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586294429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隋朝在洛阳及周边地区广设粮仓,以屯储各地运来的粮食和物资。下图为隋朝

2、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这些大规模的粮仓能够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A营建东都洛阳B统治者多次巡游C大运河的开通D造船术领先世界2、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曾评价:“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其中的“他”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盛赞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辉煌的政绩不包括A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B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清除异己势力C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D吸取隋亡教训,虚怀纳谏,从善如流4、 右侧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忆昔

3、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A兴盛的景象B农业的发展C衰落的过程D割据的结果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世上疮痍,诗人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A白居易B杜甫C杜牧D李白6、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汉族政权与各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C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7、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

4、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8、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朝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A水稻B粟C茶树D棉花9、 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属于赵宋时期文化的是A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B出现四大发明的“造纸术”C民族交融形成回族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0、 小明运用下面三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冶铁技术的提高B耕作技术的发展C农业技术的改进D制瓷技术的进步11、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多个民族政权与北宋并立,下列各项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A女真族完颜阿骨打B蒙古族松赞干布C契丹族耶律阿

5、保机D党项族元昊12、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回族形成 实行行省制度攻灭南宋攻灭西夏ABCD13、 “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是指哪一地区成为丰饶的粮仓()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B黄河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C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D长江中下游一带14、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歌B词C散文D戏曲15、 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 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温公亦伟人哉!”梁启超强调的资治通鉴是什么体例A编年体B纪传体C纪事本末体D国别体16、 下图历

6、史人物是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他率军在东南沿海平定倭患的事迹是()A山海关之战B台州九捷C郾城大捷D澶渊之战17、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写就中华建筑的史诗。”材料描述了()A大运河的流长B都江堰的灵动C明长城的气派D紫禁城的宏大18、 阅读史书是研究历史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下两部著作可以共同研究()马欢瀛涯胜览马欢,曾跟随郑和出使,将下西洋时亲身经历国家的情况记录下来。戚继光纪效新书全书涵盖了兵员选拔、训练、武器、阵法、律令、行营、兵法等多个方面。A明朝前期的制度B明朝的对外关系C明朝后期的科技D明朝的文学艺术19、 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历史

7、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性封建王朝有两个,其中满族建立的是A隋B唐C元D清20、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A君权的强化B经济的活跃C文学的繁荣D民族的交融21、 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A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B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C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D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22、 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并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

8、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23、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A广东省B台湾省C福建省D浙江省二、综合题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9、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想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三: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如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摘自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请回答:(1)材料一表述的是哪朝的行政制度?“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材料二中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谁?从材料二中找出他废除丞相的两点理由。(抄录原句)(3)材料三中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谁?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

10、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5、 民族友好、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实证】(1)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中央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所采取的方式,并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方式共同的历史影响。【唯物史观】合议双方时间内容影响北宋与辽1005年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北宋与西夏1044年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宋夏边境贸易兴旺南宋与金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2)请指出上表中北宋与辽和议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以上和议。【历

11、史解释】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3)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举一例说明。【家国情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连横台湾通史(4)写出文中的“贵国”所指的国家。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发此言者。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倾其一生心血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非常讲究实用的医药著作,其所有理论与方药都服务于治病救人。嘉靖薪川志中记载了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充分肯定了其“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摘编自王平格物明理著本

12、草,济世寿民佑苍生材料二本草纲目“书考入百家”,所引用的各类书籍中医书276家,与这些先贤著作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本草纲目还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发展了“命门三焦”学说,丰富了“脾土为本”的理论。摘编自王平格物明理著本草,济世寿民佑苍生材料三18世纪,瑞典著名生物学家林奈以睿智的眼光发现了本草纲目中蕴藏着的宝贵知识财富,并得到了启迪,撰写出了论文自然系统,一经发表就震惊世界科学界。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汲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摘编自王剑、梅全喜论本草纲目)的伟大贡献及学术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是谁?并概括他的医德。(2)根据材料二,归纳本草纲目编写的特色。根据材料三,谈谈本草纲目的价值。(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中学生如何弘扬中医药学?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