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稻种的起源、传播与分类稻种的起源、传播与分类2.2 2.2 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2.水稻的生物学基础 稻种的起源、传播与分类稻种的起源、传播与分类2.1.1 起源起源 ((1)稻原)稻原产热带,属禾本科稻属,有,属禾本科稻属,有20个野生种;个野生种; 只有只有2个栽培种个栽培种栽培稻栽培稻普通栽培稻(亚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光稃栽培稻(非洲栽培稻)光稃栽培稻(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表表1-1 普通栽培稻与光稃栽培稻的比较普通栽培稻与光稃栽培稻的比较 类型类型起源地起源地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形态区别形态区别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中国至印度的热带中国至印度的热带地域地域丰产性好、各稻区均丰产性好、各稻区均有分布有分布穗颈弯曲、叶舌尖长、稃毛、穗颈弯曲、叶舌尖长、稃毛、叶毛较多叶毛较多光稃栽培稻光稃栽培稻O.glaberrima热带非洲尼日尔河热带非洲尼日尔河三角州三角州丰产性差、分布于非丰产性差、分布于非洲西部洲西部穗颈直立、叶舌钝园、叶片穗颈直立、叶舌钝园、叶片和颖壳上无毛和颖壳上无毛 ((3)光稃栽培稻起源于热带非洲的野生稻()光稃栽培稻起源于热带非洲的野生稻())多年生药用野生稻多年生药用野生稻多年生药用野生稻多年生药用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多年生野生稻多年生野生稻多年生野生稻多年生野生稻巴蒂野生稻巴蒂野生稻巴蒂野生稻巴蒂野生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一年生栽培稻南亚、东南亚南亚、东南亚南亚、东南亚南亚、东南亚(印度、中国)(印度、中国)(印度、中国)(印度、中国)热带非洲热带非洲热带非洲热带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2)我国发现的野生稻有)我国发现的野生稻有3个种个种——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落粒性落粒性繁殖特性繁殖特性成熟特性成熟特性谷草比谷草比株型株型芒芒米色米色野生稻野生稻很强很强有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成熟不整齐成熟不整齐穗上着粒很少穗上着粒很少很低很低分蘖散生分蘖散生长芒长芒赤褐赤褐普通栽普通栽培稻培稻不易落粒不易落粒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成熟整齐成熟整齐穗上着粒多穗上着粒多很高很高株型紧凑株型紧凑短或无短或无一般为白一般为白色色 2.1.2 2.1.2 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1)(1)因因水水稻稻分分布布区区域域辽辽阔阔,,在在长长期期的的自自然然选选择择和和人人工工培培育育下下,,稻稻形形成成了了各各稻稻区和各栽培季节的品种区和各栽培季节的品种 我国科学家丁颖根据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把我国的水稻分成五级:我国科学家丁颖根据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把我国的水稻分成五级: 亚种亚种(籼(籼/ /粳)粳) 群群(早,中(早,中/ /晚稻)晚稻) 型型(水稻(水稻/ /陆稻)陆稻) 变种变种(秥稻(秥稻/ /糯稻)糯稻) 品种品种(栽培品种)(栽培品种)((((2 2 2 2)过程表示:)过程表示:)过程表示:)过程表示: 籼稻(亚种)籼稻(亚种)籼稻(亚种)籼稻(亚种)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 晚稻晚稻晚稻晚稻 早、中稻早、中稻早、中稻早、中稻陆陆陆陆稻稻稻稻水水水水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陆陆陆陆稻稻稻稻水水水水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 晚稻晚稻晚稻晚稻 早、中稻早、中稻早、中稻早、中稻陆陆陆陆稻稻稻稻水水水水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陆陆陆陆稻稻稻稻水水水水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糯糯糯糯稻稻稻稻秥秥秥秥稻稻稻稻 粳稻(亚种)粳稻(亚种)粳稻(亚种)粳稻(亚种)气温高气温高气温高气温高→→低低低低日长短日长短日长短日长短→→长长长长水分水分水分水分多多多多→→少少少少直链淀粉多直链淀粉多直链淀粉多直链淀粉多→→少少少少水分水分水分水分多多多多→→少少少少日长短日长短日长短日长短→→长长长长区别特征区别特征区别特征区别特征籼稻籼稻籼稻籼稻粳稻粳稻粳稻粳稻叶片叶片叶宽、色淡、多毛叶宽、色淡、多毛叶窄、色浓、少毛叶窄、色浓、少毛稻芒稻芒无芒或有短直芒无芒或有短直芒多有芒、芒略弯曲多有芒、芒略弯曲粒形粒形扁长扁长短圆短圆分蘖分蘖较强较强较弱较弱脱粒脱粒较弱较弱较难较难耐寒耐寒较弱较弱强强耐旱耐旱较弱较弱较强较强耐肥耐肥较弱较弱较强较强抗病抗病较强较强较弱较弱()籼稻与粳稻:适应不同气候生态条件的生态型(温度的变化)。
籼稻与粳稻:适应不同气候生态条件的生态型(温度的变化) A.A.籼稻为基本型籼稻为基本型,粳稻为变异型;,粳稻为变异型; B.B.祖先都是野生籼稻祖先都是野生籼稻,但籼稻与粳稻亲缘关系远,杂交亲和力弱、结实率低;,但籼稻与粳稻亲缘关系远,杂交亲和力弱、结实率低; C.C.地理分布从南到北、从低到高,籼稻由多变少,粳稻由少变多地理分布从南到北、从低到高,籼稻由多变少,粳稻由少变多籼稻与粳稻主要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籼稻与粳稻主要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变化 ()()晚稻与早、中稻:适晚稻与早、中稻:适应不同光照形成的不同光照形成的气候生态型气候生态型 A.在形在形态上无明上无明显区区别,是在不同栽培季,是在不同栽培季节中形成的生中形成的生态型;型; B.晚稻晚稻对日日长反反应敏感,即在短日条件下才能幼穗分化和抽穗;敏感,即在短日条件下才能幼穗分化和抽穗; 早稻早稻对日日长反反应钝感,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幼穗分化和抽穗;感,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幼穗分化和抽穗; C.晚稻的感光性与野生稻相似,因此晚稻是基本型,早、中稻是晚稻的感光性与野生稻相似,因此晚稻是基本型,早、中稻是变异型;异型; D.南南方方双双季季稻稻中中的的早早、、晚晚稻稻((前前、、后后季季稻稻))为另另一一概概念念——种种植植季季节的的早早晚。
晚全生育期全生育期全生育期全生育期125125125125天以内的叫天以内的叫天以内的叫天以内的叫早稻,早稻,早稻,早稻,125—150125—150125—150125—150天为天为天为天为中稻,中稻,中稻,中稻,150150150150天以上为天以上为天以上为天以上为晚稻()水稻与陆稻:土壤水分不同形成的()水稻与陆稻:土壤水分不同形成的土地生态型土地生态型 A.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型,二者的耐旱性不同;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型,二者的耐旱性不同; B.在形态解剖和生理方面(通气组织、表皮组织和根系发达程度等)的差在形态解剖和生理方面(通气组织、表皮组织和根系发达程度等)的差异,与其耐旱性直接有关;异,与其耐旱性直接有关; C.大多陆稻品种均可作水稻栽培,因此水稻是基本型,陆稻为变异型大多陆稻品种均可作水稻栽培,因此水稻是基本型,陆稻为变异型 ()()秥稻和糯稻秥稻和糯稻(江米(江米 ))::种子结构种子结构 A.外部形外部形态上无明上无明显差异,只是因淀粉差异,只是因淀粉结构不同而构不同而产生的米粒生的米粒颜色各异;色各异; B.秥秥米米呈呈半半透透明明、、有有腹腹白白,,含含支支链淀淀粉粉70~~80%%,,直直链淀淀粉粉20~~30%%;;糯米呈乳白色,无腹白,几乎全部糯米呈乳白色,无腹白,几乎全部为支支链淀粉;淀粉; C.野生稻均野生稻均为秥稻,因此秥稻秥稻,因此秥稻为基本型,糯稻基本型,糯稻为变异型。
异型 性状性状糯糯稻稻秥稻秥稻()其它分类方法()其它分类方法 A.按熟期按熟期:早、中、晚稻均可分早、中、晚(迟)熟品种共:早、中、晚稻均可分早、中、晚(迟)熟品种共9个类型个类型 B.按株型按株型:分矮秆(:分矮秆(<100cm)、)、中秆(中秆(100~~120cm))、高秆(、高秆(>120cm));;C.按穗型分按穗型分:可分为大穗型和多穗型;:可分为大穗型和多穗型; 大穗型品种一般秆粗、叶大、分蘖少,每穗粒数多;大穗型品种一般秆粗、叶大、分蘖少,每穗粒数多; 而多穗型品种则相反;而多穗型品种则相反; D.按稻种为异交和自交分按稻种为异交和自交分:分为杂交稻和常规稻;:分为杂交稻和常规稻; 目前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以中秆、大穗类型较多,且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目前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以中秆、大穗类型较多,且根系发达,分蘖力强;E.按稻米品质分按稻米品质分:分为优质稻、中质稻和劣质稻;目前我国为中质稻为主:分为优质稻、中质稻和劣质稻;目前我国为中质稻为主 2.1.3 传播传播 普普通通栽栽培培稻稻最最先先起起源源于于东南南亚大大陆部部分分((包包括括中中国国南南部部))和和南南亚次次大大陆,,现分分布布于于世世界界各各大大洲洲自自南南纬40度度至至北北纬50度度的的各各稻稻区区,,其其传播途径播途径为:: ①自印度向西自印度向西传播,播,这些地区称稻些地区称稻为Oryza、、Rice等等;等等; ②自自马来半来半岛向向东及及东南南传播,称稻播,称稻为Padi、、Paddy等等;等等; ③自自东南南亚大大陆((包包括括我我国国南南部部))向向北北及及东北北传播播,,称称稻稻为Tao、、Teu、、Tu、、Dau、、Diu、、Deu和和Ho((禾)、禾)、Hou、、Hao等等;等等;2.1.4 2.1.4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1 1)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指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所表现的特)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指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所表现的特性,性, 决定于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的环境条件。
决定于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的环境条件 水稻生育期水稻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水水稻稻短短的的不不足足100100天天,,长长的的超超过过180180天天,,其其中中生生殖殖生生长长期期为为60-7060-70天,其余为营养生长期天,其余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 +可变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 ) 基基基基本本本本营营营营养养养养生生生生长长长长性性性性::::水水稻稻有有一一段段在在高高温温和和短短日日照照条条件件下下都都不不能能再再缩缩短短的的营营养养生生长长期期————基基本本营营养养生生长长期期,,这这种种特特性性称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为基本营养生长性表现为表现为品种进入生殖生长期之前所需的品种进入生殖生长期之前所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最短营养生长期期由于不同品种对高温和短日照的敏感期有迟早之分,因由于不同品种对高温和短日照的敏感期有迟早之分,因而基本营养生长性也有不同而基本营养生长性也有不同 原产于热带的水稻发育上形成了要求短日、高温的遗传特性。
不同原产于热带的水稻发育上形成了要求短日、高温的遗传特性不同的日长和温度对水稻的发育转变有显著的影响的日长和温度对水稻的发育转变有显著的影响 全国光温生态协作组测定,水稻品种的短日高温下的最全国光温生态协作组测定,水稻品种的短日高温下的最少抽穗日数为少抽穗日数为26~7026~70天,天, 粳稻的短日高温生育期一般比籼稻短粳稻的短日高温生育期一般比籼稻短 其中中稻的最长,早稻的次之,晚稻的最短,杂交稻组合的大多数其中中稻的最长,早稻的次之,晚稻的最短,杂交稻组合的大多数为中等1.1.1) (1.1.1) (1.1.1) (1.1.1) 短短短短日日日日高高高高温温温温生生生生育育育育期期期期::要要验验证证基基本本营营养养生生长长期期很很困困难难,,是是品品种种在在短短日日和和高高温温条条件件下下的的最最短短生生育育期期,,这这是是品品种种对对短短日日高高温温综综合合作作用用的的反反应应特特性 全全国国各各地地的的熟熟期期类类型型品品种种的的短短日日高高温温生生育育期期的的长长短短,,非非常常复复杂杂,,但但有有几点可以明确:几点可以明确: a. a. 东北、西北的早熟种,其短日高温生育期均短;东北、西北的早熟种,其短日高温生育期均短; b. b. 华南双季晚稻,绝大多数短日高温生育期也短;华南双季晚稻,绝大多数短日高温生育期也短;()水稻的可变营养生长性()水稻的可变营养生长性水稻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期)水稻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期) ─── ───水稻的三性水稻的三性(1.2.1)感温性:感温性:水稻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水稻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 一定的高温使幼穗提早分化、一定的高温使幼穗提早分化、 缩短生育期;缩短生育期; 一定的低温会使穗分化延迟;一定的低温会使穗分化延迟;感温性比较感温性比较:在短日条件下,以高温出穗促进率表示在短日条件下,以高温出穗促进率表示晚稻品种感温性最强;早稻感温性次之;中稻最弱;晚稻品种感温性最强;早稻感温性次之;中稻最弱;杂交稻组合的感温性都属于中和强杂交稻组合的感温性都属于中和强晚稻品种的感温性必须在短日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晚稻品种的感温性必须在短日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早稻和中稻的早、中熟品种,早稻和中稻的早、中熟品种,要到苗体具有要到苗体具有4叶左右片时才对高温敏感;叶左右片时才对高温敏感; (1.2.2)感光性:感光性:水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内,因受日照长短的影水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内,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光照缩短,光周期诱导加快,幼穗提早分化,否则幼穗延迟分化光照缩短,光周期诱导加快,幼穗提早分化,否则幼穗延迟分化要到苗体具有要到苗体具有4-5个叶片时才对光照敏感个叶片时才对光照敏感.感光性比较:感光性比较:以短日照出穗促进率表示以短日照出穗促进率表示晚稻品种感光性强;而早稻品种为钝感或无感;中稻品种居中;晚稻品种感光性强;而早稻品种为钝感或无感;中稻品种居中;杂交稻的组合一般感光性中等,少数为感光性强。
杂交稻的组合一般感光性中等,少数为感光性强 我国南北日长变化我国南北日长变化11-17h,,迟熟的感光型品种,迟熟的感光型品种,12-9h促进出穗明显;促进出穗明显;14h以上开始延迟出穗以上开始延迟出穗 “三性三性”的强弱的强弱———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早、中、晚稻早、中、晚稻基本营基本营养生长养生长期期感温性感温性感光性感光性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中稻中稻早稻早稻晚稻晚稻水稻水稻“三性三性”示意图示意图气气温温低低、、日日照照长长的的东东北北和和西西北北,,华华中中可可作作早茬稻早茬稻华北地区种植华北地区种植华华中中、、华华南南晚茬稻种植晚茬稻种植 我国水稻品种的光温反我国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型:型:不同生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两性一期的型的品种,两性一期的组合形式不同,合形式不同,这种种组合形式就称合形式就称为““光温反光温反应型型” ” 感光性的不同:感光性的不同:分布于南方的品种比北方的分布于南方的品种比北方的强,晚稻比早稻,晚稻比早稻强,,迟熟品熟品种比早熟的种比早熟的强感光性感光性强弱大致相同的品种:弱大致相同的品种:短日高温生育期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的较迟熟,短的熟,短的较早熟。
早熟 晚稻晚稻类型的品种型的品种:感光性:感光性强弱是决定弱是决定发育育转变迟早的主要因素;早的主要因素; 早稻早稻类型的品种:型的品种:短日高温生育期和感温性短日高温生育期和感温性强弱是决定弱是决定发育育转变迟早的因素早的因素((3)水稻)水稻“三性三性”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3.1) 栽培上应用栽培上应用感感温温性性强强感感光光性性弱弱的的早早熟熟品品种种,,栽栽培培管管理理上上应应突突出出早早字字,,适适期期早早播播种种、、早插、早施肥管理,适当密植,尽量减少生物量不足引起的产量不高;早插、早施肥管理,适当密植,尽量减少生物量不足引起的产量不高;南南方方的的晚晚稻稻类类型型品品种种——感感光光性性极极强强,,在在热热量量得得到到满满足足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出出穗期较稳定,早播并不早熟,栽培上要注意培育长龄壮秧和安全齐穗期穗期较稳定,早播并不早熟,栽培上要注意培育长龄壮秧和安全齐穗期栽培上水稻生长要求:栽培上水稻生长要求:①①不受冷害的适当时期出穗和成熟;不受冷害的适当时期出穗和成熟;②②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比例适当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比例适当。
水稻南种北引水稻南种北引—— 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较易成功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较易成功 北稻南移北稻南移—— 基基本本营营养养生生长长缩缩短短——提提早早成成熟熟,,为为获获高高产产,,宜宜引引用用较较迟迟熟熟品品种种,,但但较难成功较难成功水稻水稻d;; 由低向高海拔每增加由低向高海拔每增加100m,,d引种上应用()引种上应用可可用用于于调调节节花花期期相相遇遇;;利利用用高高温温短短日日照照处处理理杂杂交交后后代,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代,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 ()在育种上应用()在育种上应用播种:播种:4月中下旬;月中下旬;插秧:插秧:6月中旬;月中旬;分蘖:四真叶期;分蘖:四真叶期;有效分蘖终止:田间总茎数与穗数相同的时期;有效分蘖终止:田间总茎数与穗数相同的时期;拔节(分蘖终止):第一节间长拔节(分蘖终止):第一节间长2cm,,7月下旬;月下旬;孕穗;孕穗;抽穗:抽穗:8月下旬;月下旬;灌浆;灌浆;成熟:成熟:10月下旬2.2.1 主要生育时期主要生育时期(以江苏中稻种植为例以江苏中稻种植为例)2.2 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2.2.2 生育阶段生育阶段水稻一生简图水稻一生简图长穗期:并进生长期长穗期:并进生长期结实期:抽穗结实期:抽穗——成熟为生殖生长期成熟为生殖生长期播种播种—出苗出苗秧田秧田分蘖期分蘖期返青期返青期有效有效分蘖分蘖无效无效分蘖分蘖分化分化形成形成完成完成乳熟乳熟蜡熟蜡熟完熟完熟秧田期秧田期长穗期长穗期(拔节(拔节—抽穗)抽穗)开花结实开花结实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营养营养生殖生殖35天天早稻早稻25-30天;中天;中晚稻晚稻35-50天天(1) 稻种结构稻种结构2.2.3 2.2.3 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第第第第2 2 2 2护颖护颖护颖护颖第第第第1 1 1 1护颖护颖护颖护颖内稃内稃内稃内稃(内颖)(内颖)(内颖)(内颖)外稃外稃外稃外稃(外颖)(外颖)(外颖)(外颖)小花梗小花梗小花梗小花梗糙米糙米糙米糙米小穗梗小穗梗小穗梗小穗梗副护颖副护颖副护颖副护颖稻胚的结构稻胚的结构(1)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1.1)成熟度成熟度()休眠()休眠 ()储藏条件和时间()储藏条件和时间(1.4)水分水分()温度()温度 ()氧气()氧气 ()营养()营养(2) (2) 发芽和出苗过程发芽和出苗过程胚根突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之后秧苗开始现绿色,称之为“现青”,现青是水稻“出苗”的标准。
(3) (3) 水稻三叶期的特点水稻三叶期的特点胚乳中养分已耗尽,称胚乳中养分已耗尽,称““离乳期离乳期””;;植株根内形成通气组织,田面可以保水层;植株根内形成通气组织,田面可以保水层;抗寒能力下降抗寒能力下降稻稻苗苗三三叶叶期期对对低低温温和和病病虫虫的的抵抵抗抗力力最最弱弱,,生生产产上上青青枯枯、、死死苗苗都都发生在三叶期,育秧时要注意渡过这一危险期发生在三叶期,育秧时要注意渡过这一危险期氮断奶期氮断奶期氮断奶期氮断奶期胚乳胚乳胚乳胚乳淀粉淀粉淀粉淀粉消耗消耗消耗消耗糖断奶期糖断奶期糖断奶期糖断奶期(4) 发芽和秧苗生长的条件发芽和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水分:种种子子吸吸水水量量达达本本身身重重的的25%-30%时时开开始始萌萌发发,,吸吸水水至至饱饱和和((达达本本身身重重的的40%)时,最适于萌发时,最适于萌发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80%,有的已开始保水层有的已开始保水层温度:()温度:发芽的最低温度,粳稻发芽的最低温度,粳稻10℃、籼稻、籼稻12 ℃ ,最适温度,最适温度28 ℃ -32 ℃ 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20℃左右对培育壮苗最有利。
左右对培育壮苗最有利()氧气: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淹水稻种形成弱苗;()氧气: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淹水稻种形成弱苗;三叶期后根部通气组织形成,对缺O三叶期后根部通气组织形成,对缺O2的环境适应性增强的环境适应性增强土壤营养:()土壤营养:氮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最大,应适时早施;氮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最大,应适时早施;磷磷、、钾钾肥肥能能提提高高发发根根力力、、促促进进壮壮苗苗,,特特别别在在低低温温下下效效果果更更好好,,所所以以低低温温季节育秧更应施用季节育秧更应施用P、、K肥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发展,受土壤和栽培措施的影响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发展,受土壤和栽培措施的影响水稻根系主要分布在水稻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土层中(占占80%%)分蘖期分布较浅,分蘖期分布较浅,根群分布呈一扁圆形,抽穗期分布较深,呈椭圆形根群分布呈一扁圆形,抽穗期分布较深,呈椭圆形透水性良好的稻田的根系分布透水性良好的稻田的根系分布((1)) 水稻根系水稻根系2.2.4 2.2.4 叶、根、蘖、茎的生叶、根、蘖、茎的生长()根的发生:()根的发生:每每个个节节上上有有一一片片叶叶,,一一个个分分蘖蘖芽芽和和上上下下两两位位根;节间在下。
根;节间在下水稻的发根和出叶相差水稻的发根和出叶相差3个节位n叶抽出叶抽出≈≈n-1节根原基增殖节根原基增殖≈≈n-3节发根节发根≈≈ n-4节节根发生节节根发生1次分枝根次分枝根≈≈ n-5节节根发生节节根发生2次分枝根次分枝根n-2节根原基分化发育节根原基分化发育≈≈n节根原基分化出现节根原基分化出现≈≈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第叶长出第叶长出第叶长出第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节根)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节根)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节根)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节根)第第第第1 1 1 1片完全叶叶片完全叶叶片完全叶叶片完全叶叶不定根不定根不定根不定根第第第第2 2 2 2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 ) ) )≈≈≈≈胚芽鞘节上胚芽鞘节上胚芽鞘节上胚芽鞘节上5 5 5 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条不定根全部长出条不定根全部长出条不定根全部长出第第第第2 2 2 2叶叶叶叶胚芽鞘节上的胚芽鞘节上的胚芽鞘节上的胚芽鞘节上的5 5 5 5条不定根条不定根条不定根条不定根( ( ( (称鸡爪根称鸡爪根称鸡爪根称鸡爪根) ) ) )第第第第3 3 3 3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叶长出(叶龄)≈≈≈≈不完全叶节发根不完全叶节发根不完全叶节发根不完全叶节发根第第第第3 3 3 3叶叶叶叶不完全叶节根不完全叶节根不完全叶节根不完全叶节根最后发根节位第1伸长节间穗下节间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 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 1 1 1伸伸伸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时期是拔节后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时期是拔节后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时期是拔节后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时期是拔节后第二个叶龄期。
第二个叶龄期第二个叶龄期第二个叶龄期(1.2) 根系的活力与机能根系的活力与机能 根系的活力是表示根系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能力根系的活力是表示根系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能力 形态标准:根尖部粗大、健全,伸长速度快,侧根长形态标准:根尖部粗大、健全,伸长速度快,侧根长,白根多白根多 ;; 根根系系的的主主要要功功能能是是::吸吸收收养养分分、、水水分分;;向向根际泌氧;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等根际泌氧;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等 ()根部通气组织及与地上部关系()根部通气组织及与地上部关系 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位于成熟区皮层部分的气腔,位于成熟区皮层部分的气腔,幼根成熟区表皮在根毛枯死后常脱落,皮层细胞的最外层替代表皮幼根成熟区表皮在根毛枯死后常脱落,皮层细胞的最外层替代表皮成为外皮成为外皮这时辐射排列的皮层细胞部分收缩解体形成大的这时辐射排列的皮层细胞部分收缩解体形成大的气腔气腔此气腔与茎、叶的气腔相通,形成上下贯通的此气腔与茎、叶的气腔相通,形成上下贯通的通气组织通气组织水稻叶鞘水稻叶鞘横切面横切面水稻叶中脉水稻叶中脉横切面横切面水稻根伸长区横切面,显示皮水稻根伸长区横切面,显示皮层细胞不断收缩形成通气气腔层细胞不断收缩形成通气气腔()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A.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的通透性:当当土土壤壤通通透透性性好好时时,,根根际际氧氧化化区区大大,,还还原原性性有有毒毒物物质质也也会会被被氧氧化化,,不能接近根表,根呈白色;不能接近根表,根呈白色;当当土土壤壤通通透透性性稍稍差差时时,,根根际际氧氧化化区区稍稍小小,,土土壤壤还还原原性性稍稍强强,,土土壤壤中中的的Fe2+→Fe3+沉积在根表,根呈黄色至黄褐色;沉积在根表,根呈黄色至黄褐色;当当土土壤壤通通透透性性太太差差时时,,根根际际氧氧化化区区太太小小,,土土壤壤还还原原性性太太强强,,H2S侵侵入入根内,根变成浅灰色的死根根内,根变成浅灰色的死根—— ——晾田或晒田解决。
晾田或晒田解决B. 土壤营养:N对根系发育影响最大;土壤营养:N对根系发育影响最大;C. 土土壤壤温温度度::稻稻根根生生长长最最适适温温度度为为28—30℃,,低低于于10℃生生长长停顿;停顿;D. 土土壤壤水水分分::稻稻田田长长期期淹淹水水,,根根分分布布浅浅、、分分枝枝少少,,晒晒田田可可促促进根系发育进根系发育 ()() 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2)) 水稻的叶片水稻的叶片叶叶叶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 (第一真叶、叶片退化第一真叶、叶片退化第一真叶、叶片退化第一真叶、叶片退化) )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 (真叶真叶真叶真叶) )第第第第1 1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 (第第第第1 1叶叶叶叶) )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前出叶前出叶前出叶前出叶( (胚芽鞘、分蘖鞘胚芽鞘、分蘖鞘胚芽鞘、分蘖鞘胚芽鞘、分蘖鞘) )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叶片叶片叶片叶片叶鞘叶鞘叶鞘叶鞘叶枕、叶舌、叶耳叶枕、叶舌、叶耳叶枕、叶舌、叶耳叶枕、叶舌、叶耳叶片叶片叶片叶片叶鞘叶鞘叶鞘叶鞘collarcollar叶枕叶枕叶枕叶枕叶舌叶舌叶舌叶舌叶耳叶耳叶耳叶耳()叶片形状()叶片形状分五种类型:分五种类型: 直直(与主茎夹角(与主茎夹角15°15°~~20°20°)、)、 挺挺(叶片上部稍弯,与主茎夹角约(叶片上部稍弯,与主茎夹角约30°30°)、)、 弯弯(叶片上部弯下,与主茎夹角约(叶片上部弯下,与主茎夹角约45°45°)、)、 披披(叶片中部弯下,但不低于叶枕,与主茎夹角大于(叶片中部弯下,但不低于叶枕,与主茎夹角大于45°45°)、)、 垂垂(叶尖低于叶枕,与主茎夹角大于(叶尖低于叶枕,与主茎夹角大于60°60°)。
()()叶片分组叶片分组自上而下不同叶的功能也不相同,将其分为三组自上而下不同叶的功能也不相同,将其分为三组 A. A. 第一组叶称第一组叶称基生叶或近根叶基生叶或近根叶,在秧田期和返青期,在秧田期和返青期分化形成,最高分蘖前伸出,光合产物供分蘖、新生叶分化形成,最高分蘖前伸出,光合产物供分蘖、新生叶和根生长和根生长B. B. 第二组为第二组为过渡叶过渡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间出,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间出生的叶,一般生的叶,一般2 2~~4 4片,光合产物供穗、伸长节间及新生片,光合产物供穗、伸长节间及新生叶与根生长叶与根生长C. C. 第三组称第三组称茎生叶茎生叶,即最上部,即最上部3 3~~4 4片叶,其光合产物主片叶,其光合产物主要供上部节间和穗粒生长与充实要供上部节间和穗粒生长与充实()影响叶片生长的关键因素()影响叶片生长的关键因素(2.4.1)(2.4.1) 气温气温是关键的是关键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气温越高,叶片抽出经历的天数越短气温越高,叶片抽出经历的天数越短播种到孕穗期间的气温与水稻出叶速度的关系播种到孕穗期间的气温与水稻出叶速度的关系( (品种品种: :协优协优107)107)地点地点地点地点南京土桥南京土桥南京土桥南京土桥云南涛源云南涛源云南涛源云南涛源播种到孕穗天数播种到孕穗天数播种到孕穗天数播种到孕穗天数110110110110140140140140日均温日均温日均温日均温(℃)(℃)(℃)(℃)26.226.226.226.224.624.624.624.6主茎出叶总数主茎出叶总数主茎出叶总数主茎出叶总数1717171720202020每出一叶平均天数每出一叶平均天数每出一叶平均天数每出一叶平均天数6.56.56.56.57 7 7 7) ) 叶龄叶龄是关键的是关键的内部因素内部因素 在正常气温条件下,每张叶生长完成的历时是随叶位提高而增加,三在正常气温条件下,每张叶生长完成的历时是随叶位提高而增加,三叶期前为叶期前为3 3天左右,分蘖期平均天左右,分蘖期平均4 4──6 6天,拔节后平均天,拔节后平均7 7──9 9天。
天拔节前拔节前拔节前拔节前拔节后拔节后拔节后拔节后不同叶位的出叶天数不同叶位的出叶天数不同叶位的出叶天数不同叶位的出叶天数(2.5)(2.5)主茎出叶进程在栽培上的作用主茎出叶进程在栽培上的作用 主茎出叶进程主茎出叶进程是水稻器官分化形成和采取栽培措施的时间尺度,是水稻器官分化形成和采取栽培措施的时间尺度,是是水稻科学栽培的重要指标水稻科学栽培的重要指标 本地品种正常播期条件下本地品种正常播期条件下主茎出叶总数;主茎出叶总数; 栽培过程中栽培过程中跟踪记载主茎叶龄跟踪记载主茎叶龄 生产上根据叶龄确定肥水耕作等管理措施生产上根据叶龄确定肥水耕作等管理措施(2.5.1)(2.5.1)主茎叶龄的主茎叶龄的跟踪跟踪记载方法记载方法叶龄记载标准叶龄记载标准 叶枕抽出下一叶,记叶枕抽出下一叶,记1 1叶 倒倒3 3叶前,新生叶片抽出长度达到前一叶长的叶前,新生叶片抽出长度达到前一叶长的1/21/2,,记为记为 0.4 0.4 叶;叶; 达到前一叶的长度,记叶;达到前一叶的长度,记叶; 高产群体抽穗期每个有效茎蘖上高产群体抽穗期每个有效茎蘖上叶系叶系的配置:的配置: 一般抽穗期水稻茎生倒一般抽穗期水稻茎生倒3 3叶最长;叶最长; 高产群体中,一般为倒高产群体中,一般为倒2 2叶最长。
叶最长 倒倒2 2叶伸长是与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是同步的,叶伸长是与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是同步的, 倒倒2 2叶较长是大穗的标志叶较长是大穗的标志 叶长序:叶长序: 倒倒2 2叶叶≥≥倒倒3 3叶叶> >倒倒1 1叶叶> >倒倒4 4叶叶> >倒倒5 5叶,叶,即即231452314516161414151513131212(3.1) (3.1) 分蘖的发生分蘖的发生 稻茎上的每个节都有一个腋芽(或称分蘖芽)各个稻茎上的每个节都有一个腋芽(或称分蘖芽)各个叶腋的分蘖芽,若环境条件适宜,都能发育成分蘖叶腋的分蘖芽,若环境条件适宜,都能发育成分蘖3 3)) 分蘖的生长分蘖的生长分分蘖蘖出出伸伸的的规规律律::“n叶叶”和和“n-3叶叶分分蘖蘖”同同时时伸伸出出,,一一般般主主茎茎长出第长出第4真叶时,从第一真叶中出生第一个一次分蘖真叶时,从第一真叶中出生第一个一次分蘖水稻胚芽鞘一般无分蘖水稻胚芽鞘一般无分蘖3.2) 分蘖发生的规律分蘖发生的规律发生分蘖的最低节位:发生分蘖的最低节位: 在主茎上在主茎上————第第1 1叶节叶节 在分蘖上在分蘖上————第第1 1叶节叶节/ /分蘖鞘节分蘖鞘节( (杂交稻杂交稻) )5. 1叶展开;叶展开;4. 2叶抽出;叶抽出;6. 3伸长叶;伸长叶;3. 4叶;叶; 7. 5叶;叶;1. 6叶叶原基叶叶原基2. 生长点;生长点;8. 节板;节板; 9. 居间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稻叶、分蘖分化关系图稻叶、分蘖分化关系图例:例:例:例:4 4 4 4叶抽出叶抽出叶抽出叶抽出 =4=4=4=4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1 1 1 1叶叶叶叶(1(1(1(1幼幼幼幼1 1 1 1基期基期基期基期) ) ) ) =3=3=3=3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 2 2 2叶叶叶叶(2(2(2(2幼幼幼幼1 1 1 1基期基期基期基期) ) ) ) =2 =2 =2 =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 3 3 3叶叶叶叶(3(3(3(3幼幼幼幼1 1 1 1基期基期基期基期) ) ) ) =1 =1 =1 =1叶节分蘖抽出第叶节分蘖抽出第叶节分蘖抽出第叶节分蘖抽出第1 1 1 1叶叶叶叶 杂交稻分蘖鞘多发生分蘖。
杂交稻分蘖鞘多发生分蘖杂交稻分蘖鞘多发生分蘖杂交稻分蘖鞘多发生分蘖 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胚芽鞘胚芽鞘胚芽鞘胚芽鞘和和和和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一般不发生分蘖,一般不发生分蘖,一般不发生分蘖,一般不发生分蘖,分蘖鞘分蘖鞘分蘖鞘分蘖鞘很少发生分蘖;很少发生分蘖;很少发生分蘖;很少发生分蘖;在主茎上第在主茎上第在主茎上第在主茎上第1 1 1 1叶节(完全叶)开始;叶节(完全叶)开始;叶节(完全叶)开始;叶节(完全叶)开始;主茎主茎主茎主茎8 8 8 8叶时,叶时,叶时,叶时, 普通栽培稻和杂交稻各普通栽培稻和杂交稻各普通栽培稻和杂交稻各普通栽培稻和杂交稻各有多少分蘖?有多少分蘖?有多少分蘖?有多少分蘖?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4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10/1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4512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20/2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64511322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30/3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64752111342321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1-10/1-10/40/4 叶蘖同伸过程如下:叶蘖同伸过程如下:123831642752511141123423211C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20/20/1-10/1-10/2-10/2-10/50/50/40/40/30/30/1-20/1-2主茎主茎主茎主茎0/10/1 杂交籼稻杂交籼稻分蘖鞘分蘖鞘也发分蘖,主茎也发分蘖,主茎8 8叶时应有叶时应有1212个分蘖。
个分蘖C0/20/20/1-10/1-10/2-10/2-10/50/50/40/40/30/30/10/1 0/1-20/1-2主茎主茎主茎主茎52324111187623451231121114323211210/1-A0/1-A 0/1-A-A0/1-A-A0/3-A0/3-A0/2-A0/2-APPPPPPPPPP(3.3) 分蘖动态分蘖动态A.大田分蘖动态:大田分蘖动态:全田有全田有10%的稻苗新生分蘖露尖时,称%的稻苗新生分蘖露尖时,称分蘖始期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分蘖盛期;;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一般拔节时分蘖终止,然后开始两极分化;一般拔节时分蘖终止,然后开始两极分化;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3 3叶以下的分蘖叶以下的分蘖, 3, 3叶分蘖叶分蘖,4,4叶及以上分蘖;叶及以上分蘖;水稻拔节后一般不再给分蘖提供养分水稻拔节后一般不再给分蘖提供养分 ────── 无效分蘖,动摇分蘖,无效分蘖,动摇分蘖, 有效分蘖;有效分蘖;有效分蘖:每穗结实粒数有效分蘖:每穗结实粒数5 5粒以上的分蘖粒以上的分蘖判断无效分蘖:判断无效分蘖:3-43-4叶,叶,4-54-5条根,株高不足主茎的条根,株高不足主茎的2/32/3以上。
以上A.栽培深度和密度:栽培深度和密度:cm为宜;为宜;B.适当稀植,适当稀植,有利于分蘖有利于分蘖3.4) 影响分蘖的因素影响分蘖的因素栽插深度对稻株分蘖的影响栽插深度对稻株分蘖的影响D.营营养养::以以N素素对对分分蘖蘖的的发发生生影影响响最最大大,,有有效效分分蘖蘖期期内内,,要要求求叶叶片片内内含含N量量高高于于3.5%%,, 低低于于2.5%分分蘖停止或死亡蘖停止或死亡C. 插插秧秧时时间间::两两叶叶期期前前插插秧秧管管理理好好时时,,插插秧秧不不会引起分蘖缺位,会引起分蘖缺位,2~~3叶后插秧会缺一位蘖叶后插秧会缺一位蘖 E. 温温度度::最最低低气气温温15—16℃,,水水温温16—17℃,,日日均均气气温温>20℃,分蘖发生才比较顺利分蘖发生才比较顺利最适气温最适气温30—32℃,水温,水温32—34℃最高气温最高气温38—40℃,水温,水温40—42℃F. 光光照照::光光强强为为饱饱和和量量的的50%时时,,群群体体内内光光照照条条件件恶恶化化,,分分蘖蘖终止G.水水分分::分分蘖蘖期期缺缺水水受受旱旱会会抑抑制制分分蘖蘖;;灌灌水水过过深深,,降降低低分分蘖蘖节节周围的温度,也会抑制分蘖。
周围的温度,也会抑制分蘖()栽培的关键()栽培的关键()栽培的关键()栽培的关键促进有效分蘖发生,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有效分蘖发生,控制无效分蘖发生: : ————————增加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期N N N N供应,控制无效分蘖期供应,控制无效分蘖期供应,控制无效分蘖期供应,控制无效分蘖期N N N N供应;供应;供应;供应; ————————浅栽,栽插过深易形成地中茎;浅栽,栽插过深易形成地中茎;浅栽,栽插过深易形成地中茎;浅栽,栽插过深易形成地中茎; ————————有效分蘖期浅水层,无效分蘖期控水或深水层有效分蘖期浅水层,无效分蘖期控水或深水层有效分蘖期浅水层,无效分蘖期控水或深水层有效分蘖期浅水层,无效分蘖期控水或深水层((4 4)) 茎的生长茎的生长茎茎::节节数数主主要要取取决决于于品品种种特特性性,,—般般主主茎茎有有12~~19个个节节,,根根、、茎茎、、叶叶、、分分蘖蘖和穗均着生于茎上;功能:支持、输导、贮藏和通气和穗均着生于茎上;功能:支持、输导、贮藏和通气。
稻茎的形成()稻茎的形成未伸长节间是分蘖发生的部位未伸长节间是分蘖发生的部位伸伸长长节节间间位位于于地地上上部部,,约约占占全全部部节节间间的的1//3,,早早熟熟种种3~~4个个,,中中熟熟种种5~~6个,晚熟种个,晚熟种6~~7个 伸长节间伸长节间从基部向上逐渐变长,最上部节间(穗颈节间)最长从基部向上逐渐变长,最上部节间(穗颈节间)最长()节间伸长()节间伸长节间生长过程:节间生长过程: 节间分化节间分化节间伸长节间伸长物质充实物质充实物质输出物质输出 叶节间同伸关系:叶节间同伸关系: n n叶抽出叶抽出=(n-1)=(n-1)~~(n-2)(n-2)节所夹节间伸长节所夹节间伸长 =(n-2)=(n-2)~~(n-3)(n-3)节间充实节间充实 =(n+1)=(n+1)~~n n节间大维管束分化节间大维管束分化细胞壁增厚,木质细胞壁增厚,木质素、硅质、淀粉增素、硅质、淀粉增加加淀粉供应籽粒灌浆,淀粉供应籽粒灌浆,此时茎杆强度变弱、此时茎杆强度变弱、易倒伏易倒伏()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cmcmcmcm、、、、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圆秆拔节圆秆拔节圆秆拔节圆秆拔节,,,,全田有全田有全田有全田有50505050%的稻株拔节时称为拔节期。
%的稻株拔节时称为拔节期%的稻株拔节时称为拔节期%的稻株拔节时称为拔节期 按按按按““““叶叶叶叶————节节节节””””之间同伸关系,之间同伸关系,之间同伸关系,之间同伸关系,n n n n个伸长节间,个伸长节间,个伸长节间,个伸长节间,N N N N个叶片个叶片个叶片个叶片 的品种:的品种:的品种:的品种: 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 = n-2= n-2= n-2= n-2倒数叶龄期倒数叶龄期倒数叶龄期倒数叶龄期 = N-n+3= N-n+3= N-n+3= N-n+3叶龄期叶龄期叶龄期叶龄期1616161614141414151515151313131312121212““叶叶—分蘖分蘖—根根—节节””的同伸规律的同伸规律n叶快速伸叶快速伸长长n叶叶鞘开叶叶鞘开始伸长始伸长n-1叶叶鞘叶叶鞘快速伸长快速伸长((n-1))~((n-2)节)节所夹节间伸长所夹节间伸长((n-3)叶分蘖快)叶分蘖快速伸长速伸长((n-3)叶节发根)叶节发根1616161614141414151515151313131312121212()栽培的关键()栽培的关键A. 控制第控制第1伸长节间长度伸长节间长度 ——减少减少N-n+3叶龄期的叶龄期的N供应;供应;B. 促进第促进第1伸长伸长节间大维管束分化节间大维管束分化 ——增加增加N-n+2叶龄期的叶龄期的N供应。
供应C. 防止水稻倒伏防止水稻倒伏配配方方施施肥肥与与合合理理追追肥肥::重重视视P、、K肥肥施施用用,,拔拔节节前前后后控控肥;肥;分蘖末期及时凉田,降低株高,并使基部节间增粗变硬;分蘖末期及时凉田,降低株高,并使基部节间增粗变硬;合理密植,善拔节前后的光照条件;合理密植,善拔节前后的光照条件;本田期应用生长调节剂本田期应用生长调节剂——PP333(多效(多效唑唑))茎秆最上一个伸长节间茎秆最上一个伸长节间( (穗下节穗下节) )伸长,将穗伸长,将穗顶出剑叶叶鞘,称为抽穗顶出剑叶叶鞘,称为抽穗穗为圆锥花序,中间有一穗轴,轴上有节叫穗为圆锥花序,中间有一穗轴,轴上有节叫穗节,最下一个节称穗节,最下一个节称穗颈节穗颈节;;穗穗节节上上长长出出分分枝枝叫叫一一次次枝枝梗梗,,从从一一次次枝枝梗梗上上又可长出二次枝梗,又可长出二次枝梗,在在一一次次枝枝梗梗的的顶顶端端和和二二次次枝枝梗梗上上长长出出小小枝枝梗梗,,小小枝枝梗梗末末端端着着生生小小穗穗((颖颖花花));;每每小小穗穗有有两两片片护护颖(针状),内有三朵小花,上位花结实,颖(针状),内有三朵小花,上位花结实,穗的形态结构穗的形态结构2.3 2.3 穗的分化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育与开花结实穗分化过程及剩余叶龄鉴别:穗分化过程及剩余叶龄鉴别:穗分化过程及剩余叶龄鉴别:穗分化过程及剩余叶龄鉴别: 苞分化期苞分化期苞分化期苞分化期 3.5-3.1(3.5)3.5-3.1(3.5)3.5-3.1(3.5)3.5-3.1(3.5) 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3.0-2.6(3.0)3.0-2.6(3.0)3.0-2.6(3.0) 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2.5-2.1(2.5)2.5-2.1(2.5)2.5-2.1(2.5) 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期颖花分化期 ) ) ) ) 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 1.5-0.8(1.5)1.5-0.8(1.5)1.5-0.8(1.5)1.5-0.8(1.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0.8-0.4(0.5)0.8-0.4(0.5)0.8-0.4(0.5) 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减数分裂期 0.4-0 (0.3)0.4-0 (0.3)0.4-0 (0.3)0.4-0 (0.3) 花粉充实完成期花粉充实完成期花粉充实完成期花粉充实完成期 0-0-0-0-出穗出穗出穗出穗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大约历时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大约历时3030天左右,整个分天左右,整个分化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化发育过程可划分为8 8个时期:个时期: (倒(倒2叶到剑叶露尖)叶到剑叶露尖)(剑叶抽出)(剑叶抽出) 苞分化期苞分化期苞分化期苞分化期 3.5-3.1(3.5)3.5-3.1(3.5)3.5-3.1(3.5)3.5-3.1(3.5) 又称穗茎节分化期,是生殖生长的起点。
又称穗茎节分化期,是生殖生长的起点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3.0-2.6(3.0)3.0-2.6(3.0)3.0-2.6(3.0)苞的出现,标志着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开始,苞的出现,标志着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开始,白色苞毛的出现,标志着一次枝梗原基分化结束白色苞毛的出现,标志着一次枝梗原基分化结束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2.5-2.1(2.5)2.5-2.1(2.5)2.5-2.1(2.5)颖花颖花颖花颖花( ( ( (小穗小穗小穗小穗) ) ) )分化期分化期分化期分化期 2.0-1.6(2.0)2.0-1.6(2.0)2.0-1.6(2.0)2.0-1.6(2.0)二次枝梗原基分化开始时幼穗长约,幼穗全被苞毛覆盖,二次枝梗原基分化结束时幼穗长约,苞毛浓密 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 ) ) ) )幼穗已分化成型,长约幼穗已分化成型,长约5-10mm5-10mm,此后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孕穗期),此后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0.8-0.4(0.5)正是剑叶抽出过程中,颖花长约正是剑叶抽出过程中,颖花长约正是剑叶抽出过程中,颖花长约正是剑叶抽出过程中,颖花长约 2mm 2mm 2mm 2mm ,为最终长度的,为最终长度的,为最终长度的,为最终长度的1/41/41/41/4,,,,幼穗长约。
幼穗长约幼穗长约幼穗长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0)-0幼穗有幼穗有3-4cm3-4cm伸长到伸长到10cm10cm以上,颖花达到最终长度的以上,颖花达到最终长度的1/21/2,,此时对环境敏感,是决定颖花发育完全或退化、以及谷粒容积的关键时期此时对环境敏感,是决定颖花发育完全或退化、以及谷粒容积的关键时期花粉充实完成期花粉充实完成期 0-0-出穗出穗 颖花达到最终长度的颖花达到最终长度的85%85%以上,颖壳叶绿素开始增加以上,颖壳叶绿素开始增加抽穗前抽穗前1-21-2天花粉内淀粉含量迅速增加,花丝迅速伸长,花药呈淡黄色天花粉内淀粉含量迅速增加,花丝迅速伸长,花药呈淡黄色2.3.2 2.3.2 2.3.2 2.3.2 小穗(颖花)数决定时期小穗(颖花)数决定时期小穗(颖花)数决定时期小穗(颖花)数决定时期每穗颖花数每穗颖花数每穗颖花数每穗颖花数= = = = 同一品种一次枝梗数较为稳定,同一品种一次枝梗数较为稳定,二次枝梗数和每条枝梗上颖花数二次枝梗数和每条枝梗上颖花数受环境影响极大。
受环境影响极大 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在叶龄余数期间,为促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在叶龄余数期间,为促大穗关键时期大穗关键时期 花粉母细胞发育在叶龄余数花粉母细胞发育在叶龄余数0.8-0 0.8-0 期间,为期间,为减少枝梗、颖花退化关键时减少枝梗、颖花退化关键时期期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条枝梗上颖花数每条枝梗上颖花数每条枝梗上颖花数每条枝梗上颖花数2.3.3 开花受精与结实开花受精与结实(1)(1)抽穗抽穗从穗顶部露出到穗颈节抽出需从穗顶部露出到穗颈节抽出需5 5天,天, 到穗颈节间定长需到穗颈节间定长需7-97-9天 稻株各蘖抽穗次序一般为:主茎稻株各蘖抽穗次序一般为:主茎→→分蘖 生产上,将全田生产上,将全田50%50%穗抽出穗抽出2cm2cm以上称为以上称为抽穗期抽穗期,, 80% 80%穗抽出穗抽出2cm2cm以上称为以上称为齐穗期齐穗期(2)(2)(2)(2)开花开花开花开花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 抽穗当日就开花。
抽穗当日就开花抽穗当日就开花抽穗当日就开花 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上,上,上,上,最后为顶最后为顶最后为顶最后为顶2 2 2 2颖花 一般在气温高时,上午一般在气温高时,上午一般在气温高时,上午一般在气温高时,上午8-98-98-98-9时开花,时开花,时开花,时开花, 到到到到11111111时左右时左右时左右时左右达到盛花,气温低时,开花推迟甚至暂停开花达到盛花,气温低时,开花推迟甚至暂停开花达到盛花,气温低时,开花推迟甚至暂停开花达到盛花,气温低时,开花推迟甚至暂停开花 同一穗上,从上同一穗上,从上同一穗上,从上同一穗上,从上→→→→下开花 每穗开花需要每穗开花需要每穗开花需要每穗开花需要5-75-75-75-7天,天,天,天,每朵颖花开花要每朵颖花开花要每朵颖花开花要每朵颖花开花要1-21-21-21-2小时,保持较大活力只有约小时,保持较大活力只有约小时,保持较大活力只有约小时,保持较大活力只有约30303030分钟。
分钟 ((3 3)授粉是在小花临开之前进行的,健全花开花)授粉是在小花临开之前进行的,健全花开花后,柱头上被涂满花粉然后受精形成米粒后,柱头上被涂满花粉然后受精形成米粒 (4)(4)最适抽穗结实条件最适抽穗结实条件 抽穗开花期日均温抽穗开花期日均温2525--26℃26℃,抽穗,抽穗————结实期日均温结实期日均温2121--22℃22℃,日,日温差温差10℃10℃以上是最佳的抽穗结实期以上是最佳的抽穗结实期 在高产地区普遍规律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在光合作用在高产地区普遍规律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的最适宜温度25℃25℃左右,平均最低温度在左右,平均最低温度在15℃15℃左右 此条件可作为确定适宜播期的依据此条件可作为确定适宜播期的依据(5)(5)(5)(5)与穗的数量和生长的几个关键的叶龄期与穗的数量和生长的几个关键的叶龄期与穗的数量和生长的几个关键的叶龄期与穗的数量和生长的几个关键的叶龄期()分蘖时期:()分蘖时期: 各品种均为各品种均为4 4叶期,不受栽培条件的影响,是计算有效分蘖的起点。
叶期,不受栽培条件的影响,是计算有效分蘖的起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开始拔节叶龄期;()开始拔节叶龄期;()穗分化叶龄:()穗分化叶龄: 苞分化叶龄、枝梗分化期、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与减数苞分化叶龄、枝梗分化期、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与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完成期分裂期、花粉充实完成期((((6 6 6 6)))) 籽粒生长籽粒生长籽粒生长籽粒生长颖花授粉后颖花授粉后颖花授粉后颖花授粉后8-10 8-10 8-10 8-10 小时后细胞开始分裂,小时后细胞开始分裂,小时后细胞开始分裂,小时后细胞开始分裂,2 2 2 2天天天天 后原胚形成,后原胚形成,后原胚形成,后原胚形成,7 7 7 7天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天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天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天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盾片和第盾片和第盾片和第盾片和第 1 1 1 1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完全叶,10101010天后胚分化完成天后胚分化完成天后胚分化完成天后胚分化完成,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 , ,种子具备发芽能力。
种子具备发芽能力种子具备发芽能力种子具备发芽能力随后随后随后随后, , , ,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 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 25252525天天天天 最大,称为最大,称为最大,称为最大,称为灌浆期灌浆期灌浆期灌浆期((7)) 灌浆结实过程灌浆结实过程()过程()过程①①乳熟期:乳熟期:开花后开花后3—5天到花后天到花后20天左右是是米米粒粒体体积积建建成成期期,,一一般般米米粒粒花花后后5—7天天达达最最长长,,花花后后12—14天宽度和厚度接近最大值;天宽度和厚度接近最大值;是干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干重增加高峰在花后是干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干重增加高峰在花后15—20天;天;胚乳呈白色乳浆状,含水多;胚乳呈白色乳浆状,含水多;米粒与谷壳仍为米粒与谷壳仍为绿色绿色 ②②蜡熟期:蜡熟期:花后花后20天左右到花后天左右到花后30—45天干重增加速度下降,在花后干重增加速度下降,在花后25—45天干重达最大;天干重达最大;胚乳由乳浆状变为蜡状,含水量下降;胚乳由乳浆状变为蜡状,含水量下降;谷壳开始发黄,但米粒仍是绿色,穗头沉下。
谷壳开始发黄,但米粒仍是绿色,穗头沉下③③完完熟熟期期::米米粒粒继继续续失失水水硬硬化化,,变变成成透透明明硬硬实实状状;;干重最大,适于收割干重最大,适于收割 ④④枯枯 熟熟 期期 :: 谷谷 壳壳 色色 进进 一一 步步 褪褪 淡淡 ,, 顶顶 端端 的的 枝枝 梗梗 易易 折折 断,米粒偶有横断(碎米)痕迹断,米粒偶有横断(碎米)痕迹 空空壳壳——受受精精过过程程遇遇到到障障碍碍而而没没有有受受精精或或颖颖花花的的生生殖殖器器官官发发育育不不正正常常的谷粒称为空壳(即谷壳完整而其中没有米粒)的谷粒称为空壳(即谷壳完整而其中没有米粒)————环境不良;环境不良;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①①开开花花受受精精时时遇遇到到低低温温,,日日均均温温 ≤ 20℃;;选选用用适适宜宜的的品品种种,,掌掌握握适适宜宜的播期②②开开花花期期一一定定保保水水层层;;开开花花期期禁禁止止打打药药,,非非打打不不可可者者,,要要在在9点点以以前前或或16点以后进行点以后进行5.2) 空壳空壳的形成与防治措施的形成与防治措施(5.3) 秕粒秕粒的形成与防治措施的形成与防治措施秕秕粒粒——已已受受精精的的子子房房,,在在膨膨大大过过程程中中中中途途停停止止发发育育,,米粒充实度不到米粒充实度不到2/3的,均算作秕粒。
的,均算作秕粒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①①灌浆期温度<灌浆期温度<15℃选适宜品种,早播,早栽选适宜品种,早播,早栽②②干干旱旱或或长长期期保保水水层层乳乳熟熟期期不不能能缺缺水水,,进进入入蜡蜡熟熟期期,,干湿交替、以干为主,养根保叶干湿交替、以干为主,养根保叶③③脱肥脱肥——抽穗前后施少量抽穗前后施少量N肥或叶面喷肥肥或叶面喷肥④④倒伏或病虫害倒伏或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