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80474694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路历程.反 映推推 动动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一个主题一个主题近

2、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不仅肩负着思想启蒙的任务,而且还承载了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既是对真理的探索也是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它与必修一中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教学这一专题时必须使学生明确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先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拳拳的爱国心。“西学东渐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器物器物制度制度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3、中体西用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陈旭麓陈旭麓: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一江长流既不是一江长流, ,也不止一也不止一个洪峰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本课的三个子目阐述了近代中国人

4、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从立宪到共和的思想发展历程。“走向共和”一目、“徐继畲与姚莹及其代表作”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知识能力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识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向西方学习”的主要著作、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归纳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以及每一历史阶段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特征和作用。 学生可以联系必修中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了解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理解它们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他们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

5、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一) “睁眼看世界”(1)引导学生分析睁眼看世界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以谈话法创设情境以谈话法创设情境:鸦片战争以来,历史沧桑剧变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痛苦地认识到,昔日他们眼中的“蛮夷”有着比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更高层次的文明。于是,他们走出狭窄的书屋,放开视野,去看世界,学世界,追赶世界。从而

6、使晚清的思想、科技、教育在“西学”的影响下,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引导学生将新思潮的萌发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和加深对近代思想解放原因的理解。 (2)了解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了解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及其主要思想 识记知识识记知识林则徐林则徐魏魏 源源华事夷言四洲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给学生展示两位历史人物图片和海国图志书影,可给学生展示两位历史人物图片和海国图志书影,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有效识记知识。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有效识记知识。材料一:材料一: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

7、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材料二:材料二: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理解应用理解应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认识当时的先进中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认识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了解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了解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设问设问: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二) 维新变法(1)简要陈述早期维新思想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维新)简要陈述早期维新思想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维新思想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整体了

8、解。思想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整体了解。(2)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帮助学生理解19世纪世纪 90年代发展了的维新年代发展了的维新思想。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近代思想解放的贡献。 可采用分组合作,自学课文,归纳要点的办法。培养可采用分组合作,自学课文,归纳要点的办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和概括陈述的能力。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和概括陈述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a.投影康有为及孔子改制考书影图片,设问: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b.结合课本43页“学习思考”进一步设问: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9、?你如何来评价他这一思想?(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建议教师补充戊戌变法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维新思想的影响和作用。探讨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既要分析维新思想本身的价值,也要适当联系戊戌变法的政治活动,使作用的理解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有基于此,可引导学生对维新思想的作用作两方面的分析。维新思想的影响爱国救亡 政治变革思想启蒙 泽被后世爱国救亡爱国救亡 政治变革政治变革 教师可补充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变法中“戊戌六君子”的故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兴起的这场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救亡的色彩,是民族危亡之际维新派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实践,而维新思想则是他们的思想武

10、器。思想启蒙思想启蒙 泽被后世泽被后世 可选取严复天演论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为例,采用材料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维新思想的影响;也可结合必修二中近代习俗风尚的演变和近代报业发展对维新思想的作用加以分析。 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

11、,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设问: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化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要把本课内容放在本专题的体系中加以考察,并适当联系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相关内容,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进程,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青年学生组建进步团体”、“创办新式刊物”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知识能力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文化背景;识记新文

12、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解读材料,能够论从史出,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进行历史比较,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新要求与旧内容的比较、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主张与现代观念的比较等,使学生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设计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情感态度情感态度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了解与分析,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3、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承接上一课)近代以来,面对着民族危难,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中国,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从魏源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从学器物发展到学制度,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带来一个真正富强的中国,思想解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于是一场学习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旧的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在导入过程中实现三个目的: 复习总结前课内容凸显近代思想解放的阶段性 突出新文化运动是先进中国人对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的继续。彰显“思想启蒙中国向何处去”的主题。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概况)新文化运动的

14、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进步性; 局限性)(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建议教师作简化处理。通过展示袁世凯祭天图和通令尊崇孔圣文选文,由教师点出新文化运动的直接背景即袁世凯尊孔复古,不必过多展开。1、背景2、概况展示北大红楼、新青年杂志、陈独秀等人图片,同时播放北大校歌燕园情,然后让学生自行完成知识图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活动基地北京大学通过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给学生创设了比较直观感性的历史情景;学生填完表后教师可适当补充蔡元培北大改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15、(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步进行分析。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主要采用材料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设计意图: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分析材

16、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材料可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核心是民主和科学。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展示一段文字材料“1917年上海某报刊登陈烈女殉夫之事”和图片“裹脚的小女孩”。设问:这两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实例吗?学生列举实例。使学生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有直观的感受,并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设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反对旧道德提出了什么口号?同学们能不能从下面这段材料中找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

17、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说明批判旧道德的原因,为后面阐述新文化运动影响作铺垫。展示鲁迅先生及狂人日记的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请一位看过狂人日记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其梗概及主题思想。教师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点拨,指出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用什么来救孩子?用旧道德行吗?这样让学生自然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18、德。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自然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材料二 “这柯(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乐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

19、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教师进一步设问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教师一步步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学生一步步回答。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思想革命提倡提倡_提倡提倡_反对反对_反对反对_文学文学革命革命提倡提倡_反

20、对反对_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运用材料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利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也。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古代知名的谋士也有诸葛亮、苏秦、张仪、张良、萧何等上榜。 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姓名票数 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

21、名票数姓名票数孙文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胡适45梁启超29吴佩孚27李大钊25章太炎10冯玉祥7袁世凯5康有为3黎元洪1孔子1庄周1诸葛亮1曾国藩1汉武帝1设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毛泽东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

22、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新青年说新青年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下面四段话,将学生带入历史情景中,使学生能比较感性地认识新文化运动对当时青年人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与体会。恽代英等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我们对于做新青年的诸位先生实在是表不尽的感谢了。我们既然得了这个觉悟,就发了个大愿,要做那自觉觉人的事业,于是就办了新声”(半月刊)。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

23、程俊英说:新青年等“这些刊物,成为我级必不可少的读物。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 毛泽东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设问:结

24、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毛泽东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教学时应避免简单的说教,可以补充相关材料,由学生自行得出这场运动的局限所在。进步性: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它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此处可联系必修中五四运动背景等的相关内容以及必修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加强学生联系历史现象的能力。局限性;局限性;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 。在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现今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

25、化和西方的文化?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探究性活动探究性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主题: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一)设计意图: 传统的含义很广,而儒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加上在专题一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儒学有了大致了解,而祭孔大典和少年读经热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的热点。所以选择儒学来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儒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习中联系现实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言、有所悟。现象一:新文化运动中,吴虞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和旧文化,掀起了一股否定孔子、批判儒学的潮流。1、提供资料(二)设计步骤

26、:3、帮助学生分解问题,可设以下小问题: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目的何在?我们今天为什么又要祭孔呢?联系专题一中儒学的发展史,结合上述两种现象,谈谈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学? 现象二: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2005年9月28日上午8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古柏苍苍的孔庙神道旁、巍峨庄严的万仞宫墙内、神圣肃穆的大成殿前,旌旗摇曳,古灯高悬,香火缭绕,2005全球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隆重举行。上海、浙江衢州 、云南建水、甘肃武威、香港、台北和韩国汉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这一天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祭孔活动。 2、设问:你如何认识这两种针锋相对的现象?4

27、、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所提示的,也可以是自己针对这一话题所产生的困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后由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来对待传统文化。5、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讨论的成果整理成文,撰写一篇主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的小论文,题目可自拟。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结合“专题小结”,并联系 “中国民主革命”的有关内容,探讨先进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新思潮的竞起”一目和“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 ( 略略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