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中国高校社会学课程开设与社会学系建立和发展的一般情况•中国高校自何时开设社会学课程,不详•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提到最早拟设置社会学课程的可能为京师法政学堂-1906年安排有社会学二学时•1910年京师大学堂安排•以上课程是否实际开讲难以考证•许仕廉在《中国社会学运动的目标经过和范围》提到“1905年有门阿瑟先生在圣约翰大学开社会学课”,此说应当可信•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该校文科中国哲学门及西洋哲学门,均设有社会学课程,不过不能确定是否开讲•目前能够证实该校实际开讲社会学课程的准确时间为1916年秋,由康宝忠教授主讲•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国人自授社会学的开端•清华学校于1917年开设社会学课程,由美国学者狄德曼主讲•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科与职业,并专门培养此类人才的,上海沪江大学首开其端•该校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1913年开设社会学系,由美国教授讲课,包括葛学溥、白克令和狄莱等,主要来自美国布朗大学,来华作短期讲学活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社会科学研究风气日盛,加上此时前期大批留学欧美日的学者大批回国,大大推动了高校社会学系的建设•1921年厦门大学设立历史社会学系,由徐声金任系主任•1922年,燕京大学•1925年,复旦大学•1926年,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清华大学•1927年,中央大学,暨南大学•1928年,东北大学•1929年,上海劳动大学,开封中山大学•此外,许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课程•据孙本文统计,至1930年中国社会学社成立之时,各大学设有独立的社会学系有11所,与历史学系合设2所,与政治学系合设2所,与人类学系合设1所,共16所•许仕廉先生1927年对国内60所各类性质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状况调查,所有这些大学共开社会学课程308门,其中以开社会理论、社会问题最普遍,开社会调查、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行政课程的,只有38门。
•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学课程与学系建设,是相当迅速的不过自此以后收到阻碍甚至停办孙本文指出,主要原因是当时一般社会误以社会学为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另外,30年代时局动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大学西迁有关•1940年国民党政府社会部成立后有所改观,需要相关人才;另外,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颁布大学各学院课程,规定社会学为文理法师四学院社会科学类共同必修科目之一•到1947年秋,全国独立大学或学院设立社会学类学系共有22所,其中19所设有独立的社会学系P68第二节高校社会学系办系宗旨、师资状况及课程设置•一、早期中国高校社会学系的办系宗旨–中国最早的社会学专业教育是由教会大学创立的,带有浓厚的传播西方文明的色彩,无疑也为西方了解和控制中国服务–随着国内因素(教师等)的增加,中国人自办的社会学系办系宗旨无疑是服务于中国现实社会–1930年许仕廉制定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办系宗旨和原则就很有代表性–1、学生应广泛掌握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以便研究社会学及社会事业时由相当的基础;–2、设高深研究科,培养专门的社会学理论家和专门家;–3、培养高等的社会服务专门人才;–4、设立速成社会服务课,培训已在社会服务机关工作的在职人员;–5、特别注重社会调查,使学生明了中国现时的社会状况,掌握搜集科学材料的方法;–6、一切课程计划要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7、学生除完成最少数必修课程外,可按个人的兴趣和需要选修其他课程。
•二、早期中国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师资来源•趋势:国外-国内•中国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育建立之初,担任教职的主要是外国学者,且大多数是兼职或临时的•20年代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的回归(留日1906年已达13000人左右、留美1908年美国国会两院决定退回中国1901年战争赔款余额作为资助中国学生去美留学的费用,英、法、德等先后采取同一行动),中国教师逐渐成为主力•据1947年12月调查统计,全国高校从事社会学专业教育的讲师以上的教师共143人,其中外籍教师共12人,全为美国人,有留学经历的107人,其中有留美经历的71人外籍教师所占比例为8.4%,留洋教师占75%,中国自己培养的学者不到17%•三、早期中国高校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变动•傅愫冬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30年》谈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设有31门课程,到1931年增加到42门,增加36%其中属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12门,社会问题方面14门,社会服务方面12门,调查研究方面4门•194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社会学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要点P71第三节社会学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设•总趋势:国外-国内•早期翻译,1929-1930年孙本文邀请当时著名的社会学家共同编写一套《社会学丛书》,共15种•一、普通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当数孙本文撰著的《社会学原理》上下册•二、专门(分支)社会学•1922年,陶孟和先生自著《社会与教育》等•三、社会学研究方法•1927年蔡毓聪著《社会调查之原理与方法等》第四节社会学专业学生开展的社会调查•早期调查一般采用西方的社会调查方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既包括城市调查又包括农村调查,既有专项调查,又有社会概况调查•举例,……第五节早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开展的一般情况•虽然受到排挤,但中国共产党于改组后的上海大学创办社会学系,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教学活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介绍,1923年建立社会学系,瞿秋白任系主任•社会学系教学大纲,在教学方针上,以马列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学目的旨在研究和认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吸收孔德系社会学合理思想与方法•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P79,但未全部开出•社会学系任课教师多我党派去的知识分子•上海大学及其社会学系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1927年上海“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以后上大旋即被国民党占领,社会学系等被查封,学校易名为国立劳动大学•韩明谟考证,尽管上大社会学系教学大纲试图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但是仍然没有区分开来,瞿秋白所说的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也没有理清,他所说的社会学要研究“人类社会一切现象”,没有能够跳出19世纪以来百科全书的社会学圈子,此外,该系课程设置受到哲学,尤其历史唯物主义影响较重,调查研究方法没有设置,可见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非常初步•其他高校教师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关内容讲课的情况•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播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