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章 自我心理:自我心理:观念、体验、行为 第一节 自我概念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自我概念的含义一、自我概念的含义1、教师自我概念的内涵、教师自我概念的内涵2、教师自我概念的特殊表现、教师自我概念的特殊表现二、自我概念的发展二、自我概念的发展1、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2、教师自我概念发展的职业特点、教师自我概念发展的职业特点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1)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关于自己的概念认识或观念;(2)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觉;(3)自我概念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4)自我概念是个体经由经验而形成的各种对自己的知觉判断或主观评价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知,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各方面特点的主观知觉或评价 也有人对不同人的定义,总结成四种类型的自我概念第一种是综合的自我概念综合的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能力、角色、和自我价值的知觉第二种是短暂的自我概念短暂的自我概念。
例如,由于成功或失败引起的短时影响第三种是社会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概念,是个体觉察别人如何看到他的有关社会能力第四种是理想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表述了个体对于理想的自我的看法例如,它可能是现实的,准确地反映了能力,也可能是不现实的,反映对能力的评价异乎寻常的高或低过高可能导致挫折,过低会导致自我贬低而不愿去争取达到个体能力所及的目标1、教师自我概念的内涵◆教师自我概念是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自我自我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感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察自我图式等自我图式等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等自制自主自我控制等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魏运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我概念结构的研究James 1890 等为代表的理论构建取向 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 自我概念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心理学自我概念理论最初引入精神分析学派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自我互动理论人本主义的自我概念詹姆斯的自我概念 主我宾我 精神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纯粹自我社会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物质自我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结构中阐述了自我概念。
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协调本我和超我及现实三者的关系如果自我的力量不够强大,将有可能导致三者的失调而产生心理疾病阿德勒认为自我控制本我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一个不显眼的部分,而是活动的唯一动机,是调动个体的全部力量去追寻优越埃里克森的自我是帮助个体建设性的适应环境,使个体勇敢的面对危机,解决一生发展各阶段的冲突,顺利度过人生没个转折点的组织结构 社会心理学自我互动理论Cooley1902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人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 他把自我的这个方面称为投射自我( reflected self)或镜中自我 (looking-glass self )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以自我还包括镜中自我即由他人如何对自己及对自己的行为下评判的知觉所构成的我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Mead 1934 也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人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人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人们那样看待自己 Sullivan1953则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作用 在家庭成员的影响下, 儿童发展出三种成分的自我系统:好我、坏我和非我受赞许的行为,儿童就自我接受而形成“好我”,被反对的行为,儿童就自我禁止而形成“坏我”人本主义的自我概念罗杰斯从现象学意义上提出了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包括具有“我”之特性的一切想法、知觉及其价值,是个人现象场中与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附着的意义,它是个体看成“我”的那部分现象场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我和宾我两个方面他认为宾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他在宾我的框架内活动,但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使人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我的框架,使人的行为具有自由意志性、创造性和新异性。
根据他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所谓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按一定社会要求的或我们自己设想的或期待成为得那个“我”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 现在心理学家多数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许多研究和量表的编制都以这种模型为理论基础Shavelson Huber和Stanton等 1976 在James 1890 和Cooley 1902 等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自我概念结构模型,简称Shavelson等人的模型这一模型很有启发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现在心理学家多数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许多研究和量表的编制都以这种模型为理论基础Shavelson等人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 自我概念的测量自我概念的测量可用于多种目的,采用多种方法,如语义分化量表、形容词核查表、画画任务、Q分类方法、投射测验、真实—理想测量以及第三方报告等但从实际看,自我概念的测量多用于研究目的,真正投入商业运作与实践应用的很少在方法上,多采用自我报告问卷自我概念量表自我概念量表早期的第一代自我报告问卷基于单维模型评估自我概念早期的第一代自我报告问卷基于单维模型评估自我概念,强调整体自我概强调整体自我概念。
有念有Rosenberg的自尊量表、的自尊量表、Tennessee的自我概念量表第一版、的自我概念量表第一版、Coopersmith的自尊调查以及的自尊调查以及Piers与与Harris开发的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开发的儿童自我概念量表随着自我概念结构观从单维模型转向多维模型随着自我概念结构观从单维模型转向多维模型,自我概念测量工具也相应自我概念测量工具也相应转向量表包括转向量表包括Marsh的自我描述问卷的自我描述问卷ⅠⅠ、、ⅡⅡBrakn从从Shavelson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维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维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并开并开发出多维自我概念量表发出多维自我概念量表(MSCS,The multidimentional self concept scale)该量表在开发过程中对项目结构、量表开发、预备测验和标准化予以足该量表在开发过程中对项目结构、量表开发、预备测验和标准化予以足够关注够关注,通过反向题减少社会期许效应和反应模式通过反向题减少社会期许效应和反应模式,其信度与效度已获得其信度与效度已获得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并有实证研究支持量表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并有实证研究支持量表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常常常常被看作是自我概念测量中最完善的工具。
被看作是自我概念测量中最完善的工具“教师自我”的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P96)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内在一致性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决定人们的期望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 2、教师自我概念的特殊表现、教师自我概念的特殊表现•教育性•双重性•社会期待性二、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结构的变化:自我概念结构的变化: 从混沌到分化从混沌到分化 年幼的儿童简单的把自己视为年幼的儿童简单的把自己视为““好好孩子孩子””或或““坏孩子坏孩子””,而难以做出更细致的划分而难以做出更细致的划分随年龄增长而分化和精确随年龄增长而分化和精确自我概念量的变化:自我概念量的变化: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这种发展是有起伏的,呈现出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这种发展是有起伏的,呈现出曲线式的发展模式,有时发展快,有时稳定,甚至曲线式的发展模式,有时发展快,有时稳定,甚至下降1、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自我辨别自我辨别——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认定自我认定2、教师自我概念发展的职业特点、教师自我概念发展的职业特点•职业准备期的自我概念•职业适应期的自我概念•职业发展期的自我概念•职业创造期的自我概念•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成绩(北京:钟祖荣):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成绩(北京:钟祖荣):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准备期准备期 新任教师新任教师•适应期(适应期(1—3年)年) 合格教师合格教师•发展期(发展期(4一一10年年 )) 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创造期(创造期(16—25 年)年) 专家教师专家教师(学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科带头人、特级教师)((1 1)准备期)准备期——高素质的学生高素质的学生•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
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包括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包括基础阶基础阶段的学习段的学习和和专业阶段的学习专业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骨干教师是潜在性的其素质特点表中,骨干教师是潜在性的其素质特点表现为:现为:–以获得书本知识为主获得的知识主要是书本以获得书本知识为主获得的知识主要是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还缺乏实际经验上的间接经验,还缺乏实际经验–有一定教育理论知识,但比较肤浅有一定教育理论知识,但比较肤浅–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良素质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良素质((2 2)适应期)适应期——有充分心理准备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教学新手的教学新手•适应期是教师初步形成教学能力的时期适应期是教师初步形成教学能力的时期这个阶段潜在的骨干教师素质特点是:这个阶段潜在的骨干教师素质特点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素质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发展不平衡素质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发展不平衡–适应期完成的标志是适应或者胜任教育教学工适应期完成的标志是适应或者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作,潜在骨干教师一般能够达到胜任教育教学潜在骨干教师一般能够达到胜任教育教学的高标准。
的高标准((3 3)发展期)发展期————较有实力的中坚力量较有实力的中坚力量•发展期发展期是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最快,逐渐走是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最快,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大多数骨干教师停留在发展期的时向成熟的时期大多数骨干教师停留在发展期的时间比较长,过去的经验表明,间比较长,过去的经验表明,80%80%左右的骨干教师左右的骨干教师终身停留在这个成长阶段终身停留在这个成长阶段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发展期分为发展前期与后期发展期分为发展前期与后期–A、发展前期发展前期——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学专长教学专长型型教师教师•①①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化和经验化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化和经验化•②②素质全面化素质全面化•处于这个成长阶段的骨干教师存在着三方面急待提处于这个成长阶段的骨干教师存在着三方面急待提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① ①教育改革意识与能力不足教育改革意识与能力不足• ② ②知识面狭窄知识面狭窄• ③ ③科研能力较差科研能力较差–实践证明,有些教师尽管具有丰厚经验积累,最终只能实践证明,有些教师尽管具有丰厚经验积累,最终只能停留在熟练教师的水平上,在成长过程中度过漫长的停留在熟练教师的水平上,在成长过程中度过漫长的““高原区高原区””。
–只有那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自只有那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科学批判性思考,探求新思路、新方法,己的经验进行科学批判性思考,探求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者,才能够真正带领广大教师改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者,才能够真正带领广大教师改革和发展教育,成为真正的骨干教师革和发展教育,成为真正的骨干教师•B B、、发展后期发展后期——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协调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成熟教师发展的成熟教师–这个时期骨干教师的素质特点是:这个时期骨干教师的素质特点是:• ① ①知识深广化知识深广化• ② ②教育工作向学化教育工作向学化• ③ ③成熟化成熟化((4 4)创造期)创造期——教育专家型教师教育专家型教师•学识专深化学识专深化•目光的远大与看问题的前瞻性目光的远大与看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思考: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自我概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自我概念有什么不同?念有什么不同?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早期生活经历早期生活经历成熟成熟文化、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经济状况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社会阶层人格特征人格特征参考文献1.乔纳森.布朗 陈浩莺等译.自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魏运华著.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刘凤娥, 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心理学态心理学态,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