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都江堰余雨精课件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09KB
约12页
文档ID:584249347
都江堰余雨精课件_第1页
1/12

都都 江江 堰堰 余余 秋秋 雨雨 •都江堰(都江堰(Dujiang Dam))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

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本文生字词且能自如运用掌握本文生字词且能自如运用•了解本文作者了解本文作者;了解都江堰的伟大景观以及了解都江堰的伟大景观以及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理解和体会李冰的精魂理解和体会李冰的精魂•体会本文诗化的优美语言以及其思辩色彩体会本文诗化的优美语言以及其思辩色彩•学习和体味本文写作的崭新视角及其挖掘学习和体味本文写作的崭新视角及其挖掘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本文的写作方法,仿写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本文的写作方法,仿写一篇游记散文一篇游记散文 词语知识点词语知识点 •颓壁残垣颓壁残垣:倒坍的、不完整的墙壁 惊惊 悸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废废 弛弛:(政令、风纪)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 失去约束作用•濡濡 养养:滋润哺育 喧喧 嚣嚣:声音杂乱•遴遴 选选:选拔   浚浚 理理:疏通、治理 衮衮诸公衮衮诸公:指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砭肤冷气砭肤冷气:刺痛皮肤的冷气砭,用石针扎皮肉      治病 韬韬 略略:计谋,计策。

邈邈 远远:遥远 傩傩 戏戏:驱鬼逐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民间戏剧 注意形近字注意形近字 隅隅 篾篾 磬磬 偶偶 蔑蔑 磐磐                   罄罄                   馨             馨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对比的写法对比的写法•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综合运用•诗化与思辩的语言表达诗化与思辩的语言表达  二王庙二王庙 二王庙古名“崇德庙”,建于公元494-498年,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  安澜索桥安澜索桥,又名“夫妻桥”,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以木排石墩承托,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全长约500米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 李冰父子李冰父子 功高仰止功高仰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