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84562813 上传时间:2024-08-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一、随班就读概念O隨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對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中形式。O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首次使用“随班就读”概念。 二、随班就读开展的历史背景O80年代,需要入学的特殊儿童人数剧增,特殊学校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山区O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些贫困山区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出于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将残疾儿童安排进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二、随班就读的开展O(一)随班就读的最初实践(一)随班就读的最初实践O20世纪80年代

2、末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颁布O1986年徐百伦“金钥匙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研究中心”O我国在8个省市的15个县、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盲、聋、智障三类学生的随班就读试验研究, 以探索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O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被正式确定(二)随班就读的发展O1.随班就读的对象O视力障碍(包括盲、低视力):学生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但低于0.3O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4170分贝以及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具有一定语言能力(一般通过三级康复标准)的重听儿O经鉴定小组鉴定为智力障碍O2.随班就读学生的安置形式O(1)完全的普通班级O与正常

3、儿童一起在普通班级中学习和活动,学业由普通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O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普通学生负责,也要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O(2)普通班级加巡回指导服务O这种形式是指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普通班级教师就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问题得到特殊教育教师的定期或非定期的简介帮助O或者特殊教育教师定期或巡回对随班就读学生提供直接的教学帮助O(3)普通班级加部分特殊班O随班就读学生部分时间和部分学科在普通班级,部分时间和学科在特殊班级接受教育与训练O(4)普通班级加资源教室O随班就读学生除在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外,在规定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特殊教育教师提供的直接辅导

4、和帮助O(5)普通班级加课外学习辅导O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之外,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接受教师的课外学习辅导O(6)普通班级加课堂辅助O随按就读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辅助教师陪伴其上课,以便在必要时给予辅助。O陪读家长、影子老师等O(7)普通班级加特殊的专业服务O随班就读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普通班级上课,定期获得相应的特殊专业服务。如,言语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三)随班就读的安置原则O1.安置在普通班级中的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残疾程度和类型要适当O最适宜人数为1-2人,最多不能超过3人O程度不能过重,一般是边缘障碍或轻度残疾学生O同一班级最好是同种类型O2.所安置的普通班级学

5、生人数不宜过多,最好在30人左右O3.随班就读的安置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O根据学生的发展,确定是否对其“脱帽”或“转流”三、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O(一)随班就读是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O与融合教育有着相同的国际背景和教育追求,以反歧视、求平等,反隔离、求融合为己任。既深受国际融合教育的影响,又考虑本国国情,是融合理念下的中国实践模式。(二)区别O西方国家无论全纳教育、回归主流、一体化都是在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目标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O我国的随班就读却是因为传统的隔离式的特殊学校教育发展薄弱,不能满足残疾儿童需要的基础上,以经济的手段,较快的速度将大量游离在学校外的特殊儿童招收近来,使他们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出发点不同出发点不同O西方发达国家的融合教育追求的是特殊教育的高质量,是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的、适当教育机会O而我国的随班就读首先追求的是接受特殊教育者的数量,是要为特殊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目的目的不同不同O西方国家如美国过分重视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业进步有所忽视,(近年开始重视);O而我国一些随班就读成功的地区似乎太重视对特殊儿童书本知识的传授、学习成绩的进步,而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技能等各项潜能的发展有所忽视。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O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