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论推荐PPT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导论推荐PPT精选文档(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主讲:主讲: 刘刘 更更 生生1.第五讲第五讲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2.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3.v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v中国传统哲学从较早的中国传统哲学从较早的易传易传开始一直到开始一直到明清时代,中间经过了诸子、董仲舒、古文明清时代,中间经过了诸子、董仲舒、古文经学、今文经学、玄学、宋明理学等演变发经学、今文经学、玄学、宋明理学等演变发展,是在不同的学派之中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展,是在不同的学派之中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逐渐丰富完善的。历史过程逐渐丰富完善的
2、。v中国古代哲学集中体现在儒学中。中国古代哲学集中体现在儒学中。v核心问题: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会通之学。核心问题: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会通之学。4.一、天人之学一、天人之学v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司马迁曾说:v“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 (汉书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传) )5.6.v1、“天天”的不同含义的不同含义v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呢?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无目的的大自然?这两种
3、对“天”的不同态度,既是人类主体意识的产物;同时又反映出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7.v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就有两种相反的含义:有意志的天神、天命、天道;自然界的天体。v天命观念是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当时所谓的天人关系,也就是天命决定人事的关系。v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也有对纯自然的“天”的描写。8.2、天人关系的不同观点、天人关系的不同观点v第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v西周末年形成的“疑天”的传统,后形成了一股重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v例如,宋国有一次落下了五颗陨星,又有六只益鸟退着飞过宋国都城周内史叔兴认为这是阴阳变化之事
4、,不是“天”降吉凶的征兆,“吉凶由人”。(左传僖公十六年)9.v又有一次,出现了异常的天象,宋、卫、陈、郑四国都发生了火灾。郑国的官员急急忙忙用宝贵的玉器去禳除火灾,唯独执政大臣子产不答应,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他坚决不用玉器禳灾,却马上布置一系列防备火灾的紧急措施,这样一来,就没有再发生火灾。10.v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要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来实现人的预定的目的,借以把人的主体意识逐步从神化的自然力量中解放出来。在这方面,春秋晚期的兵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1.v再如,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在军事上也十分重视天时、地
5、利和人事,并形成了深刻的理论。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安危,军事上的成败、得失都与是否顺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v“持盈、定倾、节事”之策。(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12.v战国时孟子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但人和最重要。v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已经初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价值,表现出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13.v第二,第二,“天道自然天道自然”的观点。的观点。v“天”的性质:v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对“天”曾作过研究,论语中记载了他与弟子们关于“天”的许多对话。v“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6、哉?”(论语阳货)v“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v孔子的这些论断,是“天道自然”的理论萌芽。14.v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v这种“天道自然”观不仅为“吉凶由人”提供了本体论上的根据,而且把人作为独立的因素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中华民族是以一个哲学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15.v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倾向,把天地称之为“形之大者”(庄子则阳),并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地之一气”(庄子大宗师),企图把“天”与“气”相联系,庄子讲的“天”几乎都是指自然或自然的境界。v他认为人的不自由是由于违反了自然的本
7、性,因此,他主张顺应自然以行事。“庖丁解牛”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待人处世,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16.v庄子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把人的主观努力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破坏力量。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铁块与“大冶”(铁匠)的关系一样。v庄子在天人关系上否定了有意识的天,却宣传了无可奈何的“命”。他尽心追求自然(天),到头来无非是不可抗拒的“命”。这种自然命定的宿命论是庄子“天道自然”观的弱点,后来受到荀子的批评。17.v第三,“天人相分”的观点。v战国末的荀子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并不是说“天”和“人”截然没有关系,而是要说明人除了具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以外,还
8、有不同于“物”的属性。v“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v在天人关系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事在人为,“治乱非天也”。18.v“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v他认为“天有常道”,“天行有常”,天是没有意志的,它按照自身的法则运行变化。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它、驾驭它、利用它。v荀子的这种尽人为而制天道的思想为人定胜天的理想奠定了哲学基础,为人定胜天的实践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v第四,“天人交相胜”的观点。v唐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刘禹锡在天论中提出“天人
9、交相胜,还相用”。v所谓“天人交相胜”,就是天与人虽然都是物质存在,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是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v“天之能”“人之能”。20.v其次,“天之道”与“人之道”不同。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不同。v所谓天人“还相用”,就是指天人能够相互作用。21.v在刘禹锡看来,“天”的神秘性是人加到自然身上的外衣,是人犯了认识上的错误。这从社会条件来看,他把社会生活中的“法制”区分于“法大行”、“法小驰”、“法大驰”三类。v“故由人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22.v从人的认识水平来看,刘禹锡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分为“理明”和“理昧”的两种情况。从认识论方面看,“理明”不信天
10、命而重人力,“理昧”则相信天命而忘人力。v总之,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在中国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23.二、变易之学v变易之学是中国哲学所讨论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司马迁不但立志要“究天人之际”,还要“通古今之变”。这里所说的就是指全面研究自然与社会是否发展变化,以及如何发展变化的学问。24.1、变易观念的来源、变易观念的来源第一,尚书周书v书中保存了商及西周初年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记载了不少关于“天命”可以转移,政权可以更迭的言论。这些都是周初的政治家们从政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天命”可以转移的一些变易思想。25.第二,周易v这是一部以八卦象征八种自然现象、推测
11、自然和社会变化和占卜的书。v在周易里记载了许多属于对立方面的范畴,说明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是在矛盾中影响着、牵制着、变化着。v“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v对世界作这样的看法,具有这样的观点,是“有对”之学(辩证法)的萌芽。26.v2、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v第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v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在观察了若干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后才得出这一看法的。也就是说,他们从观察事物运动变化的个性中发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共性,同时把这种共性运用到观察人生、社会、历史方面。27.v“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v“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12、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v“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8.v老子和孔子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在易传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v“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下)v易传的作者用“生生”、“日新”(见系辞上)来概括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29.v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这是从古代到近代多数思想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上却出现了分歧,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动静观。v魏晋玄学家夸大静止的作用,认为本体是永恒静止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起源于静止。道教的动静观基本与此说雷同。v而中国佛教则夸大运动的作用,否认运动与静止的界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
13、处于变动不居和生灭无常之中。30.v直到宋明时期的思想家才提出比较全面的动静观。v张载“静亦有动”“静是动中之静”“动而不穷”v王夫之“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静是动中之静”(周易外传震)31.v第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v这是变易之学的核心和最精彩的部分。最早提出事物有对的可能是周易,它通过事物有对,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v真正从哲学意义上讲事物有对的,是老子、孙子兵法、易传等书。32.v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提出美丑、难易、长短、高下等对立的范畴。v“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14、,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33.v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有对”思想。老子“有对”思想的弱点在于把转化看做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前景无法预测,同样的“弱生于强”这个相互转化的命题,孙子兵法比老子更深刻的地方,就是它指出了转化的条件。34.v易传则进一步指出,“有对”之所以能使事物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转化与发展,就是因为对立面的性质相反,是相反势力的“相推”、“相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v事物变化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两种对立力量内部的相推相摩。这是后来“动非自外”思想的萌芽。35.v宋、明理学家对“有对”之学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认识最深刻。v南宋朱熹“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5、朱子语类卷95)v“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同上)v“然独中又自有对”(同上)36.v朱熹把他的这些接近辩证法本质的看法与邵雍的“一分为二”(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张载的“一物两体”(正蒙参两篇)相结合,进一步提出“有对”就是“一分为二”,他说:“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同上卷67)把“一分为二”看作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37.v第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v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思想家就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这个真理。他们把对立双方的性质进行抽象,概括出柔弱(阴)和刚强(阳)的两方,大致形成了以下看法:38.v以老子
16、为代表的一派强调柔弱,认为柔弱是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整个事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趋势,提出了一套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v“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v“柔弱胜刚强”v“满招损,谦受益”39.v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与老子相反,它强调刚强的作用,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象传),提出了一套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v易传着重研究如何使刚强的一方长久处于主导地位而不被柔弱所取代。v就刚强的一方来说,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其运动过程中也要适度,超过一定限度将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就柔弱的一方来说,如果柔弱居于刚强之上而处于主导地位,就会导致不吉
17、利的后果。40.v老子和易传的这两种不同形态的辩证思想,是人们观察现实、处理现实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认识论途径,都反映了客观辩证法的不同侧面。v由于易传用刚强为主、柔弱为辅的观点来论证尊卑、贵贱、上下的地位,更加接近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受到历代儒家的推崇。v至于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虽含有否认人为的一面,但对其中合乎客观辩证法的一面,过去似乎研究不够,其中的奥义真蕴还须作进一步的发扬。41.三、会通之学v“会通”即融会贯通,中国古代哲学是在融会贯通中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在:v1、学派之间的融会贯通v各个学派之间既能看到其他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
18、论上的缺点。v战国时期“百家争鸣”42.v不但学派之间相互辩论又相互吸取,每一学派内部也有类似情形。v道家:庄子庄子天下篇v儒家:荀子荀子非十二子v宋明理学:与佛学相互辩论、吸取43.v2、吸收其他学科v会通之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v儒家基本理论命题的形成和发展:天道观、道德观自然科学v(儒家学说中关于天道的观点当时历法的发展)44.v2、吸收其他学科v中国古代的哲学都吸收了其他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v如孟子所谓“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基础是当时历法的完善。45.v3、吸收外来文化v会通之学的第
19、三个重要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外来文化。v中国哲学善于融汇外来文化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哲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近代思想家李善兰(公元18101882年)在19世纪翻译介绍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后九卷)。46.v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于1895年着手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此书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深远。v中国近代许多著名人物,如魏源、洪秀全、章太炎等等,都是这种“会通”精神的代表。v总之,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之学”、“变易之学”(“有对”之学)和“会通之学”,构成其主要部分及其特色。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47.第二节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
20、学的思维方式48.一、直觉体悟v中国人推理时不大用分析,而喜欢用类比的思考方法。它的特点是先直觉到某一种真理,然后用各种具体的比较和形象,来加强这个真理的力量。v如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卦相),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49.v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v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50.v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
21、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51.v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阴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52.v朱熹从佛教“月印万川”比喻中受到启发,以“理一分殊”来说明无形的理向有形的物的转化。v万物之理也是理的完整的体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53.
22、v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与客体融合为一。v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54.v直觉思维超越逻辑、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消除主客体、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于天道合一。55.v儒、道、佛的最高境界是彻悟最高的存在。本体与现象的二分、上界与下界的悬隔等常常会妨碍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宇宙的全体意义、全体价值和
23、全体真相。v直觉和理智是同一哲学思想历程之中不同的阶段,或者说是不同的方面。56.二、知行合一v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v中国哲学家偏重于践形尽性,履行实践。强调知行的互动。v中国传统思想史中的“知行”之辨,是农业文明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轻视理论这一特点的深刻反映。v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有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57.v自孔子开始,虽然提倡知行兼顾“言顾行、行顾言”,但实际上一直存在一种轻言重行的倾向。v孔子曾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言之必可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中庸也说:“是故君子耻有其言而无其行”。58.v到了宋明理学家那里
24、,“知”与“行”的关系有了一些新变化,开始注重“知”对“行”的指导作用。v程颐、朱熹强调“以知为本”、“知先行后”。这里所说的知行,主要属道德范畴。v“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59.v王守仁针对理学的偏离“现实”倾向提出过“知行合一”,但这里的“知”与“行”与前此的概念含义不同,有混淆“知”“行”的趋向,企图把“知”提到与“行”并列的高度。60.v“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v“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王文成公全书卷六)v王阳明虽反对高远理想的分而后合的知行合一,但他
25、所持的学说,仍是有理想性的,有价值意味的,有极短的时间距离的知行合一说。61.v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批判地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建立在“行”的基础上,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从根本上来说,他的知行观,还是理想的价值的知行统一观。62.三、整体综合v所谓“整体综合”,就是不割裂、孤立地看问题。v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社会,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以及世界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有一种天然的信赖。这就使得我们的先人在构建哲学体系、描述世界时,自然而然的采取了一种整体的观念。v中国的哲人们在观察宇宙人生时,采用的是一种统观的方式。v“统体”、“道”、“一”、“太极”、“大全”、“太和”63.v
26、易传“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就是强调总体观念。董仲舒就说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天人无二理”。所谓“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就是说有一个“理”,这个“理”既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也存在于世界万物。这种整体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64.v中国传统哲学是在整体协调的范围内来考察事物间的区别、运动和变化的。例如,以道、天、太极、太虚为“一体”,以阴阳、乾坤、形神、心物、理气、动静、开合为“两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又产生新的统一体。v这一思维模式具有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65.v朴素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既反映了我们祖先宏观把握世
27、界的慧眼独具,也表现了我们民族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欢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v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思维方式,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法。66.v杨振宁曾说,中国文化传统最典型的思想方法是运用归纳法,通过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步骤,从而达到对统一的的“理”的概括和把握。v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元叫作“太极”。它所代表的,是一个要把所有的现象全都归纳成基本的几个字,比如,“金木水火土”,比如阴阳、男女、乾坤。67.v中医整体观念!其精神就是要把对于人的身体、人的疾病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进行归纳,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
28、几个字来了解身体结构跟人体的疾病是怎么回事。这也是传统思想方法的重要表现。68.v再如,中国思想家喜欢用简短而有力的格言方式,说出一个由生活体验而得到的真理。孔子、老子直至宋明的思想家大多用这种方式。69.v表现在中国人的时空意识上。v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时空顺序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v西方由微而巨:时间顺序时日月年,空间顺序村乡县郡;v中国由巨而微:时间顺序年月日时,空间顺序郡县乡村。70.v中国人的整体的角色意识在姓名顺序中表现得更加明显。v中国人的姓名表达方法,一般是姓在名前,表明个人无论将来如何,他都是宗族世系的一个成分,是支系长链中的一环;西方则姓在名后。v中国人姓名的顺序,隐喻着中国人的
29、家族性,也是群体性的一种表现。71.v中国人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在集体中定位,由大到小,由总体到个体。72.v中国文化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叙事文学的结构也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往往丛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写起,历史小说往往从夏、商、周历朝追述下来,首先建立一个时空整体性框架之后,再进入故事的主体部分。这与西方小说往往从一人一事一景写起是大相径庭的。73.v比如水浒传,在交代了一个时空大结构之后,才进人叙事的主体。另一方面,与“天人之道”相呼应的叙事结构,正是中国古人惯用的叙事谋略。v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时间流速中抒发了历史盛衰之感,沟通了宗教与世俗,融合了天人之道,寄寓了宇宙哲学和历史哲学。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