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链霉素的生产.ppt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95.50KB
约26页
文档ID:583420194
链霉素的生产.ppt_第1页
1/26

项目二 链霉素的生产第5组 樊倩、陈欣怡、刘雯 栾蓉、葛凡凡、杨刚 一.概述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分子式 C21H39N7O12 1943年美国 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 1.链霉素简介中文名:链霉素 英文名:streptomycin 分子式:C21H39N7O12 分子量:581.59化学名::2,4-二胍基-3,5,6-三羟基环己基-5-脱氧-2-O-(2-脱氧-2-甲胺基-α-L-吡喃葡萄糖基)-3-C-甲酰-β-L-来苏戊呋喃糖甙;它是由链霉胍、链霉糖、N-甲基-L-葡萄糖胺构成的糖苷 2.结构式 3.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或微臭4.稳定性链霉素的水溶液比较稳定,但其易受pH和温度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加热,如在70oC加热半小时,对活性无明显影响100oC加热10min,活性约损失一半最稳定的pH是4.0~4.55.溶解度由于链霉素分子中含很多亲水基团(羟基和胺基),故很容易容易水,而很难溶于有机溶剂中。

微溶于乙醇,不溶于甲醇、氯仿和丙酮 5.作用与危害链霉素是治疗肺结核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还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结核性脑膜炎、鼠疫、肠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百日咳等链霉素的缺点是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毒害 2024/8/29 二.生产原理1.种子扩大培养原理种子扩培是发酵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其目的首先是出于接种量的需要与菌种的驯化,同时对于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也有帮助 2.发酵原理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菌素,属于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它与结核杆菌菌体核糖核酸蛋白体蛋白质结合,起到了干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链霉素是含有链霉胍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族中的主要成员由链霉胍、链霉糖和N甲基-L-葡萄糖胺构成的糖,苷其结构式如下链霉素中链霉糖部分的醛基被还原成伯醇基后就成为双氢链霉,它的抗菌效能和链霉素大致相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链霉素或双氢链霉素的硫酸盐 u斜面孢子培养将砂土管(或冷冻管)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即得原始斜面。

斜面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蛋白胨和豌豆浸汁等,其中蛋白胨和豌豆浸汁的质量对斜面孢子质量影响很大 u摇瓶种子培养生产斜面的菌落接种到摇瓶培养基中,经过培养即得摇瓶种子链霉素发酵经常使用:瓶种子来接种种子罐种子质量以菌丝阶段、发酵单位、菌丝黏度或浓度、糖氮代谢、种子液色泽和无杂菌检查为指标摇瓶种子(母瓶)可以直接接种子罐,也可以再扩大培养,用培养所得的子瓶接种 u种子罐扩大培养种子罐培养是用来扩大种子量的种子罐培养为1—3级,可根据发酵罐的体积大小和接种量来确定第一级种子罐一般采用摇瓶种子接种,2—3级种子罐则是逐级转移,接种量一般都为10%左右 u发酵培养链霉素的发酵培养基主要由葡萄糖、黄豆饼粉、硫酸铵、玉米浆、磷酸盐和碳酸钙等所组成 3.提取原理链霉素是一种有机碱,其盐类在中性与酸性水溶液中可解离成三价阳离子,故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 链霉素在Ph4~7时稳定,所以链霉素的吸附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氢型羧酸型树脂在酸性条件下的电离度多很小,交换容量很低,只能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起交换作用,而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很不稳定因此应将其转化成钠型并选择在中性条件下吸附 三.工艺流程u种子扩培种子扩培 斜面菌种 ——一级种子培养摇瓶——二级种子培养(种子罐) ——发酵 u发酵发酵 原斜面孢子—斜面孢子——摇瓶种子——小罐种子——中罐种子——大罐发酵液——提炼车间u链霉素提取链霉素提取发酵液的预处理——离子交换——脱色及精制 四.操作步骤1.培养基l斜面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镁0.01g,琼脂20g,水1000毫升,PH7.2-7.4(配置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配制:按配方称量药品,加热搅拌至琼脂完全熔化,补水至1000ml。

趁热分装于18ml*180ml试管,斜面以8ml为宜分装完毕后,塞好棉塞并将试管捆扎好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20min,灭菌后趁热摆斜面 l摇瓶种子培养基豆饼粉20g、淀粉40g、酵母膏5g、蛋白胨5g,硫酸铵3g,硫酸镁0.25g,磷酸二氢钾0.2g,碳酸钙4g,自来水1000ml、PH7.2-7.4配制:取干净三角烧瓶,250ml三角瓶分装培养基30-50ml,用棉塞包扎瓶口,再加牛皮纸包扎,在0.1Mpa下灭菌45-60min l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4% 黄豆饼粉0.8% 硫酸铵0.5% 玉米浆1.5% 磷酸盐 0.01% 碳酸钙0.04% 豆油0.2% 2.发酵工艺u斜面孢子培养斜面孢子培养将砂土管(或冷冻管)保持的链霉菌孢子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于27℃下培养7天u摇瓶种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待斜面长满孢子后,制成悬浮液接入装有培养基的摇瓶中,于27℃下培养45-48小时,待菌丝生长旺盛u种子罐扩大培养种子罐扩大培养取若干个摇瓶,合并其中的培养液将其接种10%于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罐温27℃下培养62-63小时,然后接入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在罐温27℃下,发酵约7-8天。

3.提取工艺(1)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用水稀释,草酸酸化至pH3.0左右,加热至75~80"C,通过离心分离或板框过滤,除去大量不溶性菌丝体、酸性蛋白、钙镁离子、培养基残渣等杂质,冷却至15℃以下,再用NaOH中和,得到符合离子交换工艺要求的澄清链霉素原液 (2)离子交换应用钠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110树脂或大孔D一152树脂进行交换,再用稀硫酸洗脱,收集高浓度洗脱液--链霉素硫酸盐溶液此时链霉素含量由不到1%浓缩到20%然后让霉素硫酸盐溶液再经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此时溶液呈酸性,用阴离子树脂中和,得到提纯液或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1×25树脂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703树脂组成的混合床脱盐中和得到提纯液 (3)脱色及精制将提纯液先经药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吸附色素和细菌内毒素,经减压蒸发,在45℃以下浓缩,得到精制液此时链霉素含量由10%左右浓缩到45%再经喷雾干燥得到白色或类白色的无菌粉末状的产品 2024/8/294.保藏Ø菌种保藏的意义使菌种不致死亡,同时还要尽可能设法把菌种的优良特性保持下来而不致向坏的方面转化Ø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主要是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创造条件使孢子或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以减少其变异。

一般可通过保持培养基营养成分在最低水平缺氧状态,干燥和低温,使菌种处于“体眠”状态,抑制其繁殖能力一种好的保藏方法首先应能长期保持菌种原有的优良性状不变,同时还需考虑到方法本身的简便和经济,以便生产上能推广使用 2024/8/29菌种保藏的方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2)石蜡油封保藏法(3)砂土管保藏法(4)冷冻干燥法(5)超低温保藏法 五.注意事项1.温度灰色链霉菌对温度敏感一般认为链霉素发酵温度以28.5℃左右为宜2.PH适合链霉菌菌丝生长的pH6.5—7.0,适合于链霉素合成的pH为6.8—7.3,pH低于6.0或高于7.5,对链霉素的生物合成都不利3.通气和搅拌灰色链霉菌是一种高度需氧菌在黄豆饼粉培养基内增加通气量能提高发酵单位又能使pH升高 谢谢 谢谢 观观 赏赏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