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设计美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设计美的本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美的本质设计美的本质设计美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设计美的本质问题,是设计美学的核心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首先理解美的本质是怎样的,以此为基础,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作为美的一个特殊类型,设计美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节 美的本质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我们试图从动态生成角度入手分析美的本质。一、美的生成环节之一:具体可感的对象形态审美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审美活动都是以对感性实在之物的感知为基础的,没有这种感知作为基础,虽然可能也会导致某种快乐,但一般不会被认作是审美之乐。审美活动得以成立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可感知的对象。鉴于可感知对象在经验中普遍存在且很容易理解,因而这一环节真正值
2、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哪些可感知的对象是不能转化为美的对象。不能被人审美的对象(1)对于人的生命安全有威胁的对象(2)因过分强烈的刺激性超出人的生理感知阈限的对象(3)功利性过于强烈而且功利目的未能实现的对象(4)违背特定人群的道德诉求、伤害其情感的某些对象(1)对于人的生命安全有威胁的对象当某个对象现实地构成对人的感性生命安全的的威胁的时候,它的审美属性立即丧失殆尽。如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温度升高导致的雪崩,虽然也是“壮观”的,但一旦我们身处于这类场景中现实都感受到生命受到的威胁,或者我们发现有人在这类场景中正受到威胁时,这类对象的审美性根本就不存在。同理,动物园的猛兽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外当然是
3、我们的审美对象,而当它突然从笼子中窜出跑到我们身边时,它就与审美无缘了。(2)因过分强烈的刺激性超出人的生理感知阈限的对象人的感官系统是有一定的承受的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它有可能让人感觉不到对象的存在,如红外线就是人的眼睛所不能看到的,它对于其他动物可能是感性存在的,但对于人的眼睛来说则是不存在的。再如某些刺激性过于强烈的对象,如发出异味的对象、发出过分强烈的光线的对象、超出耳朵承受极限的声音等,都是让人不快的对象,是不能让人对之持久关注的,因而也不能转化为审美对象。虽然美感不是简单的生理快感,但美感也不能建立在生理的不快感之上。(3)功利性过于强烈而且功利目的未能实现的对象有的对象,它本
4、身就是人的用具或工具,它被我们重视的首要原因就是其有用性,我们评价它的价值也首先是其有用性。如果这种有用性得不到正面的回应让我们使用它的时候感到别扭或难受的时候,这种对象对此时的使用者来说其审美可能性就几乎为零。如一双鞋子,不管它在生产者或设计者那么被设计生产得多么漂亮,但当某个人买回去穿着后发现不合脚后,这双鞋子不仅是不合用的,同时也是不美的。这点正是设计美学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即设计伦理要先于设计审美得到尊重。(4)违背特定人群的道德诉求、伤害其情感的某些对象一些曾经给某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造成伤害的行为主体的标志性存在,是会让受伤害者极为反感的事物,如纳粹的标志对于欧洲人、日本军旗对于中国人
5、、红色高棉的旗帜对于今天的柬埔寨人来说,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是极易伤害这些地区的人民的普遍情感的,因此对这些地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的。二、美的生成环节之二:非功利性的主体态度人生态度: 日常的功利性为主导的人生态度 非(无)功利的人生态度日常人生态度其核心是功利性的思维定势,强调功利目的的实现,要求对象有有用性,也因此往往形成一种占有对象的欲望,象我们建功立业的欲望、征服自然的想法、改善生活的愿望等属于典型的生活态度,其核心是功利性。日常人生态度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是人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的态度,是我们改造对象世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根本动力,也因此导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是在日常生活态度
6、的支配下,我们才能创造出更便捷的工具,获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拥有更多更好的有用性物品,人生也因此变得更丰富多彩,人的本质力量也因此得到展开和确证。受此功利性态度的影响,我们在面对对象时往往还会产生概念化的思维定势,与功利性捆绑在一起的求知行为往往不容易让我们快乐,同时,这一思维定势将我们牢牢地限制在实际的对象世界或由此抽象出来的符号世界,却与想象的虚幻世界无关。非功利态度是对日常的以功利目的为内容的态度有所否定的态度,它不强调功利性的占有,不关注对象的有用性,将对象当作无用之物看待。它不是日常人生的基本态度,也不具有日常人生态度的结构性、主导性地位,它更多都是一种点缀性、调剂性的人生态度。对功
7、利性态度的否定必然导致在审美活动中要否定或遗忘概念性思维定势,这也意味着一个理想的审美主体与他知识多少没有必要关系。人类何以需要非功利的态度?首先这与人生的目的有关。人生的目的是幸福,而日常人生态度能为幸福感的产生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并不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出现。而非功利的态度能让我们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它是可以且必然导致幸福感的产生的。从与幸福的关系来看,日常人生态度创造出了一个较外围的条件,而非功利态度则创造出与幸福关系更密切的条件。如果承认幸福是人生或人类追求的目标,那么非功利的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甚至在日常人生态度与非功利态度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占有与利用对象不是目的,生活本
8、身的幸福才是我们的目的。现实人生的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往往忘掉了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是物质财富导致的满足感还是非功利的知足常乐式的幸福感,问题的答案并不难以获得,但这个答案却常常被我们遗忘。其次这与日常人生态度并不总是在生活中得到正面回应、往往会受到挫折有关。挫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人类想要的东西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如人类关于飞行的欲望在20世纪前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却又“想要”,在这个目的得到实现之前,是很让人痛苦的。另一方面则是人类虽然创造出某些物质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的分配往往受到各种游戏规则的限制,虽然从功利的生活态度出发,人都希
9、望在物质成果的分配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主导分配行为或者干脆全部占有某批物质成果,但是文明社会的规则却让这种自私自利的欲望受到限制,这无疑也会让日常生活中的主体痛苦。要缓解这种痛苦,常见办法有两种,一种将“蛋糕”做大,自己可分得更多的绝对量;另一种则是在“蛋糕”保持原样的情况下,设法扩大自己的相对份额。但是显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办法都行不通,于是就只能求助于第三种办法:淡化自己的欲望,以非功利的态度看待当前的物质成果,抱能分享就是快乐而不在乎分配多少的态度。再次这与人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游戏的态势有关。德国美学家席勒曾提出过“游戏本能”的概念,其实游戏本能不是一种生理性的本能,而是人的一种文
10、化性本质。我们完全赞同席勒所说的有游戏本能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人这一观点,事实上当基本的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人类就一定会产生诸如游戏之类的精神需要。现实生活中的人越来越看重生活中的游戏成份,并创造条件让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体,如欣赏影视、观赏球赛、观光旅游、下棋打牌等,都是典型的游戏,它已经成为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游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它自身就是目的:人的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更好都游戏,在游戏中人才能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也正因为此,游戏中的理想主体成功的演艺明星、体育明星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其他各类职业群
11、体中的成功者。游戏之所以如此重要,恰恰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功利的情境,能让人从中得到一种虚幻的自我实现,从而导致精神的极大快乐。而让生活中的物品与游戏联系起来,正成为当代设计的一个努力方向,如当代设计中最典型的两个工业产品汽车和手机,正朝着游戏性的玩具方向发展。三、美的生成环节之三:自我确证的价值关系“自我确证”是指主体从对象身上以类似直觉的方式意识到自我正面的本质力量的存在,在表现形式上它与作为感性的低级认识形式的直觉相同,但其实质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力,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特殊方式,既是一种理性能力,又具有瞬间性和突发性。“自我确证”概念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不是专门的
12、美学著作,但涉及到理想的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理想的人类劳动的根本特征以及相应的理想的人与物、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特征,其中对理想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自我确证”的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审美关系的真正秘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提到与“自我确证”(第81、96、108、110、112页)有关的概念:“肯定自己”(第54、87页)、“直观自身”、“证明自己”(第58页)、“确证自己”、“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自我享受”、“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第84-87页)、“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确证并表现自身”、“自我肯定”、“自己的最后的确证”(第107-112页),这些类似概念的出现,
13、让“自我确证”成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关键词,也成为我们今天理解美之为美的一个关键概念。自我确证的重要意义自我确证能力是区分人与动物、非异化的人与异化的人的标志,是理想的人与物关系形成的标志,但只有在理想的社会中,这种关系才会为广大的人群所拥有。我们赞同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基本论述,但我们认为,即使是在当代不太理想的社会现实中,“自我确证”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构建当代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审美主客体关系中的自我确证审美关系的本质:以直觉的方式实现的对主体的自我确证。它既是直觉,又是自我确证,离开直觉,这种自我确证就会成为概念化的非审美的自我认知;而没有自我确证作内容,直觉要么沦
14、为一般的低级认知形式的感知,要么抽象化为对某种与己无关的宏大意义的理智直观,这两种直觉方式都是非审美性的,或者至少不是审美的核心环节。自我确证与直觉结合起来,构成了我们全面地理解审美关系的坚实基础。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能让人产生非功利态度并进而确证主体的现实存在的感性对象。其一,美,需要一个具体的感性形象,这是我们的“习惯”使之然,但是,审美活动的直接对象经常不是这个感性对象,而是由这个感性对象引发的想象表象。其二,美,特别是人为性的艺术美或自然美,不是消极地等待主体的非功利态度的形成的,相反它要刺激或促成主体形成非功利态度,引导主体由日常生活态度进入到非功利的态度,艺术和设计之美的重要使命之一
15、就是促成欣赏者的非功利态度的产生。其三,美产生于一种特殊的关系,是对这种特殊的关系的判断的结果,而这种特殊的关系的内容是物我同一性,审美中的“审”就是“审”有无这种关系。我们一般所说的美,就是这三个特征或这三个环节的统一。第二节 设计美的本质设计美的本质,符合一般的美的本质的规定,是使欣赏主体在非功利条件下对人(首先是欣赏者自己)及其本质力量的确证。与一般美学或艺术美学中的美更强调人自身被虚幻地得到自我确证稍微不同的是,设计美对技术、工艺、甚至材质等实践层面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非常重要,而这是由设计的功能性、技术性本质所决定了的。设计美不仅是艺术美,有其虚幻的一面,它还是技术美,有其现实的特
16、色。它可以是这二者的统一,但往往在一个具体的作品中,更偏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事实上二者“半斤八两”“平分秋色”式的结合在设计作品中很少出现。设计美的本质可从基础本质、中介本质和核心本质这三个方面得到解读。一、基础本质:对功能的反思在设计美的本质构成中,功能与设计美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功能”不能直接与“美”结合成为“功能美”这个概念。这个提法的问题是它内含着一个与传统美学相矛盾的内容:功利性,审美与美都是非功利性的,对功能的评价直接体现出人的功利性思维定势,在一个对对象价值的评价活动中,是不可能既是功利性的,又是非功利性的。因此“功能美”这个概念在严格的美学意义上是不成立的,当然,如果如在日
17、常语词的运用那样,从“善”的意义角度来理解“美”,那这个语词也是可以存在的。但真正直接与功能有关的价值评价的严谨说法是“功能善”,但“功能善”不是“功能美”,功能善是指对象符合人的功能需要的程度,它可以成为审美的条件,但却未必导致进一步的审美活动。设计美与功能善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功能美”的中介环节,功能的善也不是美,从功能善到设计美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对功能善的实现过程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反思。功能善作为设计美的必要条件对设计作品功能的反思首先要求对象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没有功能就没有设计。而且只有良好的功能才能引起正面的积极的反思。那些功能不完善、不合理的设计,不能引起人们的积极的反思与
18、评价,而只能让人们从反面去反思和评价它,这样的设计与审美无缘。功能善(或从功能善角度得到理解的“功能美”)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与一般美学中的“善的先行性”原则完全一致,是审美判断的必要条件,即达到了功能善的设计作品未必是美的,但功能善被直接否定的设计作品是一定不美的。对功能善的反思通往审美的条件一个功能完善的设计只有在进一步的被反思中与设计师实现相关功能所体现出的人的智慧、人文关怀本质等结合起来,成为确证人的功能诉求及实现这一诉求的智慧与情感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时,它才有可能成为设计美。对功能善的反思导致的设计美,体现出设计美的“依存美”本质。功能善与设计美的因果关系和时间先后关系设计的功能判断
19、与审美判断是不能同时(同一个过程中的同一个时间点)存在的,但却是可以在前后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存在的。对设计美的反思,以对功能善的判断为基础,是功能善的评价后的又一个评价活动。严格说来,一个对象不能既是善的,同时又是美的,但它可以在不同的时段给我们以美的或善的印象,在善的评价之后接着审美评价的却是完全可能的。由于这两个判断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我们往往会将其视为同时发生的,这就导致我们在不严格的意义上说某个对象既是善的又同时是美的。功能善与设计美是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存在。二、中介本质:先进的技术技术美的历史性,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绝对的超时代的,另一种则是相对的,只在某个时代有效的。绝对先进的技术这类设计作品不仅在历史上有过技术的先进性,在今天仍然具有先进性,对这类作品我们比较容易作出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最有代表性的是很多传统手工艺作品,其手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是今天我们无法超越的,有些手工艺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类作品,我们是比较容易作出判断的。如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国宝级文物越王勾践剑(图8),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洗礼,发掘出土后仍然形制完整,光洁如新,这种金属加工技术在今天仍然是无法企及的,这就很容易让人将其判断为技术美的典范。越王勾践剑图片来源:图片来源: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