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类中药叶类中药n含义:nFolium 单叶;n 复 叶 的 小 叶 , 如 番 泻 叶 Folium Sennae ;nCacumen 嫩枝及叶,如侧柏叶等1 性状:浸泡在水中使之潮湿并展开后察看其特征1.1药材特征:n完好或破碎〔桑叶〕n平坦〔番泻叶〕或伸展〔大青叶〕n颜色〔紫苏下外表紫色〕和斑点〔桉叶,红色木栓斑点〕n质地:革质或纸质n气味〔大青叶、莱菔叶〕1.2 形状学特征:n构造:单叶或复叶、有无叶鞘、托叶、叶翼、叶轴;叶柄的有无及长短、平直、槽状和扭曲等情况.n外形:叶片呈卵圆形、披针形等;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n大小:长度及宽度.n外表:有无毛茸、腺点、腺鳞等、叶脉的凹凸和分布情况.2显微鉴别显微鉴别n上下外表片、横切片〔纵切片〕、粉末片上下外表片、横切片〔纵切片〕、粉末片n切切片片主主要要察察看看叶叶的的表表皮皮、、叶叶肉肉及及叶叶的的中中脉脉三三个个部分的特征部分的特征2.1 表皮 n表表皮皮角角质质层层 波波状状、、放放射射状状〔〔五五味味子子、、金金钱钱草草〕〕、、点点状、条状状、条状n表表皮皮细细胞胞层层数数::多多为为1层层细细胞胞,,亦亦有有为为1层层以以上上的的复复表表皮细胞,如夹竹桃叶。
皮细胞,如夹竹桃叶n表表皮皮运运动动细细胞胞::禾禾本本科科植植物物叶叶的的上上表表皮皮细细胞胞有有较较大大的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n表皮细胞内含物: 桑叶〔含葡萄状钟乳体〕、穿心莲叶〔含螺旋状钟乳体〕、薄荷叶〔含簇状橙皮柑结晶〕、番泻叶〔含粘液质〕n 表表皮皮细细胞胞垂垂周周壁壁 弯弯曲曲或或增增厚厚的的情情况况在在鉴鉴定定类类似种类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似种类上具有一定的意义n枇枇杷杷叶叶的的上上表表皮皮细细胞胞垂垂周周壁壁较较平平直直,,而而下下表表皮皮较弯曲n薄荷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较弯曲;薄荷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较弯曲;n黄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黄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n毛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全部增厚;毛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全部增厚;n紫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几不增厚紫花洋地黄表皮细胞垂周壁几不增厚n 表表皮皮细细胞胞平平周周壁壁 外外外外表表角角质质层层及及其其纹纹理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呈乳头状,如荷叶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呈乳头状,如荷叶n表皮细胞毛茸的种类、外形、分布和密度:表皮细胞毛茸的种类、外形、分布和密度:n腺鳞〔薄荷、马鞭草、穿心莲〕、腺鳞〔薄荷、马鞭草、穿心莲〕、n丁字形毛〔艾叶、茵陈〕丁字形毛〔艾叶、茵陈〕n毛茸毛茸/表皮细胞表皮细胞 1/6 狭叶番泻狭叶番泻 1/3 尖叶番泻尖叶番泻 n表皮细胞气孔的类型、分布及密度:表皮细胞气孔的类型、分布及密度:n气孔的类型:气孔的类型:n不等式〔大青叶〕;不等式〔大青叶〕;n不定式〔青蒿、茵陈〕不定式〔青蒿、茵陈〕n环式〔茶叶、桉叶〕;环式〔茶叶、桉叶〕;n直轴式〔薄荷、穿心莲〕;直轴式〔薄荷、穿心莲〕;n平轴式〔番泻叶、蓼大青叶〕;平轴式〔番泻叶、蓼大青叶〕;n禾禾本本科科型型气气孔孔〔〔捍捍卫卫细细胞胞哑哑铃铃型型,,副副卫卫细细胞胞三三角角形形;;淡竹叶、芸香草〕淡竹叶、芸香草〕n类圆形〔类圆形〔 石韦、陈皮〕石韦、陈皮〕气气孔孔指指数数::植植物物叶叶的的单单位位面面积积上上的的气气孔孔数数与与表表皮细胞数的比例皮细胞数的比例 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 × 100 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十同面积表皮细胞数2.叶肉组织 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n栅栅栏栏组组织织 通通常常为为1~3层层圆圆柱柱形形的的细细胞胞,,细细胞长轴与叶面垂直,多在上表皮细胞下面;胞长轴与叶面垂直,多在上表皮细胞下面;n海海绵绵组组织织 通通常常占占叶叶肉肉组组织织的的大大部部分分,,有有无无草草酸酸钙钙结结晶晶,,分分泌泌组组织织〔〔油油细细胞胞、、粘粘液液细细胞胞、、油油室室、、间间隙隙腺腺毛毛〕〕、、异异型型细细胞胞、、石石细细胞胞的的存存在,其外形及分布在,其外形及分布n等面叶 上下表皮细胞内方均有栅栏细胞,如番泻叶、桉叶、罗布麻叶、夹竹桃叶等n栅表比 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3.叶脉 n普通叶的中脉上、下表皮内方大多有数层厚角组织;n少数叶的中脉部分有栅栏组织经过,如番泻叶n中中脉脉维维管管束束 通通常常为为外外韧韧型型,,木木质质部部位位于于上上方方,,韧韧皮皮部部在在木木质质部部的的下下方方,,维维管管束束的外围有时有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的外围有时有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n有的为双韧型维管束,如罗布麻叶n脉岛数 〔Vein-islet number〕每平方mm的脉岛数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为脉岛蓼大青叶蓼大青叶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来源】 为蓼科 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的叶【产地】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陕西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可采两次,除去茎枝及杂质,晒干【性状鉴别】 n叶多伸展破碎n完好的叶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8 cm,宽2~5cmn蓝绿色或蓝黑色,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n叶脉浅黄棕色,于下面略突起n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n气微,味微涩而稍苦【显微鉴别】粉末:蓝绿色① 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② 气孔多为平轴式③ 腺毛头部4个或8个细胞,柄部2个细胞④ 非腺毛多列式,壁木化增厚⑤ 叶肉细胞内含多量蓝色至蓝黑色素颗粒⑥ 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2~80μm【成分】 n含靛蓝,新颖全草含靛青苷(indican),酸水解后生成吲哚酚(indolol),在空气中被氧化成靛蓝(indigo),全草能产生靛蓝4%~5%n另含靛玉红【理化】 TLC检靛篮【含量测定】 HPLC: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甲醇—水(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604nm含靛蓝(C16H10N202)不得少于0.50%大青叶〔大青叶〔Folium Isatidis〕〕【来源】 为十字花科 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叶【产地】 主产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
大多为栽培品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分2~3次采收第1次在5月中旬,采后及时施肥,第2次在6月下旬,如施肥管理得当,8月份可采收第3次北方地域普通在夏、秋(霜降前后)分两次采收 【性状鉴别】 n多用基生叶,叶片极伸展,成不规那么团块状,有时破碎n完好的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倒被针形, n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n上外表暗灰绿色,有时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n叶柄腹面略呈槽状n气微,味微酸、苦、涩【显微鉴别】粉末:本品粉末绿褐色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显念珠状增厚 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 叶肉断面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 【成分】 n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等n鲜叶含菘篮苷(isatan B),菘蓝苷易水解构成吲哚醇,继而氧化成靛蓝n自 植 物 中 分 得 芥 苷 (glucobrassicin)、 新 芥 苷(neoglucobrassicin)、1—磺基芥苷、黑芥子苷、游离吲哚醇及氧化酶等 【理化】(1)粉末 微量升华 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2)粉末水浸液 紫外光灯下 蓝色荧光3)TLC检靛篮、靛玉红苯—氯仿—丙酮(5:4:l)为展开剂,显兰色或浅紫红色斑点。
【含量】n〔薄层扫描 靛玉红≥0.080%〕nHPLC 测定 靛玉红 ≥ 0.020%番泻叶番泻叶(Folium Sennae)【来源】 为豆科 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尖叶番泻Cassis acutifolia 小叶【产地】 狭叶番泻主产于红海以东至印度,现盛栽于印度南端丁内未利,故商品又名印度番泻叶或丁内未利番泻叶,现埃及和苏丹亦产尖叶番泻主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中上游地方,由亚历山大港输出,故商品又称埃及番泻叶或亚历山大番泻叶;现我国广东省、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采收加工】n 狭叶番泻在开花前摘下叶片,阴干后用水压机打包n尖叶番泻在9月间果实将成熟时,剪下枝条,摘取叶片晒干,按全叶与碎叶分别包装【性状鉴别】 n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好平坦,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好平坦,n长长卵卵形形至至卵卵状状披披针针形形,,长长1.5~5cm,,宽宽0.4~2cm;;n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全缘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全缘n上上面面黄黄绿绿色色,,下下面面浅浅黄黄绿绿色色,,无无毛毛或或近近无无毛毛,,叶脉稍隆起。
叶脉稍隆起n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n尖叶番泻叶小叶片略卷曲或常有破碎尖叶番泻叶小叶片略卷曲或常有破碎n呈呈披披针针形形或或长长卵卵形形,,长长2~4cm,,宽宽0.7~1.2cm;;n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n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压迭线纹,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压迭线纹,n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显微鉴别】 n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好平坦,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好平坦,n长长 卵卵 形形 至至 卵卵 状状 披披 针针 形形 ,, 长长 1.5~5cm,, 宽宽0.4~2cm;;n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全缘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全缘n上上面面黄黄绿绿色色,,下下面面浅浅黄黄绿绿色色,,无无毛毛或或近近无无毛毛,,叶脉稍隆起叶脉稍隆起n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 n尖叶番泻叶小叶片略卷曲或常有破碎尖叶番泻叶小叶片略卷曲或常有破碎n呈呈 披披 针针 形形 或或 长长 卵卵 形形 ,, 长长 2~4cm,, 宽宽0.7~1.2cm;;n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n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压迭线纹,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压迭线纹,n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粉末:黄绿色粉末:黄绿色粉末:黄粉末:黄绿色①① 上上下下表表皮皮细胞胞多多角角形形,,垂垂周周壁壁平平直直;;上上下下表表皮皮均均有有平平轴式式气气孔②② 非腺毛非腺毛单细胞,胞,长100~350µm,壁厚,有疣状突起壁厚,有疣状突起③③ 晶鞘晶鞘纤维多,草酸多,草酸钙方晶直径方晶直径12~15µm④④ 草酸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细胞中,直径胞中,直径9~20µm⑤⑤ 等面叶等面叶组织碎片碎片【成分】 n狭叶番泻叶含番泻叶苷A、B、C、D、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aloeemodin dianthrone glucoside)、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尚含山奈素等n尖叶番泻叶含番泻叶苷A、B、C、D、芦荟大黄素-8-氧葡萄糖苷、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理化鉴别】(1) 粉末25mg+盐酸2m1 水浴加热15min,放冷,用乙醚40ml提取,分取醚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放冷,加氨试液5ml,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热两分钟后,变为紫红色。
2) TLC以番泻叶对照药材对照 提取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察看荧光后,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C加热10分钟,再喷以5% 氢氧化钾稀乙醇溶液, 在日光下检视, 显一样颜色斑点【含量测定】 n用分光光度法,在515nm波优点测定吸收度,按番泻叶苷B的吸收系数(E )为240计算,得总番泻叶苷的含量本品总番泻叶苷的含量不得少于2.5%n操作过程全程避光,所用试剂临用前配制【附注】耳叶番泻叶,为同属植物耳叶番泻Cassia auriculata 的小叶,本品含蒽醌苷极微,常混在番泻叶中,应留意鉴别小叶片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先端凹,或具刺凸,叶基对称或不对称,披极多灰白色短毛下外表无典型栅栏细胞,非腺毛长240~650um,棱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