术作为史学材料,提出“用科学的研究法去做国故的研究”。71717272 胡适“科学整理国故”的方法:n n第一、历史的观念。“我们看旧书,可当它做历史看。”n n第二、疑古的态度。“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十个字。”n n第三、系统的研究。n n第四、整理。7373n n但是胡适与章太炎的国学观立场仍有相当的差异。胡适等在思想上有这样的倾向:研究。(参见国学通论第8页)中国传统学术已“旧”,不能担负起拯时救弊的作用,须用新说代替之。章太炎等人却更充满这样的情绪:传统学术乃中华文化的根本,不能抛弃,还需要7474马一浮以国学为成德之教马

24、一浮以国学为成德之教7575n n马一浮的国学观与章太炎、胡适都不同,他批评两者的国学观,并认为国学的源头是六艺之学,六艺是人人所本有的心性中流淌出来的,研习六艺、研习国学就是回归自己的仁德、心性,从而自己得到栽培、得到成就、成就德性,并影响及人。7676n n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7777n n在马一浮,国学、六艺不只是一堆客观的历史材料,它仍然是活的,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与意义机制。n n“昔张横渠先生有四句话,今教诸生立志,特为拈出,希望竖起脊梁,猛着精彩,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7878n n为天地立心n n为生民立命n n为往圣继绝学n n为万世开

25、太平7979 四、国学的价值何在,为何要研究国学?8080n n我们研究国学,要从中总结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基本精神气质以及逻辑思维方式,借此来服务我们的当前和未来。(国学通论第11页)8181补充一8282n n杜维明:杜维明:一方面必须要向西方学习,另外一方面一方面必须要向西方学习,另外一方面又必须能够维持中国的特色和认同。我认为,像又必须能够维持中国的特色和认同。我认为,像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价值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价值是 扎根在现代西方扎根在现代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而仁义礼智信是扎根在儒家文明中的普世价值,而仁义礼智信是扎根在儒家文化传统,也就是东亚文明中的普世价值,它不

26、文化传统,也就是东亚文明中的普世价值,它不是地方价值,也不是亚洲价值。现在的对话为什是地方价值,也不是亚洲价值。现在的对话为什么可么可 能,因为人类现在遇到了新的大问题,这些能,因为人类现在遇到了新的大问题,这些不是启蒙思想家能够想象的,不是康德、黑格尔、不是启蒙思想家能够想象的,不是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能够想象的。为什么?人的存活问题,就马克思能够想象的。为什么?人的存活问题,就是生态。是生态。 8383补充二8484n n郭齐勇教授:“国学并不只属于文化精英。实际上,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所以研习国学,也是自我培养和自我成长的正面资源。8585n n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

27、等蒙学读物。n n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n n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8686n n宋王应麟三字经n n人之初,性本善。n n性相近,习相远。n n苟不教,性乃迁。n n教之道,贵以专。8787五、关于“国学热”的思考 郭齐勇教授8888n n体制内的教育是西化的体制内的教育是西化的n n所谓国学热只能是假热所谓国学热只能是假热8989n n首先,我们看常识层面。今天我们很多大学生与研究生,不知祖国历史文化的一些常识。 n n其次,我们看学术与技艺层面。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包括民间技艺,经史子集等的传承上,有相当大的断层。90

28、90n n第三,我们看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现在有些为人父母者如何教育孩子呢。n n第四,我们看国魂与族魂的层面。可悲的是,有很多知识分子以居高临下的不屑的挑剔的态度,轻慢的语气,以先入之见或自己的所谓“逻辑”或文字游戏的方式,横加肢解传统文化。9191n n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的提升,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理解有了多维向度,全社会上对国学有了迫切的需求或一定的热度。9292n n但是,当前国学是真热吗?国民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了;体制内的,从幼儿到博士的受教育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西化的,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时间与精力大大超过了学习母

29、语、国文的时间与精力,而体制内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又非常薄弱 。9393n n从公民的文化教养与民族的文明发展来看,中学生的文理分科是应当为法律所禁止的。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小、中、大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9494n n母语、国学的教育是国本,不可动摇。 n n我们现在讲自主创新,讲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首先振兴的应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靠什么走向世界。n n中国之为中国,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一定有自己内在性的东西,有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常道。这是不可动摇的。9595n n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 n n最基本的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n n还有:老子庄子六祖坛经史记汉书诗经等。96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