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生身心与认知发展规律业锋教育在线 (梧桐教研网) ⊙谌业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2KB
约88页
文档ID:584699106
小学生身心与认知发展规律业锋教育在线 (梧桐教研网) ⊙谌业_第1页
1/88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 业 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 http://谌业锋主页 http:// :18981539788 E-mail:jksyf@1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小学生分年级的身心发展•三、小学生的认知发展2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6.6厘米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5.9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4.4千克3 •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4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5 •在小学阶段,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6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 小学小学1~~2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大脑重量达到1280克,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增强,并向平衡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条件反射比以前更容易形成,形成后也比较巩固,不易泛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精确的辨别。

7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小学视觉感受性增长速度最快,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运用视觉的机会特别多,学生初步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观察事物与学前儿童相似,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都较差•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刚入学的儿童擅长具体形象记忆,儿童的有意记忆、有意再现逐渐发展儿童往往易于掌握具体、可感知事物的概念8 •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但不能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儿童想象力在幼儿的基础上,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的增长,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想象活动,其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想象往往是事物的简单重现,儿童想象常常与现实不符,往往更容易被童话、动画等吸引9 •以无意注意为主,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往往是只注意新奇有趣、吸引人的事物和学习材料,注意力也易于分散和转移•事物、人物、活动的形状、颜色、声音、形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易受新奇刺激的吸引,注意保持的时间短暂,约为20分钟,注意范围比较狭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不善于根据活动任务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主动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

10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求知欲主要表现为提问、探索、摆弄物体;美感容易受事物外部的特征吸引,对美的体验仅仅与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11 •还不善于真正的学习活动,要使儿童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对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指出作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当记住什么等;教会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12 •情绪往往是与个别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绪稳定性较差,情绪容易冲动、较外露,情绪的调控能力较差•通常,在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获得一定的自我控制前,依赖外部他控来调节自我情绪•行动缺乏一定动机与目的,往往是按教师的要求去行动意志的自觉性较差,常需要外力督促检查才能完成任务,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易受外力和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性的特点 13 •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很差,自我评价的批判性和独立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他们更容易肯定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自我调节是被动自我调节自我意识处于上升时期,其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道德感逐渐形成,在理解道德概念时,往往与具体行为现象联系。

没有出现道德信念,这一阶段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道德行为往往是通过不自觉的模仿形成的14 2. 小学小学3~~4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大脑重量达1350克,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增强,并向平衡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条件反射比以前更容易形成,形成后也比较巩固,不易泛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精确的辨别15 •在学习过程中第一信号系统仍然起相当大的作用在观察、了解事物的过程中视觉还占重要的地位学生辨别左右方位的能力提高,另外,学生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掌握较为抽象的概念16 •逐渐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规定的学习内容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中年级的学生迅速转移注意力的能力逐渐提高•已经能够在初步的判断、推理,较为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想象力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的增长,能进行相应的想象活动,其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想象往往是事物的简单重现,想象逐渐开始注意与现实的联系。

17 •有意注意有了迅速的发展,开始注意根据预定的目的,将注意力集中于相应的事物和学习材料上•注意的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注意保持的时间约为25分钟,注意范围逐渐扩大,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的水平提高,逐渐学会根据活动任务将注意力从一件事情主动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18 •学习动机仍然与学习兴趣发生紧密联系,但的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学生的美感还会受事物外部的特征吸引,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基础上美的体验•学习兴趣仍然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学科兴趣开始分化,逐渐出现感兴趣的学科19 •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逐渐学习真正的学习活动,已经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对待,渐渐知道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情感在与个别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基础上,开始与抽象的价值相联系但学生的情感稳定性较差,情感容易冲动、较外露,情感的调控能力较差,甚至出现自我控制的下降趋势20 •行动开始具有一定动机与目的,不仅按教师的要求,而且有自己的去行动外力和情绪对的行动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自我评价的批判性和独立自我评价能力有所提高自制力还比较差•道德感不断增强,在理解道德概念时,不仅与具体行为现象联系,而且与社会标准相联系。

形成了道德信念的萌芽道德意志坚持性有所提高,道德行为开始从不自觉的模仿向自觉的坚持发展21 •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过渡阶段,发展还不稳定,甚至出现行为控制下降趋势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他们仍会表现出很大的不随意性,由于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有限,意志控制较差,不能做到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22 •情感逐渐转化为与社会、集体相联系,学生道德概念的掌握比较准确,学生自制力有了显著的发展,学生不仅可以指出自己的优点,也能指出自己的缺点,并逐渐学会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评价•出现初步的道德信念,但自觉性和坚定性不够道德行为向从直接到自觉、从短浅到远大、从不稳定到稳定、从满足个人到满足社会的方向发展23 3.小学小学5~~6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部分男生、大部分女生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已经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产生特殊的内心体验和性意识的萌芽,渴望了解性知识,探索生命的奥秘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第二个上升期•随着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24 •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迅速上升,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逐渐趋于平衡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性别差异十分显著,在整个年龄段,男生均好于女生到了6年级,学生的认知越来越丰富,且已形成自我意识,所以产生的体验也比较稳定持久,不会随着刺激或情境的改变而很快改变自己的情绪,因而情绪控制能力显著提高25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能自己独立作出判断学习动机仍然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但此时学生的间接兴趣有了明显的发展•出现的良好品质集体主义、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正直、勤俭、善良•学生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逐渐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感逐渐学会独立、自觉地提出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不仅可以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还能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26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随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27 •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坚定性的道德信念。

自我意识又出现第二个上升期,学生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稳定,但女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行为控制能力略呈下降趋势•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28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素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游戏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想象中不乏创造性的成分,逐渐能把注意分配到围绕同一任务而进行的几种活动或对象上,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觉性有了好大的进步29 二、小学生分年级的身心发展二、小学生分年级的身心发展(一)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1. 1. 生理发育特点生理发育特点•(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30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因此在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31 2. 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32 (二)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二)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1. 生理发育特点生理发育特点•(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33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34 2. 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3)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35 (三)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三)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1. 生理发育的特点:生理发育的特点:•(1)三年级学生一般为8-9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36 •(2)三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二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3)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较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三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37 •(4)三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5)三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因此,要多安排中、小强度的练习活动,不易安排静力性或爆发性练习38 •(6)三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7)三年级学生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学生每日平均需睡眠的时间为10小时左右,清醒时间增多,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提高较明显39 2.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40 •(2)三年级学生注意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3)三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来评价动作好坏和裁判胜负41 •(5)男女生在一起活动不受性别的限制,集体意识开始形成,其兴趣由个人活动逐渐转至集体而有组织的活动特别愿意选择合得来的同学,结成一组练习•(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但被批评后的情绪很容易恢复42 (四)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四)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1. 生理发育的特点生理发育的特点•(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43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44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5)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45 •(6)四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7)四年级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要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将教学的五大领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46 2.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47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4)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48 •(5)男女生之间开始出现界限,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站队时的间距都比低年级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49 1. 生理发育的特点:生理发育的特点:•(1)五年级学生一般为10-11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10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五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50 •(2)五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四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12岁以后差距逐渐加大,男生大于女生51 •(3)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五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11-12岁时,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52 •(4)部分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恰好是女生素质增长波动起伏或下降的阶段女生由于月经初潮的到来,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给女生素质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因此,五年级应开始对部分女生注意区别对待•(5)五年级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53 •(6)五年级学生的心脏仍属于小学生的特点,脉搏频率较快,但心脏发育十分显著,已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发展•(7)11-12岁的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脑活动的机能也有显著提高,大脑兴奋机能也增强了,11-12岁平均睡眠9小时即可54 2.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五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五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因此,。

身体练习时应相对提高难度和标准55 •(2)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3)五年级学生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记忆56 •(4)五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57 •(5)女生在一起活动开始注意性别界限,男性女性的性别特点明显地表露出来集体意识显得强烈,与其他小组的对抗意识越来越强,喜欢与同学协作参加竞赛性的练习,愿意练习竞技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但仍十分喜欢游乐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58 •(6)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愿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对老师的行为敢提出批评意见,对老师不公正的处理会有不满的表现不愿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事项59 (六)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六)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1. 生理发育的特点:生理发育的特点:•(1)六年级学生一般为11-12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

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12岁达到高峰,以后增长率逐年迅速下降;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六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60 •(2)六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五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1-12岁时仍处于增长阶段;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男女生比较男生均大于同龄女生,12岁以后逐年加大61 •(3)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五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13岁时,静力性耐力和爆发力也开始为敏感期62 •(4)部分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恰好是女生素质增长波动起伏或下降的阶段女生由于月经初潮的到来,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给女生素质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因此,五年级应开始对部分女生注意区别对待•(5)六年级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

63 •(6)六年级学生的心脏仍属于小学生的特点,脉搏频率较快,但心脏发育十分显著,已开始进入青春期的特点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发展•(7)12岁的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脑活动的机能也有显著提高,大脑兴奋机能也增强了,每天平均睡眠9小时即可64 2.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许多练习虽然属于已学过的教材,但其动作规格标准提高了65 •(2)六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30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3)六年级学生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意义记忆66 •(4)六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4)男女生均显露其各自的心理特点,出现相互反感的倾向集体意识又有发展,已不满足无规则要求的游乐性游戏,特别喜爱有一定规则的竞赛,愿做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游戏已开始把活动作为抒发感情的途径67 •(6)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十分尊重强者确定朋友关系的倾向十分浓厚,愿意同水平相当者竞争,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强,但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68 三、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学龄初期,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 69 •这个时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儿童的词汇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小学生通过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定理、规律,这些概念、定理和规律促使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随之逐渐地发展起来。

70 (一)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已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逐渐增强,其准确性、系统性都不断地提高71 (二)注意的发展(二)注意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和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1. 1. 注意的目的性注意的目的性•刚刚进人学校,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上课时,他们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做作业时,也需要教师或的督促72 •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四五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提高到了自觉状态73 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也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加,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逐渐提高。

74 •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其二,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 75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发展的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可以集中注意30分钟左右在组织良好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保持注意30~45分钟76 •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特点他们在同一时间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还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的分配随着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发展了注意分配的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比较差,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小学中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 77 (三)记忆的发展(三)记忆的发展•学龄前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一个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无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学习、训练的影响,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它的主导地位逐渐显著一般而言,这个主导地位的显著表现是从三年级开始的78 •随着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渐居重要地位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约在三四年级79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丰富,第一信号系统还占优势,因此,他们在识记事物时常常表现为形象记忆随着教学的影响、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记忆发展也逐步超过形象记忆80 (四)思维的发展(四)思维的发展•在5—7岁期间,儿童的思维过程经历了一场变革这是一个从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变革使得儿童可以在心理上完成某些活动,而不像过去那样必须由实际的身体活动来完成;也使得儿童能够在心理上进行活动的逆推81 •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同一个年龄段完成这种转变,而且没有一个儿童能够迅速地从一个阶段转到下一个阶段儿童通常会同时表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的认知行为。

当儿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时,在发展高级认知行为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前一思维阶段的特点82 •进入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后,小学儿童的记忆和认知技能得到快速发展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思维摆脱了自我中心,达到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另外,元认知能力有所发展,即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以及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83 •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这时,儿童的思维能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即逐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总之,小学三年级之前偏重形象思维,10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84 (五)言语的发展(五)言语的发展•在言语方面,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写言语发展时期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数量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不仅在母语的掌握上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且还有能力同时进行外语学习,这说明小学生的言语发展有很大潜力。

85 (六)想象的发展(六)想象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这种情形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做“说谎”、“欺骗”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已能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提高86 欢迎访问 :178990915E-mail:jksyf@ 号:lsjksyf87 •⊙ ⊙ 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 ⊙ ⊙ 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 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 •⊙⊙ 中国数学会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 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8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