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18001标准理解及实施培训教材1OHSAS18001标准理解及实施培训课程表标准理解及实施培训课程表第一天09:00-09:30 安工乐业09:30-10:00 OHSAS18001标准简介10:00-10:10 休息10:10-12:00 OHSAS18001标准讲解(一)12:00-13:00 午餐13:00-15:00 OHSAS18001标准讲解(二)15:00-15:15 休息15:15-16:00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简介16:00 第一天结束第二天09:00-10:30 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10:30-10:40 休息10:40-11:10 如何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11:10-12:00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案例分析(一)12:00-13:00 午餐13:00-15:00 内部稽核及案例分析(二)15:00-15:10 休息15:10-16:00 考试16:00 课程结束2OHSAS18001标准理解及实施培训课程内容1.工业企业常见安全2.OHSAS18001标准简介3.OHSAS18001条文讲解4.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5.目标、指标、管理方案6.如何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7.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简介8.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审核9.审核技巧10.审核练习附件一: OHSAS18001标准附件二: OHSAS18001体系文件的编制(范例)附件三: 我国主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目录清单附件四: 我国主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目录清单3OHSAS18001标准简介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知识介绍5一、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1996年 美国工业卫生协议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 指导性文件1997年 1)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原则、 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 2)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议(JISHA)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 管理体系导则》 3)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 证标准》61999年 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 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BSAS18001《职 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体系——OHS18001实施指南》。
1999年10月 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 准》(内容与OHSAS18000基本一致)2001年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7二、二、OHSAS的国标化情况的国标化情况● ISO/TC176——87年发布ISO9000标准● ISO/TC207——96年发布ISO14000标准● ISO组织自90年代中后期一直努力把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国际化▲ 1996年9月5日—6日召开专门会议,44个国家及IEC、ILO、 WHO等6个国标组织参加,未达成一致▲ 1997年1月又召开了技术工作委员会(TMB)会议,会议决定 职业安全卫生暂不发布国际标准因此,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没有国标标准,各组织可选择相应标准进行贯标和通过认证8三、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安全卫生1、国际贸易的要求 世界各国均希望能在相同成本下参与竟争,发达国家特别在 意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廉价的童工,恶劣的生产环境,间隔的厂房下 生产的低成本产品,从而使竟争不平等2、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需要3、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是解决人权的问题9国际贸易需求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将是继ISO9000品质管理标准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之后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10安全卫生对企业的冲击现代企业管理对资产的定义:●原料、产品、土地● 生产与管理技术●生产设备……●员工安全与健康11工业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一切化为乌有!12职业安全卫生的效益安全卫生投资避免贸易障碍=降低保险费用减少罚单、停工损失避免安卫损失13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现状一、工伤事故 1、95年、96年两年中工矿企业因公死亡39099人 2、98年工矿企业工伤事故15,372人,死亡146,660人二、职业病 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 至98年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达542041人(不能呼吸),累积死亡 127147人; 14 ●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 死忘数量 新发现病人数量居世界首位三、经济损失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四、世界影响 1)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常有批评 2)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也是世界人权大会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攻击 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之一15OHSAS术语与定义一、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 事件相应法规: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规定》198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16一、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 源或状态●可理解为危险源或事故隐患●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 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这两方面因素、如液 化器,氧气瓶●按导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 2)化学性 3)生物性 4)心理与主观性 5)生理性 6)行为性 7)其他17三、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 ● 如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人员不能进入则认为不存在危险18四、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 即识别危险源 ● 辩识范围主要是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有害作业和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 确定其性质,如桌子(拌倒人或火灾)确定是火灾还是拌倒人19五、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情况 ●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因此说事件包括事故 ● 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过失” ● 事件包括未遂过失20六、职业安全卫生 ——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 进入作业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与健康的保护 ● 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 作业场所一般说来是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
21七、危险评价(风险评价) ——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存在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 是针对存在的危险源的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害是否可接受 ● 可能性:采取数学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实现 ● 严重性:通过工程学的方法分析 ● 是否可接受的判断需根据相关的知识,如法律、法规及组织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一般说来,这个标准或界限值不是一成不变的22八、安全——-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 经过危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那么它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人们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23九、可接受的危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将危险降低至可接受 的程度244.1 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254.1 条文解析●组织应建立一套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264.2 方针应有由组织的高层主管批准的OHSAS方针,清楚地陈述安全卫生的总体目标和改进安全卫生绩效的承诺. 方针应:a)适合组织OHSAS风险的性质和规模;b)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c)包括至少符合现行实用的OHSAS法规和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事项的承诺;d)文件化、实施和维持;e)传达给所有的员工,以使他们认知各自的OHSAS责任;f)可向利害相关者公开;g)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它贴切和适用于组织。
274.2 条文解析1、最高管理者批准2、两个承诺3、定斯评审4、适合于组织5、形成文件6、传达所有员工7、为相关方所获取284.3 规划4.3.1 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划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进行危险辩识、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程序应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接近工作场所人员(包括分包商和参观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组织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 组织在设定其OHSAS目标时,应确认对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考虑,组织应文件化并保持该住处的更新 组织用于危险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应:29●——根据其范围、特征和时限加以界定,以保证该方法是有计划的而 不是临时性的●——对风险进行分级,并辨识出哪些风险可采用4.3.3和4.3.4中确定的 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与运行经验和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控制能力相一致;●——为确定设备要求、确认培训需求和/或建立作业控制提供依据;●——考虑到对所要求采取的措施的监督,以保证实施措施的有效性和 时间性;304.3.1 条文解析1、建立并保持程序应能够满足确定危险、危害因素,判断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现新问题时及时更新确保体系的要求,风险评价和必要的控制措施的实施。
2、此要素流程 步骤1危险源辩识 步骤2风险评价 步骤3控制措施3、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4、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等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员工,外来访问者等31●危险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确定●对所有现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危险因素的考虑,应包括三种状态、三个时态和六种类型 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2)三个时态:过去(如遗留的危害)现在将来(潜在的法规要求) 3)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324.3.2 法令规章与其他要求事项●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鉴别和取得适用于组织的法令规章和其他OHSAS的要求事项●组织应保持信息的更新,并且应将法令规章与其他要求事项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其员工和其他有关的利害相关者334.3.2 条文解析条文解析1、建立程序,该程序用于识别和获取应遵守的法规要求2、法规应保持最新3、传达致员工及相关方344.3.3 目标目标Ø组织应在其各有关部门和阶层建立并维持文件化的OHSAS目标> 在建立和检查其目标时, 组织应考虑法令规章与其他要求事项,自身的OHSAS危险与风险,技术选择、财务、作业与业务等要求,以及利害相关者的观点。
目标应与OHSAS方针一致,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354.3.3 条文解析条文解析1、符合方针要求2、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3、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4、目标文件化5、建立目标时,法规要求,重大风险相关方的观点是关键,同时也是受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的限制364.3.4 安全卫生管理方案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组织应建立并维持一个或多个OHSAS管理方案,以达到其目标管理方案应包括:a) 组织各相关部门与阶层为达到目标的责任与权限;b) 达到目标的方法与时程 OHSAS管理方案应有计划地定期进行检查,必要时,管理方案应进行修订,以表述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作业条件的变化374.3.4 条文解析条文解析1、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2、管理方案的内容包括: a) 规定职责和权限,具体负责人 b)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c) 应对定期评审方案,修改方案作出规定3、 一般来说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应编制管理方案384.4 实施与动作实施与动作实施与动作 文件化文件与资料管理协商与沟通应急准备和应变作业控制机构与责任培训、认知与能力394.4.1 机构与责任机构与责任●对从事对组织的活动、设备和过程的OHSAS风险有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活动的人员,其角色、责任和权限应加以界定、文件化和沟通,以达到有效的OHSAS管理。
●职业安全卫生最根本的责任在于高层主管组织应批派一名高层主管成员(例如,在大的组织中,一名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负有保证OHSAS管系统正确地实施和组织内所有地点和作业范围内执行要求的特殊责任●管理阶层应提供实施、控制和改进OHSAS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40●对于组织指派的管理者,应界定其角色、责任和权限以进行下列活动: a)确认OHSAS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是根据本标准而建立、实施和维持的: b)确保向高层主管报告OHSAS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供审查,并作为改进OHSAS管理体系的依据 所有具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应展示他们持续改进OHSASA绩效的承诺414.4.1 条文解析1、规定所有岗位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并文件化,予以传达2、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3、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4、提供必要的资源5、管代的职责 对OHSAS负责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绩效424.4.2 培训、认知与能力 对于工作上可能对工作场所的OHSAS产生影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力应以适当的学历、培训和/或经验来界定●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保证各相关部门和阶层的员工具有下列认知: ——符合OHSAS方针和程序,以及OHSAS管理系统要求的重要性: ——员工的作业活动所造成的实际的或潜在的OHSAS后果,以及提高个人绩效能够带来的OHSAS好处: ——为符合OHSAS方针和程序,以及OHSAS管理系统的要求,包括紧急事件准备和应急的要求,每个员工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偏离特定作业程序时可能造成的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责任、能力和文件程度;和 ——风险434.4.2 条文解析A.制定程序并保持,并考虑不同层次和要求B.对人的能力进行鉴定,确定培训需求,并予以实施C.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之意识到 1)遵守方针、程序、OHSAS要求的重要性 2)职业安全卫生的改善对个人的效益 3)清楚自身的职责和权限 4)不按规定做可能带来的后果444.4.3 协商与沟通 组织应有程序以确保有关OHSAS信息与员工和其他利害相关者进行沟通 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应文件化并通知利害相关者员工应: ——参与制定和审查管理风险的方针和程序; ——参加商议影响工作场所卫生与安全的任何变更; ——有代表参加管理卫生与安全事务; ——被告知谁是员工的OHSAS代表(一个或多个),以及特殊指 派管理者(见4.4.1)454.4.3 条文解析1、要有程序,用来进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2、协商与交流分内部和外部3、内部交流与协商:在各部门、各层次间进行。
如各部门与管代交流体系运行情况,体系的监测、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传达到各员工,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方针、目标、计划、制度的制定风险 辨识,评价与控制,事故调查处理等,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且应在文件中规定其员工权力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修订员工要参与、改变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情况要与员工商讨,要有员工代表,员工知道管理者代表和员工代表4、外部协商与交流:外部信息交流主要是指外部相关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外部交流是确定危险因素和评价其重要性的手段之一464.4.4 文件化文件化组织应建立和维持书面或电子形式的信息,以:——说明管理系统的核心组织部分及彼此间的关联:——供作相关文件的指南474.4.4 条文解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提供查询文件的途径(如目录,引用文件等)484.4.5 文件与资料管理文件与资料管理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用来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与资料,以保证: ——文件与资料易于检索: ——对文件与资料定期进行审查,视需要进行修订,并由指定人员认可期恰当性; ——在所有关系到OHSAS系统有效动作的作业地点,都可得到相关文件与资料的现用修版本; ——即时将失效文件与资料从所有发行处和使用处收回,否则要确保不被误用; ——为法律和/或知识保存的目的而保留的文件与资料,应加以适当标示。
494.4.5 条文解析1、制定程序,包括文件的批准与发布 文件的使用与管理 文件的评审与修订 失效文件的处理与保存2、文件控制的范围 体系文件 法规文件、技术标准、检验规范504.4.6 作业控制 组织应鉴别出哪些作业与活动与已确认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组织应规划包括维修在内的上述活动,以便通过下列方式确保这些活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建立和维持文件化程序,以能涵盖如缺少那些程序时,可能导致偏离OHSAS方针和目标的情况; ——在这些程序中制定作业准则; ——建立和维持与组织所采购和/或使用的商品、设备和服务中已鉴别的OHSAS风险有关的程序,并把相关程序与要求传达给供应商和承包商; ——对工作场所、工作过程、装设、机械、作业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人员能力之后的调整,建立和维持程序,以期在发生源消除或减小OHSAS风险514.4.6 条文解析 对于那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活动应制定相应文件,明确规定运行标准和要求 相关方面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对其要有成文的管理程序,如提供货物,承包方的服务等。
对新增的工作项目,要针对其设计和人力配置,建立并保持消除或除低风险的控制程序 运行控制的内容包括: ● 作业场所危险辨识、评价 ● 产品和工艺设计安全 ● 作业许可制度(有限空间、火、挖掘等)52● 设备维护保养● 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标志● 物料搬运与贮存● 运输安全● 采购控制● 供应商与承包商评估与控制等 534.4.7 应急准备和应变应急准备和应变●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计划与程序,以鉴别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紧急状态,并作出应变,以及预防和减轻意外事件和紧急状态可能造成的疾病和受伤● 组织应检查其应急准备和应变计划和程序,特别是在意外事件或紧急状态发生之后●可能时,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种程序544.4.7 条文解析制定并保持处理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程序程序应至少包括:1)辨识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评价发生的可能性2)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如何控制其发生3)发生后可能作出响应,并减少其影响4)定期试验建立一套评价应急预案与响应的计划和程序组织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其内容:1)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2)与处部机构的联系(消防、医院等)3)报警、联络步骤4)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5)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6)应包措施等554.5 检查与纠正措施检查与纠正措施实施与运作检查与纠正措施审 核管理评审绩效测量反馈564.5.1 绩效测量与监督绩效测量与监督●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定期监督和测量OHSAS绩效,程序应提供: ——适于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组织OHSAS目标达到的程度之监督; ——计划性绩效测量方法,以监督与OHSAS管理方案、作业准则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 ——临时性绩效测量方法,以监督事故、疾病、意外事件(包括虚惊事件)和不良OHSAS绩效的其他历史证据; ——监督和测量资料与结果的记录,以便对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有效分析。
● ● 绩效测量与监督需要监督设备时,组织应建立和维持校正和维修的程序,校正和维修活动与结果的记录应加以保存574.5.1 条文解析1、建立程序程序应告诉工作人员如何进行例行的监测工作如何对使用的监测设备、仪器进行维护如何参照标准进行评价如何上报有关部门582、监测、监测对组织从事实现目标的活动进行监测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保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符合性的监测对事故、职业病、事件和其他不良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历史证据,(即已发生问题的监测)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与法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不断改进3、主动监测被动监测主动:是超前的积极的预防性监测被动:指反应性的必须的测量如事故发生后的测量59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事故、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界定责任与权限,以:a) 处理和调查: ——事故; ——事件; ——不符合情形b) 采取措施减轻事故、事件或不符合情形所造成的后果;c)开展和完成纠正与预防措施;d)确定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60● 程序应要求在所有建议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之前,通过风险评估过程,对其进行审查。
●应根据问题的大小和存在的OHSAS风险,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情形之原因● 组织应实施和记录由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的书面程序之变化614.5.2 条文解析1、建立程序主要用来控制处理,调查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养活不良影响,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发生,程序中要对纠正措施进行评价,以免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作出规定,即对新的纠正措施应进行风险评估2、对事故、事件、不符合应做到(三不放过) 1)查清不符合的原因 2)采取纠正措施 3)修改原有程序 4)对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进行记录624.5.3 记录与管理●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鉴别、维持和处理OHSAS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的结果● OHSAS记录应清楚易读、可辨识、并可追溯到相关的活动OHSAS记录保存与维持应作到容易检索,保证其不受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并记录其保存期●OHSAS记录应以适合于体系和组织的方式维持,以展现其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要求634.5.3 条文解析条文解析有程序、规定记录如何标识保存和处置记录清楚、标识明确、便于查阅、保存完好,规划保存期限644.5.4 审核审核● 组织应建立和维持OHSAS管理体系定期审核的方案与程序,以期:a) 确定OHSAS管理体系是否:1)符合OHSAS管理的规划安排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2)已正确地实施与维持;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b)检查以前审核的结果;c)将审核结果的信息提供给管理阶层。
●审核方案,包括时间安排,应以组织活动的风险评估和以往的审核结果为依据,审核程序应包括审核范围,频率,方法和权限,以及执行审核和结果报告的责任与要求●可能时,审核应由与所审核的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654.5.4 条文解析● 有程序● 确定计划(年度)● 确定频次● 确定方法(集中式、滚动式)● 制定具体计划● 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审核报告,以供管理评审664.6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检查与纠正措施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 方方 针针 组织的高层主管应依其自行确定的时间间隔审查OHSAS管理体系,以保证持续适用性、贴切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保证管理阶层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以进行评估,审查应文件化 管理评审应根据OHSAS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情况的变化和持续改善的承诺,提出修改OHSAS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和其它要素的可能需求674.6 条文解析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每年至少一次;要有评审前的信息资料评审内容1)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2)内审报告3)方针、目标、计划(方案)及实施情况4)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5)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6)相关方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7)实施管理体系的资源是否适宜8)体系要素及相应文件是否要修订评审结果、结论或决定都应予以落实;保存评审记录建立新目标、制定新的管理方案 持续改进68●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17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图: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图:6.管理评审3.1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危险控制计划3.2法律与法规要求4.1机构和职责4.2培训意识和能力4.3协商与交流5.3记录和记录管理2.职业安全卫生方针3.3目标3.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4.6运行控制4.7应急预案响应5.1绩效测量和检测4.4文件4.5文件和资料控制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5.4审核69从上图可以看出一、危险源辨识是核心二、体系是有实现法规要求的功能● 方针体现遵守法规的承诺●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重要的依据之一是法规● 要素中专门有法规要求条款● 目标制定,要考虑法规要求● 培训、协商与交流:文件管理要包括法规信息● 运行控制,应包预案与响应是实现法规的重要途径● 检查与纠正措施中要求定期评价法规的遵循情况● 管理评审中要考察法规的发展、改善体系70三、目标和管理方案下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目标管理方案降低风险新的目标71四、运行控制是组织控制其风险的关键步骤通行文件、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五、监控系统对体系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1、绩效测量与监测(一级监控) 2、二级监控:内审 3、三级监控:管理评审72三、OHSM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ISO9001:2000体系、 ISO14001体系的异同点组织实施三个标准最大的不同点是其对象不同:● 组织按ISO9001:2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其对象是顾客。
● 组织按ISO14001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其对象是社会和相关方● 组织按OHSMS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其对象是组织员工和相关方73相关管理系统的整合=利害相关者、社区居民EMS ISO14001=厂区活动、人员资产OHSAS18001供应者、顾客、最终使用者QMS ISO900174组织实施三个标准的相同点是:● 组织总的方针和目标要求相同● 三项标准使用共同的过程模式结构,结构相似以方便使用● 体系的原理都是PDCA循环过程,计划 执行 检查 改进● 都需要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都需要有文件化职责的分工● 都提出要通过改进过程实现持续改进● 都提出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都要求对不符合进行控制并加强培训教育● 都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保持和实施管理体系75谢谢大家!76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77☆OHSAS18001☆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78主要内容:※危险源和风险的相关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方法79定 义● 危险源(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况。
即事故隐患,危险源是引发风险的原因80定 义● 风险(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即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综合描述(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有危险源不一定产生风险)风险是危险源引发的结果81危险源V.S. 风险危险源(危害) 根源风险(危险) 隐患伤亡事故、职业病 事故82危险源的分类● 依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分成两类;●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危险 源的分类(16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83危险源的分类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为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84危险源的分类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85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86危险源辨识的顺序 一起伤亡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87危险源的其他分类88危险源的分类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危险源的分类(16类):物体打击、车辆危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意外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89危险源的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危害、运动物危害、明火、造成灼(冻)伤的高(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缺陷等)90危险源的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91危险源的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92危险源的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93危险源的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的分类(五大类):5、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监护失误、其他)94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只要某活动或活动场所有GB/T13861或GB6441中任何一种情况,即可辨识其为危险源。
95危险源辨识三时态/三状态/七类型96危险源辨识三时态过去时(如过去化学品使用常发生伤人事件)现在时将来时(如新项目引入带来的OHS问题)97危险源辨识三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如施工、机器检修等)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台风暴雨、地震等)98危险源存在的七种类型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99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三个对象☆企业所有(区域界定)的活动☆所有的设备设施☆所有的人员100那么,危险源会存在哪些场所(或活动中)呢?101危险源辨识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1、厂址(工程地址、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102危险源辨识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2、厂区平面布局(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线路及装卸地点等)103危险源辨识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3、建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104危险源辨识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4、组织的活动:包括临时工作任务、相关方的活动(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测量与监控/交付/服务等)105危险源辨识企业中存在危险源的业务活动及活动场所:5、生产设备、装置6、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7、应急设施8、各项制度(工时制度、女职工劳保、体力劳动强度)9、外出工作人员、外来工作人员的活动106危险源的描述及举例107危险源正确描述及举例危险源的描述应叙述完整,具体(通常采用一个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来描述):危险源:波烽焊炉产生的铅烟风险:人身伤害、职业病时态:现在时状态:正常108危险源错误描述及举例不完整/错误的描述:仓库的危险化学品的存在;复印机的使用;甲醇。
正确的描述:仓库的危险化学品潜在的火灾;复印机使用产生的辐射;甲醇引起的中毒109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询问、讨论会3、现场观察5、获取外部信息7、安全检查表(SCL)9、事件树分析(ETA)2、问卷调查4、查阅有关记录6、工作任务分析8、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10、故障树分析(FTA)110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中须重点考虑的内容:1、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2、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3、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4、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5、高空、特殊设备等111风险评价112风险评价的依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事故产生的后果113风险评价方法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D=L×E×C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序;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114风险评价方法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五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般危险,需要注意、显著危险、需要整改、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15风险评价方法2风险定性评价方法: 根据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等级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来判定以下情况均可评价为重大危险源:1、评价为一、二、三级风险;2、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3、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4、曾经发生过事故,未采取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的;5、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116风险控制策划117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途径1、对一、二级风险可采用OHS目标和OHS管理方案予以控制;2、对一、二、三、四级风险,可制定适用的运行控制程序;3、建立应急响应和准备控制程序进行管理118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企业可按以下顺序依实际情况选择技术措施1、消除风险——直接安全技术措施1)确保机械、电气、厂房、工量刃具等的本质安全2)采用无毒无害原辅材料代替有毒有害原辅材料119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2、降低风险——间接安全技术措施1)多种机械、电气、电子、光电式安全防护装置及措施2)采用低毒低害无害原辅材料代替高毒高害原辅材料3)采用多种除尘、通风换气、降噪、防辐射技术措施120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3、规避风险——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1)检测报警装置及仪器2)警示标志121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重大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4、减弱风险——操作性安全技术措施1)个人防护用品2)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教育培训★上述四种技术措施,前三种可通过建立目标和管理方案实现,第四种通过加强管理(如运行控制和应急程序)实现122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简介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简介123职业健康安全法律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法律体系124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25OHS18001中法规相关叙述(一)中法规相关叙述(一)前言:使用者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26OHS18001中法规相关叙述(二)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组织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127OHS18001中法规相关叙述(三)中法规相关叙述(三)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128OHS18001中法规相关叙述(四)4.3.3 目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法规和其他要求……129OHS18001中法规相关叙述(五)中法规相关叙述(五)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130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标准131中国职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安全健康法律、法法律、法规体系规体系宪法宪法我国加入的我国加入的OHS国标劳动保护公约国标劳动保护公约职业安全健康法律职业安全健康法律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地方性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职业安全健康规章职业安全健康规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132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宪法 宪法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的最高形式,是基本大法。
所有其他职业安全健康法律形式都要依据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可与之抵触宪法第42条规定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133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国际公约 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劳工状况而签定的国际公约,是中国政府承担全球职业健康安全义务的承诺 目前中国已加入《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和《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等134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介绍主要职业安全健康法律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5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53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护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的使用。
136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55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特种作业有十二类“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和轮机操作、建造登高架设作业和其他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作业137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对于机电制造企业来讲,冲剪压床作业、手持电动及风动工具作业、环保设施作业、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作业等工种也视为特种作业,应培训上岗138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强令昌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139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7条规定”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140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于2001年10月27日正式颁布,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关于劳动健康(卫生)方面的基本法该法律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七章,共79条141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律于2002年6月29日正式颁布,于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142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职业安全健康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如: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143职业安全健康规章职业安全健康规章是指由国务院所属部委以及有关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颁布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职业病报告办法等144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八大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八大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2、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4、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5、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6、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7、职业安全健康(劳动安全健康)预评制度8、“三同时”制度145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企业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张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146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级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技设备、供应、技术、生产、保卫、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47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健康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部门或工作场所; ②措施名称;③措施内容和目的; ④经费预算及其来源;⑤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⑥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⑦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148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企业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安全方针,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企业安全教育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员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职工的上岗前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经常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149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活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技术班干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对行政和管理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健康技术知识以及他们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50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企业职业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源、重大风险、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151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GB5306-1985)和劳动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安字[1991]33号)规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有作业、称为特种作业152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有十二类: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焊)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帕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和其他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作业153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3、员工上岗前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企业员工的上岗前职业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1995年劳动部《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提出了“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级级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企业新职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154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一年以上重新年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干部级级安全教育155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4、经常性职业健康教育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这就是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干部前班干部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宣传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156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四、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的隐患,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安全生产检查时要深入车间、班级,检查安全设施和工人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157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表和处理制度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7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这项制度的内容包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事故的统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158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分类1)按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的159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2)事故的严重程序分类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160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3)事故类别分类: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161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职业病报告办法职业病报告必须是国家现行职业病范围内所列举的病种,卫生部曾于1988年修订颁发了《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了职业病报告的具体办法。
根据此规定,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法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162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2、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企业在进行伤亡事故报告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有关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来及其他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有:1989年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91年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伤亡事故统计关于伤亡事故的统计我国目前有如下规定:1992年劳动部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和1993年发出的”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163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4、职业病处理有关职业病的处理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涉及职业病防治及妥善安置职业病患者、患者的劳保福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及职业康复等工作,目前可按卫生部、劳动部、财政厅、全国总工会1987年11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根据此规定、职工被确认患者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在医院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该在确认之日起的两上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164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4、职业病处理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输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情况报告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工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消,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165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六、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话职业安全健康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改造职业安全健康职现和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举和管理方式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国家监察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制度。
166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六、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设在行政部门,设置原则、管理体制、职责、权限、监察人员任免均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与被除数监察对象没有上下级关系,只有行政执法机构和法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在法律授予权范围内可以采取包括强制手段在内多种监察检查形式和方法来执行监察任务167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六、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职业安健康监察具有专属性而扫法主体是县级和县级以上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职业安全健康监察还具有强制性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对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行为,有权采取行政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强制特点这是因为它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后盾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服从,以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168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七、职业安全健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了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8年原劳动部发布了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第11号令《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从而正式提出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
1999年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期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从政策上将此项工作引向更深的层次新颁的《职业病原菌防治法》的第十五条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培训病原菌危害预评价工作也作了详细规定169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七、职业安全健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制度预评价制度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支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研究、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可行的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健康设计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依据,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监察时参考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期测性评价170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八、“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健康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的使用。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3条作了明确的规定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主要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健康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尘肺病原菌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及原劳动部颁发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均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171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八、“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要经过行业主客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和工会的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工程式项目完成后,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和工会的竣工验收报告,方可投产和使用172职业安全健康制度与职业安全健康制度与OHSAS18001标准要素的关系标准要素的关系序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对应的OHSAAS18001标准要求1安全生产责任制4.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4.1.1结构与权责2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计划制度4.3.3目标4.3.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4.4.2培训、意识与毅力4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4.5.1绩效测量与4.5.4审核4.6管理评审5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制度4.3.2法规和其他要求6伤亡事故和职业培训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4.5.1绩效测量与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7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制度4.3.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4.3.2法规和要求8“三同时”制度4.3.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4.3.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173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安全健康标准的基本概念及其属性所谓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确无误,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职业安全健康标准是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范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围绕如何消除、预防、限制或减弱劳动过程中的危险源及风险,以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及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它是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作业层次的具体化和量化174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安全健康标准的基本概念及其属性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上述作用,确定了它的性质我国《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我国《标准化法》第7条进一步明确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按此规定,所有职业培训安全健康要求的标准都是强制性标准(国际代号为GB)175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基础标准操作安全标准产品安全标准健康卫生标准评测方法标准176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指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被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包括名词术语、分类及其代码、安全标志及基本要求等。
常见的基础标准如:GB2849-1996安全标志、GB12265-1997机械安全距离等177操作安全标准操作安全标准指依据各种活动(操作)是安全隐患重要根源的概念,针对工艺、操作等各种方法为对象的安全标准常见的操作安全标准如: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JGB13887-1992冷冲压安全规程、GB6607-1985剪切机械安全规程等178产品安全标准产品安全标准指依据各种设备设施也是安全隐患重要根源的概念,针对设备、设施、用品等产品为对象的安全标准包括各种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的安全性能、使用维护要求等常见的产品安全标准如:GB5091-1985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要求、GB3833.1~18-1991~2000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等179健康卫生标准健康卫生标准是有关职业健康及职业病方面的标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业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粉尘、有毒物质、噪声、振动、辐射等)的限值规定;另一种是各种职业病或职业危害的诊断标准及处置原则常见的健康卫生标准如:TJ13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T13325-1991机器和设备辐射噪声等180评分方法标准评分方法标准是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健康性能指标及事故后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检测、采样、分析、统计的标准。
常见的评分方法标准如:GB13733-1992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T6712-1986工伤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181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一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一鉴别登录的内容过于简略无法据以判断符合性其他人员无法据以判断符合性系统性管理之要素182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二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二据以判断符合性的客观资料不足客观资料可能包括•合理数据估计•相关佐证资料文件•执行记录•试验检测数据183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三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三系统无法持续获得更新的法令规章因法规改变及持续改善的管理需求184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四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四欠缺定期评估法规符合性的程序标准4.5.1要求须有文件化程序执行185验证常见法规缺失五验证常见法规缺失五与主管机关沟通不足法规执行现状有困难或疑义应与主管机关沟通了解沟通方式可包括:申报资料,公文咨询,说明会,座谈会186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六验证常见的法规缺失六执行人员专业训练不足化被动为主动管理系统训练需求未鉴别执行187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审核188OHSMS内部审核18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定义为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90审核的核心原则审核的核心原则■ 客观性■ 独立性■ 系统性191审核的种类审核的种类■ 第一方(对组织)-内部审核 由公司内部进行的审核■ 第二方(对供方)-外部审核 由采购方或代表采购方对供方/出售商进行的审核■ 第三方(独立)-外部审核 由独立发证机械或类似团体所进行审核192审核的目的审核的目的客观评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执行的情形:■ 明文规定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 OHSAS18001标准的要求——文件审核■ 所有的管理规定、办法、作业指导书是否被遵守执行——现场审核193审核阶段审核阶段■ 准备■ 执行■ 报告■ 效果跟进准备40%跟进10%报告10%执行10%194准备审核失败的准备,就是准备失败Fail to prepare is prepare to fail195OHSAS内审的审核范围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企业的管理权限/活动领域/现场区域196确定审核准则确定审核准则■ OHSAS18001 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要求197审核方式有三种审核方式有三种1)按部门审核2)按要素审核3)按重大危险源为主线审核198检查表 Checklist检查表是一连串的问题,作为审核的途径,以确保覆盖有应该审核的范围199检查表内容■ OHSAS18001标准的要求■ 内部文件(作业程序,工作指引)的要求■ 需要审查的安全健康控制记录200使用检查表的好处使用检查表的好处■ 确保准备工作的完整性■ 作为审核员之引导及备记录(aide-memoir)■ 审核的客观证据■ 减少笔记时间201确定审核方案确定审核方案审核的安排和频率的决定因素■ 与过程/人员设备有关项目的关键性■ 客户的要求■ 管理、技术、措施或体系上的显著变动202确定审核方案确定审核方案审核时间表/行程表■ 年计划■ 覆盖全部要素及部门■ 以部门/功能作审核单位■ 时间分配需考虑 — 审核的项目 — 审核单位的操作员数目 — 审核单位的工作内容 — 位置及面积203审核通知审核通知/开始会议开始会议■ 发现审核时间表■ 说明审核目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与被审核门部/项目的负责人确认审核时间和人员安排 ——确保审核方案的有效性204审核执行审核执行205审核执行■ 沟通■ 观察/收集证据■ 评审206沟通(沟通(Communication)■ 单向沟通(One Way Communication)■ 双向沟通(Two Way Communication)207沟通技巧沟通技巧■ 提问的技巧■ 信息的理解(聆听技巧)208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种类■ 封闭式的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 跟进式的问题■ 引导式的问题■ 没有声音的问题209封闭式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Closed Question)■ 简单答案 是/否,有/没有■ 可获得指定的资讯■ 可用以总结结论■ 由审核者控制问与答■ 带来压力/减轻压力?210开放式的问题(Open Question)5W 1H■ 怎么样? HOOW 给我看…■ 什么? WHAT■ 何时? WHEN■ 谁? WHO SHOW ME…■ 哪里? WHERE (the evidence)■ 为什么? WHY(证据)211开放式的问题(Open Question)■ 鼓励被审核者自由发言■ 可获取最大的资讯212跟进式的问题跟进式的问题((Follow Up Question)■ 由获得的资讯再提出跟进问题■ 对问题进一步探讨213引导式的问题(Leading Question)■ 可减轻被审核者压力■ 避免使用214没有声音的问题没有声音的问题((silent)■ 以身体语言提出问题■ 沉默— 非常强而有力的工具!215应避免的问题应避免的问题■ 欺诈式问题■ 含糊不清的问题■ 多重式问题216多重式的问题(Multi-Question)■ 有没有…?怎样…? 如何…? ■ 做成混乱■ 回答者选择式回答■ 绝对避免使用217倾听倾听认真专注的倾听是对别人最大的尊敬218有效的听有效的听■ 专注■ 查对■ 澄清■ 反应/反馈■ 记录■ 需要时作出摘要,与讲话一方确认219影响倾听的因素影响倾听的因素■ 不专注集中■ 选择性的听■ 个人偏见■ 情绪与喜恶■ 草率的结论220除了听,还要看除了听,还要看沟通时,需注意对方的身体语言■ 身体动作■ 面部表情■ 眼神221身体语言 — 信心篇踌躇满志(来吧!)侃侃而谈高唱入云222身体语言身体语言 — 疑惑篇疑惑篇他问的是…怎样回答?223身体语言身体语言 — 惊惶篇惊惶篇回答不了,要下岗了..饶了我吧..不要逼我吧..224身体语言身体语言 — 防卫篇防卫篇少说少错,不说就不会错不认可,对查到的问题千方百计的辩解不欢迎任何批评,轻视审核员的意见225身体语言身体语言 — 愤怒篇愤怒篇怒火中烧有所动作储势待发火山爆发226身体动作身体动作+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感兴趣,认同不感兴趣,不同意227身体动作身体动作+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有疑问,不同意有疑问,思考中228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有麻烦很苦恼229观察观察/收集证据收集证据■ 通过会见人员,检查文件/记录,及观察有关活动以收集符合要求的证据230观察/收集证据■ 留意检查表内容以外的有关不符合事项的线索■ 验证通过面谈、感言观察或测量记录而获得的资料(包括数据的汇总和分析)231检查方法■ 检查是以随机抽样型式进行,而非100%全检■ 决定抽样的数量时应考虑 — 被审查部门/项目的文件,工作,人员和记录的数量 — 过去的表现232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抽查的方向不一定需要从头到尾,可从任何一点展开■ 抽查的文件/人员/记录间应有连贯关系 断指事故〈--〉设备维护〈--〉设备放置〈--〉 操作指导书〈--〉人员上岗培训〈--〉 纪正措施〈--〉效果监控233评审观察点评审观察点■ 记录下所有的观察点■ 评审观察点以确定不符合事项■ 对所有不符合事项须有证据作为依据234准备不符合事项报告准备不符合事项报告■ 分析观察所得的不符合事项,以准备不符合事项报告— 不符合事项的类别— 不符合事项的模式235不符合事项的分类不符合事项的分类严重(主要)不符合项● 缺少所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素● 多个次要不符合项发生在一个要素上236不符合事项的分类不符合事项的分类轻微(次要)不符合项● 在执行或控制中的一个孤立的或小的缺失●文件化体系有部分缺失237不符合事项的模式不符合事项的模式文件问题没有把标准的要求文件化文件不能反映实际运作情况文件内容不当,不足或错误文件之间有矛盾238不符合事项的模式不符合事项的模式执行问题没有按文件要求执行工作239不符合事项的模式不符合事项的模式设计问题 — 技术/方法/工具方法错误工具设计错误技术错误240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的说明■ 发现的问题(观察所得的事实)■ 客观证据■ 结论(违反标准或文件的章节)■ 类型(严重,轻微)241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案例1::在检查2000年度的管理评审记录时,审核员发现管理评审内容未包括对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达成性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 客观证据 结论242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1:在检查2000年度的管理评审记录时,审核员发现管理评审内容未包括对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达成性进行评估结论:违反结论:违反OHSAS18001条文条文4.6的要求的要求客观证据发现的问题243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报告方法:方法1 分点式问题:管理评审中,未对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达成性进行评估证据:2000年度的管理评审记录结论:违反OHSAS18001条文4.6的要求244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报告方法:方法2 述句式在2000年度的管理评审中,未包括对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达成性进行评估违反OHSAS18001条文4.6的要求245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2:文件WI-016规定:“所有特种岗位员工在上岗前,必须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当审核员要求查看电工王小虎的培训记录时,人事部主管说:他们已经进行了外部培训,但是没有保存记录发现的问题客观证据结论246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2:文件WI-016规定:”所有特种岗位员工在上岗前,必须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当审核员要求查看电工王小虎的培训记录时,人事部主管说:”他们已经进了外部培训,但是没有保存记录结论:违反结论:违反OHSAS18001条文条文4.4.2的要求的要求发现的问题客观证据247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3:某电子厂在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没有保留文件的辨识和评估信息发现的问题客观证据结论248不符合事项报告不符合事项报告案例3:某电子厂在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没有保留文件的辨识和评估信息结论:违反结论:违反OHSAS18001条文条文4.3.1的要求的要求客观证据发现的问题249审核报告审核报告报告目的■ 将所作的结论通知管理阶层■ 对审核发现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总结■ 让管理层作出回应■ 讨论必要的纠正措施和跟进日期■ 对必要的措施达成协议■ 提供合适的审核结论250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内容■ 审核的范围和目的■ 审核的资料 — 计划,审核组成员,接触的人员和日期■ 所审核的文件251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内容■ 审核的结果 — 不符合事项 — 观察事项□ 审核小组对体系与有关文件和OHSAS18001标准的符合程序所作的判断252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进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进■ 需跟进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确认 执行情况 有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实施 有效性(effectivencess) 实施之后,不符合事项有没有改正 问题有没有解决■ 需记录确认结果253审核结束审核结束在所有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都已经完全确认时,审核才是正式结束254审核练习255请指出以下事项是否存在有不合格情况,如有,请指出不符合OHS18001标准的哪一条款。
1、某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未包括对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承诺,且不适合该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2、某公司在做危险源辨识时,未考虑园区内花草用的杀虫剂的使用对人体的危害;3、某公司未将更新的法规传达给员工和相关方;4、某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不具备可行性如针对每年减少某气体的排放量3%,但没统计该气体目前的排放量数值;5、某电子厂做的化学品泄漏演习未进行系统的评估;6、某公司所做得法规符合性判定与实际不符,如: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规定;7、包装车间有两桶化学品无任何标识;8、某公司未对锅炉操作员工、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9、某公司的危险化学品的MSDS(物料安全资料)收集不全;10、某公司监测报告显示有毒气体(三氯乙稀)超标排放,但纠正预防措施不具体;11、某公司为避免重大危险源的控制费用,在危险源评价时将公司最严重的危险源评了低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56OHS危险源调查表危险源调查表部门:调查人/日期 审核/日期 确认/日期 OHSCOP01-01-A257OHS危险源登记表危险源登记表调查人/日期 审核/日期 确认/日期 OHSCOP01-02-A258OHS风险评价表风险评价表调查人/日期 审核/日期 确认/日期 OHSCOP01-03-A259重大重大OHS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调查人/日期 审核/日期 确认/日期 OHSCOP01-04-A注意:重大OHS风险从大到小依此排列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