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定的一般方法、程序和要求标准制定的一般方法、程序和要求 主讲人:梁凯l标准制定程序l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其他要素的关系l编写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l编写标准相关的参考基础性系列标准资料l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专业领域地矿土地信息国 际国家行业术语、符号分级、分类规范、规程内容级别标 准 化 三 维 空 间 示 意 图一、制定标准的对象和内容一、制定标准的对象和内容一、制定标准的对象和内容一、制定标准的对象和内容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制定标准的对象和内容 在具体拟定制定标准计划项目时,还应参照标准体系表,把一些相互引用的标准同时列入计划,一些相互协调的标准必须得到及时的制定同时,还应参阅国际标准目录,经济发达国家的标准目录,选出我国也需要制定的标准项目,根据我国生产发展需要,在不同时期内予以安排制定。
二、制定标准的要求二、制定标准的要求二、制定标准的要求二、制定标准的要求制定标准一般有下列要求:((一一))符符合合我我国国有有关关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和和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科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的要求;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的要求; 在生产生活中需要遵守许多法律和法规,如卫生法规、环境保护法等等标准中的有关内容不能与这些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必须了解和熟识有关法律和法规,防止与其相矛盾 (二)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二)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1 1、气候环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 2 2、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3 3、与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与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 在制定标准时,不宜盲目追求高指标,二要适当考虑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一般情况下,以国外先进指标为追赶目标,在标准上以现实水平作为过渡措施 ( (三三) )充分采用国际标准充分采用国际标准三、制定标准的程序三、制定标准的程序三、制定标准的程序三、制定标准的程序 制定标准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确定制定标准计划项目阶段,二是进行编写、审定标准阶段,三是标准审批、发布阶段三个阶段又都有不同的程序和要求。
四、标准计划项目的制定四、标准计划项目的制定四、标准计划项目的制定四、标准计划项目的制定 标准计划项目的制定应依次进行必要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拟定标准内容提要、确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拟定制定标准的工作大纲等工作 (一)(一) 进行必要性论证进行必要性论证 1 1、是否应制定标准、是否应制定标准 2 2、明确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3 3、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4 4、初步拟定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初步拟定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二)、制定标准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二)、制定标准计划的可行性论证 论证的目的是在于弄清制定标准的时机是否已成熟,制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制定后实施有何困难,如何解决等论证的主要内容是: 1 1、制定标准的适时性、制定标准的适时性 论证制定标准的适时性包含两个内容: (1)技术的成熟程度 (2)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 2、制定标准的条件、制定标准的条件 (1)有适当的制定标准的单位 (2)有实施标准的可能性 (3)有足够的资料 标准内容的完整、全面、准确、合理,很大程度上靠对收集来的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对比。
因此,要尽量收集有关国内外标准资料,包括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等,还要收集有关科研成果报告、论文,收集有关生产、使用的现状经验总结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等文件;对收集来的国外资料,必须吃透原文愿意,弄清来龙去脉,才能恰当取舍 (三)制定标准的工作大纲的拟定(三)制定标准的工作大纲的拟定 经过标准计划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之后,便可初步拟定制定标准的工作大纲这样便可理解整个制定标准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有多少需要进行实验验证的项目,大致的工作进度,完成时间等等 五、标准中征求意见稿的提出五、标准中征求意见稿的提出五、标准中征求意见稿的提出五、标准中征求意见稿的提出 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制定标准的基础工作,应尽量做到完备、周密、详细在这程序中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一)组成起草标准工作组(一)组成起草标准工作组 由制定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物色对此标准内容比较熟识的、有代表性的、有权威的单位组成起草标准工作组工作组的人员多少、人员比例,依标准内容确定 (二)起草标准工作组商定工作计划(二)起草标准工作组商定工作计划 起草标准工作组成立后,先就制定标准的目的、要求、涉及的标准内容、统一认识,然后拟定起草标准的工作计划。
主要的工作项目有: 1 1、拟定标准内容的构成及起草依据、拟定标准内容的构成及起草依据 依GB1.1要求,拟定标和尊的构成及其主要内容,如范围、技术内容的各个部分等 2 2、收集有关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收集的资料有:国内外标准资料,包括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际标准等;国内外生产技术水平及相关经验总结,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有关的科研成果; 3 3、专题的调查研究、专题的调查研究 对标准中的关键问题或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务必板问题产生的根源、影响、解决办法等了解清楚,为确定标准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 4 4、安排试验验证项目、安排试验验证项目 有些技术内容或指标是需要进行试验验证才能确定的对此应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试验验证,提出试验验证的报告和结论 (三)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三)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述工作完成后,便可进行整个标准的起草工作,可由一个人起草,也可分成若干部分分别由几个人起草,最后由一个人整理合成,经标准起草工作组讨论后定稿如有必要,可邀请部分专家进行讨论、修改后定稿。
在提出标准意见稿时,还应提出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 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完成后,应送请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发出征求意见 (四)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四)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发往征求意见的单位应是对本标准有密切关系或比较熟悉的有代表性的生产、使用、科研、大专院校、监督检验单位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为两个月 发送征求意见函时,最好附上征求意见的表格,以利对意见的综合整理和处理六、标准送审稿的提出六、标准送审稿的提出六、标准送审稿的提出六、标准送审稿的提出 标准送审稿应是被认为已成熟的、经审查后可定稿的标准稿提出标准送审稿一般应经过下列程序: 对征求来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逐条由起草人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经标准起草工作组集体讨论、确定对意见的处理,大致有下列五种情况: 1、采纳; 2、部分采纳; 3、不采纳,对此应说明理由或根据; 4、待试验后确定对此应安排试验项目和试验要求以及工作计划; 5、由标准审查会决定 对意见的处理应依《意见汇总处理表》格式列出,作为审查会的讨论依据和报批标准的附件。
并根据处理意见修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写说明以及相应的图表 上述经修改的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写说明以及意见汇总处理表,经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技术归口单位审阅同意后作为标准送审稿,并确定用会审或函审形式审查 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一项标准的内容包括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分规范性一般要素和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要素分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 1、规范性要素: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Ø规范性一般要素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等Ø规范性技术要素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抽样、试验方法等等(不同类别的标准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规范性附录等 2、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的信息要素Ø资料性概述要素:标识标准、介绍其内容、背景、发展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Ø资料性补充要素:提供附加信息,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和索引等Ø资料性要素还包括:条文的注和实例以及条文的脚注。
一、范围、标准名称一、范围、标准名称一、范围、标准名称一、范围、标准名称l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交代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部分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l“范围”通常只写“有什么”和“干什么用”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写“没有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用”但是不能写其他内容l例如 GB/T 1.1-1993的“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编写的要求和表述方法,适用于编写我国各级标准当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为我国标准时,其编写格式和方法可与被采用的标准一致中红色内容的处理方式是不对的,它超出了范围的内容l编写“有什么”时,要“前”、“后”照应l “前”是指范围之前的标准名称对于标准名称,范围要做到:l——不要拆台,标准名称中有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有;l——要补台,标准名称中写不下的内容,在范围中一定要补全l“后”是指范围之后的标准中的规范性要素对于标准中的规范性要素,要按照章的顺序,将章的标题恰当地、有机地组织到“有什么”的条款中去l标准名称多采用分段方式,尤其是分部分的标准,一定要采用分段方式l分部分标准的顺序号对应的是标准名称中的主体要素,顺序号相同的则主体要素应相同;其后的部分号对应的是标准名称中的补充要素。
l采用国际标准时分部分标准的部分号也可采用分组编号二、引用二、引用二、引用二、引用l条款内容应该编写清楚、完整,这是起草人的责任l有现成的条款时可采用引用方式l引用方式分注日期引用和不注日期引用引用条款时应在条文中表达清楚l注日期引用的内容是不变的;l不注日期引用的内容是变化的,选择时要慎重l引用在起草时可以节省篇幅,但在使用时就需要寻找相应的资料l引用的具体规定,按 GB/T 20000.3l规范性引用文件:u是标准使用时需要寻找标准的清单 清单上的标准注或不注日期应该根据条款中的规定,由条款确定,不是由别人确定u1993年的套话的引出的年号问题 93年: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但是在2000年中红字一句没有了u排序u标准的第一人称三、前言、引言三、前言、引言三、前言、引言三、前言、引言l前言写规定的内容和与其他文件的关系l引言写标准自己的事情四、封面四、封面四、封面四、封面l封面上增加了“代替”的信息l采标的标准封面上,增加了“一致性程度标识”。
五、术语、符号、缩略语五、术语、符号、缩略语五、术语、符号、缩略语五、术语、符号、缩略语 l术语和符号是相通的,是对概念的不同形式的指称,术语采用汉字,符号采用拉丁字母缩略语是术语和符号的缩写形式l目前的流行在标准中列出几个术语,但是要注意不要列出:该标准不用的,一看就明白的、大家都知道的术语l符号和缩略语在标准中一般很少单独组章列出六、附录六、附录六、附录六、附录l附录产生的原因:l——相对篇幅较大,与其他条款的篇幅不协调;l——局部内容对于上下文来说属于另类,虽然篇幅不大,但是从整体上看在内容上不连贯l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l规范性附录属主体内容可含要求、推荐和陈述l资料性附录属附加要素,只能提供附加的信息l附录的性质由提及它的条款来决定七、参考文献、索引、目次七、参考文献、索引、目次七、参考文献、索引、目次七、参考文献、索引、目次l标准制定过程中曾经参考过的、引用过的;在标准中作为资料性引用的一类文件属于参考文献为了尊重原作者的权利,按照国际惯例可编制参考文献l过去术语标准习惯编制索引,今后使用电子文本时为了检索方便其它标准也可编制索引l利用模板编写标准时,可利用模板自动生成目次。
如果目次中有一章是术语则目次中只要保留该章的标题,其余的小标题都删去不要编写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编写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编写标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编写标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编写标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编写标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一个标准应按照需要,在其适用范围内,内容力求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最佳结构 2、标准的文本应准确、简明、严谨准确,即没有技术和科学性的错误,标准的内容应经过充分的科学和试验论证简明,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避免繁琐和深奥的语句严谨,即逻辑性强,用词准确,切忌模棱两可 3、为了保证对标准的正确理解,在一项标准或一系列标准中使用的同一术语、符号和代号只能用来表达同一概念或事物,避免对已定义的术语使用另外的同义词 4、为了保证标准的贯彻实施,各种标准之间必须协调一致,特别是与基础标准之间的协调,即必须遵循已有的基础标准如标准化的术语、量和单位、技术制图、图形符号、优先数系、公差配合、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统计技术等 5、将我国标准翻译成其他文种(包括我国少数民族文种)时,应保证在技术上和结构上一致。
l条款的定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达方式,一般采取要求、推荐或陈述等形式可见条款的形式有三种l条款的形式与助动词有关l条款的内容一般分为两类:l——涉及标准化对象(物)的能力和可能性的;l——涉及标准实施者(人)的行为或行动步骤的二、条款的编写二、条款的编写二、条款的编写二、条款的编写l条款的作用:标准中的条款是声明符合标准时需要遵守的要素l标准中的条款按作用一般分为三个层次:l要求型条款: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允许存在偏差的;l推荐型条款:表达建议或指导的;l陈述型条款:表达信息的要求型条款l要求型条款在标准中表示: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允许有差异可有两种表示方式:l——利用祈使句直接表明行动如在试验方法中表示操作步骤,可用“开启记录仪”这种表示方式这一句话的作用是命令标准实施者必须完成的行为或行动步骤,并且不允许打折扣;l——利用助动词“应”或“不应”,表示必须满足的准则如“条文的脚注不应包含要求”;或表示必须满足的能力如“汽车的最大时速应大于100km”,以上内容当声称符合标准时,都是必须满足的推荐型条款l推荐型条款介于陈述型条款与要求型条款之间。
既不是 “要求”,也不是 “陈述”它只能利用助动词“宜”或“不宜”来表达:l——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的,特别适合的一种,不提及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l——表示某个行动步骤是首选的,但未必是要求的;l——在否定形式时,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性或行动步骤陈述型条款l 陈述型条款在标准中仅仅用来提供信息,不作为任何要求和建议:l——利用一般陈述句提供信息如“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只是解释“章”的概念,便于相互理解;l——利用助动词“可”或“不必”,表示在标准的界限内允许的行为或行动步骤如“图的脚注可包含要求”l——利用助动词“能”或“不能”,“可能”或“不可能”表示能力和可能性如“将一项标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部分,这样,能对每个部分单独进行修订或“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l综上所述,将一些相关的条款集中在一起就构成规范性文件的实质内容三、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三、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三、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三、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编制说明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序,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机构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编写标准相关的参考基础性系列编写标准相关的参考基础性系列标准资料标准资料——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一、一、GBGB//T 1T 1各部分情况各部分情况 GB/T 1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ISO/IEC导则的2个部分 1、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与《ISO/IEC导则 第2部分:2004国际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为非等效关系,代替GB/T 1.1-2000和GB/T 1.2-2002 2、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参照《ISO/IEC导则 第1部分:程序》,代替GB/T 16733-1997 二、二、GBGB//T 20000T 20000的各部分情况的各部分情况 GB/T 20000由7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参照ISO/IEC指南2,代替GB/T3935.1-1996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参照ISO/IEC指南21-1:2005,代替GB/T 20000.2-2001。
第3部分:引用文件,参照ISO/IEC指南15,代替GB/T1.22-1993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参照ISO/IEC指南51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参照ISO/IEC指南64 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参照ISO/IEC指南59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参照ISO/IEC指南72三、三、GBGB//T 20001T 20001各部分情况各部分情况 GB/T 20001由5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将成为某一类标准的编写规则,为这一类标准的编写提供具体要求某一部分可能对应一个国际标准,也可能与国际标准无对应关系 第1部分:术语,参照ISO 10241,代替GB/T 1.6-1997 第2部分:符号,代替GB/T 1.5-1988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代替GB/T 7026-1986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参照ISO 78-2,代替GB/T 1.4-1988 第5部分:产品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1、对标准立项要进行充分论证、对标准立项要进行充分论证2、标准起草小组要搭配合适的人员、标准起草小组要搭配合适的人员3 3、充分检索有关文献、充分检索有关文献4、作好标准起草前的准备工作、作好标准起草前的准备工作5、写好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写好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6、开好审查会、开好审查会7、将修改后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将修改后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 1、、对标准立项要进行充分论证对标准立项要进行充分论证 在标准立项前,要充分论证这项标准是在标准立项前,要充分论证这项标准是否该立项。
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否该立项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该项标准要解决什么问题;该项标准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是否成熟;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是否成熟; ――――有哪些标准与这些问题有关;有哪些标准与这些问题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制定多少项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制定多少项标准:是一个系列标准,还是一个标准分若干个准:是一个系列标准,还是一个标准分若干个部分;部分; ――――国际上有没有可参考的材料;国际上有没有可参考的材料; ――我国有无相应的经验;我国有无相应的经验; ――需要投入多少人和物力;需要投入多少人和物力; ――除了起草单位,还有那些部门在除了起草单位,还有那些部门在应用它等等应用它等等 2、标准起草小组要搭配合适的人员、标准起草小组要搭配合适的人员 标标准准起起草草小小组组不不论论由由几几位位人人员员组组成成,,这这些些人人员员组组合后应具备以下条件:合后应具备以下条件: ――对技术内容熟悉;对技术内容熟悉; ――有一定的标准化知识;有一定的标准化知识; ――有文献的检索能力;有文献的检索能力; ――编写文件的能力较强,书写有较强的逻辑性;编写文件的能力较强,书写有较强的逻辑性; ――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能能充充分分表表述述自自己己的的观观点点,,也也善善于于思思考考别别人人的的意意见;见; ――责任心较强;责任心较强; ――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编写标准等。
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编写标准等 3、充分检索有关文献、充分检索有关文献 在动手写标准前,要全面 在动手写标准前,要全面检索相关的检索相关的文献,找到与本标准有关的文献后认真分文献,找到与本标准有关的文献后认真分析并找出本标准可直接引用的内容具体析并找出本标准可直接引用的内容具体应检索以下方面文献:应检索以下方面文献: ――有关技术方面的所有文献;有关技术方面的所有文献; ――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文献;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文献; ――相关标准和可以直接引用的标准;相关标准和可以直接引用的标准; ――标准化方面的规定等标准化方面的规定等 涉涉及及到到标标准准化化方方面面的的书书籍籍和和标标准准要要考考虑虑以以下下方方面:面: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 ――国国际际标标准准或或国国外外有有关关行行业业、、协协会会等等发发布布文文献(标准)献(标准) 4、作好标准起草前的准备工作 、作好标准起草前的准备工作 (1))在在起起草草标标准准前前,,还还要要将将有有关关的的技技术术内内容容进进行行充分研究并决定取舍:充分研究并决定取舍: ――要要充充分分考考虑虑标标准准的的的的适适用用范范围围,,围围绕绕该该范范围应选择有关的技术内容;围应选择有关的技术内容; ――要保证所选择的技术内容有充分的依据;要保证所选择的技术内容有充分的依据; ――要对需验证或试验的数据作好相应的工作;要对需验证或试验的数据作好相应的工作; ――要要对对引引用用的的标标准准和和相相关关标标准准有有作作好好充充分分了了解。
解 (2)制定标准的基本要求:)制定标准的基本要求: ――了解标准化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如不了解标准化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如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了解标准的属性特点、了能违背法律法规、了解标准的属性特点、了解标准的制定程序等;解标准的制定程序等; ――掌握标准的编排格式及编写的基本要掌握标准的编排格式及编写的基本要求;求; ――掌握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方式;掌握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方式; ――了解与应用该标准有关方面的信息等了解与应用该标准有关方面的信息等 5、写好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写好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在有关的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在有关的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应先进、可行,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应先进、可行,标准文本应符合标准编写要求,标准编排逻标准文本应符合标准编写要求,标准编排逻辑性要强,语言简炼;辑性要强,语言简炼; ――随征求意见稿要同时准备好编制说明,随征求意见稿要同时准备好编制说明,编制说明中的内容要符合编制说明中的内容要符合“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所列的项目;中所列的项目; ―-无论采取邮寄或网上征求意见,应将征-无论采取邮寄或网上征求意见,应将征求意见稿针对该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同时送交求意见稿针对该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同时送交被征求意见的对象;被征求意见的对象; ――对于回复的意见要认真分析,作好意见对于回复的意见要认真分析,作好意见汇总,并修改征求意见稿,在修改征求意稿时同汇总,并修改征求意见稿,在修改征求意稿时同时要修改编制说明,使其与征求意见稿相配套;时要修改编制说明,使其与征求意见稿相配套; ――要对所提的意见作相应的试验验证工要对所提的意见作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作; ――意见基本统一,并不太可能产生颠覆意见基本统一,并不太可能产生颠覆性意见时,准备审查并组织相应的材料。
性意见时,准备审查并组织相应的材料 ――会议纪要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参会代表名单、主持人、会议时间、地点、对标准的评价、标准水平、要求修改的意见等应明确表述尤其是对该标准审查后的结论性意见,一定要写明确对于标准的不同看法,也应在纪要中讲清,供审批部门考虑; ――起草人员应认真听取审查会的意见并按会议纪要要求修改送审稿; ――函审时应如实总结函审意见,技术委员会应作好函审结论 7、将修改后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及时、将修改后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及时上报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