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8MB
约52页
文档ID:584359580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_第1页
1/52

第九章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定的供给方面1 •【【重点掌握重点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后折弯型的要素供给原则;后折弯型的劳动供给曲线;地租的决定劳动供给曲线;地租的决定•【【掌握掌握】】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2 第一节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题 要素供给问题: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要素供给问题: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格水平下, ,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要素供给”和和“保留自用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最大效用3 二、要素供给原则二、要素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要素供给”的资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际效用相等 1 1、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之所以供给生产要素是为了获得消费者之所以供给生产要素是为了获得收入,正是这种要素带来的收入具有效用,收入,正是这种要素带来的收入具有效用,因此是因此是间接效用间接效用。

4 假设要素供给增量为假设要素供给增量为△△L,,由此引起的收入增由此引起的收入增量量△△Y,,而由收入增量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而由收入增量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U,,则:则:取取极限即得:极限即得:5 式式中,中,dU/ dL即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它表示即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它表示要素供给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消费者效用的增要素供给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消费者效用的增量;量; dU/ dY和和dY/ dL则则分别为收入的边际效用分别为收入的边际效用和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和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6 2 2、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3、要素供给原则、要素供给原则或或7 根据要素供给原则可推导如下:根据要素供给原则可推导如下:设消费者拥有的单一既定资源总量为设消费者拥有的单一既定资源总量为资源价格为资源价格为W,,在该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自在该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自用资源量为用资源量为其要素供给为:其要素供给为:故故效用函数为:效用函数为:从从要素供给中得到的收入为:要素供给中得到的收入为:约束条件为:约束条件为:或或8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三、无差异曲线分析YKOU2U1U0G*E9 预算线的斜率为:预算线的斜率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收入增量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收入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的极限值自用资源增量的极限值dy/dl,,即收入对自即收入对自用资源的导数。

于是,最优点用资源的导数于是,最优点G*的必要条的必要条件可以写成为:件可以写成为:10 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的收入量11 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价格的含义:要素价格的含义: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必须放弃的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必须放弃的收入量12 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要素供给原则: 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 少少的收入量要等于必须减少的收入量的收入量要等于必须减少的收入量13 三、要素供给问题三、要素供给问题YK2K1K0OU2U1U0EoABCW2W1W0PEP价格扩展线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要素供给曲线W14 一、劳动和闲暇一、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问题:消费者如何决定其既劳动供给问题:消费者如何决定其既定的时间资源中闲暇所占的部分定的时间资源中闲暇所占的部分, ,或者说或者说, ,是如何决定其是如何决定其全部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全部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两种用途上的分配。

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15 二、劳动供给曲线二、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劳动供给曲线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16 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 HOY16EK0K1K2H0H1H2PEPU2U1CABU017 16-HOWSbcaWoW116-H116-H016-H2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W218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曲线闲暇需求曲线来加来加以说明以说明,工资是闲暇的价格工资是闲暇的价格 19 2、当闲暇价格即工资变化时、当闲暇价格即工资变化时,对闲暇商品的需对闲暇商品的需求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求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入效应v总效应总效应: :随着闲暇价格的变化随着闲暇价格的变化,闲暇需求闲暇需求量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量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20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工资率上涨的效应:•1) 1)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工资率上涨意味着闲暇价格上升了,相工资率上涨意味着闲暇价格上升了,相 对对于其他商品闲暇变贵了,因此消费者将减于其他商品闲暇变贵了,因此消费者将减少对闲暇的购买,从而劳动的供给增加。

少对闲暇的购买,从而劳动的供给增加•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反方向变变化化21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工资率上涨的效应•2)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将增加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 ,,进而劳动的供给将减少进而劳动的供给将减少•收入效应收入效应: :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同方向变同方向变化化22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工资率上涨的效应•如果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闲暇的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从而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上涨而增加资率上涨而增加•如果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闲暇的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上涨而减少资率上涨而减少23 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应比较•第一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低第一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低•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引起的整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并不很大,所以闲暇价格变个劳动收入增量并不很大,所以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不能抵消、更不可能超化的收入效应较小,不能抵消、更不可能超过替代效应。

过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增加,即消费者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增加,即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右上方倾斜24 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应比较•第二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高第二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高•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大,因此工资上涨引起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大,因此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将是很大的,从而闲暇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将是很大的,从而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超过替代效应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超过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减少,即消费者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减少,即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左上方倾斜25 26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决定 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现有的工人也许提供较少的劳动也许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新的工人进来,因而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一总的市场劳动供给一般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般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27 LWSDEOWL00图图3 3 均衡工资的决定均衡工资的决定28 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 1) 1)劳动需求变动劳动需求变动: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产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的边际收益29 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2)2)劳动供给变动劳动供给变动: :•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社会习俗社会习俗•人口总量与结构人口总量与结构•工会组织的垄断力量工会组织的垄断力量30 一、土地一、土地, ,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31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1、土地供给问题、土地供给问题: 土地所有者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土地所有者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获得最大的效用 32 2、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 U=U(Y,q) Y::土地收入土地收入,q:自用土地数量自用土地数量 假定不考虑土地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假定不考虑土地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为零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为零 ,于是于是 U=U(Y)33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土地供给将在土地供给将在Q Q0 0的位置上垂直的位置上垂直 QRO图图4 土地的供给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Q034 一般性陈述一般性陈述: :任意一种资源任意一种资源, ,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 )用用于某种用途于某种用途, ,而无其他用处而无其他用处, ,则该资源对则该资源对该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35 更加一般的结果:更加一般的结果:任意一种资源对其用途的供给曲线任意一种资源对其用途的供给曲线在其在其机会成本水平之上垂直机会成本水平之上垂直36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37 地租的决定地租的决定•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与土地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

的供给曲线无关•地租随土地的需求曲线上升而上升,随土地租随土地的需求曲线上升而上升,随土地的需求曲线下降而下降地的需求曲线下降而下降地租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需求曲线的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需求曲线的右移38 •土地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土地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得到提高)(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得到提高)•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对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对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增加)39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资源的服务价格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 40 2、、准租金:准租金: 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准租金准租金=固定总成本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经济利润41 42 3、、经济租金经济租金: : 要素收入要素收入(或价格或价格)的一个部分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它代表着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出其在其他场所可要素收入中超出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能得到的收入部分43 对厂商而言对厂商而言,经济租金就是为生产要素所,经济租金就是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 经济租金经济租金=要素收入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机会成本44 45 4 4、、如果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如果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 ,经经济租金将为零济租金将为零只有在供给多少缺乏弹性时只有在供给多少缺乏弹性时, ,租金才出现租金才出现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 ,所有向生产要素支付所有向生产要素支付的金额都是经济租金的金额都是经济租金, ,因为无论支付什么样因为无论支付什么样的价格的价格, ,该要素都会供给该要素都会供给46 5 5、总结、总结: : 租金、准租金实际上都是经租金、准租金实际上都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济租金的一种特例经济租金的概念经济租金的概念相当于产品市场里的生产者相当于产品市场里的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剩余的概念经济租金是支付给要素主人的、超出诱导其经济租金是支付给要素主人的、超出诱导其供给该要素的最低报酬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供给该要素的最低报酬的部分生产者剩余是支付给厂商超出诱导其供给一定产量的最是支付给厂商超出诱导其供给一定产量的最低报酬的部分低报酬的部分47 一、洛仑兹曲线:一、洛仑兹曲线:(1) 将将 一一 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百分比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百分比排队排队2) 考考 虑虑 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得到的收入百分比3) 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系描绘在图形上,就 是是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 第六节第六节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48 洛仑兹曲线洛仑兹曲线49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等;反之亦然50 二、基尼系数:二、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中洛仑兹曲线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基尼系数是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G=A/(A+B), 0≤G≤1 G::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A+B::完全不平等完全不平等面积面积51 5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