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基础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84147593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学基础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兽医学中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彭代国 副教授概念概念 中兽医学,即中国传统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由中华民族所独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技术,为中国畜牧业开展和世界兽医学作出了巨大奉献。二、开展概况二、开展概况n n起源:n n中兽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与畜禽饲养同步,即原始社会,距今1万年以上。董仲先黄帝的臣子创造去势术。 ?内经?首先确立中医和中兽医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学开展奠定了根底,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三大奇书内经,易经,三海经之一,充分反映

2、了我国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当成就。 名人奇书名人奇书n n汉代名医张仲景医圣著的?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完善,辨证论治精要,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尤其是该书的有些方剂,十分精练,为后世所尊重。汉代名医华佗外科鼻祖创造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的乙醚早一千多年。李石编的?司牧安骥集?是现存的一部较完善的中兽医古籍,明代喻氏兄弟编写的?元亨疗马集?内容丰富,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流传最广。 中兽医学的根本特点中兽医学的根本特点 1 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The conception of the organism as a The conception of the organis

3、m as a wholewhole:动物机体各组成局部,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动物机体各组成局部,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与自在功能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然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2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Diagnosis and treatmentDiagnosis and treatment:将四诊收集: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性、病位以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关系,最后得出证型

4、及邪正关系,最后得出证型 ;论治又叫施治,是;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的過程。的過程。 第一章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Theories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n n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局部。阴阳五行自殷周形成后,广泛用于天文、历算、农业、医学等自然科学。?内经?将其系统地用于医学,作为一种说理工具,是祖国医学和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第一节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n n一、根本概念n n 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事物内部所共有的属性及开展变化

5、规律的一对对立统一概念。n n二、根本特性n n一普遍性 二可分性 三可变性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三、阴阳的相互关系n n一阴阳交感相错一阴阳交感相错n n二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二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互制约的关系n n三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三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n n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前提下,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 n n五阴阳相互变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五阴阳相互变化

6、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n n一说明机体的组织结构 n n二说明生理功能n n三说明病理变化n n偏盛:阳盛那么热, 阴盛那么寒n n偏衰:阴虚那么内热, 阳虚那么外寒n n转化:寒甚那么热,热甚那么寒n n四用于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用于疾病防治用于疾病防治 n n1、确定治疗原那么:调整阴阳,泻其有余,补其缺乏,恢复相对平衡 n n偏盛治那么实者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胜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助阳。n n偏衰治那么虚那么补之。阳偏

7、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n n一、根本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一、根本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化。n n二、五行的相互关系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n n一相生:意即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一相生:意即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助长和资生作用。 水土金木火五行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相互关系 n n二相克:意指一二相克:意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作用制约作用 木木火火金金土土水水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n n五用以概况药物性能n n1

8、、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浮沉n n阴阳属性 四气 五味 升降沉浮n n 阴 寒凉 酸苦咸 降沉n n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n n2、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那么,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行归类表五行归类表五五 行行 五五 味味五五色色五五气气五五季季五五脏脏五五腑腑五五体体五五窍窍五五志志 木木酸酸青青风风春春肝肝胆胆筋筋目目怒怒 火火苦苦赤赤署署夏夏心心小小肠肠脉脉舌舌喜喜 土土甘甘黄黄湿湿长长夏夏脾脾胃胃肌肌肉肉口口思思 金金辛辛白白燥燥秋秋肺肺大大肠肠皮皮毛毛鼻鼻悲悲 水水咸咸黑黑寒寒冬冬肾肾膀膀胱胱骨骨耳耳恐恐五行

9、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相互关系n n三相乘 :相乘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异常反响。“相克太过谓之乘,顺序及方向与相克一致 。n n四相侮 :相侮指恃强凌弱,以下犯上,即“反克。顺序及方向与相乘和相克相反n n成因:a.所胜方过强 b.所不胜方自身虚弱 c.二者皆有 如“木侮金木火刑金。五行的应用五行的应用 n n一说明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太过金木土不及乘侮乘侮二说明五脏间的疾病传变规律二说明五脏间的疾病传变规律 n n母病及子母病及子:疾病传变由母脏传与子脏,母虚所致,如水不涵木。n n子病犯母子病犯母:疾病传变由子脏传与母脏,又叫子盗母气,多因子实所致,如心热传肝。n n相乘为病

10、相乘为病:相克太过,如肝郁脾虚之木郁乘土。n n相侮为病相侮为病:如肝木亢盛致肺金虚弱,又叫木火刑金。 三用于疾病防治三用于疾病防治 n n1、虚那么补其母:用于母病及子或母子关系的虚证,如培土生金、益火补土、滋水涵木。n n2、实那么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目赤肿痛清心火。n n3、抑强:主要用于相乘为病,抑制所不胜,使被克方易于恢复,如抑木培土。n n4、扶弱:主要用于相侮为病,扶助弱方,如补土制水。抑强扶弱多同时应用,如佐金平木。 第二章第二章 脏腑象学说脏腑象学说Viscera and Bowels 根本概念:脏,通藏,概指内脏,有贮藏之意;象,形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11、“有诸内,必形其诸外,“见其外而知其内。中医脏腑是指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 。 脏象学说: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n n1、心主血脉;指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功能。n n2、心藏神:指心主宰意识活动。n n3、心主汗:汗和血脉均由津液所化生,有汗血同源之说,?灵枢?“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n n4、心开窍于舌:临床上通过舌的变化诊断心的病变 。n n5、心主动,心火宜降。 肺的功能特点 l1、肺主气;司呼吸 。l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肺气不宣那么胸满,呼吸不畅;不肃降那么肺气上逆而咳喘;水道异常,水液代谢障碍,聚成痰饮,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l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

12、皮毛 。l4、肺开窍于鼻。l5、肺气宜降,肺系宜清润,肺为矫脏。脾的功能特点脾的功能特点 1、脾主运化:包括水谷精微和水液两方面 。故“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 ,“脾为生痰之源 。 2、脾统血 :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外溢,故慢性出血多从脾治。 3、脾主肌肉、四肢: 4、脾开窍于口: 5、脾气主升、脾恶湿 。 肝的功能特点肝的功能特点 n n1肝主疏泄:即疏通、调畅气机的功能。与消化、情志、血行、气行、 水液代谢及生殖有关。病理表现疏泄太过与不及。n n2肝藏血:作用一是制约肝阳上亢,二是防止出血。n n3肝主筋其华在爪 :肝血缺乏,筋失所养,出现四肢麻木、屈伸不利、振颤或抽搐;蹄

13、甲变薄、变软、变形、易碎。n n4肝开窍于目 肾的功能特点肾的功能特点 l1肾藏精: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凡此诸病多从肾治。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l2肾主水 :指肾的气化功能 ,对水液具有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l3肾主纳气 l4肾主命门火:命门火实为肾阳 。l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l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l7肾性封藏:肾精不能妄泄,外邪先不入肾。 胃的功能特点胃的功能特点 n n胃的主要功能:受纳、腐熟。n n胃的主要特点:胃主通降,喜润恶燥。n n胃的主要病理:胃胀气、食,胃气上逆呕吐嗳气等,胃热、阴虚。n n 胃气有时泛指整个消化功能,“有胃气那么生,无胃气那么死。

14、三焦的功能特点三焦的功能特点 n n功能:统领元气,疏通水道功能:统领元气,疏通水道 。n n含义有三含义有三n n1 1三焦腑:最大,有孤腑之称。遍布全身,为水三焦腑:最大,有孤腑之称。遍布全身,为水谷精微的通道。相当于组织间隙和细胞间隙。谷精微的通道。相当于组织间隙和细胞间隙。n n2 2上、中、下三焦的全称:上焦在膈前,包括心上、中、下三焦的全称:上焦在膈前,包括心肺;中焦膈至脐,包括脾胃;下焦在脐后,其余肺;中焦膈至脐,包括脾胃;下焦在脐后,其余脏腑。脏腑。n n3 3三焦辨证的三焦:清代吴鞠通将湿病开展阶段三焦辨证的三焦:清代吴鞠通将湿病开展阶段分上、中、下三焦,即三个阶段,由上至下

15、。分上、中、下三焦,即三个阶段,由上至下。心肾相交心肾相交n n 心处上焦属火;肾处下焦属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保持平衡,即心火向下交于肾,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这种心火与肾水上下相通、互济的关系,满意肾相交或水火互济。假设心肾不交,会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头昏目眩、腰背酸软等症。 脏与腑的关系l主要表现:阴阳表里关系;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l 如心热易下移小肠致小便短赤;小肠热上薰于心致口舌糜烂;治疗心热,常利小便。l 如肺的肃降减弱可致气虚便秘;肺热可致大肠热结;大肠不通,影响肺的肃降,出现咳嗽、胸闷。l治法:釜底抽薪上病下治,提壶揭盖下病上治。l

16、 脾胃关系最为 密切:1、纳运结合 2、燥湿相济 3、升降相因 第三章第三章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 n n 根本概念根本概念 : 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根本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根本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根底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根底 。n n 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 。n n 血是脉管中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血是脉管中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与现代的相同。与现代的相同。n n 津液指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的津液指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的内液,分泌物如胃液其中清者为津,浊者为液,内液,分泌物如胃液其中清者为津,浊者

17、为液,但不易截然分开,而津液并称。但不易截然分开,而津液并称。 气气 气的来源: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气的来源: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之气来源于水谷精气和吸入的清气。天之气来源于水谷精气和吸入的清气。 气的生成过程:先天之气与肾关系密切,清气的生成过程:先天之气与肾关系密切,清气由肺吸入,水谷精气靠脾的转化。但由于肾的气由肺吸入,水谷精气靠脾的转化。但由于肾的先天之气需脾化生的水谷精气不断补充,肺吸入先天之气需脾化生的水谷精气不断补充,肺吸入清气也需脾生化气血供以营养,所以临床上补气清气也需脾生化气血供以营养,所以临床上补气重在补脾。重在补脾。 气的作用:气的作用:1 1动力作用

18、动力作用 2 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 3 3防防御作用御作用 4 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 5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 6 6营养作营养作用用 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气机,有升降出入。:气的运动称气机,有升降出入。气气n n 气的分类:元气:又叫真气,“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n n宗气:由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化生的精微之气结合而成。n n营气 :行于脉中,可化生血液,具营养作用。n n卫气 :行于脉外,作用主要是抵御外邪。n n常见的气病:气虚、气陷、气滞、气结、气逆。 血血 n n血液的生成 :脾胃是为血液生化之源;肾精转化;营气化生 。n n血液的运行:心气推动、脾气统摄、肝的贮

19、藏与调节。n n血的功能:营养作用、运载作用血以载气、血为气母 。n n血液的病理:血虚、出血、血热、血瘀 。津液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1、生成:主要靠脾、胃、小肠。脾胃优溢精气,小肠分别清浊。 2、输布:主要靠脾、肺、肾。脾散精,肺宣降,肾蒸化。 3、排泄:主靠肺、肾、大肠、膀胱。 津液的功能: 1、润泽2、组成血液3调节阴阳4、携带废物排出体外。津液的病理: 1、津液缺乏:摄入缺乏或损失太多 2、水湿内停:如水肿、腹水等。 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血津液的关系 n n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n n1 1、气能生血:故治血虚常用补气药。、气能生血:

20、故治血虚常用补气药。n n2 2、气能行血:故治血瘀常用行气药。、气能行血:故治血瘀常用行气药。n n3 3、气能摄血:慢性出血多补脾气。、气能摄血:慢性出血多补脾气。n n4 4、血以载气:血虚气亦虚、血脱气亦脱。、血以载气:血虚气亦虚、血脱气亦脱。n n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二气与津液的关系n n1 1、气能生津、气能生津 2 2、气能行津、气能行津 3 3、气能摄精、气能摄精n n三血与津液的关系三血与津液的关系n n血汗同源,血汗同源,“ “纽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纽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n n水液代谢图 水 胃 小肠 大肠 粪便脾 肺运化 散精肾 膀胱 尿气化浊中之浊肌腠、皮毛

21、汗心脉多余水分宣发清中之浊清中这清浊中之清浊中之清 第五章第五章 病因与病理病因与病理 根本概念:病因,即发病原因;病理,又叫病机,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开展和转归的机理。特点:1、以结果推断病因审/辨证求因,以结果概括病因。2、强调内因的重要性,重视机体正气。3、是生活经验和医疗经验的总结,概括了机体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六淫六淫 n n1、根本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发生太过或不及,成为致病因素,也叫“六邪。n n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n n(1) 与季节、气候和环境有关。n n(2) 可单独致病,也可夹杂致病。n n(3) 再一定条件下可以传化,如寒郁久化热。n n(4) 多

22、从肌表口鼻而入。 内生五邪内生五邪 风寒湿燥火除外感,还可内生。内生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又以五脏为主,所以称“内生五邪暑无内生,与之区别。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临床表现又许多相似之处,且又相互影响,如外湿可引起内湿,内湿可招致外湿,其根本区别在于发病机理不同,且内生五邪无表证,主要是虚证或虚实夹杂证。风邪特性与致病特点风邪特性与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善行数变 :指风邪致病,游走不定,如风疹,风湿;且发病急,变化快。 3、风性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临床表现。 4、风为百病之长始:风有先导作用,其它病邪均可依附于风而侵入机体。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23、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n n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 n n2、寒性凝滞,主痛 :寒凝气血,不通那么痛。 n n3、寒性收引拘急 :收引,即收缩牵引,指寒邪入侵,那么毛窍收缩,故恶寒发热无汗;寒凝血脉,那么脉缓慢。拘急,即拘挛 之意。寒邪侵犯,经脉关节收缩拘急,拘 抽痛,屈伸不利。 暑邪特性与致病特点暑邪特性与致病特点 n n1、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症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尿液短赤等。n n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易升易散,升那么易伤头部如昏厥,散那么腠理开泄而大汗。大汗伤津,气随津脱,而致气短乏力,甚至气津暴脱,卒倒神昏,汗出肢冷,脉微欲绝

24、。n n3、暑多挟湿 :暑邪致病除暑的病症外,还见湿的病症 。 湿邪特性与致病特点湿邪特性与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郁气损阳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2、湿性重浊,其性趋下 :湿邪致病,多表现肢体困重,倦怠无力;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3、湿性粘滞,为病缠绵 :湿邪致病,分泌物,排泄物滞涩不畅,且缠绵难愈。4、湿邪侵犯,最易伤脾:脾喜燥恶湿。 火的特性与致病特点火的特性与致病特点 1、火性炎上:火易上冲,如在心易面赤舌疮,躁烦;在胃易齿龈肿痛;在肺易咽喉红肿。2、耗气伤津:伤津,包括出汗和灼伤;耗气,包括气损津耗和壮火食气 。3、生风动血:热极生风,出

25、现神昏,抽搐等风样病症;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致出血。4、易致肿疡 :局部红肿灼热,多为炽热之邪所致。 内伤七情内伤七情n n1、根本概念: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把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忧、悲、恐为代表,称五志。n n2、七情与脏腑: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恐惊伤肾。 n n3、七情致病特点:直接伤脏腑,无表证;多伤心肝脾和气血喜那么气缓 、悲那么气消、怒那么气上 、思那么气结 、恐那么气下 、惊那么气乱 。痰饮痰饮 n n1根本概念: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n n2、形成成因:脾肾肺调节水液功能代谢失调;气滞、寒凝、湿聚

26、、炽热煎熬。n n3、致病特点:病位广泛,病证复杂。影响气机升降出入,加重水液代谢障碍,蒙蔽心神 。n n4、受害部位:痰多在肺、心、头、四肢;饮多留于胸、腹、肺、胃、肠。 瘀血瘀血 n n1根本概念:指运行不畅而停滞及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n n2主要成因:气滞血行不畅气虚血运无力 阳虚血寒而凝 外伤血不归经。n n3临床表现:疼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那么局部青紫肿胀;瘀积体内按之有形,固着不一。出血:血色紫暗并伴有血块。口唇青紫 脉细涩或结代。病理病理 n n1、邪正盛衰: “ 正气在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n n2、升降失常 :指脏腑气机升降运动发生紊乱

27、的一种病理状态,脏腑气机各有其运动特点,有的偏升,有的偏降,总体平衡。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n n3、阴阳失调 :包括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 第六章第六章 诊法诊法n n根本概念:中兽医诊法主要是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n n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种診法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又密切相关,必须有机结合、综合分析,叫四诊合参。n n?丹溪心法?:“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以诸内必形其诸外。 望诊望诊 n n望诊:即用视觉观察神、色、形、态、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变化,从而获得有关病情的一种方法。“望而知之谓之神。n n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假神,即回光反照,为病危的重要标

28、志。n n临床上要注意辨汗:如发热、疼痛出汗,阴虚盗汗,阳、气虚自汗;家畜重在观察鼻汗,如枯燥龟裂或冷,多为热极伤津、病重、百叶干 。查口舌查口舌 n n1 1、掌握方法和部位:牛主要看砚台底。、掌握方法和部位:牛主要看砚台底。 n n2 2、掌握内应脏腑、掌握内应脏腑n n3 3、舌色:白色主虚证寒证;黄色主湿;赤色主热、舌色:白色主虚证寒证;黄色主湿;赤色主热 ;青色主寒、痛;黑色主病情危重;青色主寒、痛;黑色主病情危重 。n n4 4、苔色:白色主寒;黄色主热证;灰黑主湿浊、苔色:白色主寒;黄色主热证;灰黑主湿浊、病重病重 。n n5 5、胎质:有无反映胃气与病情进退;厚薄反映病、胎质:

29、有无反映胃气与病情进退;厚薄反映病邪深浅;润燥反映体内津液多少,腐腻反映湿浊邪深浅;润燥反映体内津液多少,腐腻反映湿浊较重。较重。n n6 6、注意染苔和苔剥脱;如舌垂于外不能缩回表示、注意染苔和苔剥脱;如舌垂于外不能缩回表示病危。病危。 切脉切脉 1 1、掌握部位及方法:马诊双凫脉或颌外动脉;牛、掌握部位及方法:马诊双凫脉或颌外动脉;牛、骆驼诊尾中动脉;猪羊犬诊股动脉。诊脉的三骆驼诊尾中动脉;猪羊犬诊股动脉。诊脉的三种指力种指力: :浮浮( (举举) ) 、中、中( (寻寻) )、 沉沉( (按按) ) 。 2 2、六大纲脉的主证: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六大纲脉的主证:浮脉主表证;沉脉主

30、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症;虚脉主虚证;实脉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症;虚脉主虚证;实脉主实证。主实证。 3 3、易脉、易脉( (怪脉怪脉) ):主病危。共性:大小不等:主病危。共性:大小不等, ,快慢不快慢不一一, ,节律全无节律全无, ,散乱无序。散乱无序。 4 4、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第七章第七章辨辨证证 1、熟悉常用辨证方法及相互关系 2、八纲辨证八证辨证为辨证总纲 3、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根底 4、气血津液辨证为脏腑辨证的补充 5、病症辨证为各种辨证的综合运用 6、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各有特点八纲证辨证八纲证辨证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

31、证:正、邪、表、里、寒、热、虚、实 八证辨证表达了兽医特点 一切疾病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病位深浅非表即里;疾病性质不寒那么热 邪正盛衰不虚便热;疾病类别不阴就阳 八纲间的相互关系相兼、转化、夹杂、真假辨表里n n用以区分病位的深浅和病势的趋向。表里是相对概念,但不能以病变的解剖部位划分,而应从症候特点以区别,如:皮肤上的疮黄肿毒,多为脏腑病变的外在表现,应属里证。表证表证 n n1 1、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位浅n n2 2主证:发热、恶寒、苔薄、脉浮主证:发热、恶寒、苔薄、脉浮n n3 3治那么:发汗解表治那么:发汗解表n n4 4、临床上以表寒、表热为要,

32、表证常挟风。、临床上以表寒、表热为要,表证常挟风。n n5 5、表寒证:即风寒在表。主证:发热轻恶寒重,、表寒证:即风寒在表。主证:发热轻恶寒重,苔薄白脉浮紧,坚毛,颤抖,无汗鼻塞,遇冷苔薄白脉浮紧,坚毛,颤抖,无汗鼻塞,遇冷加剧。治那么:辛温解表加剧。治那么:辛温解表n n6 6、表热证:即风热在表流感。主证:发热、表热证:即风热在表流感。主证:发热重恶寒轻,苔薄黄,脉浮数,口渴易汗,舌红,重恶寒轻,苔薄黄,脉浮数,口渴易汗,舌红,重那么咽痛,咳嗽,猪有关节疼痛,食欲减少。重那么咽痛,咳嗽,猪有关节疼痛,食欲减少。治那么:辛凉解表治那么:辛凉解表 里证里证n n1 1、里证病位主要在脏腑、气

33、血、骨髓。、里证病位主要在脏腑、气血、骨髓。n n2 2、里证成因:外邪入里,直中、饮食、情志。、里证成因:外邪入里,直中、饮食、情志。n n3 3、里证特点: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病症繁多。、里证特点: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病症繁多。n n4 4、里证分类:寒热虚实、里证分类:寒热虚实脏腑脏腑气血津液。气血津液。n n5 5、注意:里寒证多有不同程度的阳虚、注意:里寒证多有不同程度的阳虚 。n n6 6、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皮温不均,鼻汗时有、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皮温不均,鼻汗时有时无,脉弦,口色淡红而干时无,脉弦,口色淡红而干 。寒证寒证 n n1 1、主证:形寒肢冷,耳鼻俱凉,尿液清长,

34、粪便、主证:形寒肢冷,耳鼻俱凉,尿液清长,粪便稀溏,口津滑利,口色清白,舌苔白滑,脉迟。稀溏,口津滑利,口色清白,舌苔白滑,脉迟。? ?素问素问?“?“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故寒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故寒证具冷、白、稀的特点。证具冷、白、稀的特点。n n2 2、寒实证:多为寒邪直中中焦。主证:鼻寒耳冷,、寒实证:多为寒邪直中中焦。主证:鼻寒耳冷,腹痛起卧,泄泻、口色清白、口津滑利。舌苔薄腹痛起卧,泄泻、口色清白、口津滑利。舌苔薄白,脉象沉迟。治那么:温中散寒。白,脉象沉迟。治那么:温中散寒。n n3 3、虚寒证:久病伤阳所致。主证:形寒肢冷,耳、虚寒证:久病伤阳所致。主证:形寒

35、肢冷,耳鼻不温、多卧少立、神少食差、口舌清白、脉沉鼻不温、多卧少立、神少食差、口舌清白、脉沉迟无力、尿频清长。治那么:温阳散寒迟无力、尿频清长。治那么:温阳散寒 。热证 v1、主证:发热、口渴、尿短赤、粪干、口色红燥、苔黄干,脉洪数 。临床表现具有热、赤黄、稠的特点。v2、实热证:临床表现特点:1阳热炎上:发热喜冷,燥烦不宁。2热盛动血:出血,斑点,舌红,脉数。3热盛伤津:口渴喜饮,尿短赤,粪枯燥,苔黄燥。治那么:清热泻火。v3、虚热证 :主证:低热不退,精神缺少,潮热盗汗,粪干尿少,口色淡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v治那么:滋阴降火。虚证 v1、成因1先天缺乏;2后天失养:如饲养失调,久病失治

36、。v2、主证:精神不振,毛焦肉减,食欲减退,行走无力,易汗,咳喘无力,生殖机能下降,口色偏淡,脉沉细无力。v3、分类:里虚证可分气、血、阴、阳四类虚证,且在不同脏腑又有其不同表现特点,治法也有差异。气虚气虚n n1、病因:多因久病耗伤正气,主要与脾、肺、肾有关。n n2、主证:除共证外,脾气虚多表现消化功能低下,粪便稀薄;肺气虚另兼呼吸功能低下,易汗;肾气虚兼肾不纳气、精关不固。n n3、治那么:补气,重在补脾补土生金,后天养先天。血虚血虚n n1、病因:生血少或失血,多与心肝脾肾有关n n2、主证:被毛干桔,眼结膜苍白,Hb降低 ,RBC减少。心血虚兼烦燥易惊,心悸失眠多梦;肝血虚兼视力减退

37、,蹄爪无华;脾统血功能下降导致慢性出血;肾精亏损也可能出现血虚。n n3、治那么:补血同时补气血为有形之物,不能速生,当补其气,如当归补血汤。实证实证 l1、概念:实证指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正气未衰,邪正斗争剧烈所表现的一系列剧烈的有余的证候。l2、成因 :六淫疫疠入侵,表证或直中脏腑,已述 ;饮食过度 ;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饮内停。l3、治那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那么,但又相互联系。气滞 v1、气滞肺胀 肺气肿 主证:肺部胀满,叩诊区扩大,气促喘粗,喘线明显,顽固性咳嗽。治那么:行气解郁,降气平喘。v2、气滞胃肠:急慢性胃肠臌气,治那么:行气消胀,消食健脾。 v3、气

38、滞经络: 主证:局部红肿热痛,运动障碍,动后加剧。 治那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v4、气郁 :指肝气郁结,多因鞭打,角斗,摔伤所致。 主证:胸胁疼痛,神情呆滞,食欲减少,消化不良。治那么: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血瘀血瘀 n n1、瘀血攻心:参见创伤性心包炎n n2、血瘀胸膊:参见创伤性网胃炎n n3、血瘀肢蹄:证见局部肿痛,跛行,动后加剧 。治那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n n4、血瘀胞宫:多见于产后恶露不尽 ,参见子宫内膜炎。治那么:活血散瘀,温经止痛。痰饮痰饮 n n1 1、有形之痰证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听诊、有形之痰证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听诊有罗音。有罗音。 治那么:宣肺化痰,止

39、咳平喘。治那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n n2 2、有形之痰常分寒、热、湿三型。、有形之痰常分寒、热、湿三型。n n寒痰兼见寒象,且痰液清稀,治宜温化寒痰,止寒痰兼见寒象,且痰液清稀,治宜温化寒痰,止咳平喘。咳平喘。n n热痰兼见热象,且痰液粘稠,治宜清化热痰。热痰兼见热象,且痰液粘稠,治宜清化热痰。n n湿痰兼见湿象痰多,治宜燥湿化痰。湿痰兼见湿象痰多,治宜燥湿化痰。n n3 3、饮证病位常见于肌肤,胸、腹、肺、胃、肠、饮证病位常见于肌肤,胸、腹、肺、胃、肠 。食积食积 n n1、病因:多因过食或喂了不易消化的饲料。n n2、主证:肚腹胀大,疼痛,食欲减少或泼绝,泄泻呕吐,粪便酸臭,嗳气酸腐,

40、苔厚腻,触压似面团。n n3、治那么:消食导滞,理气消肿。可适当用泻下药。n n 心热心热n n1 1、心热内盛、心热内盛n n主证:为典型的实热候,如高热、大汗、粪干、主证:为典型的实热候,如高热、大汗、粪干、尿短赤、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洪数、兼见狂尿短赤、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洪数、兼见狂燥或神昏神明受扰。燥或神昏神明受扰。n n治那么:清心安神。治那么:清心安神。n n2 2、心火上炎及心热下移小肠:、心火上炎及心热下移小肠:n n主证:心火上炎那么见口舌生疮、舌体肿胀、口主证:心火上炎那么见口舌生疮、舌体肿胀、口流粘涎、口臭、酸腐;假设心热下移小肠,那么流粘涎、口臭、酸腐;假设心热下

41、移小肠,那么见尿液外赤、淋涩疼痛或血尿。见尿液外赤、淋涩疼痛或血尿。n n治那么:清心热、利小便。治那么:清心热、利小便。肝热肝热n n1、肝经风热 n n主证:羞明流泪,眼泡翻肿,类似急性结膜炎。n n治那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n n2、肝热传眼 n n主证:睛生翳膜,眦盛难睁,甚那么胬肉翻睛类角膜炎。n n治那么: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肝气郁结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与肝胆湿热n n1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n n主证:胸肋胀痛,食欲不振,纳食不化,慢性腹主证:胸肋胀痛,食欲不振,纳食不化,慢性腹胀,烦躁易惊,乳房胀痛,发情周期紊乱。胀,烦躁易惊,乳房胀痛,发情周期紊乱。n n治那么:疏肝理气

42、,调理气血。治那么:疏肝理气,调理气血。n n2 2、肝胆湿热、肝胆湿热n n主证:精神倦困,食欲不振,黄疸色泽鲜明,渴主证:精神倦困,食欲不振,黄疸色泽鲜明,渴不喜饮,胸肋胀痛,排便不畅,尿液短黄,苔黄不喜饮,胸肋胀痛,排便不畅,尿液短黄,苔黄腻,脉弦数。腻,脉弦数。n n治那么:清热除湿利疸治那么:清热除湿利疸脾气虚脾气虚 n n由于运化功能减弱,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象由于运化功能减弱,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象为主证。常见以下证型。为主证。常见以下证型。n n1 1、脾虚不磨:似前胃缓慢,治那么:益气健脾开、脾虚不磨:似前胃缓慢,治那么:益气健脾开胃。胃。n n2 2、脾虚泄泻:食谷

43、不化,体瘦,久泻。治那么:、脾虚泄泻:食谷不化,体瘦,久泻。治那么:益气健脾,分利止泻。益气健脾,分利止泻。n n3 3、脾虚浮肿:以皮下水肿为特征。治那么:补脾、脾虚浮肿:以皮下水肿为特征。治那么:补脾运水。运水。n n4 4、脾气下陷:以子宫、阴道、直肠脱出及慢性腹、脾气下陷:以子宫、阴道、直肠脱出及慢性腹泻为特征。治那么:补气升提。泻为特征。治那么:补气升提。n n 5 5、脾不统血:慢性出血。治那么:补脾摄血。、脾不统血:慢性出血。治那么:补脾摄血。脾阳虚与胃阴虚脾阳虚与胃阴虚n n1 1、脾阳虚、脾阳虚n n主证:多因气虚开展或寒伤脾阳所致,以脾气主证:多因气虚开展或寒伤脾阳所致,以

44、脾气虚和虚寒象畏寒肢冷、泄泻腹痛、肢体困倦虚和虚寒象畏寒肢冷、泄泻腹痛、肢体困倦为审证要点。为审证要点。n n治那么:温补脾阳治那么:温补脾阳n n2 2、胃阴虚、胃阴虚n n主证:见于热性病后期,以阴虚和胃失和降为主证:见于热性病后期,以阴虚和胃失和降为审证要点,症见胃脘隐痛,痞满不舒,饥不欲审证要点,症见胃脘隐痛,痞满不舒,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及阴虚象。食,干呕呃逆及阴虚象。n n治那么:滋养胃阴治那么:滋养胃阴寒湿困脾与温热蕴脾寒湿困脾与温热蕴脾 1 1、寒湿困脾、寒湿困脾 主证:因寒湿中阻而肢体困重,口不渴,舌淡胖,主证:因寒湿中阻而肢体困重,口不渴,舌淡胖,苔白腻;因脾运失司而脘腹胀满

45、,食少便溏,苔白腻;因脾运失司而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呕吐。呕吐。 治那么:温中散寒,健脾除湿治那么: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2 2、温热蕴脾、温热蕴脾 主证:因湿热中阻而肢体困重,结膜发黄,便溏主证:因湿热中阻而肢体困重,结膜发黄,便溏不爽,口津粘稠;因脾运失司而脘腹胀满,呕不爽,口津粘稠;因脾运失司而脘腹胀满,呕吐。吐。 治那么:清利脾胃湿热治那么:清利脾胃湿热胃寒与胃热胃寒与胃热n n1 1、胃寒、胃寒n n主证:脘腹冷痛,草料减少,口流清延。主证:脘腹冷痛,草料减少,口流清延。n n治那么:温中散寒,止痛。治那么:温中散寒,止痛。n n2 2、胃热、胃热n n主证:因胃失和降而胃脘灼痛拒按,

46、食后易吐;主证:因胃失和降而胃脘灼痛拒按,食后易吐;n n 因胃火内盛而口渴喜饮,消谷善饥,齿龈肿痛因胃火内盛而口渴喜饮,消谷善饥,齿龈肿痛n n 溃烂,口嗅,便干尿黄。溃烂,口嗅,便干尿黄。n n治那么:清泻胃火,生津止渴。治那么:清泻胃火,生津止渴。 肺气虚与肺阴虚肺气虚与肺阴虚n n1、肺气虚n n主证 :因宣降失司而咳嗽无力,动那么尤甚,痰鸣、湿罗音;因卫外不固而自汗,畏风,易外感。n n治那么:补益肺气,止咳平喘 。n n2、肺阴虚n n主证:因虚热灼肺而干咳,咳血,嘶哑、干罗音。n n治那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风寒束肺与风热犯肺风寒束肺与风热犯肺n n1、风寒束肺n n主证:风

47、寒表证加咳嗽n n治那么:辛温解表,化痰止咳。n n2、风热犯肺n n主证:风热表证加咳嗽n n治那么:疏风散热,宣肺化痰。 肺热咳嗽与痰饮阻肺肺热咳嗽与痰饮阻肺n n1、肺热咳嗽严重者又称肺黄咳嗽n n主证:高热,因 热伤肺而咳嗽,咽喉肿痛,肺部听诊有罗音,叩诊有浊音n n治那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n n2、痰饮阻肺n n主证:咳嗽,喘气,痰多稀白,湿罗音,前肢叉开,腹式呼吸。n n治那么:燥湿化痰,降气平喘。 大肠湿热与大肠热结大肠湿热与大肠热结n n1、大肠湿热n n主证:因 湿热内侵而尿液短赤,舌红黄苔黄腻,脉濡数;因传导失司而泄痢,秽臭,里急后重。n n治那么:清大肠湿热。n n

48、2、大肠热结n n主证:热胀燥实人为痞实燥满n n治那么:泻热攻下,消积导滞 。肾阳虚与肾阴虚肾阳虚与肾阴虚n n1 1、肾阳虚、肾阳虚n n主证:因温煦失司而腰膝冷痛,畏冷,尿液清长,主证:因温煦失司而腰膝冷痛,畏冷,尿液清长,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兼见生殖功能降低、阳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兼见生殖功能降低、阳虚水泛、阳虚泄泻。虚水泛、阳虚泄泻。n n治那么:温补肾阳兼养阴、生精、利水、止泻治那么:温补肾阳兼养阴、生精、利水、止泻 n n2 2、肾阴虚、肾阴虚n n主证:因阴虚生热而尿黄粪干,口渴,盗汗,舌主证:因阴虚生热而尿黄粪干,口渴,盗汗,舌红少津。因相火妄动而举阳滑精,屡配不孕。红少

49、津。因相火妄动而举阳滑精,屡配不孕。n n治那么:滋补降火。治那么:滋补降火。 肾气不固与膀胱湿热肾气不固与膀胱湿热n n1、肾气不固n n主证:气虚固摄无权,如滑精,早泄,尿濒。n n治那么:固摄肾气固精,缩泉。n n2、膀胱湿热n n主证:尿淋, 尿赤,尿痛。n n治那么:清利膀胱湿热 卫气营血辩证卫气营血辩证n n 清代叶天仕将温热病变过程所表现的证候,清代叶天仕将温热病变过程所表现的证候,分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借以判别病位分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借以判别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一种辨证方法。传染病辨证多深浅,病情轻重的一种辨证方法。传染病辨证多用。用。n n1 1卫分证:似表

50、热证。卫分证:似表热证。n n2 2气分证:即热入脏腑。气分证:即热入脏腑。n n3 3营分证:气血之间,高热神昏,斑疹隐隐,营分证:气血之间,高热神昏,斑疹隐隐,舌质红降。舌质红降。n n4 4血分证:热入血分,以耗血动血,伤阴动风血分证:热入血分,以耗血动血,伤阴动风为特征,以发热神昏,出血,舌质深降为主证。为特征,以发热神昏,出血,舌质深降为主证。 常用辨证论治方法常用辨证论治方法1、直接推断法:从证到治,专病专方。 2、证候归纳法:即综合分析。 3、逐步深入法:逐渐缩小辨证范围,逐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最后得出结论。 4、排除法:可能是A,是或不是。 5、试探法:以治求证药物诊断。第八章

51、第八章 防治法那么防治法那么n n預防原則 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五行和脏腑关系考虑,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役针药预防:放六脉血,服药,开痧洗口,打预防针治疗根本原那么治疗根本原那么 1 1、治疗与护养、治疗与护养 2 2、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局部 3 3、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 4 4、治标与治本:本,疾病的本质;标,疾病的现、治标与治本:本,疾病的本质;标,疾病的现象。急那么治其标,象。急那么治其标, 缓那么治其本。缓那么治其本。 5 5、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 : 正治:即正规和常规的治法,药正治:即正规和常规的治法,药物性质与疾病性质相反寒者热之,故又叫逆治物性质与疾病性质相反寒者热之

52、,故又叫逆治逆疾病征象而治。逆疾病征象而治。反治:又叫从治,即顺从某些疾病征象而治,如热反治:又叫从治,即顺从某些疾病征象而治,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如服药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如服药易吐,那么服药反佐,如姜附寒饮,承气热服。易吐,那么服药反佐,如姜附寒饮,承气热服。治疗根本原那么治疗根本原那么n n6、调整阴阳泻其有余应用补其不足泻中兼补,补中兼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单纯清热单纯温寒益火之源壮水之主治疗根本原那么治疗根本原那么n n7、 调整升降 n n8、 调理气血 n n9、 同治与异治 :同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由于病理相同,病性相同,或处于同一

53、性质的病变阶段証候相同,采用相同治法一方治多病。n n异治:同一疾病,由于病因病理或发病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治法。n n10、治常与治变 :如三因制宜。八法八法n n1、汗法:又叫解表法,即应用解表发汗的方药以开泄腠理,驱除病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分辛温解表法和辛凉解表法。n n2、吐法 n n3、下法:运用泻下通便方药,以攻逐邪实,到达排除体内积滞和积水的一种方法。分峻下法,缓下法和逐水法三类。n n4、和法八法八法n n5 5、温法:运用温热方药,以祛除体内寒邪,补益、温法:运用温热方药,以祛除体内寒邪,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分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阳气的一种治法。分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救逆。n n6 6、清法:用寒凉方药,以去除体内热邪的一种方、清法:用寒凉方药,以去除体内热邪的一种方法。分五类: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法。分五类: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暑法清热凉血、清热解暑法n n7 7、补法:补法一般分补气血阴阳四类,此外,还、补法:补法一般分补气血阴阳四类,此外,还应注意脏腑正补法、补母生子法,峻补与缓应注意脏腑正补法、补母生子法,峻补与缓补补 。n n8 8、 消法:用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方药,使气、消法:用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方药,使气、血、痰、饮、食积消散一种治法。应用十分广泛。血、痰、饮、食积消散一种治法。应用十分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