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86612798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颐和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颐和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颐和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颐和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颐和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18 颐和园颐和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颐和园中考:课文介绍了颐和园中的多少个景点,作者是按的多少个景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什么顺序记叙的?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开篇点题,写出了颐和园给人的开篇点题,写出了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又大又美。总体印象是又大又美。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

2、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照应开头,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照应开头,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喜爱、赞美之情。 填一填,说一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总起:北京的颐和园是个(总起:北京的颐和园是个( 美丽的大公园)。美丽的大公园)。进了,绕过,就来到。进了,绕过,就来到。走完,就来到了。走完,就来到了。登上,站在,的景色收在登上,站在,的景色收在眼底。眼底。从下来,就是。从下来,就是。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

3、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本文中作者是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运用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请在文中找一找体现移步换景、过渡连接表达方式的句子。进了进了颐和园的大门,颐和园的大门,绕过绕过大殿,就大殿,就来到了来到了长廊。长廊。走完走完长廊,就长廊,就来到了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脚下。登上登上万寿山,万寿山,站在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收在眼底。的景色大收在眼底。从从万寿山万寿山下来下来,就是昆明湖。,就是昆明湖。游人游人走过走过长长的石桥,就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可以去小岛上玩。小岛上玩。 这些句子都是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过

4、渡句,在课文,在课文中起到中起到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作用。 颐y和园 大殿din 横槛jin 神清气爽 耸sng立 琉li璃l 佛f香阁g 宫gng殿din 排云殿 葱cng郁y 掩yn映yng 画舫fng 几j乎远眺tio 隐隐约约 堤d岸 葱绿 雕tio刻 姿z态不一 作者是如何描写各处的景物?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间,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风景,几千幅画

5、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哪两幅是相同的。 横槛绘画 绿漆的柱子,红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间,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哪两幅是相同的。这文段和图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文段和图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哪些词语或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是哪些词语或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头。这条长廊有七

6、百多米长,分成273间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1、列出具体的数字,表现了长廊列出具体的数字,表现了长廊长的特点长的特点。 2、 这段话写长廊这段话写长廊长、美长、美的特点。的特点。 七百多米七百多米273绿绿红红五彩的画五彩的画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腰上,黄色

7、的琉(li)璃瓦闪闪发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光。那就是佛(f)香阁香阁(g)。 抬头一看,一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层建筑耸立耸立在半山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是佛香阁。 “耸立”一词使人感受到佛香阁的高。 作者这是从(作者这是从( )往()往( )看佛香)看佛香阁。阁。 这一文段重点介绍了佛香阁的形状和颜色。 抬头一看,一座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八角宝塔形的三层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下面的一

8、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din)就是排云殿。就是排云殿。下面的下面的一排排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占地面积之大。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哪个词语间接说明佛香阁很哪个词语间接说明佛香阁很高高?大半大半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

9、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请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作者把、请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作者把昆明湖昆明湖比作比作( )和和( ),写出了昆明湖写出了昆明湖( )和和( )的特点。文中的的特点。文中的“( )”字也写出了静的特点。字也写出了静的特点。一面镜子一面镜子一一 块碧玉块碧玉静静绿绿滑滑 2、“滑滑”可以换成可以换成“( )”、 “( )”等字,但等字,但“( )”更能把游船在镜子一样的湖面上经过的样子更能把游船在镜子一样的湖面上经过的样子传神的表现出来。传神的表现出来。滑滑驶驶开开滑滑 葱郁的葱

10、郁的树丛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正前面,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

11、丛中露出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小狮子形态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从整体到局部,从内部到外观;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香阁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关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