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赏析幼儿童话赏析小组成员:赵苓利卢玲玲张妃颖周丽萍概念:{童话是指以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童话中比较浅近、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就是幼儿童话 {“演变说”:神话—传说—童话{“包容说”,神话中有部分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传说中有部分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神话与传说两种口传文学相互包容童话{“外来说”,童话起源于印度{多数观点认同童话演变说童话的起源模式化:①开头结尾的模式化•以“从前”开始,拉开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以“从此以后”收篇,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在“拉开”与“缩短”的结构框架中讲述一个故事②故事形态的模式化•类型化故事,如“灰姑娘型”、“两兄弟型”、“三姐妹型” 童话遵循的规律③情节模式化•三段式情节结构即情节的发展以三次跌宕为准。
④主题模式化•表现传统的主题——惩恶扬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传统主题童话的分类1、从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看,可以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2、从体裁分,有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3、从篇幅长短分,有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童话人物形象的类型1、超人体童话形象是指那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造就超自然奇迹的形象2、拟人体童话形象动植物拟人、器物拟人、不具象事物拟人3、常人体童话形象常人表现出超人的神力常人呈现与现实完全对应的人,无超常之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童话的特点1、融入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u如何理解?①童话的幻想根植于现实②幻想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③幼儿童话幻想的内容融进了幼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2、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3、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 常为幼儿童话所采用的结构有:①三段式将性质相同而具体内容相异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连贯在一起例:俄罗斯阿.托尔斯泰《金鸡冠的公鸡》②循环式也称循环反复式。
故事情节以某个形象为起点,产生一连串基本相同的情节,从一个形象转到另一个形象,最后又回到起点例:方轶群《萝卜回来了》③对照式例:法国夏尔.贝洛《仙女》英国王尔德《巨人的花园》童话的表现手法1、拟人①童话形象具有亦真亦幻的美感②人性与物性的和谐统一2、夸张①比较童话的夸张与其他文体的夸张其他文体的夸张建立在部分真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限度,不会离真实性太远例:《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②童话的夸张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是一种强烈的、极度的、全面的夸张例:《木偶奇遇记》、《拇指姑娘》3、象征①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4、神化①神化是指赋予童话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5、变形①变形是指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6、怪诞①怪诞,是指使现实中的形象、现象具有离奇古怪的形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