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87213299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 第三卷 讲义第六部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资本论第三卷讲授内容: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的作用 主讲:张玉陶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本章重点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如何从纯粹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区别。本章突出地运用了质和量的辩证法,阐明了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形式上的差别性,进一步揭露了资本关系的本质。 一、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n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的区分和关系.n问题: “利息的范畴同产业资本本身的运动无关”,这怎么解释. P388二、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纯粹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n那

2、么,究竟怎样认识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由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呢?首先,利润由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是发生在职能资本家使用借入资本的场合。n资本的二重运动:资本贷出去 资本借入 生产或流通量上有以下几个关系: n一是如果平均利润率已定,企业主收入的量就由利息率决定 n二是如果利息率已定,企业主收入量的大小,就由平均利润率决定。 n三是如果总利润和平均利润相偏离,总利润和平均利润之间的差额,就由一切会引起暂时偏离的市场行情决定。 ,“但是不管怎样,总利润的量的分割在这里都会转变为质的分割” n原因:对使用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来说,不论他的利润量是多少,它都要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两

3、部分。利息要交给资本家,利息率在借贷关系发生之前就存在了,余下的部分作为企业主收入,归职能资本家所有。由于职能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和经营业绩好坏不同,实际取得的利润量也不同,因而企业主收入的量也不同,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好象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使用资本使其发生作用的结果;至于利息,则“表现为总利润中属于资本所有权本身的部分”,即由资本所有权而产生的结果。 其次,在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情况下,即使职能资本家没有借入货币资本,只使用自有资本,利润也要从单纯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P390n第一,“大多数产业资本家都按照不同的比例兼用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来从事经营” n第二,“总利润的一部分

4、转化为利息形式,就会使它的另一部分转化为企业主收入。 n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管产业资本家是使用自有资本还是使用借入资本,在产业资本家以外,都有货币资本家独立地存在着。 最本质的是:n归根结底全都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三、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关系的本质 n1、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对立掩盖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2、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使资本关系进一步神秘化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后,资本主义的阶级 关系、剥削关系完全被歪曲并颠倒过来了。n从利息看:在利息形式上,劳资关系被歪曲成为:“利息是两个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从企业主收入看:企

5、业主收入本来也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但它一旦表现为企业主收入的形式,就把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实质掩盖起来了,“企业主收入也不与雇佣劳动形成对立,而只与利息形成对立”。 n从利息方面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所有权具有支配别人劳动的特性,而利息恰好表现了这种特性。n从企业主收入看:由于利息表现为单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因而使企业主收入表现为监督工资形式,“资本家作为资本家所要完成的、恰好是他同工人相区别、相对立的特殊职能”,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被表现为单纯的劳动职能”。 四、企业主收入是监督工资的观点是错误的 n1、把企业主收入看成是监督工资的原因2、职能资本家的劳动和工人

6、的劳动具有不同的性质n在资本家看来,企业主收入是职能资本家监督劳动的报酬,是他们的监督工资。并认为他们把企业主收入看成是监督工资,似乎是合理的。 请问果真是这样吗?给出你的解释. 上述看法是错误的n原因是:混淆了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性质 n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即由许多人共同劳动的地方,这种过程的联系和配合,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就必须有指挥劳动。指挥劳动属于生产劳动 n剥削者在组织和指挥被剥削者劳动的同时,必然同时要对被剥削者的劳动进行监督,这就产生监督劳动。 n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是直接地、不可分离地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完成的,这种劳动可以和资本的所有

7、权相分离,由职能资本家去进行。这种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的劳动,作为资本家的职能,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种劳动,和工人的劳动相比,却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n还须注意,当资本家把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交给经理、雇员去执行时,他们自己并不参与生产和流通的经营活动,“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但他们仍然会取得企业主收入 总结n企业主收入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平均利润中减去利息以后归职能资本家所有的那一部分,其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管理工资和监督工资,从其本来意义上说,是由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所带来的收入,它和企业主收入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硬把企业主收入说成是监督工资,其目的无非是为资

8、本主义的剥削作辩护。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n本章重点:这一章是研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重点是研究银行信用。信用是生息资本运动的形式。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产生了虚拟资本。为了全面地阐明生息资本的特点、作用和运动规律,必须考察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 一、商业信用和商业货币-票据n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业信用的发展及其必然性n2、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 n3、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是银行信用和银行券的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通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商业信用才得到广泛的发展。 n第一,由于社会分工,把各个资本主义企业和部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企业和部门的商品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9、间长短不一,因而他们的资本周转的时间不同.n第二,由于资本主义商业的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距离较远,商业资本家没有足够的货币资本把产业资本家出售的全部商品买下来,然后再拿到市场去出售,因而产业资本家只好把商品赊销给商业资本家 .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n首先,它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只能是商品的供给方面向需求方面提供信用,而不能相反。 n其次,商业信用是私人资本家之间提供的信用,因而数量有限,信誉较低,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 n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的方式买卖商品时,彼此提供的信用由于商品的买卖采取赊账的方式,商品的买卖变成了借贷,因而商品的出卖者和商品的购买者之间的

10、关系,就变成为债权者和债务者之间的关系。n商业信用的发生,要有一定的手段。商业信用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它是商业信用中借方与贷方之间的债务凭据 .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 n商业票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并不是在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代替货币起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作用的,它只是在持有汇票的人把它拿到银行去贴现时才代替货币起作用。n马克思说:“就像生产者和商人的这种互相预付形成信用的真正基础一样,这种预付所用的流通工具,汇票,也形成真正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等等的基础。” 二、银行信用和信用货币-银行券 n1、银行信用的产生和特征2、银行存款的来源3、银行的贷款和银行券n银行信用

11、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n同商业信用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n首先,银行信用集中了所有的贷出者和所有的借入者,“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它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本,因而借贷资本的数量不受个别资本数量的限制,经营的规模较大 n其次,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商品。因而借贷活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经营的范围很广。 n再次,银行信用的信誉较高,因而借贷的期限更长。 n最后,银行利润一般是由借入的利息率低于贷出的利息率的差额形成的 n第一,来源于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由于银行经营出纳业务,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n第二,来源于直接的存款。 n第三,“各种只是

12、逐渐花费的收入也会存入银行。”如工人的工资,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生活费用等等。n银行吸收了大量存款以后,必须通过各种形式贷放出去 n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也就是银行发行的期票。银行券的流通是建立在私人期票流通的基础上的。n 银行券的发行,必须要有信用保证和黄金保证。三、银行信用和信用投机n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是进行信用投机最活跃的时期。n第二,委托销售制度是信用投机的可乘之机。 n第三,信用投机加剧了商品生产过剩的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产中的作用 n本章重点:本章从资本主义信用和产业资本的联系角度,研究信用在资本主

13、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心是分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重性。本章内容n一、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二、信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三、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所固有的二重性质一、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n1、信用促成利润率的平均化n2、信用可以节省各种流通费用,加速再生产过程n3、信用加速了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n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以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自由转移为条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而实现的。但是,每个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本,都有自己特定的自然形态和用途,这就使得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发生很大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随着银行信用的出现,资本家就可以通过银行贷出大量的资本,并迅速

14、投向那些利润率高的部门 n信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节省各种流通费用,加速再生产过程。首先,信用能大大节省货币的流通费用。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情况下,货币本身就是价格昂贵的流通费用。 n其次,信用也会使流通阶段缩短,使资本循环各个阶段加快。 n股份公司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信用虽然不是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但它在促进和加速股份公司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合资经营企业。它把资本总额分为每股金额相等的股份,即股份资本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股份公司在数量上增加了,在规模上也更大了,结果是,生产过剩,利润下降,价格下跌,爆发危机。

15、 二、信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n1、信用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n2、股份公司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扬弃3、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1、信用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n马克思说;“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 2、股份公司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扬弃n马克思指出,股份制度“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提高了,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的占有社会化。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 3、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n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人合作工厂的发展。工人自己集体合办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 n和股份公司的“消极地扬弃”相比,合作工厂“是积极地扬弃的”。 三、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所固有的二重性质n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由于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少数人所支配。这样,信用制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加深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n资本主义信用的二重作用,是由信用制度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