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谨慎被看成是最高美德;理智被尊为对付破坏性的狂热之辈顶有力的武器;优雅的礼貌被歌颂成抵挡蛮风的一道屏障……”----罗素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一、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概念:¡古典主义(Classicism):是指17世纪流行于欧洲,特别是法国的文学思潮,因为他在文艺创作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被称为古典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相妥协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凭借王权同贵族斗争的工具 (一)、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17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为创作典范,要求模仿古典文学而得名,又称“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首先出现在法国,随后波及全欧,成为二百年间欧洲文坛的重要文学流派(二)、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二)、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的统一,歌颂贤明的君主 第二,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第三,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第四,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三)文学成就 彼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被称为法国的“悲剧之父”。
他的重要悲剧有《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合称四大悲剧 高乃依高乃依古典主义的特点:古典主义的特点:§崇尚理性、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崇尚理性、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 理性和情欲理性和情欲 理性和感情理性和感情 高乃依高乃依《《熙德熙德》》 唐唐· ·高迈斯高迈斯 唐唐· ·杰葛杰葛 施曼娜施曼娜 罗狄克罗狄克 让·拉辛( Jean Racine, 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第二阶段的悲剧诗人他一生写过11部悲剧,代表作品有《安德洛玛克》(1667)、《爱斯苔尔》(l691)等 拉拉 辛辛古典主义的特点:古典主义的特点:§崇尚理性、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崇尚理性、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 理性和情欲理性和情欲 拉辛拉辛《《安德洛马克安德洛马克》》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庇吕斯庇吕斯 安德洛马克安德洛马克 海伦海伦————爱妙娜爱妙娜 阿伽门侬阿伽门侬————俄瑞斯忒斯俄瑞斯忒斯§拉·封丹((1621-16951621-1695)) 《寓言诗》239239首§布瓦洛((1636-17111636-1711)) 《诗的艺术》二、巴罗克文学¡巴罗克风格(Baroque)的影响在17世纪欧洲文学、绘画、音乐和建筑多方面都有所反映,在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文学中,它的影响十分突出。
巴罗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合常规,尤指长得不规则而且有瑕疵的珍珠巴罗克风格首先见于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建筑,其特征是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崇尚华丽与雕琢;它与自然、宁静而古朴的古典派背道而驰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建立的凡爾賽宮法国巴洛克式家具法国巴洛克式家具1.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在法国,巴罗克文学自16世纪后期兴起,17世纪初进入活跃期,到30、40年代产生了许多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 主要特征¡1)是对世界和生活的丰富性的官能感受和把这种感受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的欲望¡2)拒绝理性,拒绝古典主义¡3)风格夸张,语言雕琢¡4)在叙事手法上巴罗克文学多依靠意外事件的插入改变叙事的方向和线索,以造就复杂感和丰富感,偶然性.plot巴洛克文学¡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无能为力¡用极为混乱,谜语似的语言表现悲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辞藻,冷僻的典故,谜语似的词汇玩弄风雅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他的长诗《阿多尼斯》,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了一种“马里诺诗体”§西班牙诗人贡戈拉,在他的作品《孤独》中,比喻新奇,形象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这种特点被称为“夸张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作品《痴儿西木传》也有明显的巴罗可文学特征三、清教徒文学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以弥尔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亦称清教徒文学) 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16世纪60年代形成于英国主张从国教会中清除繁琐的教仪、教阶制度, 提倡教徒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追求道德上的纯洁与完善 英国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和约翰·弥尔顿(J.Milton, 1608—1674),代表作品有班扬的《天路历程》(1678)和弥尔顿的《失乐园》(1667)等 《天路历程》以梦幻文艺的和寓言式的形式反映了王政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讽刺了贵族阶级的腐败和贪婪,体现了作者的宗教信仰班班 扬扬弥尔顿弥尔顿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写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魔鬼引诱,偷吃禁果而被上帝赶出乐园的故事作品用宗教题材,经过诗人的独特处理,表达了对革命失败的悲愤情绪以及对革命再起的企望在作品中突出地塑造了叛神撒旦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失乐园失乐园》》插图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