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陈万本陈万本邮箱:邮箱:chwb12345@趣联趣诗欣赏一、趣联欣赏n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n与对联比较而言,趣联不但具有对联的对仗工整、合律押韵、平仄相称、组合巧妙等特点,而且还具有诙谐幽默、寓理于趣、寓趣于哲、词妙义深、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独到之处它既是文人墨客的沙龙清谈,席间雅兴,也为广大群众所称道,成为他们抒发感情、寓理喻世、褒贬优劣的一种绝好形式因此,千百年来,流传了不少关于趣联的佳话 (一)同旁部首联n偏旁,或称同旁,指的是汉字字形中相同的偏旁部首利用汉字的偏旁为构思方法,以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成联,叫做偏旁法同旁组合千姿百态有的利用相同偏旁,有的在对仗处使用一个偏旁,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这类对联的难点和妙处在于串组的自然合理,一旦生硬牵强,便索然无味利用偏旁法做联,大致有四种情况: n1.上下联均为同一偏旁,有人称为“全同”例:¨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n其他的“全同”偏旁部首联还有:¨送迎远近通达道 进退速迟逝逍遥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n2.上下联各用一种偏旁,有人称之为“横同”¨例:有一副古联,据说是一大家闺秀,及笄(ji)之年向求婚者悬一副联,声言谁若对上此联,便嫁给谁当时无人应对下联为近人所对,用“忄”,虽然平仄仍需推敲,但做为巧对,还是不错的¨寂寞寒窗空守寡 惆怅忧怀怕忆情n其他的“横同”的偏旁部首联还有:¨¨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榮(rong)¨¨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n3.上下联各有同偏旁的字,有人称之为“竖同”¨如广东东莞虎门联:¨¨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n其偏旁分别为“火金水土木”五行虽然上下联风格有所差异,但全联字义贯通,意境高远,实属难得之佳作n4.上下联各有部分字有相同或近似的偏旁,有人称之为“类同”¨例一:有一副很出名的,据说是八国联军出上联,清朝官员对下联的对子:¨¨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例二: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潜身浙东山中,日日与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 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後人所对。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二)叠字复字联n在对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为「叠字」 联,而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称为「复字联」 n1.叠字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水水山山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时时好好奇奇(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重重迭迭山重重迭迭山 曲曲环环路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高高下下树(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上联唐伯虎出下联祝枝山对)n2.复字联¨据说明代大学士解缙,他是解元出身,一日在游山途中口渴了,就到一个庙中讨水喝,住持听了他的介绍,突然想到一联,说对上了才给他水喝:“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这上联难在三个“解”连用,第一个读jiě,意思是消除;第二个读xiè,是他的姓;第三个读jiè,“解元”,明清科举考试,乡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一时半会对不上,两人就聊开了,解缙了解到:这和尚姓“乐”,出家前曾在宫廷当过几年乐师,他灵感一来:“三弦妙三弦妙曲,乐乐乐师之音曲,乐乐乐师之音三个“乐”字,第一个读lè,是快乐之意;第二个读yào,是这和尚的姓;第三个读yuè,音乐的意思真是妙对 n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上下联中都各有一个字重复出现了七次,但它字同音不同,义也不一样¨上联读:Hǎishuǐcháo zhāozhāocháo zhāocháozhāoluò;意思是海水涨潮,时时都在涨潮,时时也在落潮,涨落不停¨下联读:Fúyúnzhǎng chángchángzhǎng chángzhǎngchángxiāo意思是浮云也在不停的变化此联寓意世事变化无穷,沧海桑田¨另外还有一种读法:¨haishuizhaozhaochao zhaochaozhaozhaoluo¨Fuyunchangchangzhang changzhangchangchangxiaon其他较知名的叠字复字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纪晓岚对乾隆皇帝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上月圆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今年年底, ,明年年初明年年初, ,年年年底接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三)拆字合字联n拆字与合字联是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
当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蕴含某种微 妙的思想内容 n1.拆字联¨¨闲看门中木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思间心上田n上联拆「闲」字,下联拆「思」字¨¨蚕为天下虫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鸿是江边鸟n上联拆「蚕」字,下联拆「鸿」字¨¨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三万六千日¨¨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一杯酒n上联拆「晶」,下联拆「品」¨¨张长弓张长弓, ,骑奇马骑奇马, ,单戈作战单戈作战 ¨¨嫁家女嫁家女, ,孕乃子孕乃子, ,生男曰甥生男曰甥 n上联拆张、骑、战,下联拆嫁、孕、甥n2.合字联¨¨古木枯,此木成柴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女子好,少女更妙n上联合「古木」为枯,「此木」为柴下联合「女子」为好,「少女」为妙¨¨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n上联合“岩”、“枯”、“柴”字,下联合“帐”、“好”、“妙”字¨¨两人土上坐两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一月日边明n上联合“坐”字,下联合“明”字。
(四)回文倒顺联n对联中的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或者上、下联同时倒读成一副新的对联, 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或称「倒顺对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五)顶针联n顶针联亦称联珠对、联锦对,是指对联的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一气呵成如“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顶真联,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n1.字顶针联:以字为顶针单位,如:n n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n n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n n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n n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n n船载橹、橹摇船,船行因橹动船载橹、橹摇船,船行因橹动 n n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n n n n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n n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n2.词顶针联:以词为顶针单位,如: n n年年喜鹊衔红梅,红梅吐芳映红日年年喜鹊衔红梅,红梅吐芳映红日n n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 n n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n n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n3.句中顶针联:即在句中断续处顶针。
如: n n常德德山山有德常德德山山有德n n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水无沙 n n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n n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n4.句句顶真对联:即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如: n n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n n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六)隐字联n在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另一种则类似谜语,对联是谜面,所隐的字是谜底,这种联语称 为隐字联隐字联把联中的关键字隐去,把成语典故、古人名句、俚言俗语融入联中隐字联”既含而不露,又使人一目了然,在对联的众多形式中自成一格n相传北宋名相吕蒙正少年时家境贫寒,某年除夕,见家中一贫如洗,便写这样一副对联贴于大门两旁: n n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下联故意缺“一”和“十”,横批故意缺“东西”,谐“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之意此联立意奇巧,以含蓄诙谐的手法表现出作者的穷困酸楚之况 n清末,军阀袁世凯窃国称帝,遭到全国人民唾弃有人送他一隐字联: n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八”,意喻“忘八”,谐“王八”之音;下联隐“耻”,意喻“无耻”。
联语唾骂袁世凯“王八”“无耻”,大快人心,令人拍案叫绝 n清朝王士卿贪污被处死一案发生后,有人作联挽曰:n n士为知己 卿本佳人 ¨该联也是隐字联上联出自《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下联出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该联联首嵌名,联尾歇后,直呼其名,巧妙地讽刺王士卿是“死人”和“贼人” (七)断句联n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dòu)”句读,旧指文章里一句话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读”指句子中间的合理停顿,“句”指一句话终结的停顿n断句联是指在已有联语的不同位置进行断句,因不同的标点、断句,而使原联语生出歧义的对联断句联是对联制作的一种奇妙方法 n古时有一个遗嘱断句的故事:一老翁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老翁续弦又生一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遗嘱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老翁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按照他的点断读,遗嘱是: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人不得干预 n但老翁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逐告到官府果然,县官判决遗产给了老翁的幼子原来照老翁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 “非非” ”,是也,家业尽付与。
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女婿外人,不得干预n一位财主要求秀才给他写一副对联这位秀才十分理解周围老百姓对财主的憎恨心情,于是苦心思索,写出了财主看后十分高兴,老百姓看后拍手称快的“断句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人多病少财富横批:人多病少财富n秀才断给财主听:¨¨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人多,病少,财富横批:人多,病少,财富n第二天,人们把对联重新作了断句,对联的意思就完全变了:¨¨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人多病,少财富横批:人多病,少财富n祝允明是明代的“吴门四才子”之一,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他特别擅长写“断句联”一次,他给某富家题写了一副联,断句可读为: ¨¨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n富家听了很高兴,可张贴出来却变成了一副很晦气的对联:¨¨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伤悲。
n他给某商家题的另一副联,也因断句不同生出了歧义:¨¨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n这副联咋一看确实不是一副吉祥联,而断句后则成了另一种意思:¨¨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二、趣诗欣赏n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除了常见的正体诗词以外,还存在大量的另类诗歌----杂体诗词具有代表性有:回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40多种这些杂体诗各有特点,虽然均有游戏色彩,但有些则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 (一)藏头诗n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n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n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n《唐寅诗集》中有诗名曰“我爱秋香”是一首藏头诗:¨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n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n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二)离合诗n离合诗为文字型态的一种短诗类型,由单一字或多字或字母,以逻辑的方式来组成诗文的某部分在中国的古文中,离合诗属于杂体诗的一种,诗文行文原则通常为字相拆成文后来也应用于灯谜等谜语 n现有文献中,最常见的离合藏头诗为白居易所著作之《游紫霄宫》¨¨水水水水洗尘埃道未洗尘埃道未尝尝尝尝 甘甘甘甘于名利两相于名利两相忘忘忘忘 ¨¨心心心心怀六洞丹霞怀六洞丹霞客客客客 口口口口诵三清紫府诵三清紫府章章章章 ¨¨十十十十里采莲歌达里采莲歌达旦旦旦旦 一一一一轮明月桂飘轮明月桂飘香香香香 ¨¨日日日日高公子还相高公子还相觅觅觅觅 见见见见得山中好酒得山中好酒浆浆浆浆 ¨其中,首句首字“水”,来自该诗诗末最尾字浆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尝”字体之“甘”拆字部分,亦成为第二句句首;余亦类推之 n晚唐诗人陆龟蒙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首:《鸣蜩早》¨¨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n清朝才女谢方端,广东阳江廉吏谢仲玩的长女,幼年丧母,随父宦游,聪慧善读,二三过辄,记诵不忘,少时读书并跟其父学声韵,青年时期喜爱工诗填词,出口成章,曾著著名《小楼吟稿》一书一直流传于两湖两广的寻常巷闾的著名拆字诗《霜飘枝结淚,花落蝶含愁》亦被认为为其所著 n霜(咏木兰从军 ):¨¨雨雪关山将士愁,木兰百战拒封侯雨雪关山将士愁,木兰百战拒封侯¨¨目飞珠泪怜亲老,霜染红颜未白头目飞珠泪怜亲老,霜染红颜未白头n飘(咏岳母刺字) :¨¨西门刺背笑微含,示儿忠义勿空谈西门刺背笑微含,示儿忠义勿空谈¨¨风波亭上归神后,飘摇半壁忆江南风波亭上归神后,飘摇半壁忆江南n枝(咏宝钗扑蝶) :¨¨木兰花下双飞蝶,十步莲移轻蹑蹑木兰花下双飞蝶,十步莲移轻蹑蹑 ¨¨又是青灯叹独眠,枝空玉杳鸳鸳劫又是青灯叹独眠,枝空玉杳鸳鸳劫n结(咏小乔初嫁) :¨¨丝弦琴韵声刚落,士率貔貅辞绣阁丝弦琴韵声刚落,士率貔貅辞绣阁¨¨口撮东风赤壁吹,结盟刘备叱铜雀口撮东风赤壁吹,结盟刘备叱铜雀n淚(咏陈圆圆) :¨¨水月庵中怅落花,户门深锁绝繁华。
水月庵中怅落花,户门深锁绝繁华¨¨犬声狂乱难参佛,淚洗红颜愧国家犬声狂乱难参佛,淚洗红颜愧国家n花(咏卓文君) :¨¨草繁春渐空凝淚,人入京华秋扇弃草繁春渐空凝淚,人入京华秋扇弃¨¨七彩人生记旧时,花残月冷长门醉七彩人生记旧时,花残月冷长门醉n落(咏梁红玉) :¨¨草谢秋深冰未结,水天浩荡鼓声咽草谢秋深冰未结,水天浩荡鼓声咽¨¨各船追逐大江横,落魄金兵尸伏血各船追逐大江横,落魄金兵尸伏血n蝶(咏刁婵拜月) :¨¨虫鸣月下颤花枝,世上难求弃武时虫鸣月下颤花枝,世上难求弃武时¨¨木塑泥雕何跪拜?蝶飞亭畔露沾衣木塑泥雕何跪拜?蝶飞亭畔露沾衣n含(咏黛玉归天) :¨¨人悲俗世落花飘,之子于归叹寂寥人悲俗世落花飘,之子于归叹寂寥¨¨口吐残红焚稿后,含冤西去大荒招口吐残红焚稿后,含冤西去大荒招n愁(咏窦娥冤) :¨¨禾黍难收六月霜,火神一怒震天堂禾黍难收六月霜,火神一怒震天堂¨¨心罹婆母遭刑戮,愁惦柴门睨法场心罹婆母遭刑戮,愁惦柴门睨法场(三)回文诗n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而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
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n《《赏花赏花》》由来由来n ——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静思伊久阻归期,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忆别离时闻漏转n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n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阕新歌声漱玉¨¨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n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著名的《赏花》诗: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n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作《四时山水诗》,四首诗分别如下:¨¨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n春景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读法:¨¨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n夏景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读法:¨¨香莲碧水动风凉,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凉风动水碧莲香 n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读法: ¨¨秋江楚雁宿沙洲,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洲沙宿雁楚江秋n冬景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法:¨¨红炉透炭炙寒风,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风寒炙炭透炉红 (四)字谜诗n杂体诗的一种,是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瘦语诗、隐语诗。
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字谜诗全篇同一谜底;有的则是一句诗一个谜底,全篇组成一句隐语 n其特点是以诗句为谜面,常用离合字体的方式构成可供思索猜想的诗谜 n明朝年间,神州城西街口有家夫妻小酒店,虽是陈酿,酒味醇厚,无奈店面不惹眼,加之两口子又不擅长以花言巧语招徕顾客因此,生意一直十分清淡 这年8月,有位叫吕朝辉的才子,乘船来神州府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夫妻酒店小歇 为了解乏,吕朝辉要了二两酒,喝后连声夸赞道:“入口醇正甘冽,下肚绵柔回甜,余香悠悠,果真是好酒!” 吕才子赞罢,见店老板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大惑不解,于是问了原委 吕朝辉听罢笑曰:“老板无须犯愁,我有办法使你的生意兴隆起来!” 说罢,他让酒店老板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首诗贴于店家门口¨¨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n嗜酒者以文人墨客居多,路过一看,便纷纷进店喝酒,这家夫妻店从此生意兴隆了起来 原来,这4句诗每句为一字谜,合起来读为“有好酒卖” n绝情词¨¨下珠帘焚香去卜卦,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人儿落在谁家。
问苍天,人儿落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恨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 ¨¨欲罢不能罢!欲罢不能罢! ¨¨吾把口来哑吾把口来哑 ¨¨论交情不差论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的奴力尽才又乏抛的奴力尽才又乏 ¨¨细思量,心与口都是假细思量,心与口都是假 n据说这首词处自乾隆皇帝,看似一首绝情词,实际暗含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一首绝妙的字谜诗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n谜底:湖¨¨李白才字泣鬼神,诗文渊博独超群李白才字泣鬼神,诗文渊博独超群¨¨四方漫游遍中国,入水捞月是传闻四方漫游遍中国,入水捞月是传闻 n谜底:激此诗每句第二字嵌“白文方水”四字,乃“激”也 (五)宝塔诗n宝塔诗,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
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n宝塔诗的诗歌形式美,对后世新诗的发展影响极大如现代文学史记载,像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著名诗人都曾经在创作新诗时采用过像宝塔、阶梯等诗行排列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 n宝塔诗按形状分可分为单宝塔诗、双宝塔诗和变形宝塔诗从读法上分,人们把从上依次读到下的称宝塔诗,把交织读、倒读、回文读或迂回读的各自另起了名字,如火焰体诗、飞雁体诗歌、叠翠诗等 n1.单宝塔诗 ¨ 开开¨¨ 山满山满¨¨ 桃山杏桃山杏¨¨ 山好景山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里山僧山客山¨¨山中山路转山崖山中山路转山崖 n读法,从最后一行自左向右循环读:¨¨山中山路转山崖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客看山山景好, ,山杏山桃满山开山杏山桃满山开n2.双宝塔诗¨双宝塔诗是由单塔中的一七体演化而来,左塔不用一韵到底,由右塔充之开头也是最多七字,后来发展到九字据说五代道士杜光廷写的《怀古今》,从一字句递增到十五字句,各字句均为双字句,共240字,被认为是宝塔诗中最长的一首。
唐朝这种诗刚出现时,首句为单字外,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以后每两句为一组,恰似一副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且寓意深刻,仍然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比如唐代令狐楚的《山》就是除首句为单字外,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以后每两句一组,恰似一副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且寓意深刻,如: n 山n n 耸峻/回环n n 沧海上/白云间n n 商者深寻/谢公远攀n n 山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n n 对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排n n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n 诗 诗 n n 绮美 瑰奇 n n 明月夜 落花时 n n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n n 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n n 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唯有君知 n n自从都尉别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n3.变形宝塔诗 n 阴阳阴阳n n 天地大天地大n n 黑白分明黑白分明n n 傍早做人家傍早做人家n n 你叽呱我也叽呱你叽呱我也叽呱n n 穷不读书富不教学穷不读书富不教学n n 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n n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n n 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n n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n n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n n 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n n 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n n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n n 善恶到头终有报善恶到头终有报n n 前船是后船涯前船是后船涯n n 事上无难事事上无难事n n 有德终发有德终发n n 回味甜回味甜n n 由他由他(六)集句诗n诗的体裁之一。
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创作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才能既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n集句诗的起源很早,但直到北宋才发展、成熟起来仁宗朝的石延年、胡归仁,神宗朝的王安石,徽宗朝的葛次仲和林震,是集句诗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非常关键的诗人 n南宋文天祥,少年时期集杜甫诗句于一诗,以表达投笔从戎的志向: ¨¨读书破万卷,读书破万卷,《赠韦右丞》 ¨¨许身一何愚许身一何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赤骥顿长缨,赤骥顿长缨,《述古》 ¨¨健儿胜腐儒健儿胜腐儒 《草堂》 n闹殇 ¨¨魂归冥漠魄归泉魂归冥漠魄归泉,,(朱褒《悼杨氏妓琴弦》) ¨¨使汝悠悠十八年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寅《题子侄书院双松》) ¨¨一叫一回肠一断一叫一回肠一断,,(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如今重说恨绵绵如今重说恨绵绵张籍《送元结》)n窥浴 ¨¨花气浑如百和香,花气浑如百和香,(杜甫《即事》) ¨¨避风新出浴盆汤避风新出浴盆汤王建《宫词》) ¨¨侍儿扶起娇无力,侍儿扶起娇无力,(白居易《长恨歌》) ¨¨笑倚东窗白玉床笑倚东窗白玉床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七)剥皮诗n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因其扎根于名篇肌体之上,故极易为人们所传诵;又由于它带有游戏性质,所以其诗往往滑谑间作,妙趣横生n唐代魏扶担任地方科举的主考官时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n前两句渲染了考场的肃穆气氛,也表示了坚决杜绝舞弊的决心后两句是说:自己也经历过应考的辛苦,如今一定要善待应试者可是,此人言行不一,评卷极其苛刻,导致考上的人极少,引起应试者的强烈不满有一个考生就将他各句诗的头两个字抹掉,使它成了一首五言绝句¨¨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n这一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与原作完全相反 n清人戏作《惧内即景》诗:¨¨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n此诗脱胎于宋程颢的《春日偶成》,原诗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n而改诗只作了六字改变,但对“惧内者”的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n唐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n后有人将其缩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n理由是:第一句点题,“清明”二字不必书出;第二句“行人”当然在“路上”,“路上”二字是“蛇足”,可删;第三句有问号(?),“借问”二字反嫌累赘;第四句改后精辟,不失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