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重难点课程哲学部分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重难点课程哲学部分课件3(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学海文万学海文 王王 斌斌 2009 2009年年4 4月月2626日日钻石卡基础知识重难点课程哲学部分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 1、价值及其特性、价值及其特性 实践的真理尺度:反映了客观规律和本质。实践的真理尺度:反映了客观规律和本质。 实践的价值尺度:满足人们的需要。实践的价值尺度:满足人们的需要。(1 1)价值的含义)价值的含义 -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客
2、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或人。价值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或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价值的特性)价值的特性 a. a.客观性客观性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b.b.主体性
3、主体性 c.c.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 d.d.多维性多维性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一,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性认识。
4、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 1)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激励制约制约导向导向(2)(2)价值观价值观 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
5、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 3)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
6、2004-2011AsposePtyLt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 4.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1)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
7、辩证统一为前提。)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为前提。(2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 3)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a.相互制约相互制约 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 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
8、程,有赖于价值在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b.b.相互引导相互引导 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 真理的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真理的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的价值追求。 c. c.相互促进相互促进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9、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 4)真理和价值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真理和价值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其本质和规律。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 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的
10、原则。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 深圳歌手丛飞在深圳歌手丛飞在8 8年间,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年间,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身却是患癌症,负债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身却是患癌症,负债1717万元,有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丛飞的行为表明( )(20062006年真题年真题2020题)题) A A人的
11、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 B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
12、际出发(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 1、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2 2、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3 3、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 1、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
13、创新 2 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先导。(2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
14、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2. 2.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 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 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 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 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3.必然和自由、
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必然和自由、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1)必然和自由必然和自由 a. a.含义:含义: 必然:客观规律。必然:客观规律。 自由:自由: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 b.联系联系 必然是自由的根据,没有必然就没有自由。必然是自由的根据,没有必然就没有自由。 认识必然,才有自由。认识必然,才有自由。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必然王国和自由
16、王国 必然王国: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必然王国: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2006(2006年单选题第年单选题第3 3题
17、题) )A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第二章第二章 经典测试题经典测试题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 1、 认识本质的两个方面认识本质的两个方面2 2、 主体和客体的两种关系主体和客体的两
18、种关系3 3、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4 4、 能动反映的两个特点能动反映的两个特点5 5、 认识的两次飞跃认识的两次飞跃6 6、 认识的两种形式或两个阶段认识的两种形式或两个阶段7 7、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错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错误8 8、 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的两种属性9 9、 实践标准的两个特点实践标准的两个特点1010、实践的两种尺度、实践的两种尺度认识论的十个“两”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
19、osePtyLtd.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历史发展中的作用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
20、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决定力量决定力量历史发展历史发展动力动力有无客有无客观规律观规律历史的创历史的创造者造者唯物唯物史观史观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社会基本矛盾矛盾有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唯心唯心史观史观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主客观精主客观精神神无无少数英豪少数英豪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
21、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b.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的内容的内容 a.a.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人口因素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
22、004-2011AsposePtyLtd.2001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17.17.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存在”范畴的有(范畴的有( )A.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Evaluationonly
23、.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c.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从的更替和发展。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从的更替和发展。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
24、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人(2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社会意识及其结构个人意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群体意识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 社社会会意意识识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感情、情绪、愿望、风俗、习惯、传统、感情、情绪、愿望、
25、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风气社会风气 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 (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自发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自发) ) ( (形成观念体系、形成观念体系、 系统化、理论化系统化、理论化) )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 艺术、哲学艺术、哲学 ( (属于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有阶级性有阶级性) ) 非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 ( (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 )(文化结构)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
26、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
27、发展。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
28、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 4)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5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E
29、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 1)生产力)生产力含义含义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
30、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对生产力范畴的深入理解对生产力范畴的深入理解 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生生产产力力的的构构成成实体性因素实体性因素渗透体性因素渗透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劳动资料( (客观尺度客观尺度)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 (自然物与人工物自然物与人工物) ) 劳动
31、者劳动者( (首要的主导因素首要的主导因素)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19961996年理科年理科2 2题)题)A.A.劳动工具的状况劳动工具的状况 B.B.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C.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32、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20022002年理科年理科3 3题)题)A.A.劳动者劳动者 B. B.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 C.C.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D. D.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含义含义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的经济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的经济关系。 狭义狭义: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
33、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广义: :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的生产关系体系。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001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理科)年全国硕士研究
34、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理科)辨析题辨析题 31. 3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
35、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 1)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力(生产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
36、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原始工具原始工具青铜器青铜器铁器铁器 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原始公有制原始公有制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生生产产关关系系的的变变革革Evaluationonly.Cr
37、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求时, ,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
38、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矛盾运动过程:矛盾运动过程:基本相适合基本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相适合基本相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反
39、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步的最高标准”。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的重要依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Evalua
40、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经济基
41、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政治上层建筑层建筑观念上观念上层建筑层建筑 意意 识识 形形 态态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设施:军队、警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法庭、监狱、政府部门
42、、党派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制度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艺术、哲学、宗教 上上层层建建筑筑的的构构成成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1999(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年理科多选题第1818题题) )A.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B. 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制度C. C.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 D. D
43、.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E. E. 社会风俗习惯社会风俗习惯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
44、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国体和政体国体和政体a.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b.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级采取什
45、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自己的统治。c.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产生性质
46、性质变革变革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 (2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 a.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
47、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状况的规律。矛盾运动过程:矛盾运动过程: 基本相适合基本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相适合基本相适合(4 4
4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规律的意义。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1.1.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的内涵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形态经济形
49、态政治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制度)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原始原始社会社会奴隶奴隶制制社会社会封建封建制制社会社会资本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社会共产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社会其第一其第一其第一其第一阶段是阶段是阶段是阶段是社会主社会主社会主社会主义社会义社会义社会义社会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
50、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1)统一性:统一性: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的统一性。(2)(2)多样性:多样性: a.a.具体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具具体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有各自的特殊性。 b. b.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
51、多样性。不同特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1)必然性必然性 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2)选择性选择性 a.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社会发展的客观必
52、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择性。 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 4.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