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江苏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一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B.预测因子应根据现状评价因子而定C.预测因子应选择所有总量控制因子D.预测因子应选择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答案】 A2、某项目风速≤0.5m/s的持续时间超过72h,应采用()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A.AERMODB.CALPUFFC.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D.ADMS【答案】 B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尚不具备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的是( )A.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运量达到设计能力50%,但运行稳定的铁路工程B.已正常运行但产油量只达到50%的油田开发工程C.生产能力达到80%的矿山采选工程D.生产能力达到75%的农业开发项目【答案】 A4、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C.第三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答案】 A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不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A.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技术导则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C.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答案】 D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内容的重点为()。
A.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短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B.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C.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D.区域性影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答案】 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A.区域可持续发展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C.生态完整性D.生态功能性【答案】 C8、(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答案】 D9、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5000m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B10、在方案比选时,若给出推荐方案,要结合比选结果提出()A.整改措施B.环境保护方案C.环境评价的结果D.优化调整建议【答案】 D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满足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
A.100mB.200mC.300mD.400m【答案】 B12、(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规定的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A.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原则B.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C.预防与恢复相结合原则D.系统性和完整性相结合原则【答案】 D1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类型不包括( )A.爆炸B.泄露C.洪灾D.火灾【答案】 C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可参照使用A.新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B.改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C.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D.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D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A.三级标准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禁止新建排污口【答案】 C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上,并特别注意()的环境保护措施A.建设期B.施工期C.运行期D.服务期满后【答案】 B17、(2016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至少为()A.每年1次B.每年2次C.每年3次D.每年4次【答案】 B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 )的评价。
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答案】 C19、某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河段宽100米,水深4米,弯曲系数为1.25,采用模型预测时该河段应概化为()A.弯曲矩形河流B.平直矩形河流C.弯曲非矩形河流D.平直非矩形河流【答案】 B20、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有( )A.第三类功能区海域B.第四类功能区海域C.Ⅱ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D.未划定水源保护区的Ⅲ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答案】 C21、对于二级生态环境评价项目,位于一般区域,项目工程占地(水域)范围一般不小于()A.10kmB.20kmC.50kmD.100km【答案】 B22、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时不包括()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B.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D.环境空气质量【答案】 D2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下列()费用A.环保设施的建设B.直接为建设项目服务的环境管理C.相关环保科研D.环保罚金【答案】 D24、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直接入场进行填埋的废物是( )。
A.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B.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C.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D.医疗废物焚烧产生的底渣【答案】 B2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类B.1类C.2类D.3类【答案】 C26、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对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进行( )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D.数据分析【答案】 B27、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A.小于30%B.大于等于30%C.大于30%D.等于30%【答案】 B28、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的是( )A.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B.识别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C.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D.水文、地质条件【答案】 D29、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河流如需符合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周平均最大温升和温降分别为( )A.≤1℃和≤3℃B.≤1℃和≤2℃C.≤2℃和≤1℃D.≤2℃和≤3℃【答案】 B30、(2018年)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是()。
A.焚烧处置的农业废物B.填埋处置的生活垃圾C.倾倒、堆置的疏浚污泥D.回填采空区的符合要求的采矿废石【答案】 D31、某排放氯化氢的排气筒高度为30m,距其190m处有一高50m的办公楼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应是( )注:30m和50m排气筒对应的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分别为1.40kg/h和3.80kg/h)A.0.70kg/hB.1.40kg/hC.2.60kg/hD.3.80kg/h【答案】 A32、(2013年)某企业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水域功能为IV类的河流,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污水排放至少应达到()标准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B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适用于( )的环境影响评价A.以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B.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C.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D.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答案】 B34、近岸海域的潮位边界条件界定,应选择()作为基本水文条件A.0.5个潮周期B.1个潮周期C.1.5个潮周期D.2个潮周期【答案】 B35、(2019年)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企业D.不适用于铜镍钴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C36、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厂界环境噪声昼夜排放限值分别是()A.50dB.40dBB65dB55dBC.55dB.45dBD.60dB.50dB【答案】 C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