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87208755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相关概念流派(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l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整体描述社会政策(Social Policies)发端于1873年由一批德国的经济学家创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迄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130多年来,诞生于德国,发展与成熟于英国,上个世纪中已经遍及欧美,而现在正在走向“全球化”的社会政策学,在发达国家,尤其在欧洲,已经成为一门非常惹人注目的学科。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l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一、社会政策研究的缘起l1、社会政策概念的提出德国新历史学派于德国新历史学派于18731873年发起创立德国年发起创立德国“社会政策学会社会政策学会”

2、。瓦格纳(Adolf Wagner),最早提出了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政策是依立法和行政的手段,以排除分配过程中的弊害的国家政策。”“现在国家的主要目的,在变更财富的国民分配,而使劳动阶级获受利益。一切政策应使其社会政策化,国家当保护劳动者。” 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社会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l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一、社会政策研究的缘起l1、社会政策概念的提出德国新历史学派于德国新历史学派于18731873年发起创立德国年发起创立德国“社会政社会政策学会策学会”。l主张: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施社会政策,保护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施社会政策,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劳动者的正当权益。l目的:

3、目的:改良社会,抑制共产主义思想改良社会,抑制共产主义思想2 2、社会政策的发源、社会政策的发源l与工业革命相伴随的贫困问题与工业革命相伴随的贫困问题 l “慈善组织会社慈善组织会社”发起发起 l社会工作者调查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者调查贫困家庭的需要需要和弄清和弄清“需要需要帮助的人帮助的人”l确立社会个案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确立社会个案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l记者、评论家披露贫困者的处境记者、评论家披露贫困者的处境l慈善家资助研究贫困问题慈善家资助研究贫困问题 结果:结果:2020世纪初,一些大学将社会工作、世纪初,一些大学将社会工作、社会学和社会行政融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培训。社会学和社会行政融

4、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培训。二、社会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社会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l1、社会政策学科的形成 1950年,英国著名学者蒂特马斯(年,英国著名学者蒂特马斯(R. Titmuss)被)被聘为伦敦经济学院社会行政学教授,由此社会行政聘为伦敦经济学院社会行政学教授,由此社会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英国许多大学被承认。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英国许多大学被承认。二、社会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社会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l1、社会政策学科的形成蒂特马斯则认为:社会政策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蒂特马斯则认为:社会政策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或或“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二是,二是“财政福利财政

5、福利”,三是,三是“职业福利职业福利”。他把第一部分,亦即他把第一部分,亦即“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或或“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部分形容的部分形容为为“社会政策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社会政策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蒂特马斯诠释道:对于这一部分蒂特马斯诠释道:“我们关注的是对一系列社会需我们关注的是对一系列社会需求,以及在稀缺的条件下人类组织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的研究。求,以及在稀缺的条件下人类组织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的研究。人类组织的这种功能在传统上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制度。人类组织的这种功能在传统上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生活的这个复杂的领域处于所谓的自由市场、价格机制、社会生

6、活的这个复杂的领域处于所谓的自由市场、价格机制、利益标准之外。利益标准之外。”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三个长处:(1)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2)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实施和可以检验的基础上;(3)作为一个学科,社会政策论题的边界不限于社会服务。两个不足两个不足:(1)单一价值取向(费边主义价值观费边主义价值观)(2)非理论取向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费边社费边社(Fabian Society ):英国社会改良主义团体。1884年 1 月由一些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立于伦敦。前期的主要领

7、导人有萧伯纳和韦伯夫妇等人。其名称来源于以善于使用缓进待机策略著称的古罗马统帅Q.费边的名字。表明他们主张采取缓慢渐进的策略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2、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早期社会政策学科的特点费边主义费边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变革只能通过群众心理缓慢地、逐渐地向着新的原则的转变,社会改革才能一点一滴地实现。费边社要求一切重大的社会根本改革,必须是民主主义的、合乎道德的、符合宪法的、和平的变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而且正在通过点滴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演进,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渗入”到各政党和各社会阶层中去,特别是影响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政治家、公职人员、工会

8、领袖等等,使其确信改革的必要性。费边社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制和议会制度;在经济上就是实现市政社会主义和组织合作社 。市政社会主义是费边社的重要政策主张,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局对煤气工业、电力工业、自来水工业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义。3、美国社会政策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美国社会政策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l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和勒纳出版了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首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和体系,标志着政策科学研究的开端。l美国政策分析发展的三个阶段美国政策分析发展的三个阶段:政策研究的实验期(政策研究的实验期(193

9、0-1960)探索政策解决方案时期(探索政策解决方案时期(1960-1980)l(方案监控、方案评估、理性预算等信息管理工具大幅度增方案监控、方案评估、理性预算等信息管理工具大幅度增加,社会政策对政策实践的作用增强加,社会政策对政策实践的作用增强)促进政策过程时期(促进政策过程时期(1980年以来)年以来)l政策分析不是代替决策,而是有助于决策过程政策分析不是代替决策,而是有助于决策过程l政策分析不是产生解决方法,而是提高信息和分政策分析不是产生解决方法,而是提高信息和分析析l政策分析不是离开决策过程,而是深透在政策过政策分析不是离开决策过程,而是深透在政策过程本身之中程本身之中4、西方社会政

10、策学科最近的发展、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现在欧洲的社会政策有三大流派现在欧洲的社会政策有三大流派:l北欧模式强调社会权利和平等,强调提供福利的普遍性,北欧模式强调社会权利和平等,强调提供福利的普遍性,把福利作为社会权利无条件地分配给公民,努力满足人把福利作为社会权利无条件地分配给公民,努力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需求。们较高层次的需求。l欧洲大陆模式社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维护个阶层之间的欧洲大陆模式社会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维护个阶层之间的差别,让福利依附于阶层和身份,根据工作所得收入的差别,让福利依附于阶层和身份,根据工作所得收入的比例进行在分配。(如我国工资多得到的住房补贴就越比例进行在分配。(如我

11、国工资多得到的住房补贴就越多)多)l北美模式强调市场的作用,关心个人在享受福利的过程北美模式强调市场的作用,关心个人在享受福利的过程中应当具有的选择自由(被动中应当具有的选择自由(被动 主动两种方式)主动两种方式)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l(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l(2)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社会服务、管理实践、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社会服务、管理实践、社会问题、弱势群体l(3)研究范示发生了转移 从关注经济性资源分配到关注社会关系的分配从关注经济性资源分配到关注社会关系的分配l(4)高度重视宏观政策分析,促进政府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l(5)政策绩效评

12、估成为研究热点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社会政策的研究对象和性质l一、社会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一、社会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社会政策学科是以社会政策实践为研究对象总的来说,社会政策学科是以社会政策实践为研究对象1、迪尼托(、迪尼托(DiNitto)的三领域说的三领域说公共援助公共援助(抚养未成年儿童补助、医疗援助等)(抚养未成年儿童补助、医疗援助等)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工人和雇主向计划投保,他们在退休或残疾(工人和雇主向计划投保,他们在退休或残疾后依法获得津贴)后依法获得津贴)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为儿童、老人、残疾人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为儿童、老人、残疾人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照

13、顾、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援助)人提供照顾、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援助)2、米奇利(、米奇利(Midgley, J.)的四要点说的四要点说l(1)了解了解 决策过程和执行这些政策的方式l(2)描述描述 社会状况和回应这些社会状况的社会政策l(3)解释解释 社会状况,并解释影响这些社会状况的社会政策的产生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l(4)评估评估 社会政策的效果和确定它的后果3、厄斯金(、厄斯金(Erskine)的五议题说的五议题说l(1)社会议题社会议题。指社会变动的趋势和社会结构变动的趋。指社会变动的趋势和社会结构变动的趋势,这是考虑未来社会政策发展的起点。势,这是考虑未来社会政策发展的起点。l(2)社会问题

14、社会问题。问题取向着眼于解决问题。问题取向着眼于解决问题。l(3)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群体取向把焦点放在不同的特殊群体的。群体取向把焦点放在不同的特殊群体的需要之上需要之上l(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五大社会服务:教育、健康照顾、住房、。五大社会服务:教育、健康照顾、住房、个人性社会服务、社会保险。个人性社会服务、社会保险。l(5)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政策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政策。生活取向将社会政策同人。生活取向将社会政策同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考察人们是如何体验和消费各种福利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考察人们是如何体验和消费各种福利物品和服务的。物品和服务的。二、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二、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l1、综合

15、性。整合并创新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l2、应用性。l3、价值关联性。从辨认问题到选择政策去处理问题,这个社会政策的发展都是受价值推动的。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系l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1、社会政策的多学科理论基础。社会政策并没有一、社会政策的多学科理论基础。社会政策并没有一套独一无二的方法、概念和理论,它更多的是一个多套独一无二的方法、概念和理论,它更多的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学科的领域。(Erskine,1998)2、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社会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

16、是概念就是“稀缺性稀缺性”。资源配置中的效益、效率等。资源配置中的效益、效率等。3、社会政策的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学关、社会政策的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学关注注“谁获得,获得什么,何时获得,如何获谁获得,获得什么,何时获得,如何获得得”。“谁制定政策,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谁制定政策,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的。”4、社会政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政策的起点是社会问题,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的起点是社会问题,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贡献很多。研究贡献很多。l政治学政治学探讨社会政策的可行性;探讨社会政策的可行性;l经济学经济学探讨社会政策的成本、效益以及以最小的探讨社

17、会政策的成本、效益以及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l社会学社会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问题、社会阶级和社会的着眼点在于社会问题、社会阶级和社会统计。统计。二、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二、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l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关于福利国家的产生及其合法性的社会福利理论。l1 1、关于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解释、关于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解释 工业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社会福利的工业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社会福利的“剩余模型剩余模型”和和“制度模型制度模型”)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社会民主主义理论2、关于福利国家合法性的理论解释、关于福利国家合法性的

18、理论解释l(1)公民权理论公民权理论。 马歇尔认为,政府的社会福利供给是公民权历史演进的结果。l(2)集体道德责任说集体道德责任说。 蒂特马斯主张社会福利应当是公民的集体道德责任。 国家福利制度是表达民众利他主义行为最有效的方式。 国家介入社会福利有积极的道德结果:促进利他主义行为、增强团结、租金社会接纳、养成同情心等。2、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视角l(1)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一般是指对现有政策的陈述。(分析政府正在做什么或没有做什么)l(2)过程分析。过程分析。分析一项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其焦点是许多政治因素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l(3)评估。评估。可以分为逻辑评

19、估、定量评估和伦理评估。l(4)规范分析。规范分析。包含着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判断。l(5)价值或目标取向。价值或目标取向。价值是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和评估政策效果的基础。三、政策分析的基本类型三、政策分析的基本类型l1、前期分析、前期分析是用来预测各种备选方案的执行结果,以便在备选方案中进行比较和选择。它又分为:l预测性分析:预测采取特定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l规范性分析: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结果而提出行动建议。l2、后期分析、后期分析又叫事后分析,是在执行中或执行后进行分析。它又分为:l回溯性分析:对义务政策的历史分析,到底发生了什么。l评价性分析:对执行中的政策进行解释和评价。政策初步分析的

20、六个步骤政策初步分析的六个步骤l确认政策问题l建立评估标准(成本、效益、公平、效率、管理简便、合理合法、政治可接受)l提出备选方案l评价备选方案l展示备选方案l监督政策执行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政策的生命周期或政策的过程政策的生命周期或政策的过程l政策过程:l(1)社会问题的出现l(2)社会问题的确认l(3)政策议程建立l(4)政策规划l(5)政策方案的执行l(6)执行效果的评估l(7)政策的调整与改变l(8)政策的废止与终结社会问题问题界定反应识别评估方案选择政策执行评估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及分析资料的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及分析资料

21、的方法方法l定量研究方法l定性研究方法第五节第五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应用社会政策研究的应用l一、在政策决策中的应用l二、在政策实施中的应用l三、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l四、在社会服务规划中的应用l五、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应用第六节、社会政策分析的局限性第六节、社会政策分析的局限性l1、政府权力的限制。有些领域政府很难实施控制l2、问题认识上的分歧l3、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不能为了观察教学条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而命令一些孩子进入“劣等学校”)l4、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l5、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学知识的有限性。与社会政策相关的一些概念l有关政治思想流派的几个基本概念l普遍性福利供给与选择

22、性福利供给l平等与公平l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保守主义保守主义l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希望对已经存在过的东西有所保存。希望对已经存在过的东西有所保存。l哲学来源:哲学来源:基督教的人类原罪说。认为人类社会基督教的人类原罪说。认为人类社会的紧张和痛苦是不可消除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的紧张和痛苦是不可消除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本质。l主张:主张:以温和的措施抑止和减少人类的痛苦,反以温和的措施抑止和减少人类的痛苦,反对进行宏大的变革。对进行宏大的变革。l哲学理念所依据的三个主要概念:权威:权威:来自既定制度中的来自既定制度中的“卓越者卓越者”的素质;的素质;忠诚:忠诚:集体(包括家庭、国家和其他共同

23、体)的成员集体(包括家庭、国家和其他共同体)的成员对权威负有的义务;对权威负有的义务;传统:传统:把过去传达到现在的惯例和礼仪。把过去传达到现在的惯例和礼仪。 传统向权威表达忠诚。传统向权威表达忠诚。l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着社会主义的挑战,保守主义分化为不同的派别l新保守主义。其基本特点是承认资本主义市场制度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必要性,但是同时又认为资产阶级社会秩序毁坏了社会赖以存在的传统符号和实践。l保守主义的非严格意义上的用法。l对社会政策的态度:由强有力的国家来维持秩序,人们才能以一种文明的式样生活在一起。对于不能由其他方式获得满足的一些最基本的个人需要,国家也应该像家庭一样给予必要的满

24、足。二、自由主义二、自由主义l基本要素:个人主义、普遍主义、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个人主义、普遍主义、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l主要观点:自由是人类的自然状态,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自由是人类的自然状态,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个人行为不受干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个人行为不受干预。自由优于权威,国家和政府的全力应该受到限制。自由优于权威,国家和政府的全力应该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是保证内部和外部秩序,并为个人自由地国家的作用是保证内部和外部秩序,并为个人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运作提供有秩序的条件。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运作提供有秩序的条件。l20世纪以来,一些自由主义者开

25、始否定19世纪自由主义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开始承认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福利(特别是穷人)负有责任。称为社会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l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自由主义有所复兴,他们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他们支持私人所有权,反对福利国家,反对国家干预来缩小经济上的不平等。l自由主义对社会政策的态度:个人需要通过市场上的自愿支付来显示并得到满足,个人需要通过市场上的自愿支付来显示并得到满足,市场才是道德的优势者。市场才是道德的优势者。市场结果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意识地安排的,也不市场结果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意识地安排的,也不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处境不好的人并不是不

26、公平的受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处境不好的人并不是不公平的受害者,国家也不应该对这些人进行补偿。害者,国家也不应该对这些人进行补偿。三、社会主义三、社会主义l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有很大的分歧,认为私人财产权和市场竞争导致了不平等,压制了个人自由。l马恩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集体主义、工人阶级领导权、社会平等,并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l社会民主主义:通过争取普选权、直接立法、社会福利政策来逐渐推进社会主义。也称为改良主义。l对社会政策的态度:对某些人来说,社会状况和个人的劣势可能使个人的发展成为不可能,就需要社会和国家给予必要的帮助。l推行社会政策的方式:(

27、1)国家要在提供使每个人都能尽可能地利用他们)国家要在提供使每个人都能尽可能地利用他们的自由的条件方面要发挥作用,这包括减轻贫困的政的自由的条件方面要发挥作用,这包括减轻贫困的政策和确保每个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政策。策和确保每个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政策。机会均等机会均等。(2)国家应该倡导社会良心的理念,推进国家和社)国家应该倡导社会良心的理念,推进国家和社区之间的互助,鼓励人们参加有益于他人的志愿工作。区之间的互助,鼓励人们参加有益于他人的志愿工作。四、激进主义四、激进主义l激进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而是一种对既有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l激进主义主张对已经没有存

28、在的合理性或存在价值的制度、机构进行变革或彻底抛弃。l主张对封建主义进行革命的激进主义是自由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的激进主义是社会主义。l对社会政策的态度:人的本性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一旦现存社会中的弊病人的本性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一旦现存社会中的弊病被消除了,个人自由与充分的自发的对公共事务的参被消除了,个人自由与充分的自发的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就能够相互协调。与就能够相互协调。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能够得到保证、个人的潜能能够得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能够得到保证、个人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里,个人对他人的需求也能够有充到充分发挥的社会里,个人对他人的需求也能够有充分的意识,因此,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够

29、得到满足。分的意识,因此,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政策的作用是把人塑造得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政策的作用是把人塑造得有益于资本。益于资本。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 新右派新右派l对福利国家的态度 :损害了市场的自发的秩序削弱了个人责任制造了无效率 导致资源浪费 l对福利与理想社会的解释 :国家起最小的作用自由市场个人自由 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 中间道路中间道路l对福利国家的态度 :相信国家组织的社会改革,支持公共的私人的供给的平衡l对福利与理想社会的解释 :社会和谐,混合阶级,个人和社会责任

30、的均衡 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 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l对福利国家的态度 :完全支持相信社会服务能够推动经济效益l对福利与理想社会的解释 :推进和发展社会民主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论理为基础的社会 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l对福利国家的态度 :为再生产资本主义而设计的,福利支持会损害资本积累的过程l对福利与理想社会的解释 :满足所有的需求完全的民主高水平的平等 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各思想流派对社会福利的不同态度 女权主义女权主义l对福利国家的态度 :批判其在满足妇女的需要方面的失败希望更加强调

31、性别的平等 l对福利与理想社会的解释 :对妇女的完全的公民权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设计满足妇女的需要的服务 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l一、社会政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 1、社会政策学科的方法论基础。、社会政策学科的方法论基础。l社会政策理论是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的,其研究获得也借鉴这些学科所使用的方法。2 2、社会政策学科的方法论特点。、社会政策学科的方法论特点。l应用性特点。与社会工作密不可分。l社会问题取向。“社会工程学”:注重各种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内容、发展和结果。l强烈的价值诉求。普遍性福利供给和选择性福利供给普遍性福利供给和选择性福利供给l普遍性福利(

32、universality)定义:按照蒂特马斯的解释,普遍性福利供给是以不定义:按照蒂特马斯的解释,普遍性福利供给是以不使接受者丧失地位、尊严、自尊的方式,把物品和服使接受者丧失地位、尊严、自尊的方式,把物品和服务更有效地、更方便地提供给有关的全部人口。(也务更有效地、更方便地提供给有关的全部人口。(也有理解为有理解为“某一类人口的全部,如老年人)。在这种某一类人口的全部,如老年人)。在这种方式下,没有一个人是或正在变成公众的负担。方式下,没有一个人是或正在变成公众的负担。供给的标准:年龄、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数、患某种供给的标准:年龄、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数、患某种疾病等,不管其收入或经济状况。疾

33、病等,不管其收入或经济状况。l依据: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迅速的社会变迁的受害者,而且界定损失的责任越来越困难,不可能通过法庭使受害者得到补偿。因此:(1)在努力保障人们一定的消费水平方面有集体的责任和共同的利益。(2)选择主义过高地估计了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穷人理解和使用日益增长的机会的潜力。(3)受财产调查的社会供给是社会政策论理与工作论理之间的冲突的象征。按照工作论理,接受社会供给就必然与丧失尊严、承受污名相联系。l实践结果:缺点:l把补贴给了不需要的人,因而造成浪费。优点:l以客观的较容易识别的特征为标准,社会政策的执行相对简单l行政费用低。选择性福利供给选择性福利供给(selectivit

34、y)l定义:通过对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和收入状况的调查,界定出哪些人确实属于穷人,而后才给予减免费用的服务或现金补贴。l供给的标准:一是和普遍主义一样,根据一些标准确定目标人群;二是根据收入标准或家计调查(Meanstested),只有低于某一标准的人才能接受社会供给。具有暂时性和高度的选择性特征l依据:(1)物品或服务的分配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个人应该通过付费来获得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弱势群体没有能力付费,要接受补贴或支付上的豁免,必须通过经济调查以确定是否合格。(2)免费提供服务和物品将导致稀缺资源的分配无效率或低效率。市场机制提供了一种刺激和一种环境,在其中供给是有效率的。选择

35、性福利供给方式的缺点选择性福利供给方式的缺点l(1)污名污名(stigma)。l(2)调整率低调整率低(take-up rate)。由于污名造成的威慑力,一些生活处于困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或不了解有关情况而不去申请有关的补贴。所以有观点认为选择性福利供给的社会政策在减少贫困方面是无效率的。l(3)行政成本高行政成本高(be administratively expensive)。在一些西方国家以选择性的方式提供福利,行政成本占支付资金的11-45,而普遍性的方式行政成本只占2。l(4)复杂性复杂性(be administratively complex) 。(同居、分居、劳动力市场中的临

36、时性就业、收入不稳定、人口流动、等)贫困陷阱(贫困陷阱(poverty trap)l指的是由于一些因素阻碍了贫困家庭通过自己增加收入来提高净收入,因而不能脱离贫困状况的现象。l原因:收入增加,赋税、社会保险费等也会相应增加,结果收入增加,赋税、社会保险费等也会相应增加,结果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因为努力寻找工作增加的收入,扣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因为努力寻找工作增加的收入,扣除各种税金后净收入增加不了多少。除各种税金后净收入增加不了多少。以家庭调查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有一定的家庭收入标以家庭调查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有一定的家庭收入标准,工作的人其收入达到了标准,就得不到救助补贴,准,工作的人其收入达到了标准,

37、就得不到救助补贴,如果不工作也能够得到同样多的钱。如果不工作也能够得到同样多的钱。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l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社会排斥作为一个概念是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流行起来的。最早是雷纳尔(Lenoir)在它1974年出版的一本书里首先提出了“社会性地排斥”这一概念。最早在法国有关社会政策的文件中,社会排斥是指生活在社会边缘的被隔离的群体,特别是指哪些没有被社会保障覆盖的群体。l欧盟委员会1993年对社会排斥的解释是:社会排斥涉及多元的和变化中的因素,这些因素把人从现代社会的正常的交换、实践和权利中排斥出去。贫困是其中最明显的因素,但是,社会排斥除了贫

38、困之外,还涉及在住房、教育、健康、接受社会服务等方面缺乏适当的权利。它影响到个人和群体,这些个人或群体受到了歧视或孤立。l贫困与社会排斥主要的不同是,前者涉及缺少资源的问题,而后者涉及的是“比钱更多的问题”。一个失业的人会逐渐成为失去就业能力的人。l社会排斥分为:经济上的排斥经济上的排斥政治上的排斥政治上的排斥社会文化上的排斥社会文化上的排斥社会排斥的基本特征:社会排斥的基本特征:l(1)社会排斥的标准是相对的相对的。贫困的标准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但社会排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社会排斥意味着一个人不能像社会中的其他人那样生活。(对“通常的”或“一般的”理解是相对的)。时间和地域的相对性

39、。l(2)社会排斥是一种多维度的多维度的现象。(如教育、就业、住房、个人关系等)。各种维度往往相互加强的,会形成所谓的“不确定性恶性循环”。各种维度中一般有一个中心性的维度。l(3)社会排斥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排斥也不仅仅是个人层次的排斥,也可能是某些群体的特征。l(4)社会排斥意味着陷入困境意味着陷入困境。被排斥的人不仅意味着现在不能做别人通常做的事情,而且没有办法和能力改变这种状况。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社会排斥与“底层阶级”的概念相关联,与缺乏社会流动的机会也是有联系的。l吉登斯还提到了上层社会的资源的自我排斥自我排斥。“社会上层的排斥性不仅是对公共空间和社会团结的威胁,而且两种之间

40、还存在因果关系。”这些占有大量资源的群体的自我排斥,或者说是对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排斥,是造成底层社会成员难以从排斥的状况中解脱出来的重要原因。l第一,社会排斥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l第二,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l第三,减少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是非常必要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分裂不是绝对无关的。l第四,社会排斥可以包括不同的社会层次,可以是个人层次、群体层次,也可以是国家或地区层次。社会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inclusion)l社会融合就是减少或消除社会排斥。人们有参与市场和其他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资源和权利,在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阶层

41、之间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消除社会排斥的措施也就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措施。l社会融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得到正常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获得平等的法律权利和其他公民权利;对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有肯定的评价。l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1)重新界定公民权利的含义,把公民权利与就业)重新界定公民权利的含义,把公民权利与就业权、获得对自己和家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权利联系起权、获得对自己和家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权利联系起来;来;(2)推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包括就业前职业培)推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包括就业前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种族歧视训和职业介绍,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种族歧视登;登;(3)发展家庭、亲友、邻里之间的互助和交往;)发展家庭、亲友、邻里之间的互助和交往;(4)改进基础教育。)改进基础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