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 GIS的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数据获取与处理•§1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2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3GIS数据获取数据获取•§4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数据的处理§3GIS的数据获取的数据获取一一. 数据的输入方法数据的输入方法下一节一、数据的输入方法一、数据的输入方法 有效的GIS必须能够以有效的方式接受和输出信息数据的输入输出功能是沟通GIS与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空间图形数据的输入 数据输入是将数据编码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形式并把数据写入GIS数据库中的过程数据输入通常是GIS建立的瓶颈问题经验表明,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费用通常是GIS硬件和软件的5倍至10倍 GIS数据库GIS数据库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特征的空间位置描述特征的信息连接 GIS数据库的输入方式:键盘输入、坐标几何、手工数字化、扫描数字化和已有的数据文件输入 键盘输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工在计算机终端上输入数据属性数据通常是由键盘输入的,然而,空间数据则很少使用这种方式输入 坐标几何:主要用于输入土地记录信息,通过输入实际的测量成果来获取非常高精度的数据。
如果被回放成地籍图,它应当与法律描述意义的表达准确一致由于野外测量的代价是比较昂贵的,所以一般不采用1. 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 数字化的有效性取决于数字化软件质量和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在跟踪线特征时,不时要产生错误,软件要能够在减少错误和修改错误方面提供帮助属性数据可以在数字化过程中输入,但通常只输入识别码,而与识别码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则是以后再输入1)数字化过程 将数字化材料——地图、航片等固定于数字化桌上,输入材料的比例尺,确定数字化范围,即用鼠标将左下角和右上角数字化,这两个点确定的长方形范围内的所有后继数字化都不必键入任何坐标值且能自动调整比例尺(2)数字化方式 数字化有两种基本方式:流方式和点方式 流方式:等时间间隔或等距离间隔自动记录坐标 缺点:如果操作员未按希望的移动速率工作就会记录过多的坐标,后继处理必须删除多余坐标等距离记录点则不能正确的数字化尖锐的弯曲顶点,常常切割这类弯曲部分,误差较大 点方式:操作员能选择最有利于表现曲线特征也使面积误差最小的那些点位进行数字化 缺点:每一个记录坐标的点位上,操作员都必须按键来告诉计算机“记录该点坐标”。
3)数字化仪的其他输入功能 数字化仪主要以矢量数据形式输入各类实体的图形数据除矢量数据外数字化仪与适当程序配合允许操作员在数字化仪选择的位置输入文本和特殊符号(4)矢量到栅格数据的转换 用适当的程序就可以实现矢量数据转换成任何一种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形式当然,矢量到栅格的转换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信息损失5)数字化的精度 与数字化仪本身精度、数字化方式和操作员的经验和技能等多种因素有关2. 扫描数字化 最常用的形式是:利用栅格扫描仪将传统纸图数字化成计算机图象,然后, 一种方式是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矢量化,但这种方式只比较适宜于黑白二色图,对于彩色图象,效果不是太好 第二种方式是对于彩色图象,实行人机交互的半自动矢量化即手工引导下的计算机自动矢量化 第三种方式是完全采用手工的屏幕矢量化属性数据的输入 属性数据可以在输入空间数据时输入,但数据量较大时一般都与空间数据分开输入且分别存储将属性数据首先键入一个顺序文件或数据库中,经编辑、检查无误后转存数据库的相应文件或表格,这是大量输入时的常用方法。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识别符IDx,yx,yx,y::IDField1Field2Field3::1.属性数据的输入方式属性数据的输入方式:直接输入和进行编码直接输入和进行编码2.属属性性数数据据编编码码的的含含义义:指指确确定定属属性性数数据据的的代代码码的的方方法法和和过过程程.代代码码是是一一个个或或一一组组有有序序的的易易于于被被计计算算机机识识别别或或处处理理的的符符号号,是是计计算算机机鉴鉴别别和和查查找找信信息息的的主主要要依依据据和和手段手段.3.属性数据的编码属性数据的编码:原则原则\内容内容\方法方法下一节原则原则•原则:原则:1)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科学性2)编码的一致性)编码的一致性3)编码的标准性和通用性)编码的标准性和通用性4)编码的简捷性)编码的简捷性5)编码的可扩展性)编码的可扩展性 下一节内容内容一般方法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列出对象清单;列出对象清单;指定分类;指定分类;拟定分类代码系统;拟定分类代码系统;设定代码及其格式;设定代码及其格式;建立代码和编码对象的对照表建立代码和编码对象的对照表.下一节方法方法方法方法1:层次分类编码法:层次分类编码法即即按按照照对对象象的的从从属属和和层层次次关关系系为为排排列列顺顺序序的的一一种种代码。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下一节方法方法1:层次分类编码法:层次分类编码法下一节方法方法方法方法2:多源分类编码法:多源分类编码法((独独立立分分类类编编码码法法))指指对对于于一一个个特特定定的的分分类类目目标标,,根根据据诸诸多多不不同同的的分分类类依依据据分分别别进进行行编编码码,,各各位位数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下一节三三. 地图的数字化地图的数字化•1.数字化的方法与一般步骤:•2.手扶跟踪数字化:•3.扫描矢量化:•4.手工数字化:返回•确定数字化路线确定数字化路线;•地图预处理地图预处理;•设置好数字化设备设置好数字化设备.返回1)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过程:2)数字化方式数字化方式:流方式;点方式;流方式;点方式;3)数数字字化化仪仪的的其其它它输输入入功功能能::定定位位文文本本;;栅栅格数据;格数据;4)矢量到栅格数据的转换矢量到栅格数据的转换5)数数字字化化的的精精度度::仪仪器器分分辨辨能能力力;;数数字字化化方方式;经验式;经验返回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过程:1)确定三个参照点,保证平面坐标的一致性;确定三个参照点,保证平面坐标的一致性;2)确确定定控控制制点点并并将将其其数数字字化化,,用用来来确确定定平平面面坐坐标标到输入地图的投影坐标转换;到输入地图的投影坐标转换;3)进进行行点点、、线线采采集集和和面面采采集集,,其其中中面面采采集集的的模模式式有有全全多多边边形形、、手手工工拓拓扑扑关关系系建建立立、、自自动动拓拓扑扑关关系系建建立;立;4)编辑编辑返回–栅格扫描仪扫描:栅格扫描仪扫描:扫描过程包括扫描、二值化扫描过程包括扫描、二值化(例如,把有线赋为(例如,把有线赋为1无线为无线为0)、细化、矢量化、)、细化、矢量化、找结点、附属性值。
找结点、附属性值–栅格扫描到矢量的转换栅格扫描到矢量的转换返回1)手工矢量数字化:•对地理实体编码;对地理实体编码;•量取地理实体的坐标;量取地理实体的坐标;•录入坐标数据录入坐标数据2)手工栅格数字化:•确定栅格单元大小;确定栅格单元大小;•准备栅格网;准备栅格网;•对栅格单元进行编码;对栅格单元进行编码;•读取栅格单元值;读取栅格单元值;•数据录入数据录入返回•全站仪(电子平板)测量•GPS测量•摄影测量•遥感图像返回全站仪(电子平板)测量•全站仪是电子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的集成,它可以同时测量空间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数据,并且可进一步得到它的大地坐标数据•全站仪作为全站仪作为GIS的空间数据采集,有两种主要的方式的空间数据采集,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全站仪与电子手薄相连,在野外测量时先将空间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数据或空间目标的坐标数据存储在电子手薄中,同时在野外人工绘制草图;•另一种方式是所谓的电子平板,将便携机直接与全站仪相连,测量的结果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返回四四.野外数据采集野外数据采集:GPS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直接测定地面点的大地经纬度和大地高度。
这种卫星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国防部主持发展起来的,它由24颗轨度高约2万km的卫星网络组成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均匀配置的轨道上,如图所示卫星这样的分布,主要是为了可在地球表面任一地点均可同时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距离交会是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它把若干已知的坐标通过距离交会的几何关系传递给待定未知点,如图2-19所示在平面上可以根据至少两个已知点用距离交会法确定一个未知点的位置;在三维空间至少要有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已知点用距离交会法确定空间一个未知点,多于三个已知点交会点的点位,则更可靠和更精确返回GPS测量距离交会定位摄影测量•这种方法是以航空摄影获得的航空相片为数据源,利用立体相对,在解析测图仪或立体测图仪上采集地形特征点,获得三维坐标数据返回第二章第二章 GIS的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数据获取与处理•§1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2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3GIS数据获取数据获取•§4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数据的处理(第四章:空间数据的第四章:空间数据的处理)处理)第四章空间数据的处理第四章空间数据的处理•§1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2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3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4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5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6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返回§1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空空间间数数据据坐坐标标变变换换的的实实质质是是建建立立两两个个平平面面点点之之间间的的一一一一对对应应关关系系,,包包括括几几何何纠纠正正和和投影变换。
投影变换1.几几何何纠纠正正::仿仿射射变变换换、、相相似似变变换换和和二二次次变换等2.投投影影变变换换::正正解解变变换换、、反反解解变变换换和和数数值值变换变换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基础•地理基础是地理信息数据表示格式与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统一的地理网格坐标系统以及统一的地理编码系统,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就是要为地理信息系统选择和设计一种或几种适用的地图投影系统和网格坐标系统地理坐标•地表空间实体的位置按严格的数学定义表达成地理坐标(球面坐标)或平面坐标,地理坐标以经度坐标/纬度坐标表示见下图地表的垂直和水平基准面•地表以最近似平均海平面的地球重力等势面作为高度为零的大地水准面(Geoid),以大地水准面为参考测量得到的高度H被用于地形制图,它是一种正射(视)高度如果将大地水准面换成一个椭球面,人们也可以计算一个几何高度h或以椭球面为参考的高度 H-h即是大地水准面和椭球面在基点的高度差几何要素的量度•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上的点位描述地球上的点位描述•地图上的点位描述地图上的点位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体地球体•大地体大地体•椭球体椭球体椭球的大小•长半径长半径 a(赤道半径)(赤道半径)•短半径短半径 b(极半径)(极半径)•扁扁 率率 =(a-b)/a•第一偏心率第一偏心率 e2=(a2- b2)/ a2•第二偏心率第二偏心率 e`2=(a2- b2)/ b2我国的椭球•海福特椭球体海福特椭球体•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IAG75椭球体椭球体地面点的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高程系高程系我国的大地坐标系和高程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年黄海高程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年国家高程基准地图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于绘制地图用于绘制地图)•平面极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用于地图投影计算用于地图投影计算)•地图坐标系统的建立•由投影几何特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投影几何特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自行规定坐标系自行规定坐标系(原点原点/横、纵轴横、纵轴).•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坐标系•1::50万为万为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互为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互为垂直的直线,作为直角坐标轴;作为直角坐标轴;•两种坐标网格:经纬网和公里网两种坐标网格:经纬网和公里网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一、地图投影的基本分类•1、根据投影面及其与球面相关位置的分类•2、根据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3、根据投影探求的方法的分类•透视——几何投影:这类投影完全依据透视的原理,根据视点、 物点与像点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建立投影的方程。
•几何——解析投影:这类投影的特点是首先根据经纬线形状确定 投影方程的基本形式,再根据给定的某种条件解析地推 求出特定投影的具体方程•解析投影——解析投影事先并不人为确定经纬线的形状,其投影 后的经纬线形状与投影方程的形式完全依据人们给出的 条件逐步推求得到•4、根据投影方程特征的分类地图投影•所所谓谓地地图图投投影影就就是是建建立立地地图图平平面面上上的的点点((x,y)和和地地球球表表面面上上的的点点( , )之之间间的的函函数数关系一般通式为:关系一般通式为:根据投影面与球面相关位置的分类图根据投影方程特征的分类图地图投影的变形•长度变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角度变形•地地图图投投影影中中不不可可避避免免地地存存在在着着变变形形,,在在建建立立一一个个投投影影时时不不仅仅要要建建立立((x,y)与与( , )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而而且且要要研研究究投投影影变变形形的的分分布布与与大大小。
地图投影的变形主要体现在:小地图投影的变形主要体现在:地图投影变形的图解示例(摩尔维特投影-等积伪圆柱投影)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地图投影变形的图解示例(UTM-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投影变形示意图GIS中地图投影的设计与配置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投影•二、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设计与配• 置的一般原则 1)各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投影系统与该国的基本地图系列所用的投影系统一致;2)各比例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投影系统与其相应比例尺的主要信息源地图所用的投影一致;3)各地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投影系统与其所在区域适用的投影系统一致;4)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一般以一种或两种投影系统为其投影坐标系统,以保证地理定位框架的统一统一的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配置的一般原则为: 1)所配置的投影系统应与相应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图投影系统一致;2)系统一般地只考虑至多采用两种投影系统,一种服务于大比例尺的数据处理与输入输出,另一种服务于中小比例尺;3)所用投影以等角投影为宜;4)所用投影应能与网格坐标系统相适应,即所采用的网格系统在投影带中应保持完整。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地图投影配置与计算•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万)除1:100万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为地理基础;•2)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了Lambert投影,其分幅原则与国际地理学会规定的全球统一使用的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投影保持一致;•3)我国大部分省区图以及大多数这一比例尺的地图也多采用Lambert投影和属于同一投影系统的Albers投影;•4)Lambert投影中,地球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表现为近于直线,这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和信息量度的正确实施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其条件为:1)中央经线和地球赤道投影成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等角投影;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由公式可分析出高斯投影变形具有以下特点:•1)中央经线上无变形•2)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3)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4)等变形线为平行于中央经线的直线高斯—克吕格投影示意图正轴圆锥投影 •Lambert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2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3多源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GIS数据的融合§4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5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6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