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86344147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A版) 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流程说课流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说教程序说教程序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 选修2-1第二章第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这节课是在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基础上,将研究曲线的方法拓展到椭圆,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坐标法去研究椭圆几何问题,也为进一步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本节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

2、及有关概念;掌握椭圆方程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注重数形结合和待定系数法在数学题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合作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形成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l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BACK 教材处理教材处理 根据新大纲要求,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结合我根据新大纲要求,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

3、中,有两个难点需要解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决:标准方程的推导,这过程涉及到适当的坐标系标准方程的推导,这过程涉及到适当的坐标系的建立和无理方程的变形。的建立和无理方程的变形。椭圆定义中焦距与长轴椭圆定义中焦距与长轴的大小关系以及椭圆焦点分别在轴和轴上时的方程的的大小关系以及椭圆焦点分别在轴和轴上时的方程的标准形式的区别与联系。标准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设计采用引导发现法、探求讨论法等1、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动手画椭圆动点的轨迹,启发学生归纳,概括椭圆的定义;2、探求讨论法:学生通过联想、归纳,把原来的求轨迹的

4、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展示,化抽象为具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强调了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先导教育原则,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以学生主动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发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三三、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椭圆相关图片,画椭圆的工具(学生准椭圆相关图片,画椭圆的工具(学生准备:硬纸板、细线、两图钉、铅笔)备:硬纸板、细线、两图钉、铅笔)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BACK五、说教程序五、说教程序(一)复习回顾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重

5、点学习了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两种方法。提问:提问:是哪两种方法?其解题步骤是什么?(学生思考并作答)(方法一是基本法,方法二是待定系数法)通过回忆性质的提问,明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与原来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后面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作好准备。(二)创设情境1、给出椭圆的一些图片:给出椭圆的一些图片:立体几何中圆的直观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图,橄榄球等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些,他们的形状象什么? 指出:指出:这就是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封闭曲线椭圆设问:能否用现有的工具画出椭圆?通过图片、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程度,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2、画一画:、画一画: 让同

6、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硬纸板、细线、铅笔,同桌一起合作画椭圆。 (学生亲自动手,合作完成)探究: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3、议一议:议一议: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回答)注重概念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思考问题;从感性认识自然过渡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注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椭圆的定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作归纳。 4、归纳,形成概念、归纳,形成概念 定义定义:到平面内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定点F1、F2称为椭圆的焦点。F1、F2间的距离|F1F2|称为焦距

7、。提问提问:为什么常数要大于|F1F2|?不大于会如何?(学生继续分组讨论,请出代表说讨论的结果结论:(结论:(1)当)当 时,是椭圆;时,是椭圆; (2)当)当 时,是线段;时,是线段; (3)当)当 时,轨迹不存在;时,轨迹不存在; (二)定义椭圆在给出定义后,通过设问让学生加深对椭圆定义中的关键词汇的理解,进一步强化椭圆定义,真正使学生理解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三)推导椭圆方程5、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设问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怎样?(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设问2:本题中可以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经验来确定)方案1:以两定点的连线为X轴,其垂直平分线为Y

8、轴方案2:以两定点的连线为Y轴,其垂直平分线为X轴xy学会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构造数与形的桥梁,学会用解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四)、推导椭圆方程6、推导方程、推导方程(1)方案1,以过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F1F2为2c(c0)、正常数为2,则F1(-c,0)、F2(c,0)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PF1+PF2= 学生完成填空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体会这样建系的好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体验方程推导的全过程,数形结合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起到真正掌握这一

9、方法的目的。化简过程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化简得 设方程简化为:列方程:复习无理方程的化简,老师演示化简过程来突破难点。思考:思考:你能从下图中找出表示的线段吗?AB体会椭圆标准方程中的量与椭圆中的对应线段的等量关系(2)若以方案2建立坐标系,则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学生们自己写出F1、F2的坐标,以及列出方程,推导出与上面类似的结果)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参照上面方法推导焦点在y轴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以此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活学活用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作用。7.两种类型的椭圆方程的比较:两种类型的椭圆方程的比较:焦点在X

10、轴: F1(-c,0)、F2(c,0) 焦点在Y轴: F1(0,-c)、F2(0,c)【关系关系】(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这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有何异同)通过对比总结,强化不同类型的方程的异同,从而深化学生对椭圆标准方程的理解。也是对学生观察、归纳能力的训练。 (五)、范例教学8、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例例1】判断焦点的位置并求其坐标:(1) (2) (3) (4)(学生口答完成)从基础入手,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即掌握两种类型的椭圆方程的异同和根据标准方程判断焦点位置的方法(看大小)。【例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F1(4,0)、 F2(4,0),椭圆上

11、任一点到F1、F2的距离之和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椭圆经过点 。通过此例的两个小题,让学生明白,在求椭圆标准方程时,首先要判断焦点所的位置,也是待定系数法的运用,对标准方程中a、b、c 的关系的掌握。【例例3】求焦点在x轴上,a4,且经过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独立完成,一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变式变式将例将例3中条件中条件“焦点在焦点在x轴轴”去掉,去掉,结论又是如何?(提问)结论又是如何?(提问)以此例代练,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及时反馈,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变式训练来强化概念,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

12、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化知识点的掌握,突出重点、难点 。 1教材P42 练习1,2 2反馈矫正。 (六)反馈练习利用练习,及时反馈,强化知识点的学习。(七)归纳小结1椭圆的定义2、两类椭圆标准方程(焦点在轴和轴上)焦点在X轴: F1(-c,0)、F2(c,0) 焦点在Y轴: F1(0,-c)、F2(0,c)【关系关系】 ;判断焦点位置的方法;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通过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作业布置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 的标准方程(1) , ,焦点在 轴上;(

13、2)焦点在 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 ;(3) , ;2、若方程 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的 范围为 3、已知B、C是两个焦点, ,且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通过回忆性质的提问,明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与原来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后面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作好准备。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定义:PF1+PF2 2a(大于F1F2),焦点F1、F2 焦距F1F22c二、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焦点在Y轴:【关系关系】【例例1】【例例2】【例例3】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

14、则,通过开放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自由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数学的情感体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在思想方法运用、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这节课教学内容就是学习椭圆的定义以及两种类型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引入椭圆的概念的的时候,采用了学生动手画椭圆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椭圆概念,并归纳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概括和动手能力。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体验方程推导的全过程,进一步加深数形结合思想和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师生尝试探究,合作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学习椭圆相关知识的兴趣。在例题和例题的变式,目的在于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椭圆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七、教学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