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 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73MB
约42页
文档ID:585745275
实验三 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_第1页
1/42

实验三实验三唐设唐设生科楼生科楼 B3003tangshe@((1 1)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2 2)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1 1)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水稻幼穗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1.掌握掌握解剖水稻幼穗的方法与技能;解剖水稻幼穗的方法与技能;2.2.了解了解水稻幼穗分化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穗分化发育水稻幼穗分化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穗分化发育时期的判断方法;时期的判断方法; 二、实验材料二、实验材料Ø材料:水稻幼苗材料:水稻幼苗Ø用具:米尺、扩大镜、载玻片、镊子、切刀片、显微镜用具:米尺、扩大镜、载玻片、镊子、切刀片、显微镜 穗的形态穗的形态•稻穗的圆锥(或总状)花序,由稻穗的圆锥(或总状)花序,由穗轴(穗轴节和节间)、一次枝穗轴(穗轴节和节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个别品种有三次梗、二次枝梗(个别品种有三次枝梗)、小穗(颖花)等组成枝梗)、小穗(颖花)等组成•穗轴从基部穗颈节(第一个穗轴穗轴从基部穗颈节(第一个穗轴节)起,到顶端退化生长点为止节)起,到顶端退化生长点为止。

•穗轴上一般有穗轴上一般有8-15个穗轴节个穗轴节•穗轴节上长出的分枝为一次枝梗,穗轴节上长出的分枝为一次枝梗,一次枝梗上长出的为二次枝梗一次枝梗上长出的为二次枝梗•每每穗颖花数的多少,和二次枝梗穗颖花数的多少,和二次枝梗数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数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r值值达达0.9026,而二次枝梗数的分化,而二次枝梗数的分化发育是稻穗分化过程中决定的发育是稻穗分化过程中决定的退化生长点退化生长点颖花(谷粒)颖花(谷粒)穗轴节间距穗轴节间距一次枝梗一次枝梗二次枝梗二次枝梗穗颈节穗颈节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 水稻幼穗分化时期的划分水稻幼穗分化时期的划分Ø水稻植株在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量的基础上,当满足其发育特性对光照、温度的要求后,茎端生长点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质变,由原来分化叶原基叶原基等营养器官转入分化幼穗幼穗Ø稻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学者对稻穗分化时期的划分各有差异:松岛省三松岛省三(1953)最早将稻穗分化过程分为21期,以后(1966)简化为7期;丁颖丁颖(1959)将松岛的21期简化为8期;凌启鸿凌启鸿在对稻分化进程与外部形态联系的详细观察,以及对松岛和丁颖的划分法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一个5期划分法。

表表1 1   三种穗分化时期划分方法的对照三种穗分化时期划分方法的对照松岛省三法松岛省三法丁颖法丁颖法凌启鸿法凌启鸿法1苞分化期1 第一苞分化期1 穗轴分化期 2 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2 第一枝梗原基分化期2 枝梗  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3 第二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 3 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前期 3 颖花  分化期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中期颖花分化后期4 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分化形成期4 生殖细胞形成期 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4 花母形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形成5减数分裂期6 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6花粉外壳形成期7 花粉内容充实期5 花粉粒充实完成期7花粉完成期8 花粉完成期 Ø前四个时期属于生殖器官形成阶段,又称为幼穗形成期;后四个时期属于生殖细胞形成期,又称为孕穗期1 1)第一苞分化期;)第一苞分化期;((2 2)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3 3)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4 4)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5 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6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 7)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8 8)花粉完成期。

花粉完成期幼穗分化时期: (一)第一苞原基分化期(一)第一苞原基分化期Ø稻穗开始分化时,最先从稻茎顶端生长点上分化出第一苞原基第一苞原基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的穗颈节已分化形成,其上就是穗轴因此,第一苞原基分化期又称穗轴分化期,这是生殖生长的起点退化生长点退化生长点颖花(谷粒)颖花(谷粒)穗轴节间距穗轴节间距一次枝梗一次枝梗二次枝梗二次枝梗穗颈节穗颈节 (二)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二)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Ø第一苞原基增大后,紧接着在生长锥上分化第二苞原基、第三苞原基等,并在各苞的腋部产生新的突起,即第一次枝梗原基Ø一次支梗原基分化的顺序是由下而上,逐渐向生长锥顶端进行,随着分化的发展,这些突起达到了生长锥的顶端,第一次枝梗的分化即结束,此时在苞的着生处开始长出白色的苞毛PB: PB: 一次枝梗原基一次枝梗原基B: B: 第一苞原基第一苞原基 (三)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三)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当生长锥最顶端的生长点停止发育时,穗顶最晚出现的和经一次枝梗原基下部又出现苞,并由下而上逐渐在苞的腋部很快分化出第二次枝梗原基,接着下一个第一次枝梗原基也￿逐渐由下而上在苞的腋部出现第二次枝梗原基,依次而下。

•当第二次枝梗原基已经分化到各个第一次枝梗原基的上部时,稻穗全部被苞毛覆盖起来,这时稻穗的长度约0.5-1.0mm接着,上部第一次枝梗顶端出现颖片原基,小穗从这时开始陆续分化,随后在第二次枝梗上了分化出小穗(颖花)原基,这时稻穗长度约为1.0-1.5mm左右 第一枝梗原基苞毛苞 (四)雌雄蕊形成期(四)雌雄蕊形成期Ø首先在最上部的第一次枝梗上顶端小穗的结实小花中出现雌雄蕊原基,穗最下部的第二次枝梗的小穗原基亦陆续分化完毕,小穗数目就此决定,此时穗长约5mmØ接着穗轴、枝轴和小穗梗都开始显著伸长,雌雄蕊进一步发育,雄蕊原基分化为花药和花丝(还看不到花粉母细胞),雌蕊上分化出胚珠原基;此时浆片已能明显地看出;小花的内外稃已经相当发达,可将内部器官完全包住,这时幼穗长约在5-10mm左右ØØ至此,穗部各器官分化完毕,幼穗雏形形成至此,穗部各器官分化完毕,幼穗雏形形成至此,穗部各器官分化完毕,幼穗雏形形成至此,穗部各器官分化完毕,幼穗雏形形成 ((5 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6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 7)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8 8)花粉完成期。

花粉完成期幼穗分化时期:花药横切花药横切花药明显地分为四室,且出现花粉囊间隙小穗顶端出现叶绿素,花丝稍伸长,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末期第二次分裂末期连续两次分裂(第一次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为有丝分裂),形成四分体;花药变成明显的黄色,柱头上开始出现乳状小突起从穗中上部小穗中取出的正在的从穗中上部小穗中取出的正在的发育的花粉发育的花粉四分体分散并收缩成不规则形;随后花粉外壳逐渐形成,花粉内容物逐渐充实,到内容物充满之前为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内外稃纵向伸长接近停止,横向则迅速增大雄蕊雌蕊迅速增长,柱头上依次出现羽毛状突起,而颖片退化在抽穗前1-2天内,花粉内容物充满花粉壳内,称为花粉完成期,至此,花粉发育已经完成 表2 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进程田间判断方法发育时期发育时期幼穗形态幼穗形态判断口诀判断口诀天数天数第第1 1期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2 2第第2 2期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间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间苞毛可见苞毛可见毛出现毛出现4-54-5第第3 3期期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化期幼穗幼穗0.5-1mm0.5-1mm毛丛丛毛丛丛5-105-10第第4 4期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幼穗5-10mm5-10mm粒粒现粒粒现3-43-4第第5 5期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幼穗幼穗15-40mm15-40mm颖壳分颖壳分2-32-3第第6 6期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颖花颖花1/21/2长长粒半长粒半长2 2第第7 7期期花粉粒花粉粒内容充实期内容充实期颖花颖花5/65/6长长穗绿色穗绿色8-128-12第第8 8期期花粉完熟期花粉完熟期颖花全长颖花全长穗将出穗将出 表3 稻穗分化时期与叶龄余数的关系 穗穗分化简易分化简易分期分期 穗分化时期穗分化时期叶龄余数叶龄余数对应倒数叶龄期对应倒数叶龄期1 1、穗轴分化期、穗轴分化期1 1、穗轴分化期、穗轴分化期3.5-3.1倒4叶后半期2 2、枝梗分化期、枝梗分化期2 2、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3 3、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3.0-2.62.5-2.1倒3叶期3 3、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期4 4、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期5 5、雌雄蕊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2.0-1.61.5~(0.9-0.8)倒2叶至剑叶初期4 4、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及减数分裂期6 6、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7 7、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0.8-0.7)~0.4(0.4-0.3) ~0倒1叶中、后期5 5、花粉充实、花粉充实完成期完成期8 8、花粉充实完成期、花粉充实完成期0~出穗孕穗期(相当于1个叶龄期) 四、试验方法四、试验方法: :Ø前四个时期前四个时期( (即第即第1-41-4期期) )用生体解剖法,借助双目放大镜解剖用生体解剖法,借助双目放大镜解剖检查检查; ;Ø后四个时期后四个时期( (即第即第5 5至第至第8 8期期) )用花药涂制抹片显微镜检查法;用花药涂制抹片显微镜检查法; 正确使用双目解剖镜,调节焦距及找出视野范围。

操作注意操作注意: : ①将幼叶叶鞘剥除干净,让茎端完全露出来,才能见到幼穗或生长锥 ②解剖时解剖针的拨动方向与叶卷的方向相反,才容易我到叶鞘的边缘,从此边缘插针进去剥除叶子,较易保护生长锥不受损伤 ③要注意保护生长锥基部的茎节,使生长锥与茎杆相连,便于双目镜下的解剖操作及观察生长锥的发育情况 1 1、生体解剖法、生体解剖法 ①用镊子从幼穗中上部取下一颖花,将内、外颖分开,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花药捣烂,滴上一滴染液②盖上盖玻片,用解剖针柄轻轻压盖玻片,并把多余的染液用吸水纸吸干,然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孢原细胞或孢子发育情况,判别该颖花的发育时期每穗以中上部颖花的发育情况代表该穗的发育时期 2 2、花药涂制抹片显微检查法、花药涂制抹片显微检查法: : 作业作业1 1、将所观察到的稻穗形成时期的特征绘图,并加以说明将所观察到的稻穗形成时期的特征绘图,并加以说明 2、观察幼穗的形态,并识别发育时期,将发育时期以及叶龄余数记录到下表中观察幼穗的形态,并识别发育时期,将发育时期以及叶龄余数记录到下表中幼穗编号幼穗编号穗分化期穗分化期叶龄余数叶龄余数12345 实验三实验三((2 2)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水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1.1.识别识别水稻根、茎、叶、花、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水稻根、茎、叶、花、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2.2.熟识熟识籼稻与粳稻、黏稻与糯稻的区别。

籼稻与粳稻、黏稻与糯稻的区别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二、实验材料Ø材料:不同籼稻、粳稻品种材料:不同籼稻、粳稻品种Ø用具:米尺、扩大镜、载玻片、镊子、切刀片、用具:米尺、扩大镜、载玻片、镊子、切刀片、显微镜、显微镜、KIKI溶液 (一)水稻的植物学特征(一)水稻的植物学特征1. 根:根:p功能:功能:是水稻植株是水稻植株吸收、合成、分泌、运吸收、合成、分泌、运输代代谢物物质和支持地上部和支持地上部的重要器官的重要器官p大小:大小:每平方米耕每平方米耕层土壤中,根土壤中,根长合合计约可可超超过1000米米,其表面,其表面积至少在至少在3平方米以上平方米以上p分布:分布:水稻根系主要分布在水稻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土土层中中(占(占80%)三、内容说明三、内容说明 p分类:一类是分类:一类是种子根种子根,另一类,另一类是是不定根不定根p种子根种子根只有只有一条一条,是种子萌发,是种子萌发时由时由胚根胚根直接发育而成,在幼直接发育而成,在幼苗期起苗期起扎根和吸收扎根和吸收的作用p不定根不定根,自芽鞘节、不完全叶,自芽鞘节、不完全叶节和茎基部各节上,由节和茎基部各节上,由下而上下而上依次发生。

依次发生p以不定根上发生支根,叫以不定根上发生支根,叫一次一次支根支根,第一次支根上再长出的,第一次支根上再长出的许多细小的根,叫许多细小的根,叫第二次支根第二次支根ü1.1.胚轴根胚轴根ü2.2.种根种根ü3.3.不定根不定根ΔΔ一次支根一次支根 ××二次支根二次支根 如在第一完全叶抽出的过程中,如在第一完全叶抽出的过程中,芽鞘节芽鞘节可有可有5 5条不定根长出来,这些条不定根长出来,这些根短壮粗白,形似鸡爪,故称根短壮粗白,形似鸡爪,故称“鸡爪根鸡爪根” 芽鞘节上发生的不定根芽鞘节上发生的不定根s s为种子根,为种子根,a a、、a′a′、、b b、、b′b′、、c c为不定根为不定根 p从结构上看,根由从结构上看,根由表皮、皮层、中柱表皮、皮层、中柱构成p在幼根中,皮层系多层由内向外,由小至大,呈辐射状排列的在幼根中,皮层系多层由内向外,由小至大,呈辐射状排列的皮层细胞皮层细胞所构成p在老根中,由于根的老化,表皮消失,外皮层木栓化,成为保护组织,在老根中,由于根的老化,表皮消失,外皮层木栓化,成为保护组织,而皮层中薄壁细胞分化形成裂生而皮层中薄壁细胞分化形成裂生通气组织通气组织。

通气组织和茎、叶中类似的通气组织和茎、叶中类似的组织相连通,是地上部向根输送氧气的途径,故水稻能在有水层的条件组织相连通,是地上部向根输送氧气的途径,故水稻能在有水层的条件下生长图图3 水稻根的构造(横截面)水稻根的构造(横截面)Ⅰ水稻幼根水稻幼根 Ⅱ水稻老根水稻老根 1. 根毛根毛 2. 表皮表皮 3. 外皮层外皮层 4. 皮层皮层 5. 内皮层内皮层 6. 中柱中柱 2. 茎:茎:水稻的茎由水稻的茎由节和节间节和节间组成茎秆中空、细组成茎秆中空、细长,茎高长,茎高60-200cm,一般有,一般有10-18节p分蘖节分蘖节:多数茎节密集于茎秆基部不伸长,:多数茎节密集于茎秆基部不伸长,这些不伸长的数个节统称为分蘖节这些不伸长的数个节统称为分蘖节p地上有地上有4-6个伸长节个伸长节p每个节上都有一个腋芽,但通常只有接近每个节上都有一个腋芽,但通常只有接近地表的中下部茎节腋芽能生成分枝,形成地表的中下部茎节腋芽能生成分枝,形成分蘖p茎秆最上位的节叫茎秆最上位的节叫穗颈节穗颈节1.1.叶鞘叶鞘 2.2.分蘖节分蘖节 3.3.茎节茎节 p节间的横断面是节间的横断面是圆形或短椭圆形圆形或短椭圆形,表面有,表面有平行纵沟。

平行纵沟p上部节间长度较长,以上部节间长度较长,以最上部的节间最长最上部的节间最长p穗颈节间基部与地面的距离穗颈节间基部与地面的距离,常作为衡量,常作为衡量水稻长相及受光态势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水稻长相及受光态势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p地面节间的粗度与颖花数的多少呈正相关地面节间的粗度与颖花数的多少呈正相关p最上部第一节间的长度多与穗重呈正相关最上部第一节间的长度多与穗重呈正相关水稻茎秆节间横切面水稻茎秆节间横切面1.1.大维管束;大维管束;2.2.通气腔;通气腔;3.3.薄壁薄壁组织;组织;4.4.机械组织;机械组织;5.5.髓腔;髓腔;6.6.小维管束;小维管束;7.7.表皮表皮 3. 叶叶p叶片排列:在茎秆上以相反方向交互叶片排列:在茎秆上以相反方向交互排列生长排列生长p芽鞘、不完全叶芽鞘、不完全叶￿ ￿和完全叶和完全叶p完全叶:由完全叶:由叶片、叶鞘、叶枕、叶耳、叶片、叶鞘、叶枕、叶耳、叶舌叶舌p叶鞘和叶片的交界处为一环状的关节,叶鞘和叶片的交界处为一环状的关节,称为称为叶枕叶枕,叶枕内面生有叶舌,其作,叶枕内面生有叶舌,其作用是密封叶鞘尖端,防止雨水侵入叶用是密封叶鞘尖端,防止雨水侵入叶鞘。

鞘p叶舌两侧着生一对叶耳,保护叶鞘不叶舌两侧着生一对叶耳,保护叶鞘不和茎秆分离和茎秆分离 p叶片长度,以第一片完全叶为最短,由下而上逐次加长,至叶片长度,以第一片完全叶为最短,由下而上逐次加长,至顶端往下顶端往下第三叶最长第三叶最长,此后又缩短但,此后又缩短但叶鞘叶鞘不受影响,一直不受影响,一直至剑叶为止,都是至剑叶为止,都是随着位置的上移而增加随着位置的上移而增加￿ ￿p叶片分叶片分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叶肉和叶脉三个部分,表皮上有气孔三个部分,表皮上有气孔p叶脉又称叶脉又称维管束维管束,是输送养分的通道叶脉间有若干泡状细,是输送养分的通道叶脉间有若干泡状细胞,胞,当水分不足时,会因膨压降低而收缩,以致引起叶片的当水分不足时,会因膨压降低而收缩,以致引起叶片的纵卷p叶肉中含有很多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肉中含有很多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4. 4. 穗:穗:p为为圆锥花序圆锥花序水稻茎的最顶端节间,水稻茎的最顶端节间,为穗颈节间,稻穗就着生在为穗颈节间,稻穗就着生在穗节穗节上p节上着生枝梗,称为节上着生枝梗,称为第一次枝梗第一次枝梗,,第一次枝梗上再分出小枝,称为第一次枝梗上再分出小枝,称为第二次枝梗第二次枝梗。

p在第一次枝梗和第二次枝梗上分生在第一次枝梗和第二次枝梗上分生出出小穗梗小穗梗,小穗即着生在小穗梗,小穗即着生在小穗梗的顶端的顶端. .稻穗的形态 1.1.顶叶鞘,顶叶鞘,2.2.穗颈,穗颈,3.3.穗颈节穗颈节 4.4.退化一次枝梗,退化一次枝梗,5.5.穗节距穗节距 6.6.穗轴,穗轴,7.7.一次枝梗一次枝梗 8.8.退化二次枝梗,退化二次枝梗,9.9.二次枝梗二次枝梗 10.10.穗节,穗节,11.11.退化颖花退化颖花 12.12.顶叶,顶叶,13.13.退化生长点退化生长点 稻花的构造稻花的构造 ⅠⅠ开花时稻花外形;开花时稻花外形; ⅡⅡ开花时稻花内观(除去内外稃);开花时稻花内观(除去内外稃);ⅢⅢ稻花的各部分;稻花的各部分;ⅣⅣ花式花式每个小穗有每个小穗有三朵小花三朵小花,但只有,但只有上部一朵能开花结实上部一朵能开花结实,下部两朵退化,成为二,下部两朵退化,成为二枚护颖结实小花包括枚护颖结实小花包括内、外颖各一枚内、外颖各一枚,内有,内有雄蕊六枚雄蕊六枚,,雌蕊一枚雌蕊一枚和浆片两和浆片两枚1、、2.颖片,颖片,3、、4.退化花外稃,退化花外稃,5.外稃外稃 6.内稃,内稃,7.鳞片,鳞片, 8.子房,子房,9.柱头柱头 10.花丝,花丝,11.花药花药 5. 果实果实水稻的种子由水稻的种子由谷壳谷壳和和糙米糙米(颖果)组(颖果)组成。

糙米由成糙米由颖果皮颖果皮、、胚乳胚乳和和胚胚组成,组成,约占稻谷重量的约占稻谷重量的80%,在胚的一面为,在胚的一面为腹部,其对面为背部腹部,其对面为背部 p腹部有腹部有腹白腹白,腹白常为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如在米粒中心部分,,腹白常为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如在米粒中心部分,就称为就称为““心白心白””p粳稻腹白较少,籼稻中的早籼稻腹白较多,在生长过程中如气粳稻腹白较少,籼稻中的早籼稻腹白较多,在生长过程中如气温低、雨量大以及肥料不足易于形成腹白温低、雨量大以及肥料不足易于形成腹白 1. 籼稻籼稻与与粳稻粳稻的主要区别的主要区别     栽培稻可分为两个亚种:栽培稻可分为两个亚种:籼亚种和粳亚种籼亚种和粳亚种,在植株形态特征和生,在植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的主要差异如下表:理特性上的主要差异如下表:项目项目籼籼 稻稻粳粳 稻稻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叶片叶片较较宽宽、、色色淡淡、、有有毛毛、、剑剑叶开度小叶开度小较较窄窄、、色色深深、、毛毛少少、、剑剑叶开度大叶开度大茎秆茎秆较软较软较坚韧较坚韧株型株型较松散较松散较紧密较紧密谷粒形状谷粒形状细而长,稍扁平细而长,稍扁平短而宽、较厚短而宽、较厚芒的有无芒的有无一一般般无无芒芒,,少少数数有有短短芒芒直生直生一般有芒,略呈弯曲状一般有芒,略呈弯曲状颖壳茸毛颖壳茸毛茸茸毛毛稀稀而而短短、、散散生生颖颖面面,,谷壳较薄谷壳较薄茸茸毛毛密密而而长长、、集集生生在在颖颖棱上,谷壳较厚棱上,谷壳较厚(二)水稻类型识别(二)水稻类型识别 表表1 1 籼稻与粳稻的主要区别籼稻与粳稻的主要区别 项目项目籼籼 稻稻粳粳 稻稻生理特性生理特性发芽速度发芽速度较快较快较慢较慢分蘖力分蘖力较强较强较弱较弱耐肥性耐肥性高秆不耐肥,矮秆较耐肥高秆不耐肥,矮秆较耐肥耐肥耐肥抗寒性抗寒性较弱较弱较强较强抗旱性抗旱性较弱较弱较强较强耐热性耐热性较强较强较弱较弱耐光性耐光性耐强光耐强光耐弱光耐弱光抗稻瘟病抗稻瘟病较强较强较弱较弱倒伏性倒伏性易倒伏易倒伏抗倒伏抗倒伏落粒性落粒性较易较易较难较难后熟性后熟性一般无一般无一般有一般有石炭酸反应石炭酸反应谷谷粒粒或或米米粒粒一一般般能能染染成成褐褐色、蓝黑色色、蓝黑色一般不染色或染色较浅一般不染色或染色较浅其它其它出米率及米质出米率及米质出出米米率率较较低低,,米米质质疏疏松松,,碎米多碎米多出出米米率率较较高高、、米米质质紧紧密密、、碎米少碎米少胀性胀性较大较大较小较小 2.2. 黏稻黏稻与与糯稻糯稻的区别的区别 根据米粒中胚乳根据米粒中胚乳淀粉结构型淀粉结构型的不同和的不同和米质米质的差异,可将栽培稻分为的差异,可将栽培稻分为糯性稻与黏稻糯性稻与黏稻。

项项 目目黏黏稻稻 (non-glutinous rice)糯糯 稻稻胚乳颜色胚乳颜色白色透明,有光泽白色透明,有光泽乳白色,不透明乳白色,不透明胚乳成分胚乳成分含含70~80%支链淀支链淀粉,粉,20~30%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只含支链淀粉只含支链淀粉,不含直链,不含直链淀粉或含量很少淀粉或含量很少饭的粘性饭的粘性粘性小、胀性大粘性小、胀性大粘性大、胀性小粘性大、胀性小胚乳淀粉对胚乳淀粉对I-KI的反应的反应(碘液反应)(碘液反应)吸碘性大,呈吸碘性大,呈蓝色蓝色吸碘性小,呈吸碘性小,呈红褐色红褐色 四、方法与步骤四、方法与步骤1.取籼、粳.取籼、粳亚种植株,比种植株,比较观察形察形态特征特征 比比较籼、粳籼、粳亚种的种的根、茎、叶、穗、谷粒根、茎、叶、穗、谷粒等部分,考等部分,考查谷粒谷粒长度、度、宽度度时,可随机取种子,可随机取种子10粒,量粒,量长度和度和宽度,度,计算谷粒的算谷粒的长宽比2..测定籼、粳谷粒的石炭酸着色反定籼、粳谷粒的石炭酸着色反应 取籼、粳品种若干个,各品种取取籼、粳品种若干个,各品种取试样两份,每份取谷粒或米粒两份,每份取谷粒或米粒100粒,粒,在在30℃水中浸水中浸6小小时,把水倒出,再置于,把水倒出,再置于1%石炭酸液中染色石炭酸液中染色12小小时,然,然后将石炭酸倒出,用清水洗种子,再放置在吸水后将石炭酸倒出,用清水洗种子,再放置在吸水纸上上过24小小时,,观察染察染色情况。

色情况3..测定黏、糯稻米的定黏、糯稻米的I-KI染色反染色反应 取籼稻、粳型黏稻和糯稻种子,在取籼稻、粳型黏稻和糯稻种子,在米粒横断面米粒横断面上滴上滴I-KI溶液一滴,溶液一滴,观察察着色情况着色情况 1 1.绘稻穗模式图,注明.绘稻穗模式图,注明穗颈节、穗轴、第一枝梗、第二枝梗、小穗梗、穗颈节、穗轴、第一枝梗、第二枝梗、小穗梗、小穗小穗;;2 2.将观察鉴别籼稻、粳稻亚种的结果填入下表.将观察鉴别籼稻、粳稻亚种的结果填入下表 五、作五、作 业业项目项目植株外形植株外形籽粒籽粒亚种亚种特征特征叶的叶的形状形状叶色叶色深浅深浅叶毛叶毛顶叶顶叶开度开度株型株型芒芒稃毛稃毛长度长度mmmm宽度宽度mmmm 长长/ /宽宽 落粒性落粒性材料编号材料编号有无有无浓密度浓密度有无有无mmmm长度长度mmmm1 12 2 3.将观察鉴别黏、糯稻的结果填入下表.将观察鉴别黏、糯稻的结果填入下表 项目项目胚乳色泽胚乳色泽淀粉遇碘反应淀粉遇碘反应黏黏或或糯糯1 12 23 3 作业作业1 1、将所观察到的稻穗形成时期的特征绘图,并加以说明将所观察到的稻穗形成时期的特征绘图,并加以说明。

2、观察幼穗的形态,并识别发育时期,将发育时期以及叶龄余数记录到下表中观察幼穗的形态,并识别发育时期,将发育时期以及叶龄余数记录到下表中幼穗编号幼穗编号穗分化期穗分化期叶龄余数叶龄余数1234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