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5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5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这样做旨在_。A.赋予村民更多的民主权利B.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C.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民主管理D.加强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旨在”要求回答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所以C项符合要求。A项是错误的:村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材料中的做法不会起到这一作用。B项是错误的:材料中的做法不属于法律层面。D项是错误的: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
2、府机关:不属于基层政权。故正确答案为C。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 A. 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B.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建国后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在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薪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故选B。 3、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酒后壮胆,便身带柴刀向乙家走去,途中不慎
3、摔伤,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_。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 D. 犯罪实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题中甲已经为了犯罪准备了工具,制造了条件,但是还没有处于犯罪过程之中,由于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其停止犯罪,应当属于犯罪预备。故本题答案选B。 4、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A.提高企业盈利率B.提高管理水平C.提高人的积极性D.提高劳动生产率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故选D。5、文饰作用指人们在受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
4、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文饰作用的是_。A.小王考试不及格: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B.小张没评上先进分子:认为是自己与当评委的领导关系不好C.小莫职场发展一直不顺:便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领导不能慧眼识珠D.小魏生意失败:认为是自己经验不足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饰作用的定义要点是:受到挫折后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A、B、C三项均存在对自己的失败进行辩解的表现:符合定义要点,D项小魏没有为自己的失败辩解:或原谅自己:不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6、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人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
5、玩。走入森林约5千米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孙某在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由题目中孙某既不寻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险与否均不违背孙某的意愿。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选项A正确。选项B、D明显错误。选项C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态度。选项C不正确。7
6、、我国的立法解释是指_。A.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进行的解释B.全国人大法工委所作的解释C.地方人大对其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所作的解释D.国务院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常设机关:拥有对法律的解释权,其他机关不属于立法机关:无立法解释权。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甲按合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_。A.2万元B.4万元C.8万元D.6万元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定金是一种合同的担
7、保。我国合同法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故本题答案为C。9、“举一反三”所说的是_。 A.纵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学习迁移的方向来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故本题答案选B。 10、下列关于山东省的文化艺术描述,说法错误的是_。 A. 德州为“世界风筝之都” B. 中国淄博为足球的发源地 C. 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8、中国四大菜系之首 D. 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世界风筝之都”是潍坊,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1、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_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D.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以B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刑法12、中央决定开放“单独二胎”
9、:即夫妻_为独生子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文称:这是我国进人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也顺应了群众的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A.方B.双方C.一代D.二代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中央决定开放“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现场考察(2)通过鉴定(3)争取项目(4)模拟实验(5)查阅资料_ A.3-4-5-1-2 B.5-3-1-4-2 C.4-3-5-1-2 D.3-5-1-4-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这是一个做项目的过程。最开始先争取
10、到项目,接着査阅资料、现场考察,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最后通过鉴定。故选D。 14、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是_。A.实现祖国统一B.两种制度长期并存C.为两岸同胞谋福利D.促进双方各层次交流合作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的是维护和发展两岸同胞的利益。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两岸同胞的利益放在首位。故本题答案选C。15、国际经济资源中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_。A.人员B.资本C.商品D.技术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商品。故本题答案选C。16、在一切社
11、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_。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按劳分配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价值规律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是_。 A. 组织关系 B. 公
12、务关系 C. 行文关系 D. 平行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是指公文的行文关系。它是由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的。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8、_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A.成文日期B.印制日期C.发文日期D.定稿日期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是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本题选择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西北低,东南高 D. 东北低,西南高 参考答案: A
13、本题解释:答案:A 试题分析:北京市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省内的永定河、潮白河都有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北京市考点 20、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 A. 氧、氮 B. 氮、氢 C. 氧、氢 D. 氢、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占0.03%,杂质可忽略)。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氧(21%),此外,还有氩、二氧化碳、氢、氖、氪、氙、臭氧等。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21、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
14、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_。 A.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_的特征。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