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指导与重难点指导教师:杨爱红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什么?是与学生对话的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文本””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中介””、、““桥梁桥梁””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的““手段手段””提提 纲纲二、教材知识结构二、教材知识结构三、重难点的把握三、重难点的把握一、教材特点一、教材特点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一、地理教材特点一、地理教材特点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是是学学生生进进行地理行地理学学习习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学学习资习资源地理教科书是组成地理教材的核心和基础地理教科书是组成地理教材的核心和基础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又是教师教学的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怎样看待教材(一)怎样看待教材2、不能把教材当、不能把教材当“圣圣经”3、教材不能替代教学、教材不能替代教学1、教材是主要的教学、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源,但不是唯一的一的(三)新教材的特点(三)新教材的特点1、 、课程程观:以学生:以学生发展展为本本以促以促进学生学生发展展为中心中心—— 课程程强调基于基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适,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
展水平 课程观: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以学生发展为发展为本本跳出过分跳出过分跳出过分跳出过分注重以学注重以学注重以学注重以学科体系架科体系架科体系架科体系架构的框框构的框框构的框框构的框框跳出过分跳出过分跳出过分跳出过分注重以传注重以传注重以传注重以传承知识为承知识为承知识为承知识为主的框框主的框框主的框框主的框框从公民教从公民教从公民教从公民教育角度构育角度构育角度构育角度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宏观框架宏观框架宏观框架宏观框架从方法论从方法论从方法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构的角度构的角度构的角度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建教材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体现教体现教体现教体现教育向学育向学育向学育向学生生活生生活生生活生生活的世界的世界的世界的世界回归回归回归回归(三)新教材的特点(三)新教材的特点1、 、课程程观:以学生:以学生发展展为本本2、教材、教材观:工具性:工具性新的教材新的教材观:更加:更加强调教材的工具性教材的工具性成功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是借助借助教材,但教材,但不依不依赖教材的活教材的活动!!工具性工具性 —— 教材具有教材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助教学的功能 有助于引有助于引导教学教学有利于培养能力有利于培养能力有益于有益于实践活践活动(三)新教材的特点(三)新教材的特点1、 、课程程观:以学生:以学生发展展为本本3、教学、教学观:改:改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2、教材、教材观:工具性:工具性新的教学新的教学观: :改改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 改改变过于于强调接受学接受学习、死、死记硬背、机械硬背、机械训练的的现状状. 倡倡导学生主学生主动参与、参与、乐于探究、勤于于探究、勤于动手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什么要改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怎怎样改改变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突破口的选择突破口的选择教学内容编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内容编排的的的的探究性探究性探究性探究性教学内容表教学内容表教学内容表教学内容表达的达的达的达的多样化多样化多样化多样化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有用性有用性有用性有用性教材语言教材语言教材语言教材语言的的的的通俗化通俗化通俗化通俗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方式方式——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 生学的过程生学的过程教师教要教什么?学生学要教师教要教什么?学生学要学什么?学什么?b b教师教要教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教师教要教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c教师不能光顾自己教,不顾学教师不能光顾自己教,不顾学生学a a教师教要教学生还不会的教师教要教学生还不会的; ;不必不必教学生已经会了的教学生已经会了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教师要因学施教,教师要因学施教,而不能因书施教,而不能因书施教,更不能因己施教更不能因己施教教师要管自己教,教师要管自己教,要管学生学,要管学生学,还要管学生学会还要管学生学会 二、二、教材的结构框架教材的结构框架世界世界世界世界地理地理地理地理总论总论分论分论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 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 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发展与合作· 我们生活的大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 ·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东南亚东南亚 印度印度 俄罗斯)俄罗斯)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 欧洲西部欧洲西部 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哈拉以南的非洲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西半球的国家(美国 巴西)巴西)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中国中国中国中国地理地理地理地理总论总论分论分论·从世界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东北三省北方地区(东北三省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北京)北京)· 南方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南方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香港和澳香港和澳门门 台湾省)台湾省)· 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走向世界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三、重难点分析教材的重点是指与教学目标关系密教材的重点是指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
往往是教材内容中切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基本、、最核心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原的概念性知识,原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知识,具有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知识,具有理论性和概括性强的特点能帮助理论性和概括性强的特点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是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迁移,是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什么是难点?这里它的概念是指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一般指哪些太抽象、太繁杂、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点地球与地地球与地图(七年(七年级)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重点: 1.认识地球仪2.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3.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难点: 1.认识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一般而言,每一个章或一般而言,每一个章或节节都有重点,每个都有重点,每个课课题题、每一、每一节课节课都有重点都有重点对对于不同的于不同的课题课题, ,有有时时候教材的重点和候教材的重点和难难点是重合关系;有点是重合关系;有时时候是分散关系;也有的候是分散关系;也有的课题课题只有重点,没有只有重点,没有难难点。
点实际实际上,同一个上,同一个难难点点对对于不同的学生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存在的而言,存在的难难度也可能是不同的度也可能是不同的这这就要就要求教求教师师要要针对针对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进进行具体分析行具体分析重难点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处理重理重难点的点的对策策1、 、针对重重难点的教学活点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本校条件 等进行的更多的大量的教学活动设计 例如, 在天气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可组织学生开展天气预报活动; 游戏活动 相关软件2.生动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使学生学好地理的起点 例如在讲授青藏地区时,可以采用去旅游的情景设计,通过准备的旅游服装,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及自然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3.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许多教材重难点,通过学生们的实践活动,便于理解与掌握 例如 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绘制学校平面地图 使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图 4.多种多样的有效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倡导的、新的各种方法探究法讲授法5.直观的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直观与形象成为解决众多抽象知识的有利帮手 (地球公转、海陆变迁课件演示)6.地理逻辑思维的建立地理知识从某种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通常人们认为较为琐事的地理知识(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理”,即地理中属于逻辑思维方面的地理知识。
例如,新疆——位置与地形——气候——河流与降水——农业前一个因素决定或影响下一个因素,下一个因素同样决定或影响着后面因素,具有一定的连锁或逻辑关系7.构建、形成地理知识和能力如何避免灌输式地理课堂?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或形成地理知识和能力 例如,地图一课 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学情学情认知知规律律整体——部分——细节——成因世界地理总论●认识世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只讲分布不讲成因●海陆变迁教学突出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精神、合作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自然地理更多重视科学教育●人文地理更多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世界分区地理世界分区地理●初步掌握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认识大洲、地区、国家方法的差异●系列活动的教学策略●地图、案例策略●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结合分析策略●数据分析策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的策略●方法迁移—能力迁移 中国地理教学策略第一章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 ——空空间描述法(位置)描述法(位置)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中国的自然环境境 ——地形、气候、河湖(要素分析法)地形、气候、河湖(要素分析法)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中国的自然环境境 —— 综合分析法合分析法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展 ——纵向分析法向分析法中国地理教学策略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的地理差异 —— ——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 ——案例教学法、区域分析案例教学法、区域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法、角色扮演法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空间描述法(位置)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空间描述法1.空间位置的描述:半球、纬度、海陆、四至点描述、面积描述、海岸线、领海领国描述。
思考:怎样让学生能够描述出空间位置思考:怎样让学生能够描述出空间位置??2.行政区划描述: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大致位置、形状怎样让学生熟记行政区划的位置、形状怎样让学生熟记行政区划的位置、形状??3.人口描述:数量、增长、分布:人口的空间分布描述:胡焕庸线人口政策民族——空间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的文化特征描述:民族风情怎样让学生描述出我国的人口特征和民族分布怎样让学生描述出我国的人口特征和民族分布及文化特征?及文化特征?一一节好好课的的标准准●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 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该是 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理教师!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理教师!掌握并能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掌握并能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师!师! 实践并能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地理实践并能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地理教师!教师!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王卫华王卫华Tel:15116252144E-mail: wwh200340226@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