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内外几个优秀大学校园规划案例研究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07MB
约18页
文档ID:584028214
国内外几个优秀大学校园规划案例研究_第1页
1/18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规划设计分析1、区位 厦大依山傍海,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全校总区9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这是对厦门大学最美的概括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 2.1规划分析 设计中,努力摆脱“轴线+庭院”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固有模式,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成长的开发规划理念,顺应基地的山水文脉细腻而具村落质感的群体空间、生动而有活力的生活街道与人工湖面,塑造意向中的闽南式的聚落形态摆脱传统校园的空间模式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基地的风景特征,创建具有山水特色的校园形态作为思考的起点 借助大自然的造化,因地制宜以广场为中心,线性展开“一主四从”的建筑群楼,成为了厦大校园拓展建设的主要规划思路 以精美的建筑为音符,以开阔的广场为空板,构成了校园设计的主旋律 楼群主楼群名“群贤”,寓意厦大群贤备至,左右群楼建筑以中式风格为主,与主楼相互映衬,东西群楼建筑风格趋于西式,构成与主楼的联系与对比。

整个楼群呈现出中式的飞脊彩檐,西式的廊柱、房间,形成中西合璧,恢宏秀丽的身姿,后被人称为“嘉庚风格”的建筑群落 建南楼群矗立在临海的上弦场上,一样的一主四从一样的中西合璧,主楼建南大礼堂雍容大气,礼堂的四楼设置外廊,登斯楼,可将厦门港湾与厦金海峡的豪气美景尽收眼底 建南群楼的四大从楼以礼堂为中心,分东西两侧弧线堆成摆开利用建南群楼与上弦场的落差,砌造出足以容纳了2万人的砌石看台在砌石看台、棕榈与建南楼群的环保下,构建出厦门大学最大的运动场和大集会广场,开阔的广场的雄伟的建筑汇合,奏响出一曲天人合一的凝固交响曲 3.公共交通 4.1设计分析 4.1.1尊重原有山脉的自然形态,建筑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生长的形态,轻轻地散落山间4.1.2 放大中心的水面,并将基地环境中的三个水库连成一体,兼顾东面临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创造山海之间、溪水环绕生动的校园环境 4.1.3保持原基地良好的植被、果林,将校园空间的组织与原基地上的植被、果林有机融为一体 4.1.4厦大翔安校区总体规划理念是圈层式结构,用 “双龙戏珠”来形容校园核心建筑群的布局校园内的水库群和山包群,正好就像两条巨龙,围绕着中间的主楼群。

从而激活基地的山形地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的规划则将生命科学细胞理论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融合进校区的功能布局里细胞壁对应校区里的香山生态山林,细胞膜对应隔离绿化带,叶绿体对应绿化植被,细胞核对应“一主四从”公共教学区,液泡对应湖面水体,细胞质对应各功能建筑组群 总结总结:厦门大学摆脱“轴+庭院“的大学校园规划的固有模式,根据校园生活行为特征,以学生为主的建筑布局,营造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大学生活空间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校园规划设计2、空间布局 整体布局上,充分依托地形,充分利用围合空间,总体布局结合地形以分散院落式组合为主,院落内部则打造良好的景观中轴,烘托校区恢弘气势与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天人合一的人文文化同时,严格保护古建筑,同时,对于新建建筑,做到与古建筑的协调,烘托出武大的历史底蕴1、区位分析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学校占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

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1 1、、““珞珈之春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以大学生科技节为主体,通过定期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科技文化节:以大学生科技节为主体,通过定期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珞珈论坛珞珈论坛””、、““红枫论坛红枫论坛””、、““院士论坛院士论坛””、、““创新与创业论坛创新与创业论坛””、、““人生规划与职业导航人生规划与职业导航””等项目为代表等项目为代表的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2 2、珞珈金秋艺术节:、珞珈金秋艺术节:  珞珈金秋艺术节创立于珞珈金秋艺术节创立于19871987年,是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最响亮的品牌年,是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最响亮的品牌  艺术节艺术节以唱响时代主旋律为目标,坚持艺术竞赛与艺术欣赏完美融合以唱响时代主旋律为目标,坚持艺术竞赛与艺术欣赏完美融合    3 3、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创立于、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创立于20052005年,以留学生为主体,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旨年,以留学生为主体,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旨在增进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在增进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4 4、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是武汉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最重要的品牌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朵奇葩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是武汉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最重要的品牌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朵奇葩文化节大小活动文化节大小活动6060余项,目前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其中余项,目前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其中““樱花诗赛樱花诗赛””、、““樱花笔会樱花笔会””两个项目,在武汉地区甚两个项目,在武汉地区甚至全国高校均产生了广泛影响至全国高校均产生了广泛影响 5 5、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校园文化活动超市:20032003年启动的年启动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是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新的品牌,已形是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新的品牌,已形成成““珞珈剧苑珞珈剧苑””、、““珞珈文苑珞珈文苑””、、““艺术竞技场艺术竞技场””、、““艺术万花筒艺术万花筒””、、““科海扬帆科海扬帆””、、““周末艺苑周末艺苑””等六大板等六大板块块3030多个子项目,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实践等诸多方面多个子项目,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实践等诸多方面 3、布局分析 武汉大学校园早期建筑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结合现代使用功能,否定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形式,在功能形态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设计者首先尊重的是中国民族传统,抓住了“群体建筑空间”这个灵魂。

同时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做为宏观的空间渗透因素,使山势成为建筑景观的陪衬和补充,使广阔的水面成为建筑的背景和前导, 5、细节分析 细部景观以校训、学科特色、杰出贡献的人物、名人题字等为景观出发点,通过雕塑、石刻、小品等形式展示,烘托武大的文化氛围植被营造上充分保护山地植被,对古树名木严格保护,并开辟林荫大道,保护山体原生态的同时实现校区的生态文化同时开辟樱花园等专类园区,打造独具武大特色的校园文化 6、结语 武汉大学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之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造就了珞珈山的独特风景,造就了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