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 (新版)新人教版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46MB
约24页
文档ID:586576594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1/24

1.长度(1):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单位换算:km、m、mm、μm、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06mm=109μm=1012nmm、dm、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4)长度的估测学会估测我们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如:小手指的宽度约为1cm,走路一步约为0.5m,房屋高度约为3m,我们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黑板长度大约2.5m等等考试中这类问题经常出现,选择答案不要只看数值,一定要注意单位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要求会用刻度尺、三角板和卷尺测量长度并正确读数(2)正确使用刻度尺如图所示,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30cm);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0.1mm),零刻线是否被磨损, 。

2.长度测量(2)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1,刻度尺应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2.长度测量(2)正确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3,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等);并且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所示),读数为3.80cm 2.长度测量(3)特殊测量方法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2cm),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0.005cm),如图所示 1.时间(1):时间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3)1h=60min=3600s(1h=60min)(4)时间的估测我们脑子里应该有常用的时间概念如:100m跑用时在10-20s之间,我们走路一步用时约为0.5s,一节课时间是45min,一天24h,一年365×24h=8760h等等 2.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2)秒表的使用1)分清分针和秒针:图中可知,分针一圈是15分钟,每小格0.5分钟;秒针一圈30秒也就是说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最小刻度为0.1s 2.时间的测量(2)秒表的使用2)读数:先读分针,图中分针在3.5-4.0之间,记录3.5min;再读秒针:秒针指到10.6位置,估读一位,就是10.60s统一单位:3.5min+10.60s=210s+10.60s=220.60s 1.误差的概念(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2)注意: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

(3)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4)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它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直线运动:运动路径是直线曲线运动:运动路径是曲线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速度概念: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 被测量被测量运动方运动方式式 路程(路程(m m))时间(时间(s s))速度(速度(m/sm/s))步行15001200 跑步10016 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