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中的典型境中的典型污染物染物 第一节 环境毒物 能对人类、畜禽、鱼类或其他生物体显示体内毒性的那些环境污染物叫做环境毒物有机卤代物有机卤代物 卤代烃(p309) 主要对大气污染有贡献大气中的转化引起温室效应和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代表性的卤代烃: 一氯甲烷一氯甲烷(CH3Cl) 天然源主要来自海洋,人为源主要来自城市汽车尾气和聚氯乙烯塑料、农作物等废物的燃烧 n氟里昂:氟里昂:n 11(CCl3F),12-(CCl2F2),22-(CHF2Cl)n 除火山爆发有少量释放外,主要是制冷剂、飞机推动剂、塑料发泡剂等,它们已在大气对流层中大量积累 如,美国化工学会根据总产量计算出它们每年的排放中量为2.7×105t和3.9×105t它们在对流层中不被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n四氯化碳四氯化碳(CCl4) 人为排放,工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氟里昂的主要原料 多氯联苯(PCBs) 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理化性质稳定,耐酸、碱,耐腐蚀抗氧化,耐热绝缘性好,用途广泛,已有40余年的使用历史,已成为全球污染物,引起广泛的关注。
结构(p311) 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挥发进入大气,经干湿沉降转入湖泊、海洋;转入水体后极易被沉积物吸附,因此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仍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 转化途径主要是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 毒性和效应: 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改变物种的群落结构和自然海藻的总体组成;动物对其很敏感 环境治理困难,目前唯一的方法是焚烧,但又造成二次污染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PAH) (p318) 一大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物,也是最早发现并研究的致癌物 结构和性质: 具有稠合多苯结构,成直线排列的多环芳烃化学性质活泼,成角状的多环芳烃,反应活性较小 来源和分布: 天然来源于陆地和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森林草原的天然火灾,火山活动等构成其天然本底值人为来源是烟气排放,烟草焦油中存在,原油中也含有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释放到大气中的 PAH 存在于固体颗粒物和气溶胶中 随石油污染物进入水体或土壤中的PAH 可参与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p328)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它能显著地改变液体表面张力两相界面间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破乳、分散、增溶等作用 分类: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迁移和转化: 表面活性剂是水体中主要污染物,长期分散在水中,水中产生大量的泡沫,难降解;促进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分散,增加水处理的难度;含有聚磷酸盐作为增净剂,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微生物降解p33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POPs的提出: 经过三年的谈判,2001年5月22日,世界127个国家环境高级官员在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会议上通过《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从而正式启动了人类向有机污染物宣战的进程公约内容涉及12种POPS的生产、使用、进出口、科研、宣传、技术援助、财务等 艾氏剂(六氯-六氢-二亚甲基萘)氯丹(八氯-六氢亚甲茚)狄氏剂和异狄氏剂(互为立体异物)(六氯-环氧八氢-二亚甲基苯)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七氯(七氯化茚)POPS包括 六氯苯 天蚁灵(十二氯八氢化-1,3,4- 甲桥-2H- 环丁并[cd]戊搭烯) 毒杀芬(氯化莰烯) 多氯联苯 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 (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 12种污染物中,9种杀虫剂(7种被POPS公约禁用,滴滴涕仍可用,但已被严格控制使用),其余六氯苯和两种二噁英限制环境排放量为最低标准,而多氯联苯在2025年前将被禁用。
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以有机氯农药为主,大量生产使用过滴滴涕、毒杀芬、六氯代苯、氯丹和七氯等5种POPS农药,现仅保留滴滴涕和六氯代苯二种生产,但已分别禁止和限制他们作为农药使用 1965-1981年间生产数量不多的作为油漆添加剂和电容器绝缘介质的多氯联苯(PCBs)还进口过大量含PCBs 的电容器现已报废(固体废弃物污染!)POPS的结构、毒性 POPS的特点: 含氯有机物,氯活泼,参与众多反含氯有机物,氯活泼,参与众多反应,氯原子又能起增强分子稳定性和持应,氯原子又能起增强分子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作用,使其更可能在生物中积累久性的作用,使其更可能在生物中积累 由由POPS公约提出管制这类最危险的化公约提出管制这类最危险的化学物质,一般具有极高毒性,化学性质稳学物质,一般具有极高毒性,化学性质稳定,以致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并通过空定,以致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并通过空气、水体和迁徙物种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气、水体和迁徙物种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而不变态它们还兼有很强的生物蓄积移而不变态它们还兼有很强的生物蓄积和生物放大作用,对全球范围内的人群健和生物放大作用,对全球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全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康和全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