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ike the time we spend together.I like the time we live together.This is the park we visited last year.This is the park we had a picnic yesterday.定语从句一、概念二、构成三、分类四、考点先行词关系词从句1、限制性2、非限制性1、关系词的选择2、定语从句的特点:主谓一致关系代词which who whom whose that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1. 找出先行词找出先行词2. 看先行词看先行词/关系词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关系词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1). 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定、宾语时,选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定、宾语时,选择关系代词择关系代词 (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2). 先行词在从句中做状语时,应选择关系先行词在从句中做状语时,应选择关系副词副词 ( where 地点状语,地点状语,when 时间状语,时间状语,why 原因状语原因状语) 。
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选关代which,还是选关副where / when ?1.看看关关系系词词在在从从句句中中作作主主语语/宾宾语语还还是作状语是作状语2.在在从从句句中中作作主主语语/宾宾语语用用which,,作状语用作状语用where, when3.判判断断作作宾宾语语还还是是状状语语要要看看从从句句中中的的谓谓语语动动词词是是及及物物还还是是不不及及物物及物动词又无宾语就选及物动词又无宾语就选which 不及物动词就选不及物动词就选when/where I I know know a a place place where where we we can can have a picnichave a picnic. . 我知道一个我们可以野炊的地方 I I know know a a place place which which / / that that is is famous famous for for its its beautiful beautiful natural natural scenery. scenery. 我知道一个以自然景色优美而闻名的地方。
I I will will never never forget forget the the days days when when we we spent spent our our holidays together. holidays together. 我永远忘不了我们一起度假的日子 I I will will never never forget forget the the days days that that / / which which we we spent together.spent together. 我永远忘不了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This is the reason This is the reason why he was dismissed. why he was dismissed. 这就是他被解雇的原因 This This is is the the reason reason that that / / which which he he explained explained to to me me for for his his not not attending attending the the meeting. meeting. 这就是他向我解释的他没有参加会议的原因。
The library ________ students often study was on fire last night.The library, _______ was built in the 1930s,needs repairing.The library ________ you visited yesterday was built in 1990.wherewhichwhich若定语从句缺主语或宾语,用若定语从句缺主语或宾语,用which或或that引导定语从句引导定语从句1.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______ we worked together.2.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_we spent together.3. I went to the place _______I worked ten years ago.whenwhichwhere及物动词及物动词4. I went to the place ______________ I visited ten years ago.5. 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_______ he was late. 6. 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____ he gave. whichwhythat/which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改错改错1. This is the mountain village where I visited last year. 2.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I spent in the countryside. 1.Is this museum ___ you visited a few days age? A. where B. when C. who D. which2. Is this the museum ____ the exhibition was held? A. where B. that C. on which D. the one1.This is the best factory ____we visited last year . A. where B. which C. in which D. that2.Is this the factory ____computers are built ?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3.please pass me the dictionary ____cover is red . A. whose B. its C. which D. which of4. The comrade ___is speaking at the meeting is my teacher . A. whom B. which C. who D. whose5. He asked us to watch carefully everything ___he did in class . A. who B. that C. what D. where6. The city ___my mother grew up is not far from here . A. what B. where C. that D. which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自读教材·填要点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地位 铁路是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发展的动脉 2.出现.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唐山 至胥各庄铁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路建成通车 1888年,年,宫廷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开平开平 3.发展.发展 (1)原因:原因: 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②修路成为中国人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的强烈愿望 (2)成果:成果:1909年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修筑权救亡图存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水运 (1)1872年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航空 (1)起步: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研制 (2)发展: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筹办航空事宜处处 三、从驿传到邮政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邮政 (1)初办邮政: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年成立“大清邮政局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电讯 (1)开端: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台湾出行出行方式方式多姿多彩多姿多彩[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提认知提认知] 电视剧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串点成面·握全局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了物质条件 2.特点.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前10年盈和,成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
故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这是在描写 ( )A. . B.汽车.汽车C.电报.电报 D.火车.火车解析:解析:从从“万钧柁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可推断为火车答案:答案:D[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解析] 由材料信息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答案] C[题组冲关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航空运输解析:解析:根据所学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答案:C2. 右图是右图是1909年年《《民呼日报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项时间上不一致间上不一致答案:答案:A[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2] (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 A.电报业.电报业 B.大众报业.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轮船航运业 [解析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答案] A[题组冲关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息“20世纪初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世纪90年代。
年代答案: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答案:C关关键词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讯不断不断进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顺应 时时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归纳(1)近代交通由近代交通由传统传统的人力工具逐的人力工具逐渐渐演演变为变为 机械机械动动力力牵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车、、 汽汽车车、、电车电车、、轮轮船、船、飞飞机先后出机先后出现现2)通通讯讯工具由工具由传统传统的的邮邮政通信政通信发发展展为为先先进进 的的电讯电讯工具,有工具,有线电报线电报、、、无、无线电线电 报报先后先后发发明。
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近代以来,交通、通讯讯工具的工具的进进步,推步,推 动动了了经济经济与社会的与社会的发发展关关键键词词——交交通通和和通通讯讯不不断断进进步步、、辛辛亥亥革革命命和和国国民民大大革革命命顺顺应应时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年,革命党人发动发动武昌起武昌起义义,辛亥革,辛亥革命命 爆爆发发,随后建立了中,随后建立了中华华民国,民国,颁颁布了布了《《中中华华 民国民国临时约临时约法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进 程的里程碑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年国民党“一大一大”召开,召开,标标志着第志着第 一一次次 国共国共 合作正式合作正式实现实现,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兴兴起3)1926年国民革命年国民革命军军出出师师北伐,北伐,连连克武昌、克武昌、九九 江,直江,直捣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关键词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讯不断不断进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顺应时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归纳(1)20世世纪纪初,初,孙孙中山提出中山提出“民族、民民族、民权权、、 民生民生”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成,成为为以后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的的 指指导导思想。
思想2)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没 有提出有提出废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彻 底的底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纲领3)1924年,年,孙孙中山将三民主中山将三民主义发义发展展为为新新三三 民主民主义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础和国民大和国民大革革 命的旗命的旗帜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