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80022008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孔子:和为贵墨子:兼相爱、爱无差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

2、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的科学设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

3、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毛泽东发表于1956年9月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和谐建设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思想奠定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4、谐社会的提出2002年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中共十六届四中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中共十六届四中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构建社会主

5、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现实依据第一,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第一,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第二,把握复

6、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第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005年年2月,胡锦涛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要建设的和谐社会,

7、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第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第二,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第三,正确把握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第一,提出构建社

8、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第二,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实践意义第一,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

10、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

11、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共同建设。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

12、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改革开放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政治团体政治上的平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为我们化解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2020年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标和主要任务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

13、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4、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七大报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

15、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

16、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医疗机构运行体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用药。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