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86540104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 元 概 览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内容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创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立了儒家学说,思想核心是思想核心是“仁仁”。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孟子提出“仁政仁政”,荀子提出,荀子提出“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丰富发展了,丰富发展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宣扬宣扬“春秋大一春秋大一统统”“”“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汉武帝接受,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了董仲舒“罢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想宋明理学,包括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

2、学和陆王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的产心学,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阶理化、思辨化阶段段出现了反封建的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思想民主思想,思想家反教条,重实家反教条,重实用,对传统儒学用,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批判继承主旨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 要 综 述最新考纲最新考纲课标试题课标试题考点呈现考点呈现规律总结规律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百家争鸣2015全国全国卷卷40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考查内容:考查内容:侧重于对

3、不同时期著侧重于对不同时期著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影响及影响(2)命题特点:命题特点:以新材料、新情境、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新问题为主2015全国全国卷卷24古代儒者的政治诉求古代儒者的政治诉求2015全国全国卷卷40孔子与苏格拉底法制孔子与苏格拉底法制思想的比较思想的比较汉代儒学成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正统思想2018全国全国卷卷42东汉时期儒学的影响东汉时期儒学的影响2016全国全国卷卷2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想2015全国全国卷卷4

4、0汉代儒学的发展汉代儒学的发展2014全国全国卷卷24“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思想思想2014全国全国卷卷25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强化单 元 概 览考 情 分 析最新考纲最新考纲课标试题课标试题考点呈现考点呈现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宋明理学宋明理学2018全国全国卷卷41(1)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3)试题类型:试题类型:主要以材料型选择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并涉及开题为主,并涉及开放探究题等题型放探究题等题型2015全国全国卷卷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发展2014全国全国卷卷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儒学发展演变)2014全国全国卷

5、卷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识认识明清之际明清之际的儒学思的儒学思想想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单 元 概 览考 情 分 析第第1 1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时间、原因、局面的出现时间、原因、影响、主要的代表影响、主要的代表 2 2、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整理六经、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整理六经 3、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4、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及主张、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及主张经济:经济:政治:政治:阶级:阶级:文化:文化: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

6、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士士”阶层崛起阶层崛起私学兴盛,学术下移私学兴盛,学术下移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局面形成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局面形成的原因原因:“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的的影响影响:P4 P4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墨家墨家孔孔子子孟孟子子荀荀子子老老子子庄庄子子韩韩非非子子墨墨子子主要的代表主要的代表 下列关于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是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百多个思想流派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百多个思想流派 B.B.各派为了自己的观

7、点不顾事实竭力诋毁对手各派为了自己的观点不顾事实竭力诋毁对手 C.C.对后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对后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D.D.各学派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各学派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 ,后世的各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其源其源头指头指: : A. A.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B.B.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C.C.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D.D.学术下移学术下移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局面出现的根本原

8、因是(因是( ) A.A.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 . B. B.各国相继变法各国相继变法 C.C.战争繁频战争繁频 .D.D.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时期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时期 孔子的“人生”古代篇 孔子(前551-前479),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小吏。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求仕用,历时十四年受尽冷落; 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孔子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其形象逐渐被神化,不断被后代统治者加封。 西汉时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两宋时,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宋以来孔子享受帝王祭祀,至清末规模礼仪同祭天;至此,孔子已不再是

9、普通的人,而成为关系国泰民安的圣人。凡人凡人圣人圣人探究一: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探究一: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 孔子的孔子的“人生人生”近现代篇近现代篇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信奉基督教,把孔子为代表的儒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信奉基督教,把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说成是妖言惑众家学说说成是妖言惑众; 康有为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陈独秀陈独秀等人高呼等人高呼”打倒打倒孔家店孔家店”, ,批判孔子是批判孔子是“历代专制之历代专制之护符护符” ,封建礼教的化身,是历史的罪人,封建礼教的化身,是历史的罪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江青为代表的四人帮又发动了文

10、化大革命期间,以江青为代表的四人帮又发动了“批林批孔批林批孔”运动,孔子被解读为林彪的同党,全民的公敌。运动,孔子被解读为林彪的同党,全民的公敌。 妖人妖人救星救星罪人罪人阶级敌人阶级敌人 孔子的“人生”当代篇自2005年以来,国学、祭孔、儒教等与儒学或儒家文化相关的文化事件接踵继起,甚至让人有些应接不暇的印象,显示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在呈现出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1 1、孔子学院全球推广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全球推广中国文化2 2、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3 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成

11、立 4 4、儒藏儒藏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5 5、“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召开召开6 6、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7 7、“国际儒学论坛国际儒学论坛2005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学术研讨会召开学术研讨会召开8 8、“首届全国儒教学术会议首届全国儒教学术会议”召开召开孔子: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核心:核心:主张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逐步改良政治逐步改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举办私学、举办私学、“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仁仁 ” 和和 “ 礼礼

12、 ” 著作:著作:六经六经诗诗书书 礼礼乐乐 易易春秋春秋 (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儒家(改革精神)(改革精神)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天子的乐舞,便愤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到:然谴责到:“是可忍,熟不可忍!是可忍,熟不可忍!”这则材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A.仁者爱人仁者爱人B.B.忠恕之道忠恕之道C.C.克已复礼克已复礼D.D.中庸之道中庸之道C如何看待孔子的如何看待孔子的“仁仁”和和“礼礼” ? 主观目的: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进步性:进步性:A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提高劳动人民

13、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B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局限性: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局限性: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1 1)相同点相同点:都具有人本主义思想;有利于和谐:都具有人本主义思想;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 2)不同点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孔子的主张是为了维:出发点不同。孔子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剥削阶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剥削阶级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级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一

14、切从人民利益为根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切从人民利益为根本,树立科学发展观。 孔子孔子“以德治民以德治民”的思想和今天我国的思想和今天我国“以德以德治国治国”的主张有何异同?的主张有何异同?孟子(孟子(亚圣亚圣)评价:评价:继承和发展了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但是,但是,孟子的封建孟子的封建“仁政仁政”、“民本民本”思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封建统治

15、的一种策略。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伦理观:主张伦理观:主张“性本善性本善”(四心:仁、义、礼、智)(四心:仁、义、礼、智)核心:核心: 发展发展“仁仁”,提出,提出“仁政仁政”;君民关系:民贵君轻君民关系:民贵君轻施政纲领: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施政纲领: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民关系:君舟民水君民关系:君舟民水伦理观:主张伦理观:主张“性恶论性恶论”。哲学:哲学:“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1)时代:(2)目的:异: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

16、时期。异: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 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同: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体验高考体验高考道家道家1 1、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著有老子。2 2、主要思想:、主要思想:A A、认为、认为“道道”是世界的根本;是世界的根本;B B、有、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

17、华;,是老子思想的精华;C C、政治上主张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政治理想政治理想“小国寡小国寡民民”老子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思想主张:思想主张:韩非韩非子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主张主张“法治法治”,“法不阿贵法不阿贵”。 主张主张“法法”“”“术术”“”“势势”相结合,建立君主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 法家法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思想主张:思想主张: 墨子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

18、利益)墨家墨家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儒家推崇推崇“人治人治”, , “德治德治”,即治国时,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法家提倡提倡“法治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中央集权国家。道家道家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古为今用古为今用儒家的儒家的“仁政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孔子的

19、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战争百家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你如何对待百家思想百家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你如何对待百家思想?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2、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儒家思想自身的变化展和儒家思想自身的变化3 3、对于儒家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对于儒家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1 1、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4 4、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粕。5 5、 任何一种思想要想永葆生机,必须与时俱进。任何一种思想要想永葆生机,必须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