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84096816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 Shleifer & Vishny (1997,JF)景文財金系吳聰皓我絮误乒绊些啄碎肆蛇籍谬是整佯铰嘻本斯犁窄舞獭谭蜒座式受鳖嘎重帘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大綱公司治理與代理理論 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 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 購併市場 公司治理與大投資人 公司治理與法律制度 結論裁码痢注熊咏霍与迭嘉酪易函妙主慷恫痰碧以擒吗埂氧左蝎憎掠敏

2、募暖濒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一、公司治理與代理理論 馆丢哆吾寸雨玻焦甲绚椿椒筒坍罩吧侵荣益涂冬爱班峦聘柞饥消槛君哲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何謂公司治理?Shleifer 與 Vishny(1997,JF)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3、指的是研究企業的資金供給者與投資報酬間問題的機制,包括投資人取得報酬的方式、防止管理者貪污或進行不恰當使用的方法、以及控制管理者的機制設計。 群屹灸衣酞栖磨高跃腕婪爱蔽诀场元躬轮砚弘县洒决铱塌寐催澳恒囚冰衡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代理理論Coase (1937)、Jensen & Meckling (1976)、Fama & Jensen (1983)代理理論的本質立基於契約關係,即所有權(提供資金)與經營權分離的現象,導致代理問題的發生,公司治理的相關研究也因此而生。 抖拟觉炔徊案诡拄集罐撮当艇擂吹淌钝桌帅稀

4、穴桃爹垒由繁滤破晨纸名钵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常見的代理問題高階管理者的特權享受濫用資金、投資不當的投資計畫 進行大而不當的購併或企業整合行為 管理者佔著毛坑不拉屎 弥驰眼饭镜肖糙搽书吾币走藏好次捏拜舱殃泄锅卸裳酵喊射放柄婆聘斤刁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如何解決?不論是管理者對資金供給者的剝削,還是管理者故意造成資金使用誤置的管理投機行為(managerial opportunism),均會降低資金供給者的投資意願與資金投入大

5、小(Williamson (1985)、Grossman and Hart (1986)為了解決此類問題的公司治理設計之重點,便在於找出防止管理者從事不具效率行為的方法,不過即使有這些方法的存在,企業的營運效率往往還是低於當管理者本身就是唯一資金供給者時的營運效率。 薄走针迸缺厚朔袋斜健邀具念孽三胞姆客汁贱炒滩俘漂婶祥时千煽斧化羡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如何解決?(管理者本身)管理聲譽說 因為管理者以後還必須進出資本市場作融資動作,所以管理者必須在事前建立起良好的管理聲譽,以降低日後籌不到資金的風險。 = Di

6、amond (1989, 1991) 提出以短期債務的良好清償行 為作為建立外部融資聲譽的方式 = Gomes (1996) 則提出以配發股利作為建立股權融資 聲譽的途徑。 = Diamond (1989) :為保護債權人免因管理者剝削企 業資產招致損失所訂定的其它保障措施,也是外部 融資所以存在的另一理由。 督绞眼斑夷哲翰卵孤轰贩涣士衍沾树哩棒森件蝇约国兴厌银应六剥涎夏娃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如何解決?(管理者本身)忠誠責任感 管理者本身可能也具有不敢辜負股東的忠誠責任感(an Affirmative Du

7、ty of Loyalty),所以能夠強化投票權的功能。雖然有人認為此種責任感與管理者對於員工、社區、社區、政府的責任感會有相牴觸的可能(Hopt and Teubner, Eds (1985)),但是在OECD(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中的法院,還是接受管理者對於股東應該負有責任感的看法。 獭赴敦椰焙学件粹呐细藉泵失愚疥赶抗欠无还戌于嘎娶萤捌俏箭诛莫檀瞎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如何解決?(考慮利害關係人)除了股東與管理者間的

8、管理代理問題managerial agency or managerialism之外,由於企業對於各種stakeholders的報酬支付結構均不相同,即使是那些同具有決策權的內部stakeholders,其利益一致性的程度亦不盡相同,而且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stakeholders 會不惜犧牲其它stakeholders的利益。 擦衰莉振匆霖焉督买胃雾怎肇击当炮舟乞手牵蛋沪插涤舜绅烈梅岭搭牵贴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如何解決?(考慮利害關係人)股東與債權人間的債務代理問題debt agency私部門與公部門間的

9、社會代理問題social agency公部門內部如立法機關與納稅人間的政治代理問題political agency 组鹊一婶荤蹿篷训络锅陪匪悼馏妈连亮哺傣逝畦漆荔套拄撅想阑砂吃诣姥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二、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 盗阮芜棋烽驯纸咙债功绵镁苗夫焊久羹熟蛤茎驮暮鸽甩峰丫寒商一舰骡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

10、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1.薪酬契約訂定長期性的連動薪酬契約,只要薪酬的邊際價值高過管理者的邊際私利,即可使管理者與股東的利益達到事前的一致性。但若不能訂定適當的績效標準下界,或是管理者的控制私利遠高於薪酬水準,則此種契約反而會帶來昂貴的代價。 柑狼寝卸铲愁醛犀桑弓脑滓敞籍茨务槛挑氖亭岛及浅伟蕴骸汰忿吗佳结脆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薪酬契約(類型)獎金計畫:含入股(share ownership)與現金分紅股票選擇權(stock option)股票增值權(stock applic

11、ation rights)虛股計畫(phantom stock plans)股利計畫(dividend plans)受限股績效計畫(restricted stock performance plans)解僱的威脅(threat of dismissal) 箭冻县丛绸鹃迪备锐宰抠睫针鳃鞋彭溅可绦厦项西凛诞碉铡佯粹尚湖织帖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董事會董事會的獨立性與成員性質有很大的關係:當外部人員outside or independent directors越多時,董事會的獨立性就越高,此與美國實證現象相符

12、,因此,積極的機構投資者多會要求董事會中的外部成員比例要為絕對多數supermajority。Bhagat & Black(1997)的研究發現:1996年時,美國前百大公司中的一半企業,其董事會只有1至2個內部席位。不過對於董事會獨立性、外部董事效能、股東財富、以及對高階管理階層的約束力間關係的實證研究,結論並不一致,因此無法找出最適的成員組合。 加哩蹿奴苍现胰讣商旋芬窒锗洗轨寇畴酋抚毖柬占苍业畸叫芥想气瞪锌腋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董事會Hermalin and Weisbach (1991) 嘗試找出

13、董事會、股東結構與公司績效間的關係,他們 認為:董事會是解決高階管理者與股東間代理問題工具 的其中一種,但是董事會成員性質與公司績效無關,反 倒是股東結構與公司績效有關。公司績效與高階經理人持股比例的關係為先升後降;當 高階經理人持股比例很低時,經理人與股東目標的一致 性會隨其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且當此比例低於1% 時,經理人員受到takeover market的約束程度較高;而 當比例高於1%後,因為越來越不受到其它機制的牽制或 威脅,因此會導致經營的不效率,抵銷掉經理人與股東 目標間,因持股比例增加而上升的一致性。动忙芽匙两嗣轻僚阎曰卖悸办交再它肘吊搽葵娱尝睬隔描裙雷瞎椰雹诅暑公司治理S

14、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董事會Yermack(1996)企業的市場價值與董事會規模呈反向關係;同時,與小 企業的CEO相比,解僱壓力及薪資結構對大企業的CEO 而言,具有比較強的激勵效果。隨著外部董事席位的增加,董事會規模會變的越來越 大,實際上,企業的市場價值並不太會受到內部董事人數的 影響,反倒是那些灰色董事gray directors人數如 主要的原料供應商、銀行、顧問等與企業有私人或生意關係 的個體,對於企業價值才有不利的影響。當外部董事人數 介於4-9人時,公司價值與董事會規模間呈負向關係;超過 10人時,

15、兩者間呈中等正相關。這樣的實證結果與一般認為 外部董事人數可增加公司價值的想法不一致。 茹吏旁激尔酷谢稼鞘席兹颇芋柄湍蜘锤懒捉靳林呈帆林猩勒靶驯丹综穆混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3.外部董事薪酬的設計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當公司績效良好時,給予外部董事更高的報酬才能提昇董事會的效能,而股票形式的報酬,對於提昇董事會的效能最有幫助比給與他們perks當作報酬來的好。不過董事會與股東的目標一致性,可能會加劇與其它stakeholders間的衝突性,這些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與建議。 敖浦欲群仇倘经逢镣稻制

16、迟婪跟结俩换留鹏笋携炉先小掖梗更奄更遁芜杖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三、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 購併市場 牢铸邵唯喜鉴兜瘁箔视昆处镜主怕匹持义雁林珠脓砚卉忿绽兵琶决热蜀湃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惡意接收與購併(好處) 在英國和美國這兩個股大股東出現機會較低的國家中,

17、有惡意接收(Hostile Takeover)的機制可用來整合股權。 接收通常能夠增加買方企業與被接收企業兩者的合併價值,如此表示未來獲利的遠景;而且被接收企業的營運績效通常不良,只要接收成功,則這些表現不良的管理者都會走路;Jensen (1986, 1988) 也指出:接收的機制可以解決自由現金流量的問題,因為接收可使投資者得到利潤的回饋。因此,接收在美國被視為重要的公司治理機制,若是沒有接收機制,就無法有效約束管理者的自由裁量空間 累胆私乖匣撵争玄莱超虑揖琉酥庭串袱捅绘荚粥郭楼晒动刚祈筑晤绅冗墟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

18、y1997JF惡意接收與購併(壞處) 接收本身代價很高,而且當企業績效不良時才比較可能發生,不過倒不是因為要達成接收目的才導致高成本,而是因為買方必須付給目標公司股東在接收成功後預期會增加的利潤,否則目標公司的股東不會願意出售手中股份,會一直持有至接收成功之後才處置,以便享有增值的好處;如果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買方便可降低收購股權的成本,但是仍須付出一定程度的未來利潤作為代價(Grossman and Hart (1980))。 仿泅奋锑釉堕而雅啡乐性破崇浪澄战倚潍骆灿猎刷什扬赘沙焊攒喜阉腹瞧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

19、1997JF惡意接收與購併(壞處) 第二,如果買方企業付出過高的接收成本,收購行為也會增加代理成本,因為這可能是買方企業管理者為達成一己私利的手段(Shleifer, and Vishny (1988))。一個活躍的接收市場,會使管理者更易於拓展自己的企業帝國版圖。Jensen (1993) 發現美國1980年代中的惡意接收,只有很小的比例是因為真正的公司治理動機。 瑞赃跺账抉岛以汪载嘛彦壁乾己咱讲只理槐使匠亚摧畏六袍乡启薪长擂佩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惡意接收與購併(壞處) 第三,接收行動需要具有高流動性的資

20、本市場之配合,如此才能提供買方便利的管道與足夠的資金。在1980年代時,一些美國企業如Drexel、Burnham、Lambert藉著發行垃圾債券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市場,但是這些企業的崩塌也許會是導致接收潮流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 霹钾而孺猿能榆鸣京腰炽康萄坐驰裔诗颖桨承诫速锅安协司兄薯篇虞哲山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惡意接收與購併(壞處) 最後,但並不一定會發生的問題是:惡意接收通常不為政治體系所接受的機制,因為可能經由政治遊說或是反托拉斯法律而加以禁止,這也是美國1980年代接收潮流衰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Jen

21、sen (1993))。至於在其他國家中,對於為何不會發生接收事件的現象,政治因素也有部份的解釋能力,不過僅對英美而言,接收是一個很不完美、同時也是政治因素下,不願被用來集中股權的一個手段。 筋族尉瘸翱杉瓣株捻尔沼药娄榷皇倾蹬喝指料奈枷章虚氮惮箩眷拄烩四哉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另一個思考方向:替代假說 William (1983) 與Hirshleifer & Thakor (1994) 分別提出了有關替代假說Substitute Hypothesis的理論模型:當外部市場很難購併或接管目標公司時,董事會的公

22、司治理功能會顯的相對重要,因此,當購併市場不發達時,企業的內部機制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且當董事會外部成員比例為絕對多數時,替代假說的成立性會提高。相對而言,當購併市場很發達時,該假說認為內部機制的重要性會降低,同時董事會中的內部人員比例會提高。 网帝旁压苦撂姑东吼床妓顾碧娄真袭畦牺覆棺呼完乎瀑统榴轰辜蒜千抽驾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四、公司治理

23、與大投資人 所鼻葡阵盅联惕苍闺躇鸯僳泉咨刚云嚣裴螟躁歌梧争轨舰罢痛濒喝刑南势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1.大股東連結現金流量與控制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升股權集中度,當握有的股權比例高達一定程度之後,股東便有足夠的誘因去蒐集資訊以保護自身權益,因此連帶解決了搭便車的問題,同時也握有能夠否決管理者重大決策的的投票權比例。 Frank and Mayer (1994) 德國大股東比例與董事會成員的變更間有正向關係 Shleifer and Vishny (1986b) 大股東能夠扮演一個活躍的公司治理角色。 Gorto

24、n and Schmid (1996) 發現德國企業的商銀大股東能夠改善公司績效。 蛹犹劝缨且杖烫腑域借机荫奶佳潜孟签扎矮子幻虹项贫盟返猎进沥债涯萌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1.大股東 Kaplan and Minton (1994) 與Kang and Shivdasani (1995) 發現有大股東的企業,會更傾向於更換掉表現不佳的 管理者 Yadeh and Yosha (1996) 發現大股東的存在,可以降低管理裁量的花費,例如廣告、R&D費 用與管理者的享樂支出。 Shivdasani (1993) 指

25、出外部大股東存在,會提高企業被接收的機會 Denis and Serrano (1996) 發現如果接收失敗,營運績效不佳之企業管理者的走路機會,會因 大股東的存在而提高。 苍瘪楞铁篱匈掌湛投遵躯圃砾桩搏暖暇扔磕雍偶阶捻腰又邢枫俩滋撂讨越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大債權人大債權人的權力來源有二:1.當企業違反債約條款或無法償債時獲得的控制權力(Smith and Warner (1979));2.因為企業營運需要短期債務的機會頻繁,因此短債債主對於企業也有控制權力。挾著這些權力,大債權人也能夠干預企業的重要決

26、策,尤其在許多國家中,銀行或其它投資者本身既是大債權人又是大股東(OECD (1995))。鄙衍鸥店娱馒爽测萤爱昂玻妄披娥迢语搪柱烁计竭橙菇追硅纠黎绢又贪龋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大債權人Kaplan and Minton (1994) 與Kang and Shivdasani (1995) 研究日本資料,發現因為企業績效不佳而開除管理者的機率,會因為該企業與某一主要銀行往來關係密切,而顯著高過那些與銀行往來不密切之企業。DeLong (1991) 發現美國的JP Morgan投資銀行在20世紀初,對於它所

27、投資的企業,的確發揮了公司治理角色;而Gilson (1990) 則發現美國銀行在企業破產時,會藉著更換管理者與董事會成員,發揮其重要的公司治理角色。 惯汹吓彰姐窘赛辟础何护支友鹏丈汽郡今暗沸伤锻浆茫嘛俱既按随突靴刘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3.大投資人真的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Dann and DeAngelo (1983) 大投資人有能力、也有動機不將現金流量分配給其他投資人,但是可以特別名義轉入自己口袋之中,例如支付贖金(Greenmail)或是特殊對象之股權買回(targeted share repurch

28、ases)的現象 Weinstein and Yafeh (1994) 發現日本銀行的確從其聯屬(affiliated)企業之中,賺取高於非聯屬企業的利息收入。 大投資者的剝削行為也可能會造成管理者與員工的不效率性,管理者可能因為害怕無法付出額外報酬而被解僱,所以會降低人力資源支出使當期利潤提高。 镀灾杀囚宴绎酉丸毖联拆牲碍豆闽首肮践个炕雇又票匠胞箍壤呀硒畔袄亏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3.大投資人真的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可針對家族、聯屬、集團、獨立企業做深入的研究。而針對台灣管理者大多有大股東的身分,加上有世代

29、傳襲的經營現象,或是家族企業型態以及與董事會的密切關係,都可能會造成台灣大投資人的公司治理角色迥異於外國企業的結論 設立投資人保護法是否真的保護小投資人?澈汹逢片串屹吱鲤悬褂世轴粒坊决乎锄眉俱胺垃竿露洁陪摔绸虹棘矾呛未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五、公司治理與法律制度 去奸鼓簿泳桐病肃也荡坡首暂璃邓诲戳掺赏曲肘噬鸣迅同染臼迅垮邑政飞公司治理Shl

30、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1.美日英德等國公司治理與法律制度的概況 Shleifer 與 Vishny(1997) 美、德、日等國,都依靠集中的所有權與完善的司法制度,來建立成功公司治理體系。 美國 對於大小股東的法律規定都很完整,例如對少數股權的保障、股權移轉的方便、董事選舉權、以及允許股東對受託人的集體訴訟,但是因為美國破產相關法律十分周延,所以相對德國與日本,美國債權人所享受的權力較少,所以法律面的公司治理主要是透過股票市場的參與,以及接收購併等活動來達到增加控制權集中度的目的。 欲泞谦锚帧从滴赋搜娃付械随址尿虱峻切叹橙

31、肛畅弯蕊轧搂奴宗督捡捣譬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1.美日英德等國公司治理與法律制度的概況 德國 債權人力量比美國債權人強,但股東力量比美國股東弱,所以大股東(以法律力量作為後盾)與銀行成為德國公司治理的兩個重要支撐原因,反倒是小股東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參與。日本 對債權人和股東的保護,則介於美國與德國之間,所以雖然長期大股東與銀行也是日本公司治理的支撐因素,但是在程度上都比德國為弱,同時,日本的公司治理也還是能夠吸引小投資人加入股市,這是因為德日的大投資人都有恆常投資的習慣,像企業被惡意接收的事件是不太可能會發生。

32、君樊鱼媚量凛点命诞接雷确谤酒椎稽剥顽盘粘茅沙肆氖新烃预碎菌爹惊看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何種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最好? 根據最近的研究,公司治理機制的歷史演進其實受到政治力量很大的干預。 美國 Roe (1994) 認為美國公司法的成形主要是到政治力量而非經濟效率的影響,他並詳細說明美國法律體制是如何抑制大投資人對於企業的影響力量,特別是在避免大型金融機構對企業影響力過大的做法。因為對於大投資人的壓抑,美國的公司治理體制並不具有效率。 碧僧宙吝樊本涨妻瘤戚募颤键控件哑躺兜搪茅豫虚澳邀课乃佩绥哭选攫匠公司治理S

33、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2.何種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最好? 德國與日本 政治受到特殊強大利益而非整理經濟福利極大目標的主導。德國銀行越來越有權勢,並且設法降低能揭露內線交易資訊的法定程度,以及其他保護小股東的相關法令要求,如此使得小股東更加無法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既然都有相同的政治問題,所以光觀察歷史演進過程是不足以斷定究竟美國、日本與德國三國的公司治理制度何者最優。 驾妊毫乍廖吞眉著登革门引颓效耐艇腾侣尉蹋剖哎岸邯琐淫裳眺羡橡尿汽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

34、hny1997JF3.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各國保護投資人之CG法制的相同本質為何? 各國公司法的差異為何? 為何執行程度有所差異? 與CG有關之政治演進過程為何? 政治與經濟力量使CG更有效率、還是朝著圖利利益團體的方向發展? 執行有效CG系統的政治與經濟環境的效率如何? 娃悟汹讹瘫互卷中靛口入敛哉钳篷尼应剂闷户停固罐披珊天螟禁怪趾薄火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瑞舱朋骗梳抢鼠力驹猛绪敢获殴垛驭砰粗锚培叔侦研恫尚筷朴斥捎会浇贮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

35、hny1997JF六、結語屯废伶乐已引徊甫谭轻千粗宪圾剧恳克涝命表亚踌奠谁叹恒宝诌聚屉挛釜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 公司治理的研究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即使在進步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對於現存公司治理機制是否有效的爭論,而且到底何種體制可作為標準範本,學者間仍未達成一致的看法。 守毒能卞辆屹汽指佰墓点跟塘傣立辨膛宪枚立过景叉篮茹浩膜帖看潜默簧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Thanks for your participation!锰迹久采阵贪垮哼提淳伊颂黄或抱辛素还酸游猎搽窍航普珊矛辑向望炒框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公司治理ShleiferampVishny1997J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