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执业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课件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0KB
约112页
文档ID:586729975
执业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课件_第1页
1/112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 考官培训基本内容考官培训基本内容 Ø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Ø二、考场纪律Ø三、考试流程Ø四、考试内容及方式Ø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Ø六、第一站考试Ø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 考官培训基本内容考官培训基本内容Ø八、第二站考试(体检、中医操作、西医操作) Ø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Ø十、第三站考试(中医问诊答辩、中医答辩、双重诊断答辩、西医答辩、临床判读)Ø十一、第三站考试注意点Ø十二、对考点负责人、考点总考官的要求 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Ø第一、二、三站考室均配有考官Ø第二、三站每考组配备一名主考官,一名以上考官Ø第二站每考组须有一名女考官、一名针灸师Ø每个考试基地设置一名总考官,负责考官培训及考试中对考官的指导、督查Ø考生接待处、候考室、第一考场须配备若干名考务人员Ø配备若干名引导员 二、考场纪律二、考场纪律Ø考官、考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机密级保密规定Ø考站内考生、考官及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员,不能随身携带任何通讯工具Ø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员不能存留、摘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Ø考官依法公正执考、执行回避制度Ø按保密条例领取、封存、保管试题等 三、考试流程三、考试流程接待处验证候考室熟悉考生须知、考站分布、考试流程寄存物品抽签第一站考试抽签第二站考试抽签第三站考试取物品出考站送至第二站引导员引导员送至第三站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四、考试内容及方式Ø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进行Ø第一站:辨证论治——笔试Ø第二站:基本操作——操作配以要点说明Ø第三站:临床答辩——口试 Ø考试合格标准Ø考生必须完成1--3站考试Ø考试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中医执业学历中医执业师承中西医结合执业中医助理学历中医助理师承中西医结合助理主诉111111现病史222222既往史11体格检查∥∥1∥∥1辅助检查∥∥1∥∥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995995中医病证鉴别55∥∥∥∥注:表中标注注:表中标注“∥∥”的考试项目为该类别非测试内容,下同的考试项目为该类别非测试内容,下同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中医执业学历中医执业师承中西医结合执业中医助理学历中医助理师承中西医结合助理西医诊断依据∥∥6∥∥6西医鉴别诊断∥∥4∥∥4诊断中医疾病诊断552552中医证侯诊断552662西医诊断∥∥3∥∥3 •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中医执业学历中医执业师承中西医结合执业中医助理学历中医助理师承中西医结合助理中医治法442662方剂名称332332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663883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5∥∥5合计404040404040西医内容分值∥∥20∥∥20 •第二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第二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具有规定学历人员(中医执业、助理)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中医执业、助理)中西医结合人员(执业、助理)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中医操作10实际操作15分钟中医操作10实际操作15分钟中医操作10实际操作15分钟中医操作10中医操作10体格检查5考生互查中医操作10体格检查5考生互查体格检查∥体格检查5西医操作5实际操作西医操作∥西医操作5实际操作 •第三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第三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具有规定学历人员(中医执业、中医助理)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中医执业、中医助理)中西医结合人员(执业、助理)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分数考试方法考试时间中医问诊答辩8现场口试15分钟中医问诊答辩8现场口试15分钟中医问诊答辩10现场口试15分钟中医答辩8中医答辩8中医答辩10中医答辩8双重诊断8中医答辩6西医答辩8临床判读6临床判读∥临床判读7 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Ø依法执考Ø评分公平公正Ø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打分Ø尽量体现考题的考查目的Ø自觉执行及互相督察安全保密条例 六、第一站考试六、第一站考试辨￿￿证￿￿论￿￿治￿ Ø试题内容、答题要点(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完成主诉、现病史、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病证鉴别(限于中医执业医师)、完成中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西医诊断依据、西医鉴别诊断、西医疾病诊断及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第一站第一站 辨证论治(在答题卡上书面完成)辨证论治(在答题卡上书面完成) 2011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Ø答题卡格式 Ø答题卡格式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病证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型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Ø中医执业医师答题卡 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Ø中医执业助理类别答题卡 主 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 体格检查(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 体温(T):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一般情况:神色: 形态: 语声: 气息: 舌象: 脉象: Ø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 头部及其器官: 颈项: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 腹部(肝、脾): 二阴、脊柱四肢: 神经系统:Ø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 辅助检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西医诊断依据 西医鉴别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 西 医诊断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Ø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 杨某,女,35岁,已婚,工人2010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咳嗽频剧,气粗,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查体:T:37.8℃,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流行性感冒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 Ø样题一:(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 :T:37.8ºC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Ø参考答案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 异常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浮滑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Ø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发作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痰多色黄 2、双肺呼吸音粗 3、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4、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Ø参考答案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诊断:风热犯肺证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 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Ø参考答案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 对症治疗:止咳口服克咳敏每日三次,每次5毫克祛痰口服必嗽平每日三次,每次16毫克 抗菌治疗:可选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Ø参考答案 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或加伴随症状,或加症情变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或加伴随症状,或加症情变化化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发病时间、诱因、主症特点、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症发病时间、诱因、主症特点、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症情变化情况情变化情况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Ø评分要点 体格检查 :T:37.8ºC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异常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浮滑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Ø评分要点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 阳性体征、重要阴性体征、异常辅助检查结果阳性体征、重要阴性体征、异常辅助检查结果Ø评分要点 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痰多色黄。

2、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 3、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4、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Ø评分要点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发作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 错了,全额扣分错了,全额扣分Ø评分要点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内容正确即可内容正确即可 方 剂:桑菊饮加减 错了,全额扣分错了,全额扣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 Ø评分要点 孙某某,女,62岁,退休2010年9月7日就诊 患者两天前因误食变质不洁食物,而致腹痛阵作,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遂来就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Ø样题二:(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型的病因病机 中医病证鉴别: 本病需与泄泻鉴别,二者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多但泄泻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可资鉴别 鉴别的理由(共同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各自特征性的鉴别的理由(共同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各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Ø参考答案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痢疾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痢 错了,全额扣分错了,全额扣分 中医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内容正确即可内容正确即可 方剂:芍药汤加减 错了,全额扣分错了,全额扣分 Ø参考答案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煮法: 黄芩12克 黄连9克 芍药15克 甘草9克 当归12克 木香10 克 槟榔15克 大黄9克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Ø参考答案 Ø打分方法的规范: 5分 -4分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9分) 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

1 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造成本病3(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Ø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Ø开考15分钟内在核对身份证时,督促、指导考生正确填写基本信息(姓名、考号、考试类别、考题号等)Ø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收回题卡,仔细核对答题卡各项目正确无误后,才让考生离座Ø隐蔽答题卡考生的信息,正确封存答题卡、题卡(贴封条、骑缝签名、有关信息写在试卷袋上保存) 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Ø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官Ø要求密封考生信息后阅卷Ø要求考官对评分标准深刻理解Ø要求统一评分尺度Ø要求按规范的方式打分Ø要求基地总考官随机抽各考官批的卷子,发现问题统一评分尺度Ø要求正确记录每一项得分 八、第二站考试八、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第二站考试第二站考试——考试内容及方法考试内容及方法Ø中医临床技术操作Ø1.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互相操作Ø2.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Ø3.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Ø西医内科体格检查:同性别考生互相操作(师承类别不考)Ø西医基本操作(师承类别不考)Ø1.无菌操作:自身或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操作Ø2.基本心肺复苏术: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模拟操作Ø3.常用西医基本操作技能: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模拟操作 执考对象执考对象中医类:中医类:Ø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具有规定学历具有规定学历) )Ø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师承和确有专长师承和确有专长) )Ø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具有规定学历具有规定学历) )Ø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师承和确有专长师承和确有专长) )中西医结合类:中西医结合类:Ø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Ø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㈠ 将考生按男女进行分组。

同性别甲、乙考生同时进入考场,引导员将甲考生的评分表交给该站主考官㈡考生甲随机抽取第二站考试题:中医(学历):体格检查和西医操作各1题﹑中医操作2题;中医(师承):中医操作3题;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2题﹑中医操作1题﹑西医操作1题㈢考官将试题号填入考生评分表,并将相应报考类别栏对应的“□”打上 “√”Ø考试流程 ㈣ 体格检查部分由甲考生对乙考生进行操作西医基本操作根据考题要求,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或对乙考生进行模拟操作考官根据考题要求进行现场提问㈤ 甲考生操作完毕,甲、乙考生同时退场考官根据考生操作情况按评分细则分别评分计算平均分值,填入评分表,并记录扣分原因考试流程 考官执考操作考的基本观察点Ø操作手法的准确性Ø操作熟练度Ø操作顺序Ø技术要点Ø操作实效性Ø判断能力 请演示肺部的间接叩诊方法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放松肌肉,两臂垂放,呼吸均匀; 2)用右手中指指尖叩击平贴于肋间隙的板指上,板指应平贴于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叩击力量要均匀,轻重应适宜,右手中指指尖以短而稍快的速度重复扣击板指的第2指节前端,每次叩击2~3次; 3)前臂应尽量固定不动,主要由腕关节的运动予以实现。

应左右、上下、内外进行对比,并注意叩诊音和震动的变化 体格检查样题 Ø 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Ø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Ø 注意观察考生体检的准备工作、顺序、手法、实际效果、判断能力Ø 必要时需复核考生的体检结论Ø 进行必要的提问Ø 每个考官对每一名考生进行评分,以考官的平均分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考生的最后得分Ø执考、评分要点 Ø请操作穿无菌手术衣Ø答案与评分要点 用双手提起衣领两角,充分抖开手术衣,注意勿将手术衣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 将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让他人协助穿上; 双臂交叉提起腰带向后递,仍由他人在身后协助将带系紧Ø无菌操作样题 Ø 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Ø 帮助考生了解所需器材的摆放位置Ø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Ø 注意观察考生的操作准备工作、顺序、手 法、实际效果Ø 进行必要的提问Ø执考、评分要点 Ø请演示脊椎骨折的急救搬运Ø答案与评分要点 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先使患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在患者一侧,两至三人扶患者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

对颈椎损伤的患者,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牵引并随躯干一起滚动Ø西医基本操作样题 Ø 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Ø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Ø 协助考生一起操作Ø 注意观察考生的操作准备工作、顺序、手法、 实际效果Ø 让考生说出操作要领Ø执考、评分要点 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Ø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Ø准备纱布球(针刺操作用)、垫脚Ø准备折叠好的手术衣、隔离衣Ø准备好计时工具Ø严禁考官带 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v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官Ø要求分工明确(计时、记录、提问)Ø要求正确计时Ø要求考生实际操作,避免以说代做(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完后,再说操作要点)Ø必要时应该复核体检结果 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v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官Ø给予必要的告知(如:你需要什么器材请提出来)Ø基地主考官实地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统一评分尺度,指导督促规范考试)Ø要求简要记录扣分原因,要求保管好题卡Ø以认真、仔细的老师为宜,一个考组由中医内科医生、针灸推拿医生组成最佳。

针灸推拿考试内容针灸推拿考试内容 依据依据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2009年版)年版)的针灸推拿考的针灸推拿考核内容:核内容:u中医类:中医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部分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部分((2020分)分)即:即:Ø针灸取穴或针法、灸法、拔罐法操作针灸取穴或针法、灸法、拔罐法操作(10(10分分) )Ø推拿技术操作(推拿技术操作(1010分)分) u 中西医结合类:中西医结合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 部分部分((1010分)分)即:即:Ø针灸取穴针灸取穴 或针法、灸法、拔罐法或针法、灸法、拔罐法 或推拿等技术操作或推拿等技术操作((1010分)分)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考生口述考生口述 + + 现场操作演示现场操作演示 考核重点在技能操作考核重点在技能操作 针灸考核内容针灸考核内容l 定取穴位定取穴位l 针法、灸法针法、灸法l 拔罐法拔罐法操作操作 一一 常用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用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腧穴数目腧穴数目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4 4个类别)个类别):各:各8080个个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 2个类别):各个类别):各5353个个 二二 针灸技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与操作技能u毫毫针刺法刺法u灸法操作灸法操作u其他其他针法操作(三棱法操作(三棱针、皮肤、皮肤针)) u拔罐的吸附方法拔罐的吸附方法u拔罐方法拔罐方法u起罐方法起罐方法u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三三 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答案依据、分值答案依据、分值★答案依据:p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内容;p《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 ★评分:依据每题给定的分值和评分标准 评分尺度的把握评分尺度的把握1 1、腧穴定取(、腧穴定取(叙述并指出某些腧穴的定位叙述并指出某些腧穴的定位):): 评分标准分为五级: 正确------- 描述正确,定位准确。

基本正确--- 描述基本正确,定位准确 (虽未完全按教材正确描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部分正确--- ①定位准确,描述不正确 ② 描述正确,定位不准确 错误------- 描述不正确,定位不准确 正确正确1010分分基本正确基本正确1010分分部分正确部分正确7 7分分 3 3分分错误错误0 0分分描述描述正确正确基本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不正确 正确正确不不正正确确定取穴位定取穴位准确准确准确准确准确准确 不准确不准确 不准确不准确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u 在模特身上实际定位是否准确?在模特身上实际定位是否准确? 由考官把握,因此要求每考场有一名针灸专业的考由考官把握,因此要求每考场有一名针灸专业的考官u 给分标准松紧如何把握?给分标准松紧如何把握? 以曲泽穴为例:以曲泽穴为例:腧穴部分评分的难点、不易把握之处腧穴部分评分的难点、不易把握之处 u考生一:考生一:描述:在描述:在肘横纹肘横纹中,中,肱二头肌腱肱二头肌腱 尺侧尺侧凹陷处 定位:准确。

定位:准确 正确正确 u考生二:考生二:描述:描述:肘横纹肘横纹只说只说 “ “横纹横纹””;或;或肱二头肌腱肱二头肌腱只说只说 “ “肌腱肌腱””;或尺侧;或尺侧 说成说成““内侧内侧” ” 等(未能完全按教材准确叙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等(未能完全按教材准确叙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定位:准确定位:准确 基本正确基本正确 u考生三考生三::①①描述:描述:肱二头肌腱肱二头肌腱说肱说肱““三三””头肌腱;或头肌腱;或尺侧尺侧说成说成““桡、外桡、外””侧;侧; 定位:准确定位:准确 部分正确部分正确 7 7分分u考生四考生四:: ② ②描述:正确。

描述:正确 定位:不准确定位:不准确 部分正确部分正确 3 3分分u考生五:考生五:描述、定位完全不正确描述、定位完全不正确 错误错误 ((1 1)无特别要求:)无特别要求: ★ ★ 问题形式:问题形式:如:叙述并演示毫针平刺的操作如:叙述并演示毫针平刺的操作 ★ ★ 答案要求:答案要求:要求实际操作考核的是常规刺法,要求实际操作考核的是常规刺法, 较简单 演示不正确者,可追问什么是平刺?但绝不能引导演示不正确者,可追问什么是平刺?但绝不能引导 ★ ★ 问题形式:问题形式: 又如:又如:叙述并演示指切进针法的操作。

叙述并演示指切进针法的操作 ★ ★ 答案要求:答案要求:要求实操但后面要求实操但后面③③ “适用于某某部位的适用于某某部位的进针进针”需要考官提问需要考官提问2 2、刺灸方法操作、刺灸方法操作(一般有(一般有3 3种考查形式)种考查形式) ((2 2)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或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或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 ①①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 : ★★问题形式: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某穴的操作请叙述并演示某穴的操作” ★★答案要求:答案要求:回答教材中关于本穴的回答教材中关于本穴的全部操作全部操作 包括毫针、灸法、刺血等特殊操作、包括毫针、灸法、刺血等特殊操作、刺灸注意事项等刺灸注意事项等 如:如:“请演示关元穴的操作请演示关元穴的操作”——直刺直刺1-1.51-1.5寸;多用灸法;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孕妇慎用 ②②要求回答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要求回答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 ★ ★ 问题形式: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请叙述并演示某穴治疗某病症时的操作某穴治疗某病症时的操作” “请叙述并演示请叙述并演示用某穴某作用时的操作用某穴某作用时的操作”★★ 答案要求:答案要求:应准确说出其刺灸方法,并要求演示应准确说出其刺灸方法,并要求演示 没没有有条条件件让让考考生生实实际际操操作作时时,,可可模模拟拟,,但但要要准准确确叙述其叙述其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 例:例: 少商少商----治疗咽喉肿痛、高热治疗咽喉肿痛、高热----点刺出血点刺出血 足三里足三里------发挥强壮保健作用发挥强壮保健作用------常用灸法常用灸法 ((3 3)单独考核某穴的刺灸注意事项)单独考核某穴的刺灸注意事项 ★问题形式:问题形式:“请回答某穴的请回答某穴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 ★★答答案案要要求求::应应明明确确指指出出某某种种情情况况下下应应禁禁用用、、慎慎用用 等;特别部位等;特别部位腧穴的刺法、注意事项腧穴的刺法、注意事项 例:例:昆仑昆仑----------孕妇禁用,经期慎用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风风池池----------针针刺刺方方向向::不不能能向向对对侧侧眼眼球球方方向向斜斜刺;针刺深度:不能深刺。

刺;针刺深度:不能深刺 ((4 4)灸法、拔罐的操作:)灸法、拔罐的操作: 主要是注重关键环节操作的考核:主要是注重关键环节操作的考核: 如拔罐之贴棉法:棉球蘸酒精后是否注意甩一下、如拔罐之贴棉法:棉球蘸酒精后是否注意甩一下、棉花贴的部位是否合适、是否试着翻转瓶口棉花贴的部位是否合适、是否试着翻转瓶口————安全安全性问题性问题 这一部分需要注意:这一部分需要注意:一定要让考生规范化实际操作,一定要让考生规范化实际操作,不能因为时间紧或怕麻烦不能因为时间紧或怕麻烦 ((5 5)拔罐、艾灸后的起泡的处理)拔罐、艾灸后的起泡的处理 ★ ★ 参考答案中会分解操作步骤,并标清分值;参考答案中会分解操作步骤,并标清分值; ★ ★ 应注意的是:应注意的是:起泡后处理用什么外敷药物?起泡后处理用什么外敷药物? 因各省市地区,甚至各个医院所用药物可能不因各省市地区,甚至各个医院所用药物可能不同(烫伤油等),但只要考生回答的药物是可行同(烫伤油等),但只要考生回答的药物是可行的,即视为正确。

的,即视为正确 推拿手法的操作推拿手法的操作 考核范围考核范围1.1.滚滚法法2.2.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3.3.揉法揉法4.4.摩法摩法5.5.推法推法6.6.按法按法7.7.拿法拿法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考生口述考生口述 + + 现场操作演示现场操作演示 评分要点评分要点Ø““叙述并演示(某部位)某手法的操作叙述并演示(某部位)某手法的操作””Ø要求要求 :按动作要领完成手法操作按动作要领完成手法操作Ø扣分:扣分: 未按动作要领进行操作时,按比例扣未按动作要领进行操作时,按比例扣除相应的分数除相应的分数 例题一例题一Ø请在模特请在模特/ /其他考生的腹部做摩法;或请其他考生的腹部做摩法;或请完成摩腹的操作完成摩腹的操作 例题一评分要点例题一评分要点1.1.以以掌掌置于腹部置于腹部2.2.做做环形而有节律环形而有节律抚摩抚摩3.3.摩腹摩腹顺序顺序:胃脘部:胃脘部上腹上腹脐脐小腹小腹右下腹右下腹右上腹右上腹左左上腹上腹左下腹左下腹4.4.动作要动作要缓和协调缓和协调5.5.用力用力宜轻不宜重宜轻不宜重6.6.速度速度宜缓不宜急宜缓不宜急 评分方法评分方法Ø此操作共有此操作共有6 6个得分点个得分点Ø每点都有规定的分值每点都有规定的分值Ø6 6个给分点均做对了,得满分个给分点均做对了,得满分Ø少做一个得分点动作,就减去相应分数少做一个得分点动作,就减去相应分数 评分方法说明评分方法说明Ø专家所持答案中有评分要点,此为评分依据。

专家所持答案中有评分要点,此为评分依据Ø将题目的分值按比例分配到要点上,将题目的分值按比例分配到要点上,边观察操作边边观察操作边做好标记,操作完成后计算出得分做好标记,操作完成后计算出得分Ø若考生在操作时,某要点的操作未表现出来或表现若考生在操作时,某要点的操作未表现出来或表现不充分,但能叙述出该要点时,可以给一半分不充分,但能叙述出该要点时,可以给一半分 十、第三站考试十、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第三站考试第三站考试——考试内容及方法考试内容及方法Ø中医问诊答辩——现场口试Ø中医答辩——现场口试Ø双重诊断答辩——现场口试(仅限于中执学、中执助学、乡镇助学)Ø西医答辩——现场口试(仅限于中西医结合类别)Ø临床判读(西医)——现场口试(师承类别不考) Ø中医问诊答辩Ø考试方式:根据试题提供的“患者主诉” 回答如何询问现病史及相关病史Ø考试目的:考察考生病史采集的能力和采集病历的完整性、熟练性,是对第一站辨证论治书面考试考生 “问诊”水平的进一步考核 Ø中医问诊答辩样题:某男,34岁,中上腹疼痛,伴泛酸 要求:请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上述主诉,口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

一、问诊内容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2)询问腹痛的性质、程度、有无放射痛、持续时间、加重与缓解因素及演变情况,泛酸的程度Ø答案与评分要点: (3)询问是否有嘈杂、烧心、胸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发热、消瘦、乏力等伴随症状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情志、睡眠、胃纳、二便、腹部体征等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诊治,做过哪些相关检查如胃镜、钡餐胃摄片、腹部B超、腹部CT、血常规等,结果如何? (2)曾用何种方法及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现病史的基本项目(重点,要求高)、该主症可能包括的常见现病史的基本项目(重点,要求高)、该主症可能包括的常见疾病及各自的特点(要求低)疾病及各自的特点(要求低) Ø答案与评分要点: (二)相关病史: (1)与该症状有关的疾病史:既往类似发作、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等 (2)饮食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 二、问诊技巧: 1.条理性好,能抓住重点 2.围绕病情询问 3.问诊语言恰当 4.无暗示性问诊Ø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中医答辩测试考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试题内容: 疾病的辨证施治;诊断依据;病证鉴别;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方剂﹑药物等。

中医急症的针灸处理;舌脉等的诊察方法 Ø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试述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主症、治法、方剂?答案与评分要点 主症:平时自汗怕风,易于感冒,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苔淡白,脉象细弱 哮病(特征)、缓解期(特征)、肺脾气虚证(主症、哮病(特征)、缓解期(特征)、肺脾气虚证(主症、兼症、舌脉)兼症、舌脉)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内容正确即可内容正确即可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分等级打分分等级打分Ø中医答辩样题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发热,自测体温38℃左右,无咽痛咳嗽,服感冒药后热渐退昨起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口干而苦,口渴便秘,尿少黄赤,遂来就诊查体:T:37.2℃ ,P:96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中等体形,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软,肝区叩痛(+),肝肋下3cm,质中光滑,轻度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500IU∕L,谷草转氨酶(AST)1200IU∕L,总胆红素(SB)120umoI∕L乙肝病毒检测指标: HBsAg(+), HBeAg(+)。

B超:肝大,肝区光点略粗 答题要求:作出本病的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诊断Ø双重诊断样题(中执学、中助学、乡镇助学) 答案与评分要点: 中医病证诊断:黄疸( 阳黄—热重于湿) 西医疾病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 Ø双重诊断样题 患者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患者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Ø(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Ø(2)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Ø(3)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答案与评分要点:答案与评分要点:Ø交界性过早搏动Ø临床判读样题(只有师承类不考)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答案与评分要点:答案与评分要点: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是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腹水 评分标准:(总分8分) 脾肿大,(3分) 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3分) 腹水,(2分 )Ø西医答辩样题(只有师承类别不考) 腧穴主治针灸急症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针灸考试内容针灸考试内容口述口述 腧穴主治★★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例:例:例:例: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3 3项,正确回项,正确回项,正确回项,正确回 答答答答2 2项及以上,满分)项及以上,满分)项及以上,满分)项及以上,满分)1 1、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 聋等头面五官疾患;聋等头面五官疾患;聋等头面五官疾患;聋等头面五官疾患;2 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3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Ø需要注意:需要注意: 由于评分标准是由于评分标准是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如:如:4/64/6、、4/54/5、、2/32/3)所以我们考官就要注意把)所以我们考官就要注意把握考生所回答的病症是否在答案的各项中?握考生所回答的病症是否在答案的各项中? 例如:例如:““回答翳风穴的主治病症回答翳风穴的主治病症”” 回答回答————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口病口病————认为回答得也不少了,但实为一项中的答认为回答得也不少了,但实为一项中的答案,因此只能给这一部分的分值。

案,因此只能给这一部分的分值 主要考核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主要考核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内容:考查的应该是具有针灸特色的内容,如:内容:考查的应该是具有针灸特色的内容,如: 针灸治法针灸治法------基本治则、选取某经穴位为主基本治则、选取某经穴位为主 取穴取穴------主穴主穴 配穴配穴针灸急症 针灸急症★评分:评分: 各项均有分数分解各项均有分数分解 有答案数量要求,正确回答有答案数量要求,正确回答几个穴几个穴满分 例:例:““请回答针灸治疗请回答针灸治疗晕厥的治法、主穴、虚证配穴晕厥的治法、主穴、虚证配穴””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 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评分:正确回答(评分:正确回答3 3穴,穴,满分)满分)虚证配穴:气海、关元虚证配穴:气海、关元 以上二项内容中评分时不易把握的情况: 考生的答案与标准不同,但临床也有应用。

考生的答案与标准不同,但临床也有应用    原因:考生自己的经验;各版教材的差异等  原因:考生自己的经验;各版教材的差异等  处理: 处理:1 1、、应以试卷答案为准,不要感情用事应以试卷答案为准,不要感情用事          2 2、、在在评评分分标标准准中中已已有有所所考考虑虑((有有回回答答正正确确穴穴数数或或病症数病症数的基本要求),应该不成问题的基本要求),应该不成问题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 主要考核对针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主要考核对针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能力断针、血肿、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能力★评分:评分: 各项均有分值的分解,按照评分要点打分即可各项均有分值的分解,按照评分要点打分即可 需要提醒需要提醒 1 1. .考场中必须有一名针灸推拿的专业人员考场中必须有一名针灸推拿的专业人员 由于针灸部分在第二站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因此,由于针灸部分在第二站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因此,各考试基地的第二站考场各考试基地的第二站考场2 2名考官中必须有名考官中必须有1 1名针灸推拿专业名针灸推拿专业的人员,因为非针灸专业人员很难把握评分尺度。

实在达不的人员,因为非针灸专业人员很难把握评分尺度实在达不到每场必有者,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只有这样才到每场必有者,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公正公平执考能达到公正公平执考 需要提醒需要提醒 2.2.考试基地应按照要求准备有关针灸器具考试基地应按照要求准备有关针灸器具 应遵循应遵循““该准备的要齐备,不该准备的应遵守该准备的要齐备,不该准备的应遵守””之原则如:之原则如:隔姜灸需要的姜片就不能事先切好,但在一些考试基地我们看到隔姜灸需要的姜片就不能事先切好,但在一些考试基地我们看到姜片都已事先切好而实操中切姜片这一步骤是有分值的姜片都已事先切好而实操中切姜片这一步骤是有分值的 实际操作时还要注意:要让考生自己动手取器具(或为节省实际操作时还要注意:要让考生自己动手取器具(或为节省时间考生说出考官帮助拿),考官不要主动帮助考生取器具,以时间考生说出考官帮助拿),考官不要主动帮助考生取器具,以免诱导考生免诱导考生 需要提醒需要提醒3. 3. 定取穴位的基本要求定取穴位的基本要求 为了规范而准确的取穴,应以为了规范而准确的取穴,应以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为最基本的为最基本的取穴方法。

取穴方法 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体表标志取穴法体表标志取穴法为常用之法;为常用之法;手指同身寸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取穴法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可以用在下肢部某些穴位的可以用在下肢部某些穴位的取穴(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但绝不能连用和滥用;),但绝不能连用和滥用;简便取简便取穴法穴法在考题中只有几道题(在考题中只有几道题(列缺、血海、百会、合谷等列缺、血海、百会、合谷等),),也不能滥用也不能滥用 4. 4. 避免“以说代做” 有的考生理论描述非常熟练,易给考官以好的印象,从而打分较高,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实际操作为重点)5. 对于无法实操的内容一定要让考生明确口述实操的内容一定要让考生明确口述 如:艾条温和灸每处灸多长时间?隔姜灸一般灸几壮?某针法适合于什么部位?等6. 6. 注意时间的把握注意时间的把握 考官要注意把握时间节奏,对于题目操作比较复杂或考生时间观念不强的,应注意提醒考生进度需要提醒需要提醒 十一、第三站考试注意点十一、第三站考试注意点Ø给考生一定准备时间(要求正确计时)Ø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Ø考官合理搭配(中医、西医医生)Ø不作专业知识上的提示,在题意理解、答题方式上可酌情给予提示Ø对考生表述含糊的内容应确认原意Ø选择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官。

Ø对考试基地负责人、总考官的要求Ø考试基地考务负责人的主要工作:Ø选择考场:根据考生人数、类别计算所需考室Ø考场布置:路标、标识、考生注意事项、考场分布图、考试流程图等(考官职责)Ø考试器械准备Ø水、电等后勤保障Ø考试流程顺畅进行Ø保密工作Ø制定考试应急预案Ø考试结束后,除考生评分表、第一站答题卡以外的试题、标准答案按规定及时销毁 Ø考试基地总考官的主要工作:Ø计算工作量、考室、考题、标准答案的正确配备Ø考官的合理配备Ø督查考试正确、有序进行Ø评分尺度的统一Ø仔细核查考分为57—59分考生的考卷Ø安全、保密工作 掌握重点掌握重点 注意细节注意细节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责任到人责任到人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