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讲 中国传统文化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讲 中国传统文化引论(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引论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引论一、文化概念界说一、文化概念界说二、文化的要素、分类与基本特征二、文化的要素、分类与基本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文化概念界说一、文化概念界说“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理。对对“文文”作解释较早的是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易经系辞下系辞下中中有这样一段话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观鸟兽之文
2、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在此基础上又在此基础上又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引申为引申为引申为诗词曲赋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在此基础在此基础在此基础上又上又上又上又引申为引申为引申为引申为法令条文。法令条文。其三,其三,其三,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在此
3、基础上又引申为为为为文彩文彩。其四,其四,其四,其四,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的本意有三个方面: :一是变化,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动态变化的过程。 “文文”与与“化化”并联使用(但不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易贲贲卦卦象传象传:“:“(刚柔交错),(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化成天下。” ” 西汉以后,西汉以后,“文文”与与“化化”经常一块
4、经常一块连用连用 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刘西汉刘向向,他在说苑中写道:他在说苑中写道:“圣人之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为不服也;文化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不改,然后加诛。” ”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文化”一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culture,原意耕作、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并由此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并由此引申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培引申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培养。养。“人类学之父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的英国人泰勒泰勒(EBTylorEBTy
5、lor),),他在他在18711871年发表的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 英国人类学者英国人类学者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对对“文文化化”定义作了进一步考量。他认为:定义作了进一步考量。他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这概念包容着
6、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理解的。法理解的。” ” 中国的梁漱溟认为:中国的梁漱溟认为:“文化,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俗常以文字、文学、思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文化,乃是狭义的。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乃至一切无所不包。”认为认为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乃至人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乃至人类的整个生存方式。类的整个生存方式。 (1893189318931
7、8931988198819881988)梁老先生梁老先生“文革文革”打油诗打油诗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知识有。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知识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倘若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 冯天瑜先生冯天瑜先生 “文化便是人与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17页)页)”。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人化”或或“人类化人类化”, ,是是人类改造
8、自然界而逐步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化的本质。” 广广义义文文化化,即即大大文文化化,是是指指人人类类社社会会历历史史实实践践过过程程中中所所创创造造的的物物质质财财富富和和精精神神财富财富的总和;的总和;狭狭义义文文化化即即小小文文化化,狭狭义义的的文文化化指指人人类类所所创创造造的的一一切切观观念念意意识识形形态态成成果果,是是人人类类精精神神文文明明的的一一个个组组成成部部分分。狭狭义义文文化化专专注注于于精精神神创创造造活活动动及及其其成成果果,所所以以又又称
9、称“小文化小文化”。 二、文化的要素、分类与基本二、文化的要素、分类与基本特征特征 (一)文化的要素(一)文化的要素从从文文化化表表现现形形态态上上,对对文文化化结结构构要要素素的的考量,归结为考量,归结为A A物质要素、物质要素、B B精神要素、精神要素、C C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D D规范体系。规范体系。(二)文化的分类(二)文化的分类: 、领领域域:A、有有有有认认认认识识识识的的的的(语语言言、哲哲学学、科科学、教育)、学、教育)、规范的规范的规范的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艺术的艺术的艺术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文学、音乐、舞
10、蹈、戏剧)、器器器器用用用用的的的的(生生产产工工具具、日日用用器器皿皿以以及及制制造造它它们的技术等)、们的技术等)、社会的社会的社会的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从从文文化化形形态态学学的的角角度度分分为为四四个个层次: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 (3 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 (4 4)心态文化)心态文化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物物质质文文化化:指指一一个个民民族族一一定定生生活活方方式式的的具具体体物物质质形形态态,如如园园林林、住住宅宅、服服饰饰、器器具具等等,其其特特征征是是可可感感性,它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性
11、,它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制度文化: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婚姻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制度、家族制度、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等。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但又确实存等。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但又确实存在于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日常活动之中,在于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日常活动之中,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是起约束作用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是起约束作用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中层。中层。 (3 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多
12、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 :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 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 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 (4 4)心态文化)心态文化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
13、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社会意识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从从时时间间的的层层面面即即文文化化的的时时间间差差异异性性考考察察,文文化化又又可可划划分分为为不不同同历历史阶段的文化:史阶段的文化:(1 1) 原始文化原始文化(2 2)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3 3) 近代文化近代文化(4 4) 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也有的学者将文化划分为、也有的学者将文化划分为 ()雅文化()雅文化即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它主要在知识即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它主要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者层面流行。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具有系统性和分子
14、和上层统治者层面流行。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这类文化现象一般由政府推行,其传播载体为文字、书理论性。这类文化现象一般由政府推行,其传播载体为文字、书籍、正规教育等。籍、正规教育等。 ()俗文化()俗文化为在民众中流行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为在民众中流行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俗文化有较强的感性色彩,生动具体而贴近社会生活。它主要靠俗文化有较强的感性色彩,生动具体而贴近社会生活。它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如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曲艺、风俗等。口头和行为传播,如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曲艺、风俗等。二者即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二者即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5、相辅相成。5 5、从空间角度、从空间角度 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洋文化,大陆文化。 6 6、从社会层面上讲、从社会层面上讲,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有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姜义华先生分之为规范性文化,(姜义华先生分之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 7 7、从社会功用上,、从社会功用上,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分为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业文化。 8、从经济形态方面,、从经济形态方面,又有牧猎
16、文化,渔盐文化,农业又有牧猎文化,渔盐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之分。(三)文化的基本特征(三)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社会普适性、文化的社会普适性、文化的社会历史性、文化的社会历史性 首先,文化是社会化的产物首先,文化是社会化的产物 其次,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其次,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 、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 、文化的规范性、文化的规范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征 (一)(一)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三)中国传统文化
17、的(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征(一)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一)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是独具特色的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时期的
18、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二)(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什么叫传统文化?什么叫传统文化?它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它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
19、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特点是中国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生长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生长点 A A、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发展缓慢性、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发展缓慢性 B B、具有自大性和封闭性、具有
20、自大性和封闭性C C、农业性和宗法性、农业性和宗法性至于商业,在统治者眼里,坏处至于商业,在统治者眼里,坏处 : 其一其一, ,商业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商业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富的根源。其二,商业会导致自由化思潮,其二,商业会导致自由化思潮,影响社会稳定之大局,妨害以德影响社会稳定之大局,妨害以德治国治国 吕览吕览. .上农云:上农云:“舍农而事末则舍农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则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志,无有居心”。又云:又云:“民舍民舍本而
21、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孟子在公孙丑篇里把大商人呼作孟子在公孙丑篇里把大商人呼作“贱丈夫贱丈夫”。 秦汉时期,实行市籍制。工商业者另立秦汉时期,实行市籍制。工商业者另立户籍,被打入另册。凡在籍者,身份低户籍,被打入另册。凡在籍者,身份低于一般编户齐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于一般编户齐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去自由。去自由。 晋朝时,将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极至,晋朝时,将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极至,商人必需头上缠巾,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商人必需头上缠巾,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在额头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脚穿白,在额头上,
22、穿鞋不能一色,一脚穿白,另一脚着黑。另一脚着黑。明朱元璋时代,命令农家子弟可以明朱元璋时代,命令农家子弟可以穿绸紬纱绢布,而商股之家则只可穿绸紬纱绢布,而商股之家则只可穿布。穿布。龚自珍还偏执于龚自珍还偏执于“重农桑,抑贾人重农桑,抑贾人”的观点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类型上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类型上可称为1、大陆民族的文化、大陆民族的文化2、农业社会的文化、农业社会的文化“国国民民常常性性, ,所所察察在在政政事事日日用用, ,所所务务在在工工商商耕耕稼稼, ,志志尽尽于于有有生生, ,语语绝绝于于无无验验. .”章太炎章太炎“重实际而黩玄想重实际而黩玄想”3、宗法制度的文化。、宗法制
23、度的文化。 幻灯片幻灯片幻灯片幻灯片 43434、士大夫文化、士大夫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宗法制度的文化特点:宗法制度的文化特点: (1)高度重视血缘关系)高度重视血缘关系(2)对祖先的顶礼膜拜)对祖先的顶礼膜拜(3)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对传统的极端尊重 幻灯片幻灯片幻灯片幻灯片 4242(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和应变
24、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要特征。 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 有强大的凝聚力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第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君重民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敬鬼
25、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谓知矣。”又说: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于人”等。等。 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是以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是以中国古
26、代的人本主义是以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是以家庭、家族家庭、家族家庭、家族家庭、家族为本位,为本位,为本位,为本位,以以以以伦理伦理伦理伦理为中心,以为中心,以为中心,以为中心,以巩固专制王权巩固专制王权巩固专制王权巩固专制王权为最终目的;为最终目的;为最终目的;为最终目的;西方的人文主义则以西方的人文主义则以西方的人文主义则以西方的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个人个人个人为本位,以为本位,以为本位,以为本位,以法制法制法制法制为中为中为中为中心,以心,以心,以心,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个人的充分发展个人的充分发展个人的充分发展为终极目的;为终极目的;为终极目的;为终极目的;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强调而我们的社会主义
27、国家则强调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强调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第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第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有为、鞠躬尽瘁 易经易经曾说: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
28、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而且应该,而且应该“为而不厌为而不厌”,他自己则是,他自己则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他还说:他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一个人的志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人的志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他的弟子曾参也说: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
29、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第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孔子说: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成仁。”又说:又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孟子认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孟子认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
30、以取义。他认为,作为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以取义。他认为,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富贵不能淫,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精神。 第五,第五, 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国家的共同利益 诗经诗经的作者歌颂的作者歌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宾,莫非王臣”的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局面;的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局面;春秋五霸打出春秋五霸打出“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的旗号,则是要维护中原的旗号,则是要维护中原地区诸侯国的共同利益,企图由霸主代替天下共主;地区诸侯国的共同利益,企
31、图由霸主代替天下共主;孔子提出孔子提出“张公室,杜私门张公室,杜私门”,认为,认为“礼乐征伐自天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子出”才是才是“天下有道天下有道”的时代,而的时代,而“陪臣执国命陪臣执国命”则是天下无道,礼坏乐崩(则是天下无道,礼坏乐崩(论语。季氏论语。季氏););孟子明确主张孟子明确主张“定于一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也反复强调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一天下”(荀子。非十二子荀子。非十二子)。)。 公元前年,秦始皇“吞二周而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孙中山先生所说:孙中山先生所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
32、人民便享福;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 第六、第六、 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 “和和”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和实生物和实生物”荀子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荀子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荀子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荀子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 “列星列星列星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33、。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中庸中庸中庸中庸则说:则说:则说:则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不相悖。而不相悖。而不相悖。”“”“”“”“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育焉。育焉。育焉。” ” ” ” 在天人
34、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先秦各家多以先秦各家多以“和和”为最高理想。为最高理想。 老子主张老子主张“守中守中”(老子老子第五章),第五章),认为婴儿(喻认为婴儿(喻“道道”)状态乃)状态乃“和之至和之至也。也。”(老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五章)。庄子在庄子在齐物论齐物论中提出了中提出了“和之以天和之以天倪倪”的论断,都是认为的论断,都是认为“和和”才是天人才是天人之间最理想的状态之间最理想的状态名家学者惠施则认为名家学者惠施则认为“泛爱万物,天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一体也”(庄子。天下庄子。天下),尽管万),尽管万物有差别和矛盾,但最终的结局和最佳物有差别
35、和矛盾,但最终的结局和最佳状态却是和谐。状态却是和谐。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主的主张,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张,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都是相类相通的,因此可以达到和人性都是相类相通的,因此可以达到和谐和统一。谐和统一。 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统一,是持中贵和思想的侧重点。谐统一,是持中贵和思想的侧重点。谐统一,是持中贵和思想的侧重点。谐统一,是持中贵和思想的侧重点。孔子说:孔子说:孔子说:孔子说:“礼
36、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美,小大由之。美,小大由之。美,小大由之。”但也提出了但也提出了但也提出了但也提出了“合而不同合而不同合而不同合而不同”(礼记。中庸礼记。中庸礼记。中庸礼记。中庸)的主张。儒家主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弟的主张。儒家主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弟的主张。儒家主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弟的主张。儒家主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讲之间讲之间讲之间讲“悌悌悌悌”,朋友讲,朋友讲,朋友讲,朋友讲“信信信信”等等,目的也是等等,目的也是等等,目的也是等等,目的也是为了维持
37、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局面。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局面。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局面。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局面。孟子说:孟子说:孟子说: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持中贵和的精神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持中贵和的精神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中国文化各门类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中国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的共同追求:如政治上,人们重视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如政治上,人们重视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章百姓
38、;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尚书。尧典尧典););经济上,主张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荀荀子。富国子。富国),),“不患贫只患不均不患贫只患不均”;思想方法上主张思想方法上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个人修养上主张个人修养上主张“从容中道从容中道”,“文质彬彬文质彬彬”;艺术上主张艺术上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论语。八佾););美学上主张美学上主张“以和为美以和为美”;戏剧文学上戏剧文学上“大团圆大团圆”的结局等等。的结局等等。都是强调都是强调“和和”。 第七、第七、 儒
39、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重要特征。 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儒法并用。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儒法并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外儒内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统治思想。法、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统治思想。第八、第八、 务实事,轻玄想,重实用,戒空务实事,轻玄想,重实用,戒空谈,看实效,重实绩,主张经世致用,谈,看实效,重实绩,主张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补偏救弊补偏救弊” 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
40、然是“以正治国,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着重着重研究的还是研究的还是“君人南面之术君人南面之术”,包,包括以退为进、柔能克刚等为人处世括以退为进、柔能克刚等为人处世之道。之道。 中国古代各派学者都倾向于应用和中国古代各派学者都倾向于应用和实用,于是形成了实用,于是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身体力行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身体力行的价值取向和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价值取向和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作为一种价值取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主张身体力行,就是反对说向,主张身体力行,就是反对说空话,主张办实事,主张空话,主张办实事,
41、主张“独善独善其身其身”或或“兼善天下兼善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就是主张做任何学问都要有利于国计民主张做任何学问都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生中国古代的科学也成为实用科学中国古代的科学也成为实用科学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随着战后引起世人瞩目的东亚经随着战后引起世人瞩目的东亚经济的发展,人人们开始重审中国济的发展,人人们开始重审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的价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的价值。值。较早从正面解释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较早从正面解释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奇迹的贡献的是奇迹的贡献的是赫尔曼赫尔曼
42、康恩。康恩。他认他认为东亚社会所共有的儒家伦理是为东亚社会所共有的儒家伦理是工作工作勤奋、敬业乐群、和睦的人际关系、勤奋、敬业乐群、和睦的人际关系、尊上敬长、强调配合协调与合作尊上敬长、强调配合协调与合作,而,而不是像西方那样突出个人或个人利益不是像西方那样突出个人或个人利益等。他认为这些比西方的新教伦理更等。他认为这些比西方的新教伦理更加适合于经济的增长。加适合于经济的增长。波士顿大学宗教与社会学家波士顿大学宗教与社会学家彼得彼得柏格柏格则进一步提出了则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现代化,两种现代化,一种是西方式一种是西方式现代化,另一种是东方式现现代化,另一种是东方式现代化,也称代化,也称“儒家资本主义儒家资本主义”。 祝同学们开心每一天!祝同学们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