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80167702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3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题调研报告汇报提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工作组,向系统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工作组,向系统内部100100多团多团体会员单位发出了参与调研工作的号召,并重点联合各行体会员单位发出了参与调研工作的号召,并重点联合各行业高教学会、各高等教育管理类分会部署了相关调研任务。业高教学会、各高等教育管理类分会部署了相关调研任务。 学会调研组先后召开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调研会议,认学会调研组先后召开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调研会议,认真听取了部分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心城市主真听取了部分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心城市主管高等教育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有关意见和建议。管高等

2、教育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有关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现将调研报告的主要理念思路及政策建议报告的主要理念思路及政策建议汇报如下。汇报如下。 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有关规划纲要的调研,应当力求遵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注意吸收高教学会自身已经完成的侧重总结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成果。(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有关规划纲要的调研任务,应当力求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注意与高教学会正在进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抓住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真问题”,推动调研工作务求更有实效。 (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系统有关规划纲要的调研工作,应当与高教学会组织系统各类团体会员单位的专业领域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包括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分别对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科研管理、德育工作、教育科研、国际合作交流共七个专题全面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探索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系列(分别对十八项专题进行回顾研究、对十九位重要亲历者进行了口述访谈、分别对高等教育十个方面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等。 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包括建设高等教

4、育强国,做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联合攻关课题(高教学会组织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启动了这项战略研究),高等学校管理质量标准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合作研究课题(秘书处组织有关高等教育管理类分会,着眼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共同开展的专题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年度进展报告调研撰稿工作(秘书处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组织部分高校承担的研究报告,“展望未来、关注挑战”中国大学校长教育理念调查(秘书处计划与有关单位合作启动的调查项目)。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20个,包括地方高教学会29个、行业学会高教分会16个、各类高等教育研究分会6个

5、、部分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会12个、高等学校各管理领域工作研究分会36个以及高等教育部分学科教育专业委员会21个。这些学术团体是高教学会规划纲要调研工作的重要渠道。这次调研有许多分会提交了很好的调研报告,本报告中关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高等特殊教育问题,主要吸收了地方高校研究分会、教师管理研究分会和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分会提交的调研报告。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 依据上述调研思路,从学会系统组织资源丰富,同时秘书处人力薄弱的现实情况出发,高教学会主要集中若干专题进行调研,包括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挑战与对策的战略思考的专题调研、关于深化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

6、专题调研、关于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专题调研、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为改革发展实践服务专题调研。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二、调研工作的主要选题(一)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挑战与对策的战略思考的专题调研 (二)关于深化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专题调研(三)关于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专题调研(四)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专题调研(五)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为改革发展实践服务专题调研(一)关于高等教育未来(一)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挑战与对策的战略思考的专题调研挑战与对策的战略思考的专题调研 高教学会秘书处联合学会所属高等教育管理类分会,以论坛形式邀请国内高等学校资深校长及部

7、分国际相关研究专家,主要围绕“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促进大学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促进大学服务国家和社会”、“促进大学间横向联合和对口支援”、“促进大学校长职业化发展”等趋势问题进行了交流。(二)关于深化和完善我国(二)关于深化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专题调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专题调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中,行业高等教育学会作为重要社会团体组织,熟悉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及原行业所属高校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学会调研组特邀请各行业学会领导介绍原所属院校体制改革成就、经验及新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及机械工业高等教育学会等19家行业学会,参加了座谈会。其

8、后,联合这些行业学会召开了原部属院校坚持办学特色专题研讨会,集中对“原行业高校划转地方后解决体制壁垒”、“地方教育部门支持原行业高校改革”、“行业部委落实共建方案”、“原行业高校继续坚持办学特色培养国家紧缺人才”的成就及经验进行调研。(三)关于新兴中心城市(三)关于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专题调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专题调研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新兴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并取得了丰富经验。为总结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验、了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地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划,高教学会调研组召开了部分新兴中心城市教育局领导座谈会,主要围绕“新兴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

9、展趋势及人力资源配置需求”、“过去十年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验”、“当前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困难和突出矛盾”、“未来新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四)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四)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专题调研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专题调研 近年来,伴随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的实施,许多高等院校在提升办学水平、探索标准化管理、推进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充分总结交流高等学校在加强管理领域质量标准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学会调研组在行政学院组织召开了“高等学校推进标准化及保障体系建设经验报告会”。主要围绕“校、

10、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中管理质量标准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及教学管理标准化建设”、“基层学术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及师资管理标准化建设”、“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及学生管理标准化建设”、“科研、信息管理工作创新及管理标准化建设”、“高校管理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高校质量管理应用国际管理质量标准认证”等问题进行调研。(五)关于高等教育科学(五)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为改革发展实践服务专题调研研究为改革发展实践服务专题调研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建设成效显著,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丰厚,其中许多重大研究成果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中,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为我国

11、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高教学会为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服务的宗旨,高教学会调研组在调研工作中特别增加了推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服务的专题调研。主要围绕“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及成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成果”、“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建议”、“各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及实施中的经验及建议”进行了调研。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 尽管我们调研的专题范围比较集中,但尽管我们调研的专题范围比较集中,但调研的广度实际涉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调研的

12、广度实际涉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体制、机制、模式等重大问题,调研的念、体制、机制、模式等重大问题,调研的深度也触及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层实深度也触及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层实践的前沿问题,直接吸取了来自改革实践的践的前沿问题,直接吸取了来自改革实践的丰富经验。归纳这些调研成果,主要有以下丰富经验。归纳这些调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思考。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思考。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三、调研成果的初步分析专题一:在21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 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

13、 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 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 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专题一:专题一:在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使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调研中,联系国外学者在全球范围内对部分国家大学校长所做的高端访谈

14、,听取我国高校领导对未来形势的基本分析,高等教育的未来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各方面: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1、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断彰显2、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亟待提升3、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教育观需要普及4、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尚待落实5、信息技术应用及普及率有待提高6、财政创收、融资及投资回报率7、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估的科学性8、国际意识及全球战略的普遍性 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1 1、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断彰显、大学的社会责任

15、和使命不断彰显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不断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更为提升。中世纪高等教育与宗教势力作斗争时期所提出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理念是否还能简单照搬,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怎样体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学的责任与使命”等现代教育理念,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2 2、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性21世纪的大学需要更加关心为社会创造知识财富、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做出与时俱进的贡献。为此

16、,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以致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突破,进而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3 3、确立多元化教育观的迫切性、确立多元化教育观的迫切性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甚至技能培养型高等学校发挥了极大作用,获得了较快发展。由此必然带来教育类型结构、教育质量标准、招生准入制度等多元化趋势。 在部分研究型大学继续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同时,如何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办出行业或地方特色,如何让大批高等职业院校坚持实用技术技能培养的方向,都需要在

17、规划、体制、机制、制度的设计中系统地体现出来。专题一:专题一:在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4 4、就学机构场所选择的灵活性、就学机构场所选择的灵活性开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属性,未来学生在现实及虚拟世界都有更多学习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限于国内研究型大学、应用性本科院校或者是技能型高职院校之间,还将在跨国际、跨文化的更大空间之中。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普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不断下降,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意识及行为将受到进一步强化。引导高等学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变为广泛鼓励学生参与大学事务的行动,实现以保障学生学习

18、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专题一:专题一:在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5 5、信息技术应用及普及率、信息技术应用及普及率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未来高等学校中信息技术运用已经不可或缺,随着学生们不断地创造新的信息交流、互动和交易方式,信息技术运用将会持续发展,推动教育及管理形态的多样化,教职员工和管理部门需要跟上学生的步伐。未来高等学校必须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全部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的过程、科研的过程,终期评价评估,或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以及教学质量总体的提高等。专题一:专

19、题一:在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世纪新形势面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6 6、财政创收、融资及投资回报率、财政创收、融资及投资回报率调研情况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领导对于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关注程度,与国外大学校长的关注程度高度一致。 但是,对于监控投资效益问题的关注,显然还有明显欠缺。当前,高校之间在争取政府投入和其他科研投入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学费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入学率和保持率,大学必须要确保专业设置和课程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学校在开发新的收入来源方面实际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

20、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7 7、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估的科学性、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估的科学性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实际使教育质量评估认证的知识获得普及,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事实上,我国高校甚至地方教育部门领导不仅非常关注质量评估、专业认证,而且极为关注指标体系及评价程序方法并不科学完备的大学排行榜,说明缺乏客观科学认证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可靠信息。国际范围内大学不仅接受政府部门的等级评价性质量评估,也自愿参加推动持续改进的质量认证,同时,高等教育绩效评估较之教学质量评估更受关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投资绩效评估及办学水平认证在目标考量、执行力鉴定、业务流程分析、行政管理规范、专家审核

21、认证、改进方案实施及追踪性复评等环节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如何在教学评估、绩效评估及质量认证的基础上,推动高等学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亟待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继续探索。专题一:在专题一:在2121世纪新形势面前,世纪新形势面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8 8、国际意识及全球战略的普遍性、国际意识及全球战略的普遍性未来大学面临全球化环境中的竞争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比较普遍地将国际化战略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据部分外事处长介绍,30年来,高校外事工作已经从服务于国家外交为主、学习借鉴及引进为主,进入了引进输出并重、互惠互利双赢的新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

22、趋势的理解,决不是“美国化”或者“欧洲化”那样简单,重在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理解、着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维已经形成,如何应对国际化趋势的挑战需要密切关注和积极准备。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在现阶段以及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需要明确哪些新的理念呢? 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包括高等教育事业价值观念的统领。为此,必须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上升为发展理念加以强调,真正做到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发展

23、的统筹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统筹协调。同时,建立学校主体、政府主导、社会调节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 就大学而言,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按规律办就大学而言,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按规律办学。大学作为高度复杂的社会组织,必须按照三学。大学作为高度复杂的社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规律做事:一是按照大学发展的规律办学;二个规律做事:一是按照大学发展的规律办学;二是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三是按照科学管理是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教学;三是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律治校

24、。调查中很多校长指出,以科学发展的规律治校。调查中很多校长指出,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部分大学并没有真正建立观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部分大学并没有真正建立以人为本、尤其是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缺乏科以人为本、尤其是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缺乏科学管理的意识、缺乏成本效益的意识、缺乏质量学管理的意识、缺乏成本效益的意识、缺乏质量保障的意识,说到底就是缺乏对国家、对民族、保障的意识,说到底就是缺乏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以及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认真负责的精神。对社会以及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认真负责的精神。 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专题二: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践必须以先进思想引领实

25、践 大学是以探索真理、传播知识、引导社会价值观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始终担负着提高人类素质、发展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作为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大学对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力与推动力更加不可替代。为此,大学比其他组织负有更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如同政府、军队等国家机器一样,大学是最不能只代表自己利益和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类组织,坚持和谋求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并为之服务,必须成为大学不能动摇的思想意识和价值选择。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 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 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必

26、然。只要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只要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格局不变,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置及计划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格局不变,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置及计划审批权切实交给地方,国家充分尊重省级政府意见不作过多行政干审批权切实交给地方,国家充分尊重省级政府意见不作过多行政干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必将在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格局中,更加均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必将在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格局中,更加均衡地走向普及化发展阶段。衡地走向普及化发展阶段。 2020 2020我国我国1818岁人口在岁人口在16001600左右左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18-22岁)岁

27、)在在83758375万。如果我国高校招生数每年增长万。如果我国高校招生数每年增长4%4%以下,大体增加以下,大体增加2020万左万左右,届时高校招生数将达到右,届时高校招生数将达到850850万左右,如果同时另外万左右,如果同时另外800800万人接受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规模)后直接进入劳动力中等职业教育(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规模)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应该可以全部进入高等学校。市场就业,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应该可以全部进入高等学校。 为此,应该本着积极心态和发展思维,做好相关研究、宣传为此,应该本着积极心态和发展思维,做好相关研究、宣传和制度准

28、备。和制度准备。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 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 为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走向普及化阶段为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走向普及化阶段早做准备,关键是思想认识上的准备。早做准备,关键是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在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在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如何发挥中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甚至是鼓励一些县级城市举办新心城市的作用,甚至是鼓励一些县级城市举办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已经提了出来。型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已经提了出来。 19851985年年中共

29、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定提出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提出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19941994年年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当根据当时教育改革要求,又明确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时教育改革要求,又明确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框架。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框架。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怎样讲,怎样讲,值得研究。值得研究。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专题三:高等教育终将走向普及, 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需要做好思想及制度准备 未来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的增长模式必须创新。未来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的增长模式必须创

30、新。目前对中心城市办学,主要有三种意见:目前对中心城市办学,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对于宁波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新兴城市如何放权。一是对于宁波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新兴城市如何放权。这类有经济实力的城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地方高等教这类有经济实力的城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地方高等教育的经验,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方向明确,改革创新有力育的经验,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方向明确,改革创新有力度且保持了稳定。度且保持了稳定。 二是对于湖州等经济实力并不很强的中心城市,则希二是对于湖州等经济实力并不很强的中心城市,则希望高等教育由省级政府统包统管,甚至提出办地方高等教望高等教育由省级政府统包统管,甚至提出办地方高等教

31、育已经影响了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育已经影响了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 三是经济状况较为落后的地区,例如宿迁等地采用三是经济状况较为落后的地区,例如宿迁等地采用“公办民助公办民助”的改革发展模式,在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城市举的改革发展模式,在经济并不太发达的城市举办高等职业学院,更要通过体制创新的实践去完成。建议办高等职业学院,更要通过体制创新的实践去完成。建议关注类似天水、酒泉、张掖这类贫困地区的城市,发展高关注类似天水、酒泉、张掖这类贫困地区的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意见。等教育的经验和意见。 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

32、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标志,是改变了“条块分割” 的弊病,大部分原部委所属本科高校划归地方,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或省部共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前,原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约有340所,占当时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原部委所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办学水平较高、实力较强,是培养我国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依靠,也是发展各行业科学技术和提升其产品质量的重要基地。这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各行业的企业、事业发展,特别是国家紧缺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大影响作用。 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度

33、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由于一律向多学科综合化发展,有些高校的行业由于一律向多学科综合化发展,有些高校的行业教育特色优势有所淡化和削弱。与部委教育特色优势有所淡化和削弱。与部委“脱钩脱钩”以后,以后,如果共建措施不能得到体制保障,失去行业部委在资源、如果共建措施不能得到体制保障,失去行业部委在资源、信息、业务等方面支持后,这些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信息、业务等方面支持后,这些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招生就业等等许多方面也出现一些困难。产学研结合、招生就业等等许多方面也出现一些困难。划转地方后,有的省级政府要求学校完全为地方服务,划转地方后,有的省级政府要求学校完全为地方服务,基本上只招本省的生

34、源,无法发挥为全国有关行业服务基本上只招本省的生源,无法发挥为全国有关行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属于艰苦行业的院校和系科,如地、矿、的功能。特别是属于艰苦行业的院校和系科,如地、矿、油、煤、林以及海运、水产等,由于失去了部委的支持,油、煤、林以及海运、水产等,由于失去了部委的支持,发展的困难更大。如煤炭专业,因招不到学生,又没有发展的困难更大。如煤炭专业,因招不到学生,又没有了煤炭部,只好由煤炭工业协会的教育委员会出面,向了煤炭部,只好由煤炭工业协会的教育委员会出面,向教育部申请特批进行单独定向招生、签订服务合同、定教育部申请特批进行单独定向招生、签订服务合同、定单式培养。有人认为,这些年煤矿重大

35、安全事故不断,单式培养。有人认为,这些年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不断,缺乏行业专门人才培养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缺乏行业专门人才培养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这方面有很多改革探索经验值得推广,这方面有很多改革探索经验值得推广,主要主要建建议议有有: 第一,深化和完善体制改革,要在新的形势下,第一,深化和完善体制改革,要在新的形势下,恢复、建立和加强原行业部委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制恢复、建立和加强原行业部委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制度联系,包括:有省部共建协议、能落实共建的,度联系,包括:有省部共建协议、能落实共

36、建的,要认真具体落实共建协议;有共建协议但无法落实要认真具体落实共建协议;有共建协议但无法落实的(如部委已撤并),要探索新的与行业的共建机的(如部委已撤并),要探索新的与行业的共建机制;国家要在财政体制、科技体制、人事体制等方制;国家要在财政体制、科技体制、人事体制等方面开通行业、部委、企事业单位支持高校发展的政面开通行业、部委、企事业单位支持高校发展的政策制度,解决支持高校发展和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性策制度,解决支持高校发展和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性障碍。障碍。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第二,鼓励和支持原行业院校保持

37、、发展行业有关学第二,鼓励和支持原行业院校保持、发展行业有关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正确处理特色学科提高和多学科发科专业的传统优势,正确处理特色学科提高和多学科发展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彰显学校特色。展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彰显学校特色。 根据不同行业和高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根据不同行业和高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行业专业性强的行业院校(如航空、铁道、海运、气象、行业专业性强的行业院校(如航空、铁道、海运、气象、计量等),应特别加强和行业部委的联系;艰苦行业院计量等),应特别加强和行业部委的联系;艰苦行业院校和专业(如地、矿、油、水利、林业等),应有特殊校和专业(如地、矿、油、水利、林业等

38、),应有特殊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一般通用学科专业(如机、电、土、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一般通用学科专业(如机、电、土、化、轻工等)为主的院校则可强调为地方服务的同时发化、轻工等)为主的院校则可强调为地方服务的同时发展传统学科专业优势,为行业服务;新兴和短缺类学科展传统学科专业优势,为行业服务;新兴和短缺类学科专业(如电子、材料、信息、软件等)为主的院校,应专业(如电子、材料、信息、软件等)为主的院校,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协调,防止一哄而起。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协调,防止一哄而起。同时,明确省级政府的统筹管理要有责任支持学校特色发展,明确省级政府的统筹管理要有责任支持学校特色发展,明确地方

39、政府、部委、高校保证办学特色和质量的责任明确地方政府、部委、高校保证办学特色和质量的责任和权利。和权利。 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第三,尝试高校和大企业合作,广泛建立实习实第三,尝试高校和大企业合作,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在职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三训基地、就业基地、在职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三结合基地,开通高校与行业沟通联系的多种渠道和结合基地,开通高校与行业沟通联系的多种渠道和平台,加强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平台,加强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第四,发挥行业教育学会、董事会、理事会、第四,发挥行业教育学会、

40、董事会、理事会、专业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各行业学科专业之间的专业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各行业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及高校与行业科研、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替代联系及高校与行业科研、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替代或加强原部委指导协调行业院校的作用。切实发挥或加强原部委指导协调行业院校的作用。切实发挥行业协会、行业高教学会的作用,加强高校与行业行业协会、行业高教学会的作用,加强高校与行业的沟通、联系。的沟通、联系。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专题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制度创新任务依然艰巨 第五,关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体制问题。事实上,以上问题主要针对具有行业特色的本科院校,而

41、专科层次的地方院校中,有很大部分还是各地方行业部门举办的。其中属于财政经费拨款的院校,办学经费比较有保障,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费支持的,与地方财政拨款的高职院校相比,既有培养行业技能人才的明显优势,也有行业投入无根本保障的明显弱势。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 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战略思想及部署,最终应当落实到各地方教育规划及各高等学校的规划纲要之中。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特别提倡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包括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项规划,对于高等学校质量提升、管理规范和特色发展起到了很好

42、的推动作用。有关经验应该在调研基础上形成指导性战略思想写入规划纲要,以推动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研制工作。 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 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 做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际是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性工作。学校规划需要催生整体机制,以带动学校将全面改革与局部创新结合起来。局部创新往往表现为某一项或几项管理从结构上、流程上发生变化。全面改革是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重新定位,需要整个学校同心协力,在清晰远景和战略规划指引下进行彻底地再创造,从而创建一种制度环境,使教职工、行政人员感受改革势在必行,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人。专题五:

43、高等学校内部改革,专题五:高等学校内部改革, 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应注重制定战略规划的统领作用 我国地方高校制定发展规划主要经验有,第一,我国地方高校制定发展规划主要经验有,第一,高等学校在规划制定过程中高度关注地区经济的发高等学校在规划制定过程中高度关注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认准地方经济社会对高等学校发展展特点及趋势,认准地方经济社会对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地方专业特色培养人才。的要求,紧密结合地方专业特色培养人才。 第二,规划是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手段,高等学第二,规划是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手段,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强调学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受到广泛关注。例

44、如,强调学校发展规划也要明确六大要素,包括:为什么要做校发展规划也要明确六大要素,包括:为什么要做规划,规划目标和内容,谁来实施规划,实施进度规划,规划目标和内容,谁来实施规划,实施进度及时间,实施范围及领域,实施渠道、途径和手段。及时间,实施范围及领域,实施渠道、途径和手段。 第三,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是改进管理水平第三,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是改进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很多高校发展规划十分关注执行和落的有效手段,很多高校发展规划十分关注执行和落实情况。例如有些大学通过三任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实情况。例如有些大学通过三任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制定实施,已经成功将学校整体责任任期目标内化制定实施,已经成功将

45、学校整体责任任期目标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激发积极向上的工作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激发积极向上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使大家能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建活力和创造力,使大家能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学校建设发展。设发展。 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质量保障的基础是质量标准系统的统一,评估认证制度的跟进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以质量保障制度的建设为核心。 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办出特色,是“十一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抉择。经历近十年的快速

46、发展,许多高校忙于解决规模扩张的现实问题,在内部管理领域靠经验办事、无程序规范、无标准考核的传统管理模式,亟待根本转变。 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与实践,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师资素质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但教学评估只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手段,在高等教育各管理领域全面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

47、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障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社会普遍缺乏独立于举办者和办学者之外的专业认证组织。事实上,高校内部全体员工自觉参与的质量控制才能持久。在数万人规模的大学内部,质量管理及院系考核工作十分艰巨,亟待专业化指导、社会化服务的跟进。 2、不能沿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大学目标定位不同,保障措施及过程监控方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国际领域推进个性化评估认证的实践,不仅促进大学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和保持,而且促进了全社会对质量标准多样化趋势的认识。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教学评估存在标准趋同、程序简单、结果非正态分布

48、等问题,不利于调动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社会公信力。调研中有学校反映,根本不在乎这样评估的结果,只想等这种评估结束后,继续按照学校办学特色及其教育规律办好学校。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标准科学依据不足。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质量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学生及家长缺乏可靠、客观的质量评价证据,大学排行榜于是成为考生确定高考志愿的主要参考,多种民间大学排行榜应运而生。在一些市场行为操纵的大学排行榜中,仅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等单一因素评价大学整体质量并给予排名,已经明显地误导着学校、社会

49、和学生。调查发现,因为排行榜在高中毕业生中影响较大,一些大学甚至地方教育机关明知其评价标准不科学依然追捧甚至引以为据。 4、简单地引入ISO9000族质量认证。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典型特点是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文件化程序,以规范一个相对稳定和程式化的生产或教育过程,并在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的控制。运用IS09000的过程,是对内部管理体系重新设计、规划的改造过程,设计质量决定运用成效。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等教育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熟悉高等教育行业特殊性的教育认证机构的给予正确引导。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

50、量保障体系建设 5、缺乏对社会各类评估组织资质的元认证。目前社会上方兴未艾的各类排行榜,实际是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公共信息,由于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及后果。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对社会各类评估组织资质进行统一认证的制度,加大对这些机构的指导和检查,使大学排行榜真正成为经得起考验的排行榜,而不仅仅是一堆数据和一个结果。 6、专业协会在质量评估中的作用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国际相关经验表明,专业学术团体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工作中担任很重要的角色,由于专业协会是全国该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实际具备了评估认证机构的专业性、职业性、权威性要求。有关思想在我国上一个纲要明确提出

51、之后,有一些专业认证注意依靠专业学术团体的作用,例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筑专业认证,还有医学专业认证也正在启动。当评估和评价成为社会问责制度的基础,专业学术团体如何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中发挥作用,应该进一步明确并实际鼓励和推动。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的体制和职能上要有所转变。首先,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的体制和职能上要有所转变。借鉴美英等国成功经验借鉴美英等国成功经验, ,应尽快培育独立、自治的专业化教育应尽快培育独立、自治的专业化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发展,实现政府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与社会教育质

52、量评估机构的发展,实现政府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与社会教育质量认证组织共同发展,尽快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同时专业质量认证组织共同发展,尽快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同时专业评估应该向社会开放,由社会团体和大学组成的各学科专业学评估应该向社会开放,由社会团体和大学组成的各学科专业学会、研究会等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完成。行业及专业评估实际是会、研究会等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完成。行业及专业评估实际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必须广泛吸收各行业及专业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必须广泛吸收各行业及专业专家参加,以保证评估认证工作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职业性。家参加,以保证评估认证工作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职业性。 第二,

53、为确保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活动科学有效和客观公第二,为确保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活动科学有效和客观公正,应引入元评估机制,成立一个由政府宏观指导、非政府组正,应引入元评估机制,成立一个由政府宏观指导、非政府组织及专家广泛参与的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该认证委员会对社织及专家广泛参与的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该认证委员会对社会专业团体承担专业质量评估和认证工作的资质进行认证,再会专业团体承担专业质量评估和认证工作的资质进行认证,再由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认证机构,最终由专业由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认证机构,最终由专业认证组织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和认证,才会更有利于加强我国认证组织机构对高校进

54、行评估和认证,才会更有利于加强我国教育质量认证的客观公正性。教育质量认证的客观公正性。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专题六:关注质量评估认证, 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第三,要注重高等学校内部质量的保障与控制。引导各高校注重内部质量保证和控制,对本校所设专业和所授学位的质量和标准负责。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综合学校内各部门、学校所有成员的力量,共同履行质量保障的职责。 第四、加强高等学校管理领域的质量标准研究。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加强管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高等学校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成为一流大学,必须高度重视管理

55、工作,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高等学校管理领域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着重以高等院校内部主要管理工作领域为重点,其中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外事管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管理、后勤管理等。加强高校管理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管理领域的质量标准,只有按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才能上水平、出特色。 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强校之本,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始人才是强校之本,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提高高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

56、水平大学的核心问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核心问题,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迫切要求。目前,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迫切要求。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问题和矛盾。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秀拔尖人才及高水平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秀拔尖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创新团队数量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不利于人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不利于人才成长

57、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才成长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表现在设岗聘任工作上的问题是,现有的定编政策还是表现在设岗聘任工作上的问题是,现有的定编政策还是19851985年制定的,结合本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新的编制管理办法还没年制定的,结合本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新的编制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这使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与矛盾。有出台。这使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与矛盾。 首先,高校内部的机构设置、取消等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一首先,高校内部的机构设置、取消等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一些高校为了事业发

58、展,增设了很多管理机构,增加了不少管理人些高校为了事业发展,增设了很多管理机构,增加了不少管理人员。这些机构的成立期限和取消也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管理和辅员。这些机构的成立期限和取消也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管理和辅助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助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 其次,高校内部各二级院系的建制、规模和编制没有明确的其次,高校内部各二级院系的建制、规模和编制没有明确的规定。高校内部院、系、二级专业之间相差很大,但管理人员和规定。高校内部院、系、二级专业之间相差很大,但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备却相差无几。最近的定编定岗考虑到平稳过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备却相差无几。最近的定编定岗考虑到平稳过渡,高校内部各院系

59、所有人员全部进入到相应岗位,而不是按照渡,高校内部各院系所有人员全部进入到相应岗位,而不是按照各院系的科学定编后定岗位。各院系的科学定编后定岗位。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性的或者区域性的人力交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性的或者区域性的人力交流市场正逐步形成,但是针对高校教师的专门性人才市场尚未形流市场正逐步形成,但是针对高校教师的专门性人才市场尚未形成。高层次人才都被每个高校视为核心人才,高薪争夺,同时限成。高层次人才都被每个高校视为核心人才,高薪争夺,同时限制他们的流动。而对于没有被聘任的人员,却无法根本淘汰出去。制他们的流动。而对于没有被聘任的人员,却无法根本淘汰出去。 专题七

60、: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设想、基本思路及建议: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设想、基本思路及建议:高校的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始终以促进人才队伍发展和人高校的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始终以促进人才队伍发展和人才作用发挥为目标,应围绕人才的配置机制、遴选机制、才作用发挥为目标,应围绕人才的配置机制、遴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推进。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推进。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事业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事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事业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61、。事业的发展以及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首先,应尽快解决聘任制度的可操作性问题。首先,应尽快解决聘任制度的可操作性问题。教教师法师法规定规定“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育行政部门制定。”但无论教育部还是地方的教育行政但无论教育部还是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制定出有关教师聘任制的规章。有些地部门,至今尚未制定出有关教师聘任制的规章。有些地方虽然颁发了在本地区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文件,但其既方虽然颁发了在本地区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文件,但其既不是教育法律的落实,也不是教师聘任制的法律依据。不是教育法律的落实,也不是教师聘任制的法律依据。 专题七

62、: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专题七: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其次,高校扩招以后形势变化和发展状况,迫切需要重新其次,高校扩招以后形势变化和发展状况,迫切需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标准。应尽快出台新的编制管理办法,使各事业核定教师编制标准。应尽快出台新的编制管理办法,使各事业单位制定人员编制管理办法有科学的政策依据。基本的思路是单位制定人员编制管理办法有科学的政策依据。基本的思路是遵循高等学校规律及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遵循高等学校规律及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需要,适当增加高校教师编制。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的需要,适当增加高校教师编

63、制。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牵头组织,对高校的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进行基础应牵头组织,对高校的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进行基础分析,做出普适性的岗位描述。高校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岗位进分析,做出普适性的岗位描述。高校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岗位进行细致分析后制定岗位说明书,以此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行细致分析后制定岗位说明书,以此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及其聘期考核的基准点。任职条件及其聘期考核的基准点。 第三,高等学校想要引领社会潮流,做社会变革的先驱,第三,高等学校想要引领社会潮流,做社会变革的先驱,首先应当融入社会大潮中去。高校只有首先应当融入社会大潮中去。高校只有“特聘教授特聘教授”

64、岗位才面岗位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是不够的,应该敞开校门,广纳社会各界的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是不够的,应该敞开校门,广纳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只有全社会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向高校聚集,才能优秀人才。只有全社会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向高校聚集,才能从根本扭转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局面。从根本扭转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局面。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 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 地方高校强调,在谋划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地方高校强调,在谋划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对区域高等教育和地方大学的发展应予以应有的和足够对区域高等教育和地方大学的发展应予以应有

65、的和足够的重视。在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的浪潮冲击加剧的的重视。在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的浪潮冲击加剧的形势下,地方高校要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形势下,地方高校要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有的贡献。希望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制定,进一步明确的制定,进一步明确“分分类指导类指导”的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的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允许不同类型和不校的性质任务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允许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高水平大学的认证和培育应

66、该区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水平大学的认证和培育应该区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分别组织实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的高等学校分别组织实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要以这种认证为基本依据。要以这种认证为基本依据。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 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实力较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实力较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需国家加强指导和投入。需国家加强指导和投入。 以陕西为例,在教育大省与经济欠发达的省情条件下,现有普通以陕西为例,在教育大省与经济欠发达的省情条件下,现有普通高校高

67、校8888所(不含军事院校所(不含军事院校9 9所,所,1919所成人高校和所成人高校和2020个民办高等教育机个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公办的构),其中公办的5959所,民办的所,民办的1717所,国有民办的三本独立院校所,国有民办的三本独立院校1212所。所。在校生约为在校生约为8080万人。万人。9898年以来由中央部委划转地方共建的院校(简称年以来由中央部委划转地方共建的院校(简称划转院校)划转院校)2222所,占陕西省公办高校数所,占陕西省公办高校数37%37%,而在校生则占到国办院,而在校生则占到国办院校的校的70%70%左右。左右。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68、,19981998年划转地方时,在校博士、硕士年划转地方时,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折合人数共计和本科生折合人数共计71127112人,人,20072007年为年为3.33.3万余人(其中博士生增万余人(其中博士生增加加1010倍,硕士生增加倍,硕士生增加1010倍,本科生增加近倍,本科生增加近4 4倍),而倍),而1010年来基本教育年来基本教育经费(人头费)没有增加。据悉,部属院校的生均教育费约为经费(人头费)没有增加。据悉,部属院校的生均教育费约为83008300元元左右,而省属高校的仅为左右,而省属高校的仅为24002400元,为国家拨款人头费的元,为国家拨款人头费的28%28%左右,且

69、左右,且不提各方算法的不一致和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拨款。不提各方算法的不一致和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拨款。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专题八:高等教育拨款要保证公平, 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地方高校呼吁政策倾斜 此外,地方高校比较关心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此外,地方高校比较关心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认为经过多年积淀与发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正处认为经过多年积淀与发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正处在规模迅速扩张的一个时期。要求重构研究生教育体在规模迅速扩张的一个时期。要求重构研究生教育体制,建立合理的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培养制,建立合理的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培养单位自主办学以及具有开放性特

70、征的研究生教育运行单位自主办学以及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希望在地方重点大学试办研究生院,为研究生机制。希望在地方重点大学试办研究生院,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同时强调加快实施研究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同时强调加快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多层次、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希望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希望规划规划纲要纲要的调研工作,能从政策、规划、条件等方面对的调研工作,能从政策、规划、条件等方面对我国试办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重新审定,构建符我国试办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重新

71、审定,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状况的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状况的研究生教育新体制和新机制。研究生教育新体制和新机制。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 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起来的。近20年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重视,初步建成了适合国情的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组成的特殊教育体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高等特殊教育包括有各种特殊需要的残疾学生的高等教育和为残疾青少年教育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一方面残疾

72、学生的高等教育在建立和发展,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和高校都在依法招收残疾学生。2006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4371人(其中本科盲生145人、聋生254人、致残1760人;其余为大专高职大学生),特殊教育院校录取986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有计划地在全国六大区部署师范大学建立特殊教育专业,近年又有多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20世纪80年代培养过特殊教育方向的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90年代在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建立了特殊教育硕士点。21世纪在华东师大、北京师大有了特殊教育博士点并培养了中国自己的特殊教育博士。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特别关注高

73、等特殊教育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 高等特殊教育虽然总体上已经逐渐走上了快速和正常化的轨道,但目前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办学的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定位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整体教育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中缺乏对高等特殊教育的宏观指导与管理。高等特殊教育中的特教专业(系)大都属于师范教育,归属主管师范的教育部门管理,而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来说,很难说清具体属于哪个部门主管,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院、系(或)专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没有机构去考虑他们整体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例、校园建设面积、办

74、学资金及软硬件设施数量、教育教学要求、专业设置要求等,这些方面应有具体标准和国家应配套的特殊政策,不能仅仅依靠所在的大学依据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些政策以外的“小”问题。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 由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应包括把特殊教育大国(2006年中国残疾人有8296万人,在每年高校几百万招收的高校生中残疾学生仅占1-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近10%和我国残疾人在人口中的比重6,34%)建设为特殊教育强国的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关心特殊教育”,说明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高等特殊教育作为特

75、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龙头和带动的作用,今后总体上的发展重点还应放在院校的数量、在校生人数、专业设置数量、高水平专业师资数量上,其中,院校数量的发展应重点放在国家的西部地区和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院(系或专业)。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专题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应特别关注高等特殊教育 要通过国家政策制定高等特殊教育的规划、发展和管理机制问题,要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对高等特殊教育宏观发展及政策的研究、办学规模及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资金投入和筹措等方面工作的协调和管理,统一解决高等特殊教育与基础特殊教育在学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的贯通、教育教学方法的

76、协调一致、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应根据国家宪法、残疾人法规和高等教育法规,加强高等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制度的建设,尽快出台残疾人教育法,并保障执行。 国家应对特殊教育学院建设给予经费支持,要有专门管理及协调特殊教育学院的部门,制定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设置标准,理顺机制,在经费投入、教师待遇、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研究。实行国家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解决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教津贴和职称评聘等政策,设置聋人手语翻译编制。建议普通高等院校专业面向残疾人开放。放宽对专业刊物的限制,增加特殊教育的学术期刊。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

77、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全社会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实际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当提倡伪宏观教育决策服务。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要有战略意识、预警意识及服务意识,要注意结合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国际趋势做好前瞻性的“预研究”;也应当在决策出来之后,对政策内容进行专业化的解读;还可以

78、依靠数据和调查案例对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要提倡有组织性研究,提倡团体作战和集中攻关,以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成果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提倡具有理论导向的实践研究。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研究不可能深刻,没有实践研究支撑的教育理论不可能科学有效。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更加复杂、内容更加丰富,但质量与效益将永远是高等教育科学高度关注的研究主题,并且要求有关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强调本土意识。我国高等教

79、育研究方面有两方面问题还没有解决:一是目前很多理论来自公共政策;二是很多理论都是国外 “舶来品” 。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还需要不懈努力。相信对中国高等教育经验的研究,不仅提升我搞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也会对丰富世界高等教育科学理论做出我们的贡献。 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v广泛动员并有效地整合高等教育的行政决策、改革广泛动员并有效地整合高等教育的行政决策、改革实践及理论研究三方面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实践及理论研究三方面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动动“遵循科学发

80、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这一重大研究项目课题的研究。项目自研究项目课题的研究。项目自2008年初正式启动,年初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调研、申请立项、组织申报、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调研、申请立项、组织申报、开题部署等工作。开题部署等工作。 v这一研究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研究历史上从未有这一研究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研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过的“大手笔大手笔”,开创了三个,开创了三个“史无前例史无前例”。一是。一是课题同时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同时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和中国高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

81、重大攻关项目和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研规划重大项目中同时立项;二教学会高等教育科研规划重大项目中同时立项;二是项目十多个子课题分别由中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是项目十多个子课题分别由中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声望的专家学者领衔负责;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声望的专家学者领衔负责;三是项目所争取到的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共计是项目所争取到的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共计660万万元。元。 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v组织推动学会分支机构管理类分会开展组织推动学会分支机构管理类分会开展高等学校管高等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标准研究

82、理和办学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的研究。教学管理、学课题的研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信息化管理、外事管生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信息化管理、外事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图书馆及档案馆管理、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图书馆及档案馆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都结合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后勤管理等方面都结合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召开了管理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很多调研内容已题召开了管理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很多调研内容已经反映到学会经反映到学会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调研报告之中。的调研报告之中。v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成果汇报阶段,计划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成果汇报阶段,计划2009年

83、组织全国专家参加中期成果汇报,希望有关分会抓年组织全国专家参加中期成果汇报,希望有关分会抓紧做好准备。力争再用一年时间拿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紧做好准备。力争再用一年时间拿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为高等学校制定管理规范及管理制度、践研究成果,为高等学校制定管理规范及管理制度、推进专项管理水平认证及专业人员培训打好坚实基础,推进专项管理水平认证及专业人员培训打好坚实基础,力争同时带出一支既有管理实践经验又有相关研究基力争同时带出一支既有管理实践经验又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专家队伍。础的专家队伍。专题十:推动高等教

84、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v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经验纪实研究选题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经验纪实研究选题v体制突破、地方统筹经验研究体制突破、地方统筹经验研究v院校合并调整发展经验研究院校合并调整发展经验研究v行业院校划转地方综合发展经验研究行业院校划转地方综合发展经验研究v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经验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经验研究v高职院校特色定位和发展经验研究高职院校特色定位和发展经验研究v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经验研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经验研究v独立学院资源整合教育资源经验研究独立学院资源整合教育资源经验研究v高校规划发展探索经

85、验研究高校规划发展探索经验研究v多校区办学及管理实践探索研究多校区办学及管理实践探索研究v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探索经验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探索经验研究v大学城区建设发展经验研究大学城区建设发展经验研究v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研究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研究v大学投融资实践探索经验研究大学投融资实践探索经验研究v大学内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经验研究大学内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经验研究v高等学校横向联合办学探索经验研究高等学校横向联合办学探索经验研究v教学及管理质量的评估认证进展经验研究教学及管理质量的评估认证进展经验研究v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v东西部大学对口支援成效研究东西部大

86、学对口支援成效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实问题,反映趋势或具有前瞻、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实问题,反映趋势或具有前瞻性问题,提供恢弘的视野,恰当判断和评价;性问题,提供恢弘的视野,恰当判断和评价;2、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意识,十分注重实现一定政策、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意识,十分注重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过程和技术程序,使理论研究、现实问题和目标的过程和技术程序,使理论研究、现实问题和政策目标形成直接联系;政策目标形成直接联系;3、具有比较大的综合性,能反映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碰、具有比较大的综合性,能反映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碰撞,包含不同看法的整理和加工;撞,包含不同看法的整理和加工;4、以统

87、计材料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具有翔实数据和案、以统计材料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具有翔实数据和案例;例;5、创造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式和形态,与整、创造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式和形态,与整个知识信息社会基本特点相联系,打破了传统意义个知识信息社会基本特点相联系,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和应用的划分和界限,这种理论与传统理上的理论和应用的划分和界限,这种理论与传统理论具有同样价值。论具有同样价值。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依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总之,经济发展机制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怎样体现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很值得研究思考。 同时,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紧密相连。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一定会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科学,也会继续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断变革。 因此,结合规划纲要的调研要求,以及规划纲要颁布后的宣传需要,还应该广泛动员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