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4.53KB
约18页
文档ID:58568955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1页
1/18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请举例说明)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世界观与人生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变化 (三)科学认识人的本质1、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一方面,自然属性是人作为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但人的自然属性不足以包含人性的全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渗透、影响甚至支配人的自然属性)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人的本质首先抓住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联系。

3、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关系,也没有有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互动平台:你怎样看待“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2.人生目的的内涵 3.人生目的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命脉1.人生态度的涵义: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二) 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的作用 2.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 (3)人生应乐观 (4)人生要进取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生 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2、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 埋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3、错误人生目的剖析: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 第二节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 :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2、价值观:人们对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二)人生价值观1.人生价值:它指人的一生对社会、他人及自身需求的满足2.人生价值包括三方面内容:(1)作为生命载体的价值——延续生命,繁衍后代2)作为物质财富创造者的价值—生产劳动3)作为精神文明创造者的价值——传承文明,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含义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已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2、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 存在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 八十年代“张华救老农值与不值”讨论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三)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四个坚持) 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 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1.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节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一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1.身体素质的涵义身体素质的涵义 身体素质是个综合性问题,体力因素是身体素质的首要构成部分,再就是与人的体力相关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器官或系统发育及其健康状况  提高身体素质,要加强几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身体锻炼; 加强身体的营养; 适合自身的药物治疗 2.2.心理素质的涵义心理素质的涵义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 理发展水平它包括人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心理素质的内容: 动机需要、 兴趣爱好、 信念理想、 气质性格、 世界观、 人生观、 自信状态等3.3.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关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般来说,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为身体素质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产生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最新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全平衡状态一个人只是身强力壮,没有器质性疾病,还不完全健康;只有体格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健康 (二)保持自我身心健康的措施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地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在2、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对学习、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就业问题的困扰; 享乐主义思想等 (四)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地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成功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诚信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助原则2、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构成社会的前提。

个人与社会既对立又统一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二)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三)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四)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二)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三)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互动平台:有人说“顺境使人颓废,逆境使人成功”,请谈谈你的理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