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汽D1系列发动机培训资料PPT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23MB
约49页
文档ID:579763690
重汽D1系列发动机培训资料PPT_第1页
1/49

中国重汽中国重汽D12系列发动机培训资料系列发动机培训资料2008年年11月月 1.D12发动机概述2.各机型外特性曲线2.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3.附件的主要技术规格4.主要零部件的配合间隙5.主要螺栓拧紧力矩和拧紧方法6.结构简单介绍7.装配注意事项 D12系列柴油机是中国重汽自主研制设计开发而成的中国重汽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进行联合设计,运用了世界上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测试方法,以达到欧Ⅲ 、欧Ⅳ排放标准,功率460马力,B10寿命100万公里,整机噪声低于97dB(A)作为基本目标,历时仅3年的时间开发成功了D12系列发动机D12国Ⅲ柴油机采用日本电装新一代共轨燃油系统、四气门结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D12发动机 –概述 D12发动机–整体外观图 D12发动机–整体外观图 D12发动机–外特性曲线D12.46-30D12.46-30柴油机柴油机外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 D12.42-30柴油机柴油机外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  D12发动机–外特性曲线D12.38-30D12.38-30柴油机柴油机总功率曲线总功率曲线 D12.34-30柴油机柴油机总功率曲线总功率曲线  D12发动机–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序号项 目单位机 型D12.46-30D12.42-30D12.38-30D12.34-301型式直列、水冷、四冲程、增压中冷、高压共轨2气缸数63缸径×冲程mm126×1554活塞总排量L11.5965压缩比17:16额定功率kW3393092792497最大额定净功率kW3353052752468额定转速r/min20009最大扭矩N·m200018201650147010最大扭矩转速r/min1100~150015活塞平均速度m/s10.3316最高空车转速r/min2200±5017怠速转速r/min650±50 D12发动机–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续表)序号项 目单位机 型D12.46-30D12.42-30D12.38-30D12.34-3018活塞漏气量L/min≤16020发火次序1-5-3-6-2-421供油提前角ECU控制22进气门间隙(冷态)mm0.4±0.03排气门间隙(冷态)mm0.5±0.0323全负荷最大排气烟度m-1符合 GB3847-2005的要求24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m-1符合 GB3847-2005的要求25排气污染物COg/kWh≤2.1HCg/kWh≤0.66NOxg/kWh≤5.0PMg/kWh≤0.1026噪声dB(A)≤9727机油压力额定点kPa350~550怠速点kPa120~250 D12发动机–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续表)序号项 目单位机 型D12.46-30D12.42-30D12.38-30D12.34-3028润滑油油底壳容量L3629净质量kg110030曲轴旋转方向(从自由端看)顺时针31允许纵倾 前面/后面长期(°)10/10短期30/3032允许横倾排气管侧/进气管侧长期(°)35/15短期40/3033外形尺寸长mm1575/1646宽mm825高mm1090 D12发动机–附件的主要技术规格序号名称机型规格(参数)项目D12.34-30D12.38-30D12.42-30D12.46-301柴油滤清器型式双级滤清器2水泵型式离心式转速, r/min在3700r/min时,流量8.4L/s,扬程16.8m3机油泵型式齿轮式单级泵安全阀开启压力, kPa600±50kPa4曲轴减震器型式硅油式外径尺寸ø2805增压器型号HX55W6机油滤清器型式大容量旋装式纸滤芯7节温器型式腊式、芯体组合型开启温度, °C80±2或71±2全开温度, °C80°C的9271°C的838机油冷却器型式板翅式 D12发动机–附件的主要技术规格(续表)序号名称 机型 规格(参数) 项目D12.34-30D12.38-30D12.42-30D12.46-309起动机型式减速型功率, kW7.5电压, V2410发电机型式整流调压一体式功率, W1680电压, V2811风扇型式增强聚酰胺整体式和硅油离合器式外径, mmø640环形ø704环形ø704环形ø750环形12空气压缩机型式双缸水冷工作压力, kPa100013供油泵型号HPO生产厂家DENSO14喷油器型号801*(带QR码)喷油压力MPa25~160(MAX)生产厂家DENSO D1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配合间隙序号项目配合值(mm)1气缸套与气缸体间隙-0.02~0.0232气缸套高出气缸体上平面值0.05~0.103主轴瓦与曲轴间隙0.074~0.1484曲轴轴向与止推片轴向间隙0.116~0.2975连杆轴瓦与曲轴间隙0.049~0.1236连杆大头端面与曲轴轴向间隙0.15~0.357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间隙0.04~0.0618活塞销与活塞销座间隙0.009~0.02190.35~0.600.40~0.600.35~0.55100.07~0.110.03~0.08冷态活塞环开口工作间隙: 第一环 第二环 第三环 冷态活塞环端面间隙: 第一环 第二环 第三环 D1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配合间隙(续表)序号项目配合值(mm)11活塞与气缸套配缸间隙0.121~0.16412凸轮轴与衬套间隙0.04~0.1213凸轮轴与止推片轴向间隙0.1~0.414挺柱与挺柱孔间隙0.025~0.08915齿轮侧隙0.15~0.3316喷油器凸出气缸盖底面值1.3~1.817进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0.025~0.05418排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0.043~0.07219-0.18~0.22±0.220摇臂衬套与摇臂轴间隙0.012~0.06621气门间隙: 进气排气0.4±0.030.5±0.03气门底面在气缸盖上的凹入值: 进气 排气 D12发动机–主要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拧紧方法 D12发动机–主要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拧紧方法(续表) D12发动机–主要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拧紧方法主轴承螺栓拧紧方法:按下图所示顺序先拧紧140N·m,再按顺序转角120°±5°拧紧,之后再转角90°±5°拧紧,主轴承螺栓安装时支承面及螺纹应涂微量润滑油。

D12发动机–主要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拧紧方法气缸盖主螺栓及副螺母拧紧方法:a)将14个副螺栓涂乐泰胶262后种入气缸体,拧紧到20~30N·mb)将主螺栓、副螺栓螺母的螺纹及承压面涂润滑油后,将主螺栓按附图次序拧紧到60N·m,再将副螺栓螺母按附图次序拧紧到25N·mc)将主螺栓按附图所示次序拧紧120°±5°转角d)将副螺柱螺母按附图所示次序拧紧120°±5°转角e)将主螺栓按附图所示次序再拧紧120°±5°转角f)将副螺柱螺母按附图所示次序再拧紧120°±5°转角 D12国Ⅲ系列柴油机结构紧凑、刚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性能优良、经济性好结构特点概括如下:ØD12柴油机保留WD615柴油机部分设计特点,一缸一盖、框架式结构、干式气缸套,气缸中心距、气缸直径相同ØD12柴油机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具有换气损失小、充量系数高的特点;同时,喷油器中置提高了燃油雾化质量Ø采用后置齿轮传动设计(飞轮端),实现了较低的齿轮噪声ØD12欧Ⅲ系列柴油机采用电装新一代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可实现每循环达五次的喷油UHD泵最高共轨压力可达160MPa,DLC喷油嘴具有更高的可靠性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 机体、曲轴箱、飞轮壳机体、曲轴箱、飞轮壳•机体由高强度灰铸铁制造,曲轴箱由球墨铸铁铸造,以曲轴中心线水平分开成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机体、下部为曲轴箱。

机体与曲轴箱之间没有垫片,在连接前须将结合表面擦净,整体接合面涂密封胶(乐泰510)机体与曲轴箱连接后首先将14只M18主轴承螺栓按要求拧紧然后将两侧24只M8六角头螺栓拧紧整个机体刚度高,有利于整机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及降低振动和噪声•机体上有七道主轴承,宽度全部相同止推片置于第六道主轴承座两侧•机体采用薄壁干式缸套结构气缸套与机体缸孔间为过渡配合气缸套内表面为特制的平台网纹,对加快磨合和耐磨性能均有良好的效果•机体的前端与前罩壳连接, 结合表面应涂密封胶(乐泰518),后端通过飞轮壳过渡板与飞轮壳连接机体左侧有前后贯通的主油道右侧有一个副油道(不贯通),有6个冷却喷嘴与之联通,用于喷油冷却活塞•七道凸轮轴轴承座位于机体左内侧机体的左侧面有一个安装机油冷却器的水室,与机体缸筒水夹层相连机体总成下部(在曲轴箱上)有一个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结合面,机油滤清器总成通过4只M8螺栓压紧,压紧前接合面需涂密封胶(乐泰518)•飞轮壳用高强度灰铸铁制造,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为采用了齿轮系后端布置形式,飞轮壳承载着齿轮室的功能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1.机体 2.曲轴箱 3.气缸套 4.前罩壳 5.前油封 6. 主轴承螺栓 7. 后油封 8.飞轮壳过渡板 9.飞轮壳 10. 气缸盖双头螺柱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齿轮系齿轮系齿轮系齿轮系 D12国Ⅲ系列柴油机中传动齿轮系由9个齿轮组成。

在安装时凸轮轴齿轮上的小孔对准飞轮壳过渡板上的一小孔(第1缸活塞须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即飞轮刻度为0°)同时中间大齿轮上有标记的齿与曲轴后齿轮上有标记的齿对牢,且中间大齿轮轮毂上刻线与凸轮轴齿轮上刻线对牢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主要运动件主要运动件主要运动件主要运动件曲轴: D12系列柴油机曲轴为钢质模锻件,材料选用42CrMo钢曲轴有12块平衡块,曲轴经软氮化处理,有较好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曲轴前端有一个曲轴前齿轮, 装配时曲轴前齿轮应先按规定加热到190℃后用专用工具压入曲轴曲轴减振器: 采用硅油减振器,性能可靠,效果好,扭振振幅控制在0.2°以内 飞轮: 采用SAE1飞轮,飞轮齿圈的齿数为136齿 应注意:SAE1飞轮与齿圈间是间隙配合连杆: 采用模锻件,连杆杆身加粗,能承受165bar高爆发压力连杆大头斜切角为45°,采用锯齿形定位,两个连杆螺栓连接,连杆螺栓拧紧时须按转角扭紧法规范要求  连杆螺栓只允许使用一次不许超限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螺栓断裂机器毁坏事故  连杆轴瓦采用新镀层材料钢背不等厚轴瓦,应注意:上下瓦材料不同,上瓦能承受更高爆压 ,装配时必须注意不能装错。

活塞: 采用强制冷却的内置油冷,活塞顶部为浅ω型燃烧室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1.曲轴 2.曲轴后齿轮 3.曲轴前齿轮 4.主轴瓦 5.止推片 6. 垫环 7. 减震器 8. 曲轴皮带轮 10.飞轮齿圈 11.飞轮 12.飞轮螺栓 13.连杆螺栓 14.连杆轴瓦 15.连杆 16.连杆衬套 17.活塞销挡圈 18. 活塞销 19.活塞 20.活塞环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气缸盖与配气系统气缸盖与配气系统气缸盖与配气系统气缸盖与配气系统 1.凸轮轴 2.气门挺柱 3.气门推杆 4.放气管 5.进气门 6.气门弹簧下座 7.气门弹簧 8.气门弹簧上座 9.气门锁夹 10.气门桥 11.摇臂总成 12.调节螺钉总成 13.六角头螺栓 14.摇臂轴15.摇臂座 16.排气门 17.气缸盖上罩 18.气缸盖罩衬垫 19.气缸盖下罩 20.气缸盖罩密封圈21.喷油器衬套 22.气缸盖 23.气缸盖衬垫 24.止推片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气缸盖: 为D12专用气缸盖,由含NiCr珠光体合金铸铁材料制成,一缸一盖,采用4气门进排气系统,每缸四气门的设计使喷油分布更均匀,充气系数更高,有效降低排放。

气缸盖上进排气道分布于两侧,按直喷式燃烧系统要求,进气道产生一定旋流 气缸盖上采用镶入喷油嘴衬套结构,对改善喷油嘴的散热,提高喷油嘴的工作可靠性十分有利冷却水流进入气缸盖后,全部通过鼻梁区的水腔,然后掠过喷油器衬套进入机体内的出水腔由于冷却水道布置合理,冷却效果好 气缸盖上进排气门口均镶有特殊铸铁材料的气门座,进气门座面角为30°,排气门座面角为90°气门装缸盖后下沉量进气门为-0.18~0.22mm,排气门为±0.2mm,使用后下沉量不得超过1.8mm 每个气缸盖上有4个M14的气缸盖主螺栓及2个M12的与邻缸共用的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副螺母通过具有V型压紧面的夹紧块压紧气缸盖主螺栓及副螺母均用转角拧紧法拧紧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配气机构:采用分体式的摇臂轴和座,整个配气机构刚度较高,配气机构的润滑比较充分气门配气定时: 检查配气定时可将气门余隙调整到1mm时,符合右图规定 进气门开: 上止点前12° 进气门关: 下止点后26° 排气门开: 下止点前61° 排气门关: 上止点后13°冷态气门间隙:进气0.40±0.03mm 排气0.50±0.03mm气门间隙测量,应是气门摇臂头部调节螺钉与气门桥之间的间隙,通过调整摇臂上调整螺钉来实现。

在进行拆装后或二级以上保养中,都应检查气门间隙,检查时应保证气门处在完全关闭状态因此一般检查各缸气门间隙的次序有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按照柴油机点火次序(1-5-3-6-2-4)盘动曲轴,使该缸处在工作行程的上止点位置,此时进、排气门皆完全关闭,进行气门间隙调整,全部调整完毕需旋转曲轴720°第二种方法,曲轴只需旋转360°,在第一缸活塞工作行程开始上止点,调整一缸进、排气门间隙,同时调整二进、三排、四进、五排的气门间隙,然后盘动曲轴至第六缸工作行程上止点,调整六缸进、排、二排、三进、四排、五进的气门间隙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润滑系统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机油循环图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 采用CF-4机油,并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 油底壳: 采用大容量油底壳,冲压成型,其与曲轴的结合面有较深的翻边,刚度大配以凹形油底壳弹性密封垫,经12只油底壳托块和M8螺栓压紧下结合面密封性好,不会出现渗油现象全系列油底壳基本相同 机油冷却器: 采用板式机油冷却器,有效提高机油冷却效果机油冷却器结构经过振动试验考核,充分保证使用中安全可靠,为了防止机油冷却器堵塞或冷起动时油温低,粘度大,机油冷却器阻力高等情况从而造成柴油机缺油损坏的可能性,柴油机油路中设置了机油冷却器安全阀(旁通阀),该阀的开启压力为600±50kPa。

主油道限压阀: 位于机油泵上,其开启压力为500±50kPa装机前已校正好,用户不可自行改变 机油滤清器: 采用大容量机油滤清器以适应国Ⅲ柴油机的要求 机油泵: 机油泵采用齿轮泵,流量:170L/min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燃油系统燃油系统 D12国Ⅲ发动机供油系统1.燃油粗滤器 2.粗滤油管 3.燃油精滤器4、5.燃油管 6.油泵 7、9.高压油管 8.共轨组件 10.喷油器总成 11、12、13.回油管 14.油泵机油进油管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采用过滤精度更高的双级燃油滤清器,粗滤器自带油水分离装置,手动放水,更加净化了燃油,改善燃烧和提高柴油机性能燃油粗滤器滤芯更换时间20000km,燃油精虑器滤芯更换时间30000km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供油系统燃油循环图 电控共轨燃油系统:采用了日本电装公司的第二代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包括供油泵、共轨组件、喷油器总成、ECU控制总成以及各种传感器最高共轨压力可达160MPa可实现每循环达五次的喷油,及随转速、温度、负荷、水温、增压压力和发动机和汽车的运转情况灵活并准确地调整喷油量、喷油次数、共轨压力和提前角,使发动机的排放、噪声、动力性、经济性、平稳性、低温起动性和汽车的操纵性能都达到最佳的匹配。

1) 供油泵型号为HP0,法兰式安装方式,供油泵的润滑油是由机体侧面一个油孔引来,回油经齿轮室回到油底壳2) ECU控制总成的型号为R61540090002(3) 喷油器型号为801*,喷油压力:25~160Mpa(MAX)更换喷油器总成时,应把新的喷油器补偿值QR写入ECU,此操作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发动机出厂试验时,共轨喷油系统已完成调整,用户不能调改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 1.1.1.1.水泵水泵水泵水泵 2.2.2.2.节温器节温器节温器节温器 3.3.3.3.节温器壳节温器壳节温器壳节温器壳 4.4.4.4.风扇托架风扇托架风扇托架风扇托架 5.5.5.5.风扇皮带风扇皮带风扇皮带风扇皮带轮轮轮轮 6.6.6.6.风扇法兰风扇法兰风扇法兰风扇法兰 7.7.7.7.风扇风扇风扇风扇 8 8 8 8、、、、9.9.9.9.张紧轮总成张紧轮总成张紧轮总成张紧轮总成 10.10.10.10.惰轮惰轮惰轮惰轮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冷却水循环图1.水阀 2.供暖器 3.散热器排气管路 4.柴油机冷却水排气管路 5.供暖器进水管6.供暖器出水管 7.膨胀水箱限压阀 8.膨胀水箱 9.节温器 10.水泵 11.机油冷却器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 1.增压器 2.进气管 3.进气接管 4.增压器连接弯管 5、6.前后隔热罩 7、8.前后排气歧管 9. 中排气歧管 10.增压器进气管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电气系统电气系统 D12发动机–结构简单介绍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1.1.空压机总成空压机总成 2.2.空压机齿轮空压机齿轮 3.3.空压机进气管接头空压机进气管接头 4.4.空压机进油管空压机进油管 5.5.空压空压机出水管机出水管 6.6.空压机进水管空压机进水管 1.1.需预装配的部件:①曲轴前齿轮应按规定加热到190℃后再用专用工具压入曲轴。

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曲轴皮带轮垫环减振器②曲轴皮带轮、减振器与垫圈应先进行预装,减振器螺栓拧紧力矩为25~35N·m减震器和垫环顺序注意不得装反曲轴前齿轮曲轴 ③活塞连杆预装时应注意连杆大头斜切口靠近活塞进油孔(大孔)④摇臂罩下罩的预装:将高压油管油封用专用工具压入摇臂罩下罩的油封座中;应保证下罩的密封圈安装方向正确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活塞进油口斜切口骨架油封摇臂罩密封圈 ⑤喷油泵预装:•将喷油泵与喷油泵法兰用螺栓拧紧,紧固螺栓涂乐泰胶242,拧紧力矩55~65N·m•将半圆键压入供油泵凸轮轴,将O形圈、喷油泵传动齿轮装在喷油泵上,紧固螺母涂乐泰胶242,拧紧力矩在180~195N·m •将喷油泵与喷油泵支架用螺栓拧紧,紧固螺栓涂乐泰胶242•在安装前,O形圈表面应涂机油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油泵支架油泵齿轮油泵法兰O形圈油泵O形圈半圆键 ⑥机油冷却器盖预装:将机油冷却器旁通阀装入机油冷却器盖,螺塞螺纹处涂乐泰胶242装放水螺塞,螺塞螺纹处涂乐泰胶242⑦空压机预装:应先将空压机传动齿轮装在空压机上,紧固螺母涂乐泰胶242,拧紧力矩250~290N·m 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螺塞机油冷却器盖放水螺塞旁通阀紧固螺母空压机齿轮 2. 2. 其他装配注意事项:其他装配注意事项:①装好曲轴箱,敲好定位销后,应把曲轴箱上两孔用螺栓堵住,否则会漏油。

②活塞连杆装入气缸体内时应注意活塞连杆方向,注意连杆大头斜切口朝向油泵侧,从上部看活塞顶部的箭头应该朝向发动机前端(水泵端),从下部看此时活塞进油孔(大孔)正对应气缸体上的喷嘴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定位销螺塞油泵侧油泵侧大头斜切口 ③飞轮壳过渡板与气缸体结合面先脱脂处理,三分钟后涂乐泰胶510涂胶前应先敲好左下方的定位销,然后装飞轮壳过渡板,以中间齿轮轴或专用工具定位,拧紧过渡板螺栓,其拧紧力矩为先40N·m~60N·m,再转角120°,拧紧后力矩应在110N·m~140N·m范围内装好过渡板后,要在同一工作班时间內装好飞轮壳、油泵、空压机以防过渡板涂的乐泰胶干,影响密封性能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定位销飞轮壳过渡板中间齿轮轴孔作定位孔用 ④凸轮轴齿轮、中间齿轮、曲轴后齿轮安装•先装好曲轴后齿轮,将第一缸的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将凸轮轴齿轮对准凸轮轴定位销压入,并使凸轮轴齿轮上的小孔对准飞轮壳过渡板上的一小孔,安装定位螺栓,拧紧凸轮轴齿轮紧固螺栓,拧紧力矩32N·m •将中间齿轮轴、中间齿轮总成、中间齿轮止推片(表面应涂润滑油)一起装到飞轮壳过渡板上,使中间大齿轮上有标记的齿与曲轴后齿轮上有标记的齿对牢(图中A处),此时中间大齿轮轮毂上刻线与凸轮轴齿轮上刻线对牢(图中B处),且凸轮轴齿轮上带刻线的齿与过渡板上小孔对齐,拧紧中间齿轮轴紧固螺栓,拧紧力矩:105N·m。

•检查凸轮轴齿轮和中间小齿轮的啮合间隙,应在0.030mm~0.299mm范围内,检查曲轴后齿轮与中间大齿轮的啮合间隙,应在0.028 mm~0.333mm之内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中间齿轮凸轮轴齿轮中间齿轮轴曲轴齿轮止推片AB ⑤飞轮壳安装:•飞轮壳与飞轮壳过渡板结合面应先脱脂处理,三分钟后涂乐泰胶510飞轮壳紧固螺栓的支承面和螺纹应涂润滑油,其拧紧力矩为先40N·m~60N·m,再转角120°±5°,拧紧后扭矩应在110N·m~140N·m范围内•用专用工具把后油封压入飞轮壳⑥前罩壳的安装•前罩壳与气缸体结合面先脱脂处理,三分钟后涂乐泰胶518然后逐一拧前罩壳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应涂乐泰胶242密封•用专用工具把前油封压入曲轴前端 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飞轮壳后油封前罩壳前油封 ⑦摇臂座和摇臂轴安装安装好气缸盖后,以摇臂座底面两定位销定位安装摇臂座,再以摇臂座上面两定位销定位安装摇臂轴,检查是否安装到位,未安装到位的允许用木锤敲入用螺栓拧紧,拧紧力矩为74±5N·m⑧机油泵安装机油泵安装需在装前罩壳前进行,把两定位销敲入机体前端,把O形圈平整装入机油泵,再安装机油泵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摇臂座摇臂轴O形圈机油泵定位销 ⑨空压机安装。

空压机与飞轮壳过渡板的结合面应先脱脂处理,三分钟后涂乐泰胶510把O形圈平整装入空压机后,把空压机安装在飞轮壳上,空压机法兰螺栓拧紧力矩40N·m⑩水泵及节温器的安装•在装水泵前,应把水泵进出水口处的O形圈和油气分离器取气口处的O形圈安装平整(如图示所指),再把水泵安装在机体上,水泵螺栓拧紧力矩为40N·m•装上节温器后,将O形圈平整安装在节温器上面,再装上壳体注意O形圈和节温器不得装反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O形圈节温器水泵节温器壳水泵进水口水泵出水口油气分离器取气口空压机O形圈 (11)机油冷却器和冷却器盖安装•安装机油冷却器时,应先把进出口处的O形圈安装平整•旁通阀处的两个O形圈应安装平整,冷却器盖螺栓应按从中间到两端的顺序拧紧•机油冷却器盖和气缸体合拢时,结合面先脱脂处理,三分钟后接合面用专用施胶工具均匀涂以乐泰胶518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机油冷却器盖机油冷却器 (12)喷油泵安装 喷油泵安装应在高压油管安装前,先将第一缸活塞调到压缩上止点,然后将喷油泵装在飞轮壳过渡板上,使油泵齿轮上两个标记齿中间对准飞轮壳过渡板上飞轮壳侧的小孔,同时油泵法兰缺口对准过渡板上油泵侧的小孔,拧紧油泵紧固法兰螺栓,紧固螺栓涂乐泰胶242,拧紧力矩55~65N·m,最后拧紧油泵托架和支架的固定螺栓。

D12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油泵齿轮两标记齿中间与过渡板孔对齐油泵法兰缺口与过渡板外侧孔对齐 VG1246 VG154 VG1092谢谢 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