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集气罩与废气净化系统设计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l集气罩的集气机理集气罩的集气机理l集气罩的基本类型集气罩的基本类型l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l集气罩设计的方法集气罩设计的方法l废气净化系统设计废气净化系统设计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2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示意图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示意图 1、集气罩;2、排风管;3、净化设备;4、风机;5、烟囱;3l(1) 集气罩集气罩: :集气罩是用来捕
2、集污染空气的,其性能对净化系统集气罩是用来捕集污染空气的,其性能对净化系统 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l(2)(2)风管风管: :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l(3)(3)净化设备净化设备: :为了防止大气污染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当排气中污染物含量超过排放,当排气中污染物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采用净化
3、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标准时,必须采用净化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 ,才能排,才能排人大气。人大气。 l(4)(4)通风机通风机 : :通风机是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为了防止通风机通风机是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为了防止通风机 的磨损和腐蚀的磨损和腐蚀 ,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装备的后面。,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装备的后面。 l(5)(5)烟烟 囱囱: : 烟囱是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由于净化后烟囱是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由于净化后 的烟气的烟气 中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并最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并最终沉降到地面。终沉降到地面。净化系统
4、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4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捕集装置设计、捕集装置设计(结构、安装、性能) 2、净化系统的选择或设计、净化系统的选择或设计 (1)选择依据选择依据a.污染物的种类与性质;b.处理量;c.净化效率;d.净化系统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2)一般程序一般程序a.工程调查;b.确定净化程度;5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c.选择合理的净化工艺;选择合理的净化工艺; d.选择适当的净化装置,确定合理的净化系统配置;选择适当的净化装置,确定合理的净化系统配置; e.确定净化系统运行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确定净化系统运行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 (3) (3)除尘系统与
5、装置的选择除尘系统与装置的选择 (4) (4)吸收系统与装置的选择吸收系统与装置的选择 (5) (5)吸附系统与吸附装置的选择吸附系统与吸附装置的选择 (6) (6)净化装置的费用净化装置的费用 设备投资费、运行费用、总费用设备投资费、运行费用、总费用3.管道系统的设计管道系统的设计4.排放烟囱设计排放烟囱设计6集气罩的集气机理l集气罩气流流动的基本理论 集气罩汇集污染物,是一种流体动力学捕集 ,因此要对集气罩合理设计,必须要了解吸气罩罩口的气流流动规律。 集气罩口气流流动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吸气口气流的吸人流动,一种是吹气口气流的吹出流动。 7图图13-2点汇气流流动情况点汇气流流动情况1.
6、1.外部吸气罩罩口气流流动规律外部吸气罩罩口气流流动规律a.a.速度分布速度分布: : 等速面的形式确定其分布规律等速面的形式确定其分布规律 将吸气口近似视为一个点汇,等速面是将吸气口近似视为一个点汇,等速面是以该点为中心的球面以该点为中心的球面(见图(见图13-2a13-2a) ,假设,假设点汇吸风量为点汇吸风量为Q Q,等速面的半径为等速面的半径为r r1 1、r r2 2,相应气流速度为,相应气流速度为u u1 1、u u2 2,由于通过每个等速面的风量相等,则有,由于通过每个等速面的风量相等,则有 Q = 4rQ = 4r1 12 2u u1 1 = 4r = 4r2 22 2u u2
7、 2 (13-1) (13-1) 于是:于是: u u1 1/u/u2 2 = (r = (r2 2/r/r1 1) )2 2 (13-2) (13-2) 表明吸气口外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应尽表明吸气口外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应尽量减少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量减少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集气罩的集气机理吸入气流吸入气流吸入气流吸入气流82.2.罩口的设置位置对气流分布的影响罩口的设置位置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如果吸气口设在墙上,如图如果吸气口设在墙上,如图13132b2b所示所示, ,吸气范围减少一半吸气范围减少一半, ,其等速面其等速面为半球面为半球面, ,则吸气口的吸气量为则吸气口的吸气量为 Q=2rQ=
8、2r1 12 2u u1 1=2r=2r2 22 2u u2 2 (13-3)(13-3)比较式比较式(13-1)(13-3)(13-1)(13-3),可见:,可见: (1 1)吸吸气气速速度度相相同同时时,同同一一距距离离上上Q Q (悬悬空空设设置置的的吸吸气气口口)= = 2 2 Q Q (有一面阻挡的吸气口)(有一面阻挡的吸气口) (2 2)吸吸风风量量相相同同时时,同同一一距距离离上上 u u(有有一一面面阻阻挡挡的的吸吸气气口口)= = 2 2 u u(悬空设置的吸气口)(悬空设置的吸气口)3.3.吸风罩的形式对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吸风罩的形式对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有边的吸风口比无边
9、的吸风口流速衰减慢,实际等速面为椭圆形。有边的吸风口比无边的吸风口流速衰减慢,实际等速面为椭圆形。 吸入气流吸入气流集气罩的集气机理9l空气从管口喷出,在空间形成的一股气流称为空气射流空气从管口喷出,在空间形成的一股气流称为空气射流. . l(1)(1)空气射流的一般特性。如图空气射流的一般特性。如图 1313一一6 6所示,这是等温圆射流的示意所示,这是等温圆射流的示意图。管口速度假设是完全均匀的。图。管口速度假设是完全均匀的。M M 为射流极点,射流中保持原出为射流极点,射流中保持原出口速度口速度 v v。的部分称为射流核心,速度小于。的部分称为射流核心,速度小于v v。的部分称为射流主体
10、,。的部分称为射流主体,射流核心消失的断面射流核心消失的断面 BOEBOE称为过渡断面,出口断面至过渡面称为起称为过渡断面,出口断面至过渡面称为起始段,过渡断面以后称为主体段。始段,过渡断面以后称为主体段。吹出气流吹出气流集气罩的集气机理10等温自由圆射流的一般特性为: 射流边缘有卷吸周围空气的作用,这主要是 由于紊流动量交换引起的。由于射流边缘的卷吸作用,射流断面不断扩大,射流量随射流长度增加而增大。射流核心段呈锥形不断缩小。核心段以后,射流速度逐渐下降。射流中的静压与周围静止空气的压强相同。射流各断面动量相等。吹出气流吹出气流集气罩的集气机理11等温圆射流和扁射流主体参数计算公式等温圆射流
11、和扁射流主体参数计算公式等温圆射流和扁射流主体参数计算公式等温圆射流和扁射流主体参数计算公式集气罩的集气机理12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1)吹出气流由于卷吸作用)吹出气流由于卷吸作用,沿射流方向流量不断增加沿射流方向流量不断增加,射流呈锥形;射流呈锥形; 吸入气流的等速面为椭球面吸入气流的等速面为椭球面,通过各等速面的流量相等通过各等速面的流量相等,并等于吸入并等于吸入口的流量。口的流量。(2)射流线上的速度基本上与射程成反比)射流线上的速度基本上与射程成反比,而吸气区内气流速度与距而吸气区内气流速度与距吸气口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吸气口的距
12、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吸气口能量衰减很快吸气口能量衰减很快,其作用范其作用范围较小。围较小。集气罩的集气机理1314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吹吸气流吹吸气流吹吸气流吹吸气流 吹吸气流是两股气流组合而成的合成气流。 在集气罩设计中,利用吹出气流与吸入气流联合作用来提高所需“控制风速”的形成,称为吹吸式集气罩。 集气罩:是烟气净化系统污染源的收集装置,可将粉尘集气罩:是烟气净化系统污染源的收集装置,可将粉尘及气体污染源导入净化系统,同时防止其向生产车间及大气及气体污染源导入净化系统,同时防止其向生产车间及大气扩散,造成污染。扩散,造成污染。 形式:形式: (1 1)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分为:吸气式和吹吸式
13、;)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分为:吸气式和吹吸式; (2 2)按按集集气气罩罩与与污污染染源源的的相相对对位位置置及及适适用用范范围围,可可将将 吸吸气气式式集集气气罩罩分分为为: 密密闭闭罩罩、排排气气柜柜、外外部部集集气气罩罩、接接受受式集气罩等。式集气罩等。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15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定义:将污染源的局部或整体密闭起来,在罩内保持一定负压,可防定义:将污染源的局部或整体密闭起来,在罩内保持一定负压,可防止污染物的任意扩散。止污染物的任意扩散。特点:所需排风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室内气流干扰,设计特点:所需排风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室内气流干扰,设计
14、中应优先选用。中应优先选用。结构形式:局部密闭罩、结构形式: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 1.1.局部密闭罩局部密闭罩 特点:体积小,材料消耗少,操作与检修方便;特点:体积小,材料消耗少,操作与检修方便; 适用:产尘点固定、产尘气流速度较小且连续产尘的地点。适用:产尘点固定、产尘气流速度较小且连续产尘的地点。16172.2.整体密闭罩整体密闭罩 特点:容积大,密闭性好。特点:容积大,密闭性好。 适用:多点尘源、携气流速大或有振动的产尘设备。适用:多点尘源、携气流速大或有振动的产尘设备。3.3.大容积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 特点:容积大,可缓冲产尘气流,减少局部正压
15、,设备检修可在罩特点:容积大,可缓冲产尘气流,减少局部正压,设备检修可在罩内进行。内进行。适用:多点源、阵发性、气流速度大的设备和适用:多点源、阵发性、气流速度大的设备和污染源染源。 大容积密闭罩半密闭罩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184.4.布置要求布置要求a.a.设置必要的观察窗、操作门和检修门;设置必要的观察窗、操作门和检修门;b.b.罩内应保持一定的均衡负压,避免烟尘逸出;罩内应保持一定的均衡负压,避免烟尘逸出;c.c.尽量避开扬尘中心尽量避开扬尘中心, ,防止大量物料随气流带至罩口被吸走;防止大量物料随气流带至罩口被吸走;d.d.处处理理热热物物料料时时,应应考考虑虑热热
16、压压对对气气流流运运动动的的影影响响,通通常常适适当当加加大大密密闭闭罩罩容容积积,吸风点设于罩子顶部最高点。吸风点设于罩子顶部最高点。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密闭罩集气罩的基本类型19排气柜排气柜排气柜可使产生有害烟尘的操作在柜内进行。 1.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a、排气口在操作口对面操作口气流分布较均匀,有害气体外逸的可能性较小。b、排气口设在柜顶操作口上部形成较大进气流速,而下部进气流速较小,气柜内易形成涡流,可能造成有害气体外逸c、在对面和顶部同时设置排气口2.布置要求:尽量避开门窗和其它进风口。集气罩的基本类型20排气柜排气柜集气罩的基本类型21外部吸外部吸(集、排集、排)
17、气罩气罩定义定义: : 通过罩的抽吸作用,在污染源附近把污染物全部吸收起来的集气罩。通过罩的抽吸作用,在污染源附近把污染物全部吸收起来的集气罩。特特点点: :结结构构简简单单,制制造造方方便便;但但所所需需排排风风量量较较大大,且且易易受受室室内内横横向向气气流流的的干干扰,捕集效率较低。扰,捕集效率较低。常见形式常见形式: :顶吸罩、侧面吸罩、底吸罩、槽边吸气罩顶吸罩、侧面吸罩、底吸罩、槽边吸气罩 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 a-顶吸罩;b-底吸罩;c-侧吸罩;d-槽边集气罩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接受式排气罩接受式排气罩 1.定义定义: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产生或诱导出来的污染气流的
18、一种排气罩。2.特点:特点:罩口外的气流运动不是由于罩子的抽吸作用,而是由于生产本身过程产生。3.类型类型: a.低悬罩(罩口高度1.5A1/2)A-热设备的水平投影面积。接受式排气罩接受式排气罩 a-热源上部伞形接受罩;b-砂轮机接受罩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22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 1.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原理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原理当外部吸气罩与污染源的距离较大时,可以在外部吸气罩的对面设置一吹气口,从而形成一层空气幕阻止污染物的散逸,同时也诱导污染气流一起向排气罩流动。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情况槽子吹吸式排气罩槽子吹吸式排气罩2324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吹吸式排气罩及
19、空气幕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 2.特点:特点:采用气幕抑制污染物扩散,具有气量小,抗干扰能力强,不影响工艺操作、效果好的特点。3.吹吸式排气罩的设计计算吹吸式排气罩的设计计算a.适用:在槽、台宽度较大(2m)的工作槽上,采用此类排气罩控制污染物的扩散,效果较佳。b.设计时注意事项(1)防止吹气射流产生弯曲;(2)条缝口宽度速度;(3)吹气罩排气量;(4)吹气口高度。25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 4.气幕及其应用气幕及其应用a.作用:可有效地抑制污染物扩散。b.应用:(1)当接受罩悬挂较高时,用吹气射流阻挡横向气流(2)采用气幕控制破碎机料坑的扬尘(3)采用气幕控制
20、整个车间的污染源。26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一、排风量的确定1.排风量的测定方法 集气罩排风量Q(m3/S),可以通过实测罩口的平均吸气速度0(m/S)和罩口面积A0(m2)确定。Q=0A0(m3/S)也可以通过实测连接罩口上的平均吸气速度(m/S),气流动压Pd(Pa)或静压PS(Pa)及其管道断面积A(m2)按下式确定。Q=A=A【(2/)Pd】1/2(m3/S)Q=A【(2/)PS】1/2(m3/S)式中:气体密度,kg/m3-集气罩的流量系数27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2.排风量的计算排风量的计算(1)控制速度法)控制速度法 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
21、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吸入气流流入罩内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染物吸入气流流入罩内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速度。28(2)流量比法)流量比法把集气罩排风量把集气罩排风量Q3看作是污染气流量看作是污染气流量Q1和从罩口周围吸和从罩口周围吸入室内空气量入室内空气量Q2之和之和,即即 Q3=Q1+Q2=Q1(1+Q2/Q1)=Q1(1+K) KV=(Q2/Q1)linitK-为流量比为流量比KV通过实验研究求出通过实验研究求出,与污染物发生量无关与污染物发生量无关,只与污染源和只与污染源和集气罩的相对尺寸有关集气罩的相对尺寸有关.2.排风量的计算排风量的计算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29二、压力
22、损失的确定由于集气罩罩口处于大气中,所以该处的全压等于零.因而集气罩的压力损失写为P=0P=(Pd+Ps)=|Ps|Pd=(Pd/|Ps|)1/2=1/(1)1/2 -流量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30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原则:a.集气罩应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物的扩散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以便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减少排气量。b.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充分利用污染气流的初始动能。c.在保证控制污染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集气罩的开口面积,以减少排风量;d.集气罩的吸气气流不允许经过人的呼吸区再进入罩内;e.集气罩的结构不应妨碍人工操作和设备检修。废气净化系统
23、的设计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为: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为:基础调查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总结并提供成果阶段后助工作31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21、基础调查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首先编制设计工作计划,确定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技术关键、进度安排、人员配备、要求工艺和土建等方面提供的资料、向工艺和其他工种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资料等。工艺调查 污染源调查 背景情况调查 技术经济条件调查 类比调查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32、技术设计在完成基础调查后,进行技术设计。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工程量的大小和复杂性,可采用二阶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或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方式进行。设计工
24、作主要包括: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和污染物散发排放计算废气净化方案的选定,净化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设备、管道布置和计算设计图绘制工程概(预)算及设计文件编制。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41) 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 设计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对污染控制系统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 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特别要注意与工艺密切配备,协同进行,才能选出最佳控制方案。 对复杂的项目,要从工艺和污染控制两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和设计。 对有污染物散发的设备,要重点进行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最后要得出废气量、污染物和其他重要组分的含量、废气的温度和压强等参数。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52) 净化方
25、案的选定 应根据废气的流量、成分和性质,设备和原材料条件,综合治理(是否有可作吸收剂、吸附剂或反应物的废液、废渣等)和利用途径,拟订净化方案,并作技术、经济分析。如果采用新的净化方法和工艺,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63) 设备选型或设计 净化设备应根据废气的数量、成分、性质和净化设备的规格、性能选用。如果没有净化设备的产品或图纸可供采用,则需进行设计。通过设备选型,确定净化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或通过设计,确定设备构造、尺寸、材料和加工工艺。 这项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在最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保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或保证污染物排放后其影响范围内的大气质量符合要
26、求。因此,设计计算时要将净化设备和排放设备(烟囱或排气筒)联系起来进行。如果以大气质量作为设计考核标准,则需要进行污染物排放后的扩散计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74) 净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这一部分工作包括设备和管道布置、系统阻力计算、风机选用、排气筒(或烟囱)的计算或校核、辅助设施(如净化系统附属的供水、供气管道和设备)设计。在进行设备和管道布置时,要与工艺和其他工种(特别是土建)密切配合,互相协调。设计进行到此,就可以向其他工种提出技术要求和提供技术资料。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8 向土建(建筑和结构)应提的要求和资料主要有:设备和管道的名称、位置、尺寸、重量,所需净空,支承件的位置,门和孔口的
27、尺寸、位置和预埋件等。如果需要机房,则应提出机房位置、平面和剖面尺寸、起重设备的规格、安全要求(如防火、防爆、防腐蚀等)、隔声要求等。 向给排水和水污染控制方面应提的要求主要有:用水设备名称、数量、位置,供水的水质、水量和水压;排放废水的设备名称、数量、位置、废水的水质、水量和净化要求(如果回用)等。 向电气方面应提的要求有:用电设备的名称、位置、供电电压、电流、同时运转情况,控制要求等。 如果净化系统需要供应燃油、燃气、压缩空气等,应提出需要供应能源的设备名称、位置,所需能源的品种、规格、用量等。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39成果表达1)施工图绘制 施工图是设计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设备加工制作和
28、施工安装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施工图必须具有完整性、正确性,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包括:净化系统的平面和立面图:应充分表达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的位置、高度、外形尺寸和设备编号,在附表中应列出设备编号、型号、规格、数量,说明中应规定管道材料、制作要求、防腐和保温措施及系统施工安装的技术要求。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0净化系统的轴测图:对比较复杂的系统,需绘轴测图,反映设备和管道的空间相对位置和关系,图中需注明设备编号(与系统平面和立面图一致),管道直径、坡度、管段长度,横向直管起止点标高,管道部件编号。在附表中需列出部件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对大型管道系统应根据外形尺寸按比例绘双
29、线轴测图。非标设备设计图:应包括装配图、零部件加工图和加工、装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12)设计文件编制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任务的依据、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设计标准、设计思想、方案探讨、设计工作程序(包括试验研究)、施工和运转调试要求、运转管理建议等。设计计算书:主要包括基础资料和数据(注明来源)、设计计算方法和程序、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需按规定进行校对、审核,以保证设计质量。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2后期工作 在完成设计后,为了保证顺利施工以至投入正常运转,还必须做好后期工作。后期工作主要包括:1)技术交底: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衔接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除需介绍
30、工程的内容、规模和特点外,应重点交待指导思想、设计意图、技术关键、施工要求和预计的工程难点等。2)现场配合: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单位密切联系,协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局部调整。3)运转调试: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制订调试工作计划,对净化系统各部分进行检测、调试和全系统联动试车。4)竣工验收: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按照设计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作全面检验,评价工程质量。对不符合要求部分与施工单位商定改进和弥补措施。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3净化过程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净化过程的预处理和后处理1、废气的预处理、废气的预处理 当废气的成分、性质和状态不符合净化过程的要求,就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
31、,袋式除尘器受到滤料耐热性能的限制,处理气体的温度不能太高;高温气体不利于吸收或吸附。这些情况下,如果废气温度太高,就要进行预冷却。又如,废气中含有颗粒物(粉尘、液滴),对吸收、吸附和催化转化均不利。如果废气含尘浓度过高,就要进行预除尘。燃烧和催化转化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如果废气温度较低,应进行预热。 预处理主要是冷却(或加热)、除尘、除湿及去除不利于净化过程的组分等。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42 、污染物的后处理、污染物的后处理 对净化设备捕集下来的污染物进行后处理,是净化过程的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置不当,引起二次污染,以至前功尽弃。所以在选择废气治理方案时,不但要考虑净化方法和工艺
32、,而且要考虑捕集下来的污染物的处理和处置。 捕集下来的污染物,有灰渣、淤泥、清液等几种存在形式。 污染物的处置方式有两种:合理利用和经无害化处理后抛弃。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5净化设备选型净化设备选型 净化设备的选型是设计中的关键,必须根据排放要求、工艺条件、废气的性质(载气和污染物)、净化设备的性能、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选用适当型号、规格的设备。 基本的技术要求是:排气的性质与净化设备的性能相适应,废气流量与设备处理能力相配合。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6 排气筒设计排气筒设计 在适当的地点、时间,将一定数量的废气排放,利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稀释,使污染物的浓度保持在
33、大气质量标准容许的范围内,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通常称为稀释法控制。稀释控制主要是通过设计合适的排气筒(或烟囱),使废气在一定高度以一定的速度和,温度排放来实现的。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7管道设计管道设计 1 管道的材料和构造管道的材料和构造 输送废气的管道,常用材料有钢板输送废气的管道,常用材料有钢板 (包括塑料复合钢包括塑料复合钢板板 )、混凝土、砖。要求防腐蚀的管道,可采用硬聚氯乙、混凝土、砖。要求防腐蚀的管道,可采用硬聚氯乙稀、聚丙烯或玻璃钢稀、聚丙烯或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加塑料玻璃纤维增加塑料)。管材的选择主。管材的选择主要根据被输送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考虑技术经济条要
34、根据被输送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件等因素。 输送废气的管道,大多数采用圆断面,在某些特定条输送废气的管道,大多数采用圆断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件下可采用矩形或其他形状的断面。由于这类管道规格复杂,用量较少 (相对于其他通用管道而言),所以目前很少有定,型产品,多数是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或现场加工的。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82 管道系统的安排管道系统的安排1)系统划分 排气系统的划分,首先必须考虑排气的性质。例如,排高沸点液体的蒸气或水蒸气,不能与排粉尘合为同一系统;排可燃气体、粉尘或油雾,不能与排热烟气合为同一系统。其次要考虑同时运转的可能性,不同时使用的设备,分系统设置,可
35、以保证运转的灵活性,减少能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492)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建造和运转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所以应根据现场情况(建筑物、其他设备或管线)、工艺要求和输送气体的性质,确定管道走向和辅助部件位置(如阀门、阻火器、泄压口、检查口、清扫口、卸灰口、放液口、监测口)等。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50管道布置主要原则是:管道尽量顺直,不影响生产和交通,避免与建筑物、其他设备和管 线发生矛盾,少占有效空间,并且要便于安装和维修。 管道应避免断面和方向的突变 (如突扩、突缩、急转弯),减少合流,气流的冲突,以降低气流压损,避免积尘或磨损。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尽量避免横管。如果要进行
36、水平方向较长 距离的输送,可将管道布置成若干段倾斜管 (与水平面的夹角要在4560),或在横管上连续设排灰斗。,输送含高凝结点蒸气、水蒸气或雾滴的废气,横管应保持不小于 0.005的坡度,以便排液。排液方向最好与气流方向一致,并在容易积液的地方(如管道末端、弯头等 )设放液口。管道沿建筑物设置,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设置,应保持必要的安装、 检修距离,及有关规范规定的距离。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513)附件设置在需要关闭或调节流量处(如各吸气点、管路分支处),设置阀门。但除尘系统的管道上应尽避免设调节阀,以免堵塞。阀门的种类较多(如蝶阀、插板阀、密闭阀等),性能各异,应注意,选择使用。在管道容易积尘的
37、地方,设检查口或清扫口。在需要进行测试的地方(如直管段、净化设备进出口等处),设可启闭及便于与,测试、取样仪器连接(法兰或带螺纹短管)的检测口。输送含可燃物、腐蚀性气体的废气,要采取防火、防爆和防腐蚀措施。输送高温气体的管道,要有补偿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管道伸缩的措施,如设补偿器或弯管。排气筒出口的位置、高度、直径、需经过扩散计算确定,以保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要求。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523、防爆、保温、防腐蚀和防磨损措施1)防爆 当废气中可燃物 (气体或粉尘 )浓度处于易爆范围,一旦遇高温、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处理含可燃物的废气,应特别注意安全。 首先是设计应保证系统内废气中可燃物浓度处于易爆浓
38、度下限以下,并且要避免局部出现污染物积聚。系统内应杜绝一切火源,如摩擦或撞击引起的火花、电火花等 为了防止火焰在设备之间传播,可在管路上装设金属网或砾石阻火器。 在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应设置泄爆门。 气体管路中采用的连接水封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532)保温 当废气温度较高,且其中存在水蒸气或其他高沸点物质蒸气时,为了避免在管道和设备内出现液体凝结,必须对管道和设备采取保温措施。 寒冷地区的液体管道和湿式净化设备,也需要保温,防止冻结。3)防腐蚀 设备、管道受腐蚀,会缩短使用寿命,影响工作性能,以至失效;还会引起跑、冒、滴、漏等无组织排放,甚至造成事故。 对金属材料,可增加耐腐蚀金属镀层;也可采用非金属保护膜,如表面加涂料、搪瓷、刷沥青、复合塑料、衬贴橡胶等。 采用适当的耐腐蚀材料,也是重要的防腐措施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54554)防磨损 除尘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易受磨损,磨损引起漏气,会严重影响效果。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如果使用含固体颗粒的浆料,也有磨损问题。 防止磨损的主要措施:保持气体流速适当,改进管道(主要是弯管)和设备(如离心分离器)的形状和构造;采用耐磨材料作衬里或使用耐磨材料制成的部件。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