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三讲 中国的名士文化与隐士文化中国的名士文化与隐士文化——从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任诞》》说起说起 •一、一、《《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任诞》》中的名士中的名士•二、如何理解二、如何理解“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三、中国的三、中国的“隐士隐士”与隐逸文学与隐逸文学•四、现代名士趣谈四、现代名士趣谈 中国的名士文化一、一、《《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任诞任诞》》中的名士中的名士 中国的名士文化中国的名士文化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中国的名士文化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是中国南朝宋时期南朝宋时期((420-581420-581年)产生的一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室临川王刘义庆刘义庆((403-444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原名原名《《世说世说》》,因,因汉代刘向曾著汉代刘向曾著《《世说世说》》(早已亡(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世说新书》》,宋,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代以后才改称今名中国的名士文化刘义庆(403-444 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长沙王刘裕之侄,刘裕大弟长沙王刘道怜刘道怜次子 1313岁封南郡公叔岁封南郡公叔父父临川王刘道规临川王刘道规无子,以义庆为嗣,无子,以义庆为嗣,袭封袭封临川王临川王谥临川康王,终年谥临川康王,终年4141岁 性简素,好文学性简素,好文学 门下招集大批名儒文门下招集大批名儒文 士,如袁淑、陆展、士,如袁淑、陆展、 鲍照等 著书甚多,著书甚多,《《世说新世说新语语》》最为流行最为流行作作者者介介绍绍中国的名士文化 三十六门德行第一豪爽第十三排调第二十五言语第二容止第十四轻诋第二十六政事第三自新第十五假谲第二十七文学第四企羡第十六黜免第二十八 方正第五伤逝第十七俭啬第二十九雅量第六 栖逸第十八汰侈第三十识见第七贤媛第十九忿狷第三十一赏誉第八术解第二十谗险第三十二品藻第九巧艺第二十一尤悔第三十三规箴第十崇礼第二十二纰漏第三十四捷悟第十一任诞第二十三惑溺第三十五夙慧第十二简傲第二十四仇隙第三十六中国的名士文化 1 1、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生活、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
方式和文化趣味 2 2、崇尚老庄自然(魏晋风度、名士、崇尚老庄自然(魏晋风度、名士风流风流——放荡言行、奇形怪举、玄妙清放荡言行、奇形怪举、玄妙清谈) 3 3、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 4 4、对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斗争、社、对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斗争、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成就也有会风尚、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成就也有所反映中国的名士文化1、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寓寓居居种种竹竹 王王子子猷猷尝尝暂暂寄寄人人空空宅宅住住,,便便令令种种竹竹或或问问:: ““暂暂住住何何烦烦尔尔??””王王啸啸咏咏良良久久,,直直指指竹竹曰曰:: ““何何可可一一日日无无此此君君?? 欣欣赏赏竹竹子子、、痴痴迷迷竹竹子子以以“君君”相相待待——物物我我一一体体中国的名士文化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或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或讥之,伶曰:讥之,伶曰:“我以天为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我以天为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我裈中!诸君何为我裈中!” 一次,刘伶喝醉了酒,就在家中赤裸着全身躺在床上,在那个保守的传统社会,这样做是不对的,他的朋友到他的家来看望他,发现他赤裸着身子,就问他怎么不穿衣服,刘伶答道:我以天为衣,以房子为裤,我倒要问你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来呢?中国的名士文化《《汰汰 侈侈》》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中国的名士文化 “管宁割席管宁割席”出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德行第德行第一一》》,比喻朋友间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4、对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斗争、社会风尚、、对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斗争、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成就也有所反映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成就也有所反映中国的名士文化《世说新语·任诞》题解•“任诞”: 指任性放纵这是魏晋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目的作达为名”就是后世所说的“魏晋风度”中国的名士文化 二、如何理解二、如何理解“魏晋风度魏晋风度” 画像砖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国的名士文化“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魏晋风度”是指魏晋名士在追求人格美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作风态度和精神风貌。
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与美学发展影响巨大具体表现为:1、蔑视礼法,率性而为;2、纵酒放达,佯狂避祸;3、清雅脱俗,不滞于物;4、妙解音乐,驰情骋怀中国的名士文化(一)蔑视礼法,率性而为(一)蔑视礼法,率性而为服饰习惯:敞怀袒胸、宽袍大袖服饰习惯:敞怀袒胸、宽袍大袖 唐·孙位《高逸图》中国的名士文化中国的名士文化借酒消愁便成了文人名士发泄内心不满与苦闷情绪的良药,酒成了文人墨客的寂寞饰物,且惟有酒才是他们灵魂短暂休憩的抚慰者中国的名士文化 秦朝袍服秦朝袍服周代贵族服饰周代贵族服饰中国的名士文化魏晋笼冠大袖衫魏晋笼冠大袖衫 中国的名士文化 阮籍:阮籍:“礼岂为我辈设也礼岂为我辈设也” 不拘礼法、特立独行不拘礼法、特立独行 ↔ 欺世盗名、弄虚作假欺世盗名、弄虚作假 冲破礼法的虚假约束来表达真实的自我冲破礼法的虚假约束来表达真实的自我 反抗礼教的虚伪和对人格个性的严重束缚反抗礼教的虚伪和对人格个性的严重束缚 追求追求 精神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个性的解放个性的解放 蔑视礼法——教材节选1、7段中国的名士文化(二)纵酒放达,佯狂避祸(二)纵酒放达,佯狂避祸—忘情世事,摆脱世俗的羁绊忘情世事,摆脱世俗的羁绊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中有真意,万事不萦心酒中有真意,万事不萦心” —逃避现实,躲避纠纷逃避现实,躲避纠纷阮籍:阮籍:“夜中不能寐,独坐弹鸣琴。
夜中不能寐,独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忧思独伤心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南宋叶梦得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石林诗话》》::“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唯托于醉,可粗远世故祸,唯托于醉,可粗远世故 阮籍请求做步兵校尉,躲司马懿提亲大醉六十天阮籍请求做步兵校尉,躲司马懿提亲大醉六十天 ;教材教材3、、4、、5、、6、、5、、8段段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第第28则周伯仁醉酒三日不醒等则周伯仁醉酒三日不醒等中国的名士文化 刘伶纵酒刘伶纵酒 ★★点击观看点击观看 中国的名士文化 刘伶戒酒刘伶戒酒★★点击观看点击观看 刘公荣的酒品刘公荣的酒品 ★★点击观看点击观看中国的名士文化(三)清雅脱俗,不滞于物(三)清雅脱俗,不滞于物魏晋的魏晋的“人物品藻人物品藻”体现清雅脱俗的取向体现清雅脱俗的取向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超功利的审美态度,不拘泥于一般的形式、规范, “骑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的阮籍“不可居无竹”、“雪夜访戴”、“请桓伊吹笛”(教材46、47、49)的王子猷 洛阳郊外打铁的籍康与向秀“人生贵得适意尔” 的张季鹰中国的名士文化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王败,时人皆谓见机《《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识鉴识鉴 》》))中国的名士文化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点击观看点击观看 桓伊吹笛桓伊吹笛 ★★点击观看点击观看中国的名士文化 (四)妙解音乐,驰情骋怀(四)妙解音乐,驰情骋怀 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对音乐具有自觉意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对音乐具有自觉意识与较高音乐艺术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识与较高音乐艺术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 琴者,禁也琴者,禁也↔ 音乐:抒发情感体验、音乐:抒发情感体验、寄托艺术追求乃至人格追求的载体寄托艺术追求乃至人格追求的载体 嵇康: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新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新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一曲,志意毕矣 中国的名士文化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 《《广陵散广陵散》》。
曲终,曰: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吾靳固不与,《《广陵散广陵散》》于今绝矣!于今绝矣!’太学生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中国的名士文化 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宗白华:宗白华: “汉末魏晋六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汉末魏晋六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中国的名士文化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衰微乱世衰微乱世——魏晋魏晋曹魏两晋:西晋 东晋 五胡十六国 “五胡” “十六国” 匈奴 汉(前赵)、北凉、夏 鲜卑 前燕、后燕、南燕、南 凉、 西秦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汉) 前凉、西凉、北燕。
南北朝:宋、齐、梁、陈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中国的名士文化顺带提及:“五胡乱华”•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推动了中原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客家人也于此时开始南迁),南方的经济开始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互相交流、融合战乱和割据,不仅打破了一元化的集权统治,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多元走向玄学崛起,创制道教,佛教东传,与中国固有的儒家学说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形成了这个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局面 中国的名士文化客家民居客家民居中国的名士文化乱世下各阶层的心态乱世下各阶层的心态中国历史上最风流者:“魏晋人物晚唐诗”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 时代的忧患与生命的脆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文人更多的是思考该如何活着?中国的名士文化 先秦: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儒家信仰的危机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 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人的觉醒—— 玄学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中国的名士文化 三、中国的三、中国的“隐士隐士”与隐逸文学与隐逸文学 (一)魏晋风尚和隐士文化(一)魏晋风尚和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上古殷周:上古殷周:巢父、许由、伯夷、叔齐、姜尚巢父、许由、伯夷、叔齐、姜尚 春秋战国:隐逸文化的真正确立春秋战国:隐逸文化的真正确立 《《庄子庄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 藏其智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藏其智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论语论语》》::“道不行,道不行,乘桴游于海乘桴游于海”魏晋:隐逸之风大盛魏晋:隐逸之风大盛 中国的名士文化 几种隐士:几种隐士:---隐于山林或乡野(伯夷隐于山林或乡野(伯夷 叔齐叔齐 陶渊明)陶渊明)---隐于朝(王维)隐于朝(王维)---隐于市井(关汉卿隐于市井(关汉卿 马致远马致远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 ---学隐(汉代的扬雄郑玄、宋代的朱熹程颐、学隐(汉代的扬雄郑玄、宋代的朱熹程颐、元代的杜瑛、明代的王阳明李贽、清代的元代的杜瑛、明代的王阳明李贽、清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近代的陈寅恪钱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近代的陈寅恪钱穆钱钟书)钱钟书) 中国的名士文化 从从“形隐形隐”到到“心隐心隐” 小隐、中隐、大隐小隐、中隐、大隐晋王康琚晋王康琚《《反招隐反招隐》》::“小隐隐陵薮,大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邓粲:邓粲:“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隐初在我,不在于物白居易的白居易的“中隐中隐”论论 中国的名士文化 (二)隐逸文学(二)隐逸文学 古典文学的四大主题:死亡、情爱、隐逸、思乡古典文学的四大主题:死亡、情爱、隐逸、思乡隐逸诗隐逸诗左思左思《《招隐诗招隐诗》》::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中国的名士文化 隐逸文化独备的艺术审美潜力隐逸文化独备的艺术审美潜力——人格的解人格的解放及自由的获得放及自由的获得文学的休闲功能文学的休闲功能“千古隐逸诗人千古隐逸诗人”陶渊明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中国的名士文化 山水诗山水诗唐朝唐朝:山水诗与田园诗正式合流山水诗与田园诗正式合流“半隐士半隐士” 王维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心向自然、追求自然之温馨与和谐的强烈意向心向自然、追求自然之温馨与和谐的强烈意向 中国的名士文化 孟浩然孟浩然《《归故园作归故园作》》::“北阙休上书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主弃, ,多病故人疏多病故人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怀才不遇怀才不遇 希冀明主希冀明主 中国的名士文化 宋朝宋朝“吏隐吏隐”:调谐仕隐矛盾、求取适意人生:调谐仕隐矛盾、求取适意人生苏轼苏轼《《行香子行香子·述怀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中国的名士文化 辛弃疾辛弃疾《《行香子行香子》》:: ““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候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候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哀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机关。
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今老矣,识破机关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中国的名士文化 元朝元朝 对出仕的绝望对出仕的绝望→→标榜放浪的纵酒隐居生活标榜放浪的纵酒隐居生活 张养浩张养浩《《水仙子水仙子》》:: “中年才过便休官中年才过便休官, ,合共神仙一样看出门来山合共神仙一样看出门来山水相留恋水相留恋, ,倒大来耳根清眼界宽细寻思这的是真倒大来耳根清眼界宽细寻思这的是真欢黄金带缠着忧患欢黄金带缠着忧患, ,紫罗裹着祸端紫罗裹着祸端, ,怎如俺藜杖怎如俺藜杖藤冠 否定出仕、佯狂玩世否定出仕、佯狂玩世 中国的名士文化 明清明清隐逸精神的世俗化隐逸精神的世俗化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中的中的“市井奇人市井奇人”中国的名士文化 现当代现当代隐逸传统世代绵延隐逸传统世代绵延 曾经曾经“浮躁凌厉浮躁凌厉”过的周作人终究倾向于过的周作人终究倾向于“隐逸隐逸”,早年多愁善感的郁达夫中年时陶醉于山,早年多愁善感的郁达夫中年时陶醉于山水之乐,朱自清、俞平伯借荷塘月色、桨声灯影水之乐,朱自清、俞平伯借荷塘月色、桨声灯影来排遣内心的苦闷,沈从文精心打造着他的纯情来排遣内心的苦闷,沈从文精心打造着他的纯情美丽的美丽的“湘西世界湘西世界”,苏曼殊、李叔同、许地山、,苏曼殊、李叔同、许地山、废名等人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参禅打坐,感悟人生。
废名等人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参禅打坐,感悟人生即使剑拔弩张的鲁迅也不免有即使剑拔弩张的鲁迅也不免有“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柔的柔情 中国的名士文化 海子的田园情怀海子的田园情怀“村庄,在五谷丰登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村庄,在五谷丰登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我要还家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我要转回故乡 头上插满鲜花头上插满鲜花” “从明天起从明天起, , 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喂马, , 劈柴劈柴, , 周游世界周游世界从明天起从明天起, , 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我有一所房子, , 面朝大海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春暖花开” 中国的名士文化 四、现代名士趣谈四、现代名士趣谈 中国的名士文化 章太炎章太炎 “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我是在上海坐过三年我是在上海坐过三年西牢的西牢的‘章神经章神经’!!”中国的名士文化辜鸿铭辜鸿铭 精通英、法、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马来亚等9种语种语言,获言,获13个博士个博士学位学位 “你看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
我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是老大中华的末一个代表一个代表中国的名士文化 徐玉诺徐玉诺 “五四五四” 作家群中唯一曾被列作家群中唯一曾被列入入《《异行传异行传》》的现代文人的现代文人 送人千里,一送数年,古今中送人千里,一送数年,古今中外大概仅此一例外大概仅此一例 中国的名士文化 废名废名 “从昨天起,我不要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做废名字,就叫做废名 “我对鲁迅的我对鲁迅的《《狂人狂人日记日记》》的理解比鲁的理解比鲁迅自己深刻得多迅自己深刻得多中国的名士文化 思考题思考题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对于魏晋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对于魏晋风度有什么看法?风度有什么看法?下周讨论话题: 有人说《倾城之恋》是在讲一个调情的故事,范柳原与白流苏二人之间谈不上真正的爱情也有人说这是一个爱情传奇故事,你认为呢?围绕这个问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点击播放: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点击播放: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魏晋名士魏晋名士中国的名士文化推荐阅读•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巴金《家》、《春》、《秋》;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余梨华《焰》;•贾平凹的商州系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国的名士文化推荐阅读•李准的《黄河东流去》,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刘心武的《钟鼓楼》,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王火的《战争和人》,二月河的《雍正王朝》,陈忠实的《白鹿原》,刘玉民的《骚动之秋》,阿来的《尘埃落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等等长篇小说中国的名士文化推荐阅读•钱钟书的《围城》;•王安忆的《长恨歌》;《启蒙时代》•姜戎的《狼图腾》2008年评出的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贾平凹《秦腔》•迟子健《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麦家《暗算》中国的名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