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67KB
约36页
文档ID:587155047
第五章德国社会保障制度_第1页
1/36

第五章第五章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社保知多少?德国社保知多少?l自由发言 第一节第一节 历史追溯历史追溯一、悠久历史1、民间慈善机构2、民间自发互助组织矿工自发互助组织手工业者自发互助组织 二、形成与发展二、形成与发展德国的社保制度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839-1882年,萌芽阶段;1883-1932年,形成阶段;1933-1950年,停滞和恢复阶段;1950-1976年,大发展阶段;1976年以来,调整、改革阶段 第二节第二节 制度安排及特征制度安排及特征一、保障项目(一)指导思想把支持经济上的弱者、保障较大的生活风险和致力于社会机会平等看作社会、国家有秩序发展的基石,避免在市场经济下出现“强权社会”,通过社会保障使个人自由和在与人的尊严相应的方式中生活成为可能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保险原则抚恤原则救济原则 (三)保障项目(三)保障项目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1)医疗保险:创立于1854年1972年建立了农民医疗保险(2)事故保险:创立于1884年包括法定事故保险与农业事故保险 ((3)养老保险)养老保险l养老保险创立于1889年l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l1957年之前采取资金积累模式,1957年采取现收现付制l康复优先原则:如果受保人劳动能力降低,则由养老保险机构先提供康复待遇,然后提供劳动能力降低养老金。

l1995年实行农民养老保障:1957年10月1日,《农民老年援助法》生效1995年1月1日,《农业社会改革法》生效,对农民老年保障进行大幅度改革在所有保险中,农民养老保障是唯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受保人提供保费津贴的社会保险 ((4)失业保险)失业保险l创立于1927年l包括失业保险、失业救济、短工补贴、冬季补贴和恶劣天气补贴、拖欠工资补贴组成l在农业领域,设立促进停业的农业企业制度企业停业养老金调整补贴 ((5))护理保险护理保险l1994年颁布《护理保险法》,1995年生效并实施l背景:l目标:l农民护理保险机构l对护理人的老年保障进行改善“仅凭法律条款是不够的,制度和机构固然重要,但仅凭法律条款是不够的,制度和机构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没有乐于助人的人,再好的法是最重要的还是人没有乐于助人的人,再好的法律也不过是一副冷冰冰的外壳和一部空转的机器律也不过是一副冷冰冰的外壳和一部空转的机器 2、社会促进、社会促进(1)家庭促进l子女津贴l养育津贴l养育假( 2)教育促进( 3)住房津贴 3、社会赔偿、社会赔偿l战争受损害者供养l因暴力行为受损害者赔偿 4、社会救济、社会救济l社保制度的漏洞守门人l按照“通常需求”的基本标准提供待遇 二、管理体制二、管理体制 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德国已经建立起立法、决策、管理、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的各司其职又互相制约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其中:l联邦议会负责社会保险立法l政府部门监督执行l各自的保险公司具体负责管理和提供服务 三、特征三、特征1、立法完备2、自治管理3、强制性和多样性并存4、三方负责 第三节第三节 综合动因综合动因一、民族性格一、民族性格 l勇敢善战、认真勤劳l既重视个体能力又崇尚整体强力l既高傲自信又乐于借鉴他人之长l既善于保持平衡又有极强的领导欲l尊重传统的保守之族 二、理论基础二、理论基础(一)新历史学派(一)新历史学派1、简介:又称讲坛社会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有:施莫勒、 瓦格纳、布伦斯基2、主张:既不相信自由放任主义,也不认为急剧的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解决问题一方面,强调劳资冲突并非源自经济利益对立,而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另一方面,强调国家介入经济生活的管理,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凡是个人能力办不到的一切事情,皆应由国家干预管理 (二)新自由主义学派(二)新自由主义学派1、简介:又称弗莱堡学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马克、吕斯托、勒普克、艾哈德2、理论:强调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主张市场应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市场自由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

同时,要保证社会总体均衡和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其中 社会均衡的任务就是由社保制度来达成的3、其理论直接促成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改革的出台 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l这一概念首先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马克提出l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同时又辅之以经济保障的经济制度l社会市场经济思想家们主张:在高效率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丰富多彩而又内在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体系,实现市场上的自由原则与社会平衡之间的结合l可简单概括为:经济效率+社会公正 三、物质动力三、物质动力(一)自由和竞争动力个人自由和竞争原则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德国社保制度运行的前提条件二)法律和秩序动力自由和竞争一旦离开法律和秩序的约束,就会演化成专制和垄断,因此,德国社保制度将其需要的自由和竞争纳入法制轨道,获得法律的支持,而法律的具体实现就是秩序政策 四、两党支持四、两党支持(一)社会民主党奉行的基本理论和政治纲领是社会民主主义;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权;经济上主张“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险 与收入和财产的公平分配”二)基督教民主联盟发展社会福利、完善社保政策是历任基民盟政府的基本政策。

第四节第四节 功效与问题功效与问题(一)功效德国社保实践为世界社保事业发展提供了范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思考:德国社保的德国社保的“n个第一个第一”猜猜看,你能想到哪些呢? (二)问题(二)问题自由讨论自由讨论: 德国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德国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 原因何在?原因何在?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l社保支出不断膨胀,使财政不堪重负l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使其难以在新条件下发挥良性社会效用,反而造成许多问题l最大诟病是社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良性运行,使德国经济陷入了“低增长下的高福利—高税收—高负债—高成本 —低投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第五节第五节 改革与启示改革与启示一、改革1、改革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养老和医疗;2、改革措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扩大社保基金积累;二是尽可能减少支出,减轻国家负担 (一)科尔政府改革((一)科尔政府改革(1982-1998年)年)1、改革内容(1)失业保险改革(2)养老保险改革基本保留原体制,采取措施改善给付水平与缴费率之间的关系。

3)医疗保险改革主要从增加医患双方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压缩过度支出入手,在降低资金支出需求上下功夫控制费用的矛头主要指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务部门具体措施包括: 2、小结、小结(1)实质:l被形象地称为“既抽鞭子,又打棍子”2)核心:促进经济整体增长,来提高社会保障的效能3)评价:科尔政府没有导致福利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但是创造了新的优先权,在对传统社会保险领域支出不再增加的情况下,倡导并提高了新的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如妇女、儿童和需要护理的人 (二)施罗德政府改革((二)施罗德政府改革(1998-2005年)年)l改革内容1、养老保险降低缴费率,为企业和个人松绑;同时开征生态税保证社保收入;在1999年提出的养老金改革方案中部分引入积累制, 还宣布今后两年的养老金待遇不按净工资增长而按 通货膨胀核算 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1)1999、6、23,提交《2000年医保结构改革法》预案, 提出了16条重要改革举措改革思路:主要从患者出发,通过改变观念、结构改善、 内部挖潜改善效益,代替开源节流2)2003年7月,卫生部又推出了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方案。

德国卫生部长说,“病人、医生、医疗保险公司和政界都应该告别过去那种‘一切全包’的医疗保险体制,各方都要为德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作贡献”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l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l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在国外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TheCounter), 简称OTCl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l非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 常见轻微疾病非处方药均来自处方药,多是经过临床较长时间 考验、疗效肯定,服用方便,安全性比处方药相对要高的药品 3、就业政策、就业政策2002年初,政府提出彻底改革就业政策的新方案:第一,从2003年起,单身的失业者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寻找 工作,否则将失去福利;第二,相应减少拒绝接受空缺职位的失业者所获得的福利;第三,强制失业者参加政府资助的临时雇工机构。

(三)改革总结(三)改革总结l哪些保障是不能放弃的?哪些又是可以压缩的?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l有一个原则是明确的,那就是无论什么保险, 需要提倡越来越多的个人为自己负责l德国政府已经痛下决心,对福利制度动大手术 二、启示二、启示l社保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才能真正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l明确政府在整个社保制度中的责任和作用l实现多层次的保险机构 ,更好地激发企业、个人的 进取精神和竞争激情 作业作业1、德国为什么会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2、德国社保模式的成因?3、德国社保制度可以带给中国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4、名词解释: 新历史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 视频欣赏视频欣赏l《大国崛起—德国》 理性思考理性思考l德国社保之我见l我眼中的德国社保l有益的借鉴请任选一题,下次课请大家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