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80087798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概述q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q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定义、分类方法)(定义、分类方法)q滴定分析中的计算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习题解析习题解析20. 解:f=6-1=5, 当P=95%时,F表=5.05注意:对于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可属于双边检验。此时虽查的置信度为95%,但所做统计推断的置信度为(1-2=90%)由于FF表,故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21. 解:当P=95%时,t表=2.26由于t t表,故以9

2、5%的置信度判断,该方法不可靠。25. 解:两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 24.26 24.50 24.63 24.73 6.222 6.400 6.408 6.416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与其他结果相差较大的个别测定值,称为可疑值或异常值。(1)由于Q1和Q2均小于Q表,故24.26和24.73这两个数据都不应舍弃。当P=90%时,Q表=0.76(2)由于Q1大于Q表,而Q2小于Q表,故6.222应舍弃,而6.416不应舍弃。当P=90%时,Q表=0.7627. 解:(1)查表有t95%,3=3.18 ,t95%,2=4.30(2)121.771 121.781 121.787 121.803当P

3、=95%时,G表=1.46由于G G表,故以95%的置信度判断,该数据应舍弃。(3)当P=95%时,t95%,5=2.02由于t t表,故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4)(5)28. 解:(1) 57.6+17.4+0.3=75.3(2) 0.03255.1060.1140 =0.071154=0.0712(3)(4) pH=10.58,H+=10-10.58=2.6 10-1110. 解:加入盐酸后,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均转化为氯化钾,过量的盐酸由氢氧化钾中和后全部转化为氯化钾,故所得残渣为氯化钾。 由于生产的氯化钾的物质的量即等于K+的物质的量,也等于Cl-的物质的量,故有两种方法求解KCl的质

4、量。nHCl= nCl-= nKCl=1.000 46.00 1.000 10-3 =0.04600molKCl的摩尔质量为74.55g.mol-1, mKCl= nKClMKCl = 0.0460074.55 =3.4293=3.429g11. 基准试剂氯化钠,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硝酸银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氯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而潮解,用来标定硝酸银时消耗的体积就增大,从而使得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偏高。13.(1) 正误差 (2) 负误差 (3) 负误差 (4) 结果混乱 (5) 负误差 (6) 无影响 (7) 结果混乱 (8) 负误差13. (9) 正误差 (10) 负误差19第六

5、章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imetry)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多元酸碱的滴定多元酸碱的滴定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酸碱滴定法的应用20共共16学时学时酸碱滴定法是以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酸碱滴定法是以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由于络合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分析方法。由于络合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平衡都受到都受到溶液酸度的影响

6、,故酸碱平衡是四大溶液酸度的影响,故酸碱平衡是四大化学平衡的基础。化学平衡的基础。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酸碱平衡理论)酸碱平衡理论(质子平衡和分布系数质子平衡和分布系数)(2)各类酸碱溶液的)各类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值计算方法(3)各类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各类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21第一节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酸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A(碱碱) + H+HA(酸酸)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只差一个质子只差一个质子)酸碱半反应:酸碱半反应:22反应中HA失去一个质

7、子生成其共轭碱A-;或者碱A-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其共轭酸HA。酸碱半反应就是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转变过程。 酸碱的定义是广泛的,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同时,酸与碱是相对的,与本身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举例举例举例举例241)具有共轭性)具有共轭性 2)具有相对性)具有相对性 3)具有广泛性)具有广泛性HAHAA A + H+ H+如:如:如:如:HCOHCO3 3既为酸,也为碱既为酸,也为碱既为酸,也为碱既为酸,也为碱 (两性物质)(两性物质)(两性物质)(两性物质) 如:如:如:如:特点:特点:HH2 2O O 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中性分子,既

8、可为酸,也可为碱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如:如:如:如:25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反应的实质:1.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2.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简化:简化:例:例:HCl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在水溶液中的解离26例:例:HCl与与NH3的反应的反应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水合质子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水合质子H3O+的媒介作用完成。的媒介作用完成。水分子既能接受质子,也能提供质子,故其为水分子既能接受质子,也能提供质子,故其为 酸酸碱两性碱两性物质。物质。27酸酸1碱碱2酸酸2碱碱1水分子的解离水分子的解离28

9、例:盐的水解反应例:盐的水解反应29二、二、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 )活度常数活度常数酸碱反应酸碱反应平衡常数:衡量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衡量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弱酸:弱酸:弱碱:弱碱:在稀溶液中,通常将溶剂的活度视为在稀溶液中,通常将溶剂的活度视为1。30水:水:Ka、 Kb 、Kw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酸碱反应达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活度之间的关系,称为活度常数,平衡时各组分活度之间的关系,称为活度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是温度的函数。(25 ) 31如已知 氢离子的平衡浓度,则计算式为:单位:位: molL

10、-1 i:活度系数活度系数活度系数:表示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活度系数:表示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活度、活度系数和浓度常数活度、活度系数和浓度常数 1、活度(、活度(a)与浓度()与浓度(c)的关系)的关系实际溶液中 i 离子的活度为:32浓度常数:浓度常数:若各组分以浓度表示,则与与温度和离温度和离子强度子强度有关有关33在酸碱混合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氢离子的活度是用pH计测得的,而其他组分仍用浓度:与与温度和离子强度温度和离子强度有关有关,该该常数在实用中较为方便。常数在实用中较为方便。34三、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三、酸碱的强度、共

11、轭酸碱对Ka与与Kb的关系的关系酸:酸:碱:碱:酸的强度:给出质子的能力酸的强度:给出质子的能力碱的强度:接受质子的能力碱的强度:接受质子的能力与溶剂接受或与溶剂接受或给出质子的能给出质子的能力有关力有关结论:结论:Ka和和Kb 的大小是衡量酸碱的强度的大小是衡量酸碱的强度Ka越大,越大,HA的酸性越强的酸性越强Kb越大,越大,A-的碱性越强的碱性越强1. 1. 酸碱的强度酸碱的强度35酸:酸:碱:碱:2. 共轭酸碱对的共轭酸碱对的Ka与与Kb的关系的关系共轭酸碱对共轭酸碱对36Ka和和Kb 的大小是衡量一种酸或碱的酸碱强度的大小是衡量一种酸或碱的酸碱强度Ka越大,表明这种酸越大,表明这种酸(

12、如如HA)的酸性越强的酸性越强Kb越大,表明这种碱越大,表明这种碱(如如A-)的碱性越强的碱性越强KaKb H+ OH-=Kw 或或 pKa+pKb=14.00一种酸的强度越大一种酸的强度越大(Ka越大越大),其相应的共轭碱的,其相应的共轭碱的碱性碱性(Kb)越小,反之亦然。越小,反之亦然。结论:结论:37在水溶液中,HClO4、H2SO4、HCl和HNO3等都是强酸,如果浓度不大,它们在水中能完全解离,故显示不出它们之间酸强度的差别, 所以H3O+是水溶液中实际存在的最强酸的形式。它们的共轭碱 、 、Cl-和 都是极弱的碱。同理,OH-是水溶液中最强碱的存在形式。38-H+,Ka1+H+,Kb3-H+,Ka2+H+,Kb2-H+,Ka3+H+,Kb1酸式解离酸式解离碱式解离碱式解离例例多元酸碱各级解离常数的大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