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落叶果树害螨类第五节:落叶果树害螨类一、螨类简介一、螨类简介¡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蜱螨亚纲,已知种类近5万种,为的蜱螨亚纲,已知种类近5万种,为微小或小型的种类,很多种类肉眼看微小或小型的种类,很多种类肉眼看不见螨在农业上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不见螨在农业上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动物,有的是重要的害虫,如红蜘蛛动物,有的是重要的害虫,如红蜘蛛类,而有的是害虫天敌,如植绥螨,类,而有的是害虫天敌,如植绥螨,还有的是卫生害虫还有的是卫生害虫 ¡螨类与昆虫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螨类与昆虫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1、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和腹之1、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和腹之分¡2、无翅、复眼和触角,仅12、无翅、复眼和触角,仅1—2对2对单眼¡3、具4对足3、具4对足¡4、卵4、卵—幼螨幼螨—若螨若螨—成螨(一)、(一)、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1、体段1、体段的划分的划分¡2、颚体2、颚体¡((1 1)、螯肢)、螯肢 ( (CheliceraChelicera) ) ¡(2 2)、须肢)、须肢( (PalpusPalpus) ) 5 5节组成,第节组成,第4 4节形成一个胫节爪;第节形成一个胫节爪;第5 5节具节具6-76-7根根刚毛。
其胫节的坚爪与跗节形成拇爪复合体其胫节的坚爪与跗节形成拇爪复合体 ¡((3 3)口下板)口下板( (HypstomaHypstoma) ) 位于螯肢与须肢下方,为一极薄位于螯肢与须肢下方,为一极薄的骨片,须用相差显微镜方可看到,的骨片,须用相差显微镜方可看到,其上一般具2根口下毛其上一般具2根口下毛¡(4)口上板(口盖)(4)口上板(口盖)( (EpistomEpistom) ) 位于颚体中央背面,为一膜质位于颚体中央背面,为一膜质物,顶端具喙物,顶端具喙(Rostrum)(Rostrum),其形状各,其形状各异,异, ¡3、躯体3、躯体¡(1)毛:(1)毛:螨体毛有刚毛状,扁铲状螨体毛有刚毛状,扁铲状 ¡(2)气门:(2)气门:大多数螨在躯体上有气门由气门向前大多数螨在躯体上有气门由气门向前延伸的沟叫延伸的沟叫气门沟,或叫气门器气门沟,或叫气门器PeritremePeritreme) ) ¡(3)足:(3)足:¡4对足,但幼螨3对足,瘿螨2对足4对足,但幼螨3对足,瘿螨2对足足分基、转、腿、膝、胫和跗节6节足分基、转、腿、膝、胫和跗节6节。
在跗节上具一对爪和一个爪间突在跗节上具一对爪和一个爪间突¡在第一和第二对足的胫节和跗节上,有的在第一和第二对足的胫节和跗节上,有的科具有一大一小的一对科具有一大一小的一对双毛双毛,分别叫大的,分别叫大的为前毛,小的叫后毛为前毛,小的叫后毛 ¡在叶螨科中的叶螨亚科,爪退化呈垫状,其端部在叶螨科中的叶螨亚科,爪退化呈垫状,其端部具2根长形的粘毛具2根长形的粘毛¡在叶螨属,爪间突三裂或多支状;在叶螨属,爪间突三裂或多支状;¡在全爪螨属呈爪状,爪下具3条垂直于爪在全爪螨属呈爪状,爪下具3条垂直于爪间突的针状毛间突的针状毛¡(4)肛门:一般位于腹面末端,(4)肛门:一般位于腹面末端,但也有的位于身体的背面,例如麦但也有的位于身体的背面,例如麦圆红蜘蛛圆红蜘蛛 ¡(二)、分类学(二)、分类学¡蜱螨亚纲分两个目七个亚目蜱螨亚纲分两个目七个亚目¡第一个目是寄螨目(第一个目是寄螨目(PrarsitiformesPrarsitiformes )其仅具一种刚毛,即无光毛质,又叫单毛其仅具一种刚毛,即无光毛质,又叫单毛群,须肢跗节上具趾节(杈毛)本目分群,须肢跗节上具趾节(杈毛)本目分两个亚目,蜱亚目:口下板坚硬带钩,用两个亚目,蜱亚目:口下板坚硬带钩,用于将身体固定在寄主身体上。
第二个亚目于将身体固定在寄主身体上第二个亚目为革螨亚目,其中重要的是植绥螨科,口为革螨亚目,其中重要的是植绥螨科,口器咀嚼式,雄虫的螯肢上的动趾特化为导器咀嚼式,雄虫的螯肢上的动趾特化为导精趾其气门位于身体的中部,属于中气精趾其气门位于身体的中部,属于中气门类植绥螨是重要的天敌植绥螨是重要的天敌¡第二个目是真螨目(第二个目是真螨目(AcariformesAcariformes ):又):又叫复毛类,体上除无光毛质的感棒外,还叫复毛类,体上除无光毛质的感棒外,还具有有光毛质的真正的刚毛具有有光毛质的真正的刚毛¡1、叶螨总科1、叶螨总科TetranychiodeaTetranychiodea¡ 本总科口器刺吸式,口针发达,具四本总科口器刺吸式,口针发达,具四对足,前气门,多数科具拇爪复合体对足,前气门,多数科具拇爪复合体¡(1)、叶螨科(1)、叶螨科TetrangchidaeTetrangchidae ¡ 体椭圆形或半圆形,须肢长,5节,体椭圆形或半圆形,须肢长,5节,具拇爪复合体,第一和第二对足上具双毛具拇爪复合体,第一和第二对足上具双毛该科重要的有3个属。
该科重要的有3个属¡A、苔螨属A、苔螨属BryobiaBryobia Koch Koch :其爪间突上具粘毛,:其爪间突上具粘毛,刚毛扁铲状,在喙的上面具檐形突刚毛扁铲状,在喙的上面具檐形突¡B、全爪螨属B、全爪螨属PanonychusPanonychus :体圆形,背毛2:体圆形,背毛244——26根,着生在粗大的毛瘤上,爪间突坚26根,着生在粗大的毛瘤上,爪间突坚爪状,爪间突下具垂直的刺毛爪状,爪间突下具垂直的刺毛¡C、叶螨属C、叶螨属TetranychusTetranychus :体椭圆形,背毛26:体椭圆形,背毛26根,细长,毛瘤小爪间突分裂成一簇(3对针根,细长,毛瘤小爪间突分裂成一簇(3对针状毛)刺毛状毛)刺毛 (2)、细须螨科(2)、细须螨科 TeunipalpidaeTeunipalpidae 体小,呈卵圆形或体小,呈卵圆形或 倒梨形,体扁须倒梨形,体扁须 肢细小,1肢细小,1——5节,5节, 无胫节爪,末端仅无胫节爪,末端仅 具粘毛足无对毛,具粘毛。
足无对毛, 体末端常具一对体末端常具一对 很长的臀毛很长的臀毛¡A、短须螨属A、短须螨属BrevipalpusBrevipalpus DonnaelieuDonnaelieu:体卵形,:体卵形,表皮具网状纹须肢4节无长鞭状的臀毛表皮具网状纹须肢4节无长鞭状的臀毛¡B、细须螨属B、细须螨属TenuipalpusTenuipalpus DonnaelieuDonnaelieu::体倒梨形,表皮具波状纹,体倒梨形,表皮具波状纹,须肢3节,具长鞭状的须肢3节,具长鞭状的臀毛¡2、瘿螨总科2、瘿螨总科EriophyiodeaEriophyiodea ¡ 瘿螨科瘿螨科EriophyidaeEriophyidae ,又叫四足螨体微小,,又叫四足螨体微小,细长,仅前足体具两对足其为害常造成虫瘿或细长,仅前足体具两对足其为害常造成虫瘿或变色¡3、跗线螨总科3、跗线螨总科TarsonemiodeaTarsonemiodea ¡ 跗线螨科跗线螨科TarsonemidaeTarsonemidae ,体小,,体小,一般白或黄色,体椭圆形。
口器的螯一般白或黄色,体椭圆形口器的螯肢口针短小,不同于叶螨具四对足,肢口针短小,不同于叶螨具四对足,但第四对足雌虫纤细,呈线状,故而但第四对足雌虫纤细,呈线状,故而得名雄虫失去行走功能,是交配及得名雄虫失去行走功能,是交配及背负雌蛹行走的辅助器官雌雄异形背负雌蛹行走的辅助器官雌雄异形¡(三)、叶螨的生物学(三)、叶螨的生物学¡1、生长过程:1、生长过程:¡ 叶螨一生要经过5个时期,分别是:叶螨一生要经过5个时期,分别是:卵卵——幼螨幼螨——第一若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第二若螨——成螨幼螨具3对足,若螨具4对足,其与成螨幼螨具3对足,若螨具4对足,其与成螨的差别除体型大小、腹面毛数不同外,成的差别除体型大小、腹面毛数不同外,成螨具生殖孔,若螨则无螨具生殖孔,若螨则无¡2、性二型性:2、性二型性:¡ 螨类通常具有明显的性二型性雌虫螨类通常具有明显的性二型性雌虫比雄虫体大,雌虫常呈椭圆形,腹面具生比雄虫体大,雌虫常呈椭圆形,腹面具生殖皱层;雄虫菱形,具阳茎在植绥螨中,殖皱层;雄虫菱形,具阳茎在植绥螨中,雌虫螯肢的定和动趾呈剪刀状,而雄虫的雌虫螯肢的定和动趾呈剪刀状,而雄虫的动趾上具导精趾,呈鹿角状。
动趾上具导精趾,呈鹿角状¡3、生殖:3、生殖:¡ 螨类既有两性生殖的种类,也有孤雌螨类既有两性生殖的种类,也有孤雌生殖在叶螨科中,苔螨亚科中的许多种生殖在叶螨科中,苔螨亚科中的许多种类只有雌虫,而无雄虫,为产雌孤雌生殖,类只有雌虫,而无雄虫,为产雌孤雌生殖,如果苔螨等在叶螨属、全爪螨属等,不如果苔螨等在叶螨属、全爪螨属等,不但营两性生殖,而且也可营产雄的孤雌生但营两性生殖,而且也可营产雄的孤雌生殖 ¡在两性生殖中,多数雌虫一生只交配一次,在两性生殖中,多数雌虫一生只交配一次,即使再次交配,通常也是无效的,只有第即使再次交配,通常也是无效的,只有第二若螨脱皮后的初次交配才有效雄虫羽二若螨脱皮后的初次交配才有效雄虫羽化后,守候在雌蛹旁,一羽化马上交配化后,守候在雌蛹旁,一羽化马上交配 ¡4、迁移和扩散:4、迁移和扩散:¡螨类既可靠爬行,也可靠风力、流水、昆螨类既可靠爬行,也可靠风力、流水、昆虫、鸟兽或机械传播个体的爬行,麦岩虫、鸟兽或机械传播个体的爬行,麦岩螨一分钟可爬行螨一分钟可爬行16.816.8厘米,两天可爬行一厘米,两天可爬行一里风力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吐丝结网的里。
风力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吐丝结网的螨可作长距离迁移,有人曾在1万英尺的螨可作长距离迁移,有人曾在1万英尺的高空的气流中捕捉过螨类(Cord高空的气流中捕捉过螨类(Cord 19311931) ¡二、二、主要害螨为害与形态要点主要害螨为害与形态要点¡1 1、苹果全爪螨、苹果全爪螨(苹果红蜘蛛)(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Panonychus ulmiulmi (Koch) (Koch) ¡世界广布种,除在蔷薇科的苹果属植物上为世界广布种,除在蔷薇科的苹果属植物上为害外,还可在小麦、枣、葡萄、栗、榆树和害外,还可在小麦、枣、葡萄、栗、榆树和覆盆子上发生该螨在叶片的正反面均可为覆盆子上发生该螨在叶片的正反面均可为害,以反面为主为害初期,首先在害,以反面为主为害初期,首先在叶片正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小型、分布均匀的褪绿斑点面出现白色、小型、分布均匀的褪绿斑点,,后期造成叶片背面焦糊状不在叶片上吐丝后期造成叶片背面焦糊状不在叶片上吐丝结网,但密度大时,可结网,但密度大时,可吐丝下垂吐丝下垂,借此可进,借此可进行扩散和迁移行扩散和迁移 ¡雌成螨:雌成螨: 体长约体长约0.450.45毫米,宽约毫米,宽约0.290.29毫米。
毫米体体圆形,圆形,深红色背部显著隆起.背毛深红色背部显著隆起.背毛2626根,着生根,着生在在粗大约黄白色毛瘤粗大约黄白色毛瘤上 ¡卵;卵; 葱头形葱头形,顶部中央具一短柄夏卵鲜红色,,顶部中央具一短柄夏卵鲜红色,冬卵深红色冬卵深红色 ¡2 2、、山楂叶螨山楂叶螨TetranychusTetranychus viennensisviennensis ZacherZacher ¡分布在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为害苹果亚分布在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为害苹果亚科在叶片的背面叶片的背面为害,集中在为害,集中在叶脉两侧叶脉两侧,,叶正面叶脉周围出现叶正面叶脉周围出现大而呈黄色的失绿斑大而呈黄色的失绿斑点点叶片反面呈锈红色叶片反面呈锈红色¡雌成螨:雌成螨:椭圆形椭圆形,长约,长约0.54mm0.54mm.宽.宽0.28mm0.28mm,深红,深红色背毛2626根刚毛基部根刚毛基部无瘤状突起无瘤状突起冬型鲜红冬型鲜红色,夏型暗红色色,夏型暗红色 ¡雄成螨:体长约雄成螨:体长约0.430.43毫米,毫米,末端尖削末端尖削初蜕皮时初蜕皮时为浅黄绿色,后变为为浅黄绿色,后变为绿色绿色,体背两侧有黑色斑纹,体背两侧有黑色斑纹。
¡卵:圆球形.乳白到橙黄色卵:圆球形.乳白到橙黄色 ¡幼螨:幼螨: 足足3 3对初孵时为黄白色,后渐呈浅绿色对初孵时为黄白色,后渐呈浅绿色 ¡3 3、二斑叶螨、二斑叶螨T. T. urticaeurticae Koch Koch ¡为一世界广布种,寄主广泛,可为害几十为一世界广布种,寄主广泛,可为害几十个科的二百多种植物,在果树上,主要为个科的二百多种植物,在果树上,主要为害苹果、梨、桃可在害苹果、梨、桃可在叶片的正反面为害,叶片的正反面为害,但主要集中在反面但主要集中在反面叶片受害后,出现小、叶片受害后,出现小、白色的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常有白色的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常有白色的薄白色的薄的丝网的丝网可造成叶片脱落可造成叶片脱落 ¡雌成螨:雌成螨: 体长体长0.420.42~~0.590.59毫米,椭圆形,毫米,椭圆形,体背有刚毛体背有刚毛2626根生长季节为根生长季节为白色白色、黄白、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色,体背两侧各具1 1块块倒山字形黑色长斑倒山字形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在生长季节绝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
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体呈淡红色,体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体呈淡红色,体侧无斑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侧无斑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其他均相同季节无红色个体,其他均相同 ¡卵同山楂叶螨卵同山楂叶螨¡雄成螨:雄成螨: 体长体长0.260.26毫米,近卵圆形,前端近圆毫米,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 ¡4 4、果苔螨、果苔螨BryobiaBryobia rubrioculusrubrioculus ¡ 为害苹果、梨、桃和沙果等在叶片正面为为害苹果、梨、桃和沙果等在叶片正面为害褪绿斑点大而分散褪绿斑点大而分散¡5、柿细须螨5、柿细须螨TenuipalpusTenuipalpus zhizhilashviliaezhizhilashviliae ¡ 主要为害梨、栗、柿、棉花等在叶主要为害梨、栗、柿、棉花等在叶片反面为害,受害后,叶片呈现铁锈色,片反面为害,受害后,叶片呈现铁锈色,造成落叶除此外,早春出蜇的雌成虫可造成落叶除此外,早春出蜇的雌成虫可为害幼果,被害果皮目破裂,随生长而逐为害幼果,被害果皮目破裂,随生长而逐渐连片,而造成褐色梨皮。
渐连片,而造成褐色梨皮¡6、梨锈壁虱6、梨锈壁虱(梨叶上瘿螨)(梨叶上瘿螨)EpitrimerusEpitrimerus pirifoliapirifolia KeiferKeifer ¡ 早春梨叶受害后,叶缘卷曲、肿胀,严重早春梨叶受害后,叶缘卷曲、肿胀,严重者全叶卷曲;后期叶片反面呈现铁锈色者全叶卷曲;后期叶片反面呈现铁锈色¡7 7、针叶小爪螨、针叶小爪螨(板栗旁叶螨)(板栗旁叶螨)Oligonychus Oligonychus ununguisununguis ( (JacoisJacois) ) ¡栗树叶片受害后呈现苍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色栗树叶片受害后呈现苍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色苍黄,焦糊死亡苍黄,焦糊死亡 三、发生规律¡1、山楂叶螨1、山楂叶螨¡一年发生10代以上,以授精的雌成虫在树皮缝隙和根颈处周围一寸深的土中越冬¡来年春季3月中下旬,当苹果芽萌动时(候均温6℃)始出蜇,富士展叶至花序分离期为出蜇盛期,盛花初期出蜇结束¡盛花期前后为产卵盛期,卵期11—12天左右¡谢花后5—7天第一代卵大量孵化,¡25天后为第二代卵孵化盛期以后各代虫态混杂。
¡6月前,多在内膛小枝上为害,在整个5月份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为数量的积累阶段,一般为害较轻¡在麦收前(胶东地区为6月上中旬),种群数量会急剧增加,¡在7月的上中旬达到年中高峰,¡在7月底至8月上旬种群数量又会迅速下降,此为害期叫猖獗发生期,又叫鼎盛期¡8月份后,种群数量维持一个较低的密度,并一直保持至越冬10月中下旬后,陆续越冬 ¡1965年,刘芹轩在河南百泉研究山楂叶螨的发育历期:¡代 历期 卵 产卵量 代 雌成寿命¡1 26.5 12 74 越冬代 19.5¡2 14.4 8 63.1 1 23.4¡3-11 9.6-12.2(11.1)5.5 28.9 6 5.6¡12 17.5 10 12¡13 36.8¡恒温 27℃ 12天, 20℃ 23.7天 ¡变温 26.2-26.3℃ 12.3天¡2、苹果全爪螨2、苹果全爪螨¡在胶东地区一年至少发生7代以上,以越冬卵在小枝轮痕、芽旁等处越冬。
¡来年4/中下苹果花蕾膨大期(候均温10℃左右)卵开始孵化,盛花期为孵化盛期,花末期孵化结束¡在冬季温暖,大地回春早的年份,5天孵化率可达95%;如果冬季冷,则孵化历期延长,最多可延续1月左右¡幼虫在叶丛、枝条基部的叶片叶面活动取食¡5月中旬出现一代成虫,在叶背面主脉两侧或靠近叶柄处或叶面主脉凹陷处产卵¡卵期9—10天二代幼螨、若螨分散到全树进行为害,¡6月上旬为二代成虫发生盛期,之后虫态混杂 ¡当田间种群密度时,8月中下旬即可产越冬滞育卵,但在正常情况下,于10月中下旬产卵越冬¡R.拉宾(1975):恒温条件下¡18℃(相当于第一代):卵期为10.4天,虫期为11.1天,合计为21.5天 ¡25℃(相当于3—11代):卵期为5.53天,虫期为 6.22天,合计为11.75 天¡张仁慈 (1974):¡越冬代:虫期 9.58 (8.75—11.75) ;¡一代 :卵期 7.5天,虫期6.75天,合计14.3 天;¡二代后:卵期5.08—5.83天,虫期5.08—7.8 天,合计10.1—13.5 天¡产卵量:¡越冬代 67.4,一代46,二代22.9,五代11.2¡3、二斑叶螨3、二斑叶螨¡((1 1)发生规律)发生规律¡以授精的雌成虫越冬。
¡越冬的部位按树龄不同而不同1—4年龄在树体上越冬的个体占全部的10—20%,¡5—8年为20—35%,¡10—15年为65—75%;¡其余则在土中或杂草根际处越冬¡二斑叶螨每年发生12—15代¡来年春季,3月下旬,在地下越冬的个体先出蜇,然后在越年生的杂草上生活,产卵,发生一代于4月下旬后,一代成虫陆续由地下向树体上迁移¡在树体上越冬的个体,于4月中旬出蜇,然后在树体的内膛为害在树体和果园中的发生规律与山楂叶螨十分相似10月后,逐渐入蛰¡(2)生物学¡以花生叶为食料:¡温度 卵期(天)虫期 合计 产卵量 ♀寿命¡25℃ 3.37 7.31 11.04 37.75 13.14¡30℃ 2.95 5.01 7.96 60.42 10.5¡26.5-29.1℃ 3.34 5.3 8.64 54.62 12.43¡雌成虫寿命最长为29天,最多卵量为 212粒 ¡以苹果叶为食料:¡温度 卵期 虫期 合计¡25℃ 3.96 7.52 11.48¡28℃ 3.65 5.91 9.56¡30℃ 3.22 5.41 8.63¡温度 产卵量 ♀寿命¡25℃ 20 16.75¡30℃ 31.08 14.78¡24.4-28.8℃ 33.21 11.56¡以花生叶为食料:¡ 起始温度(℃ ) 有效积温(日度)¡卵 6.44 69.79¡虫 14.65 74.98 ¡以苹果叶为食料:¡ 起始温度(℃ ) 有效积温(日度)¡卵 4.6 82.67 ¡虫 12.41 93.99 ¡((3)毒力测定)毒力测定¡(4)与山楂叶螨的种间竞争(4)与山楂叶螨的种间竞争¡ 在在1994年:年:¡ 单种种群 混合种群¡ rm 增长倍数 rm 增长倍数 比率 ¡山楂叶螨 0.1028 46 0.06056 6 2.5%¡二斑叶螨 0.1306 225 0.118 156 97.5%¡ 在在1995年:年:¡ 单种种群 混合种群¡ rm 增长倍数 rm 增长倍数 比率 ¡山楂叶螨 0.0583 56 0.052 60 13.8%¡二斑叶螨 0.0759 236 0.0822 372 86.2%¡4、果苔螨¡在胶东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卵在主枝、侧枝背阴面越冬。
¡来年当苹果花芽萌动时(8℃)开始孵化,当展叶到吐蕾时(12-15℃)大量孵化¡幼若螨集中在嫩叶、花序为害,严重时使嫩叶和花干枯¡在谢花前(5月初)出现一代成虫¡年中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是6月中旬到7月中旬,发生严重的园片在7月中下旬田间即出现越冬卵¡5、柿细须螨5、柿细须螨¡以雌成虫在树皮下越冬,来年4月中旬出蜇出蜇后成螨为害嫩叶和幼果,一年可能发生3—4代¡6、梨锈壁虱6、梨锈壁虱¡可能以成螨在梨芽内越冬,来年当梨树发芽时,在芽内为害,造成叶缘卷曲,6月以后均在叶片背面为害,造成叶背呈铁锈色该螨可能在巴梨果实上为害,造成梨皮着锈¡(五)害螨年中种群消长规律(五)害螨年中种群消长规律¡害螨的年中种群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缓慢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在开花后至麦收前,种群密度一直呈缓慢增长,在一般年份此时不会造成严重的为害¡猖獗发生期:猖獗发生期:在麦收前后,春梢停长,气温升高,种群密度会急剧增加,增长曲线陡然上升,种群呈指数增长在7月中旬前后密度达到年中高峰,至7月底到8月上旬,种群密度又会急剧下降,这一时期叫猖獗发生期¡维持期:维持期:种群密度下降后,密度会维持一个低密度,并直至入蛰。
这一时期不会再造成为害,因而也无需进行防治 但在低温年份,高峰期延后,可危害到8月中旬¡(六)测报(六)测报¡山楂叶螨 蔡宁华 1992年¡落花后周数 雌成螨/叶 活动螨/叶 有雌成螨率%¡1 0.5 0.5 2.0¡2 0.5 0.5 8.0¡3 1.0 1.0 14.0¡4 1.0 1.0 25.0¡5 1.0 2.0 28.0¡6 2.0 5.0 35.0¡7 4.0 12.0 76.0¡8 4.0 12.0 45.0¡9 3.0 12.0 40.0¡10 1.0 2.0 15.0¡11 1.0 2.0 12.0¡12 0.5 1.0 9.0¡13 0.5 1.0 7.0¡(七)常用杀螨剂及防治对策(七)常用杀螨剂及防治对策 ¡1 1、常用杀螨剂:、常用杀螨剂:¡A A、残效期长,、残效期长,在30—60天,杀卵效果好,对幼若螨也有效,但对成螨无效, 然而当成螨接触药剂后,所产的卵不孵化。
常见的种类有;¡5%尼索朗(噻螨酮)乳油,日本住友公司,1500倍;¡20%螨死净悬浮剂,3000倍液,或10%四螨嗪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4%螨危(螺螨酯、季螨酮)悬浮剂5000倍液(拜耳)¡5%卡死克悬浮剂,先正达,1500倍液;¡10%螨及死(喹螨醚)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000倍液;¡B B、残效期中等、残效期中等,在在15—3015—30天,击倒性强,天,击倒性强,但杀卵效果差但杀卵效果差¡20%哒螨酮(扫螨净、速螨酮、牵牛星)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霸螨灵(唑螨酯)悬浮剂,日本农药公司,3000倍液¡15%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美国有利来路公司,对梨树不安全¡C C、虫螨兼治:、虫螨兼治:¡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2%罗素发(四氟菊酯)2000倍液(拜尔)¡10%除尽(溴虫腈)乳油,美国氰胺公司,3000倍液¡20%双甲脒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Avermictin )乳油3000倍液, 2 2、防治策略、防治策略 防治螨类害虫在正常年份,应在苹果花后4周喷施长效杀螨剂。
可使用15%螨死净2500倍液、24%螨威5000倍液等长效杀螨剂如此时越冬基数较高,可在其中混加哒螨酮等速效杀螨剂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尤其是低温年份,应再喷施一遍速效杀螨剂 而在二斑叶螨发生严重的园片,应在春季适当保留地面的杂草,使其富集越冬后发生的幼若螨苹果谢花后铲除杂草,并喷药防治可使用对温度不敏感的药剂,如甲氰菊酯(灭扫利)喷施根茎周围1米的地面和内膛枝干,进行早期控制 ¡复习题:复习题:¡1 1、这几种害螨在被害症状及形态特征上有哪、这几种害螨在被害症状及形态特征上有哪些异同点?些异同点?¡2 2、苹果红、山楂红以何中虫态按何处越冬?、苹果红、山楂红以何中虫态按何处越冬?来年何时出蜇?在树体上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有来年何时出蜇?在树体上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有何不同?何不同?¡3 3、以上两种叶螨在树体上种群消长变化有哪、以上两种叶螨在树体上种群消长变化有哪些规律?与环境条件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防些规律?与环境条件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防治方案?治方案?¡4 4、杀螨剂大体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杀螨剂大体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试各举一例??试各举一例?¡5 5、二斑叶螨有哪些特点?如何防治?、二斑叶螨有哪些特点?如何防治?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